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

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

中國青少年科普學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附屬學校建校于1977年6月,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直屬二級單位。地處地大東區東北高地,晨有仙霧缭繞,晚有勁風徐徐,無城市之喧嚣,有森林之優雅,接地大之靈氣,享大師之福份,實乃求學風水之寶地,成才黃金之殿堂![1]
    中文名: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 外文名: 簡稱:地大附中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自信,自律,自主,自強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中國青少年科普示範學校全國EPD課題實驗學校海澱區科技示範校海澱區中小學課外活動先進集體海澱區實施高中新課程樣本校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類别:公立中學 現任校長:王玉萍 占地面積:40餘畝 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

學校簡介

校名:中國北京地質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地大附中)。

占地:校園占地40餘畝,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

性質:是一所擁有一千一百餘名師生員工的區屬公辦完全中學。

校訓介紹

撰文:趙學華楊複興

“四自”校訓,是地大附中半個世紀奮進精神和過程的體現,是對新中國地質工作者優良品質和崇高精神的傳承,是全校師生員工現在和将來始終追求的人生境界,是地大附中人對待人生、工作和學習的态度。為延續這種精神和态度,特立此訓,以示後人。

相信自己,我能行

自信,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人不是由命運主宰的。人的心理作用能夠對運氣的好壞産生很大的影響。”堅信“我能行”,堅信在這裡,隻要發揮自身優勢、不懈努力,就一定會獲得成功與進步。做一個自信心強的人。

嚴于律己,我必行

自律,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保障。“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我約束,嚴于律己,自覺遵紀守法,珍愛時間和生命。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之美德。做一個嚴于律己的人。

主動發展,我要行

自主,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條件。“一個人想成為什麼人,他就會成為什麼人。”腳踏實地,自覺求知學習,自覺健身強體,自覺維護公共利益和秩序。做一個主動發展的人。

自強不息,我前行

自強,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動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勇往直前,不怕挫折和困難。勇于克服缺點、修正錯誤。自覺抵制不良誘惑,不懈奮進。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

學校曆史

地質附中

1.1959年9月,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當時“八大學

院”之一的北京地質學院籌建中學。

2.1960年9月學校建設一期工程完工,并于當年在全市招收初中畢業生就讀高中;學校由當時的北京市教育局和北京地質學院共同管理,校名為“北京地質學院附屬中學”,簡稱“地質附中”;

3.1961年至1962年間完成了二期工程建設。

地大附中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學校交由海澱區人民政府承辦和管理,并擴展為初高中學生兼收的完全中學;由于北京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等原因,1995年夏,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正式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地大附中”。

今天的學校

1990年至1998年,學校自籌大筆資金,進行了大面積改建。

學校現有初中、高中教學樓、綜合實驗樓、綜合辦公樓各一座,兩棟教師住宅樓,一座簡易教師宿舍樓,植物園地及綠色長廊;标準塑膠環型跑道的運動場,籃球、手球場、乒乓球台等體育設施,還有室内體操健身房等。校園九、十月最美,葡萄串串,藤羅滿架,綠樹成蔭,噴泉泛花。

50周年校慶2010年,學校舉行了隆重的校慶儀式。

學校設備

學校具有設備一流的理、化、生實驗室;音樂、美術專用教室、200多個座位的階梯教室、兩個多媒體網絡計算機房、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和教師電子閱覽備課室;校電視台有集制作、播放、監控于一體的校内有線電視系統及200平方米的多功能演播大廳;300平方米的圖書館内有圖書近7萬冊,可用計算機檢索、借閱;250平方米的學生閱覽室,可同時容納150名學生閱覽;校園網集教學、管理、信息共享于一體,學校所有教室均有功能完備的多媒體設備;海澱區政府為學校建設了家長與學校“一線通”系統。這些現代化的設施設備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校風校紀

校風

“十無”校風:課上無亂、課下無嚷、校園無髒、水電無費、公物無損、語言無“忌”、考試無弊、作業無抄、行為無“禁”、吸煙無人

學風

文明、勤奮、求真、創新

教風

嚴謹、求實、愛生、善誘

成績

學校已經連續15年犯罪率為零。

教學成果

2004年該校高考理科狀元駱伍巧同學以632分的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

2005年高考,該校在繼續保持文科班成績連續多年各項指标全面超市區、文理科高考總升學率連續多年80%以上的同時,在高一入學分數僅有兩人本科上線的基礎上,送入大學本科41人,在全海澱區1萬7千多名應屆考生中平均排名前進了2200餘名;

在同樣生源基礎的情況下,2006年高考,大學本科上線49人(比入學增長2450%),2007年又增加到59人;

不斷進步

對教育事業和社會和諧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突出體現了學校的教育加工能力,受到區教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揚。

2004

2004年以來,學校不斷取得進步和成績。

2005

2005年4月,區教委特批準該校舉辦初中“友善用腦”綜合課改實驗班,這是北京市第一個“友善用腦”實驗班,也是海澱區唯一一個由非示範高中校舉辦的初中課改實驗班。

近三年

最近三年來,學校榮獲了海澱區課堂德育先進校、海澱區科技教育示範校、海澱區創建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海澱區 2004、2005、2006年文明單位;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首批)、北京市青年志願者傑出服務集體、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北京市網絡德育一等獎;尤其是2006年底榮獲海澱區“和諧學校”建設樣闆單位并獲得由中共海澱區委、海澱區政府頒發的“和諧寶鼎”。僅2007年一年,學校榮獲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北京市文明單位、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北京市城鎮地區中小學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先進學校、海澱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海澱區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學校、海澱區平安校園等十五項集體榮譽。

師資力量

地大附中現有教師78名,其中省市級骨幹教師2名,市優秀教師4名,區優秀知識分子3名,區學科帶頭人、班主任帶頭人9名、區骨幹教師18名,8名碩士學位教師,在研究生課程班結業的教師占40%以上,一批中青年教師已成為區、校教育教學骨幹;十餘名教師赴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參加國際性教育培訓,40%以上的英語教師通過北京教育考試院與倫敦三一學院英語口語九級考試,成績優良;40%以上的教師承擔國家級或市區級研究課題,30%以上的教師在全國、地方出版、發表論着,一大批教師論文獲市區級以上獎勵。

校園周邊

為了更好的有效利用教育資源、貫徹落實北京市關于就近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相關政策,2005年9月起,學校開始正式舉辦“進京務工人員農民子女初中班”。這些孩子不僅與其他班的同學享有同樣的教育教學環境和條件,該校還為他們配備了優秀的師資和班主任。現在這些班的成效,得到了孩子、家長和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和稱贊。學校還專為包括進京務工人員子女在内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學生設立“砺志獎學金”。

今天的地大附中,正以嶄新的姿态,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創辦人民滿意的精品學校、建設和諧校園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