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甯中醫藥大學

遼甯中醫藥大學

遼甯省公立醫藥大學
遼甯中醫藥大學(原遼甯中醫學院)創建于1958年,是遼甯省委批準,由遼甯省中醫進修學校(1955年)、遼甯省中醫醫院(1956年)合并組建的中醫藥本科院校。2000年,遼甯衛生職工醫學院并入我校。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遼甯中醫藥大學”。2013年經遼甯省批準,學校增具“遼甯省中醫藥科學院”名稱。2019年批準為“遼甯省中醫藥産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建校60餘年來,遼甯中醫藥大學建成了“一校三區”的發展格局,主校區位于遼甯省會城市沈陽,兩個分校區分别位于濱城大連和藥都本溪,占地面積1040餘畝。學校設置醫、理、工、管、文、法等6個學科門類,24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生萬餘人,下設18個學院、4所直屬附屬醫院、1個教學部、2個教學實驗中心、1個實驗動物中心、2所研究院、1所科學院、2所圖書館、5所博物館,是遼甯省唯一一所培養中醫、中藥、針灸推拿、中西醫臨床醫學、高級護理和醫學相關類人才的高等院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1]
    中文名:遼甯中醫藥大學 簡稱:遼中醫(lnutcm) 主管部門:遼甯省人民政府 碩士點:27(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個 博士點:20(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個 國家重點學科:1 個 校訓:厚德博學、繼承創新 校歌:《國粹鑄成的光榮》 地址:沈陽校區:沈陽皇姑區崇山東路79号 類别: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醫藥 屬性:特色重點學科項目 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英文名: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現任校長:石岩 主要院系:基礎醫學院、藥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護理學院 博士後流動站:3 直屬附屬醫院:4所 學校代碼:10162

辦學曆史

遼甯中醫藥大學大連校區遼甯中醫藥大學其前身是遼甯省中醫進修學校。1958年8月,經遼甯省政府批準,将遼甯省中醫院個和遼甯省中醫進修學校合并,定名遼甯中醫學院。在“七五”期間,學校被衛生部确定為全國重點建設中醫院校之一。n

1997年,遼甯省中醫研究院并入遼甯中醫學院。n

2000年遼甯省職工醫學院、遼甯省基礎醫學研究所并入遼甯中醫學院。遼甯省中醫研究院在保留原名的同時,成為遼甯中醫學院附屬二院,遼甯省職工醫學院更名為遼甯中醫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擴大了辦學規模。n

2002年,學校在沈陽市蘇家屯區征地10.07萬平方米,建成學校職業技術學院。n

2006年2月14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更名為遼甯中醫藥大學。n

2006年8月28日,學校在大連雙D港高新技術開發區建成以中藥教育、國際教育、中藥研發等産學研為一體的新校區。n

2007年4月,國家教育部确定遼甯中醫藥大學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為優秀院校。同年,學校成功申報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及中西醫結合、中藥學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n

2010年,學校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n

2013年,學校組建成立遼甯省中醫藥科學院。n

2017年1月,遼甯省《遼甯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出台,确定遼甯中醫藥大學為國内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中西醫結合為一流學科。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學校有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3個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1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1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1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及工程實驗室、1個遼甯省高等學校重大科技平台、2個遼甯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遼甯省中醫藥健康産業校企聯盟牽頭單位、遼甯省科協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基地、全國中醫藥文獻檢索遼甯分中心。

學術資源n

“十二五”以來,學校新增各類科研項目104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31項,省級項目397項;發表學術論文9410篇;出版著作439部。學校主辦3種中醫藥學術期刊,其中,《中華中醫藥學刊》是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遼甯中醫雜志》《遼甯中醫藥大學學報》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n

學術交流

學校是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先後與美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韓國、新西蘭、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個大學、醫院或學術團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校先後舉辦了堪培拉國際中醫藥論壇、第五屆國際天然藥物大會等國際學術會議,擴大了學校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推進了中醫藥事業發展,具有一定的海外影響力和知名度。nn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附屬醫院n遼甯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學校擁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和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9所醫院均為全國三級甲等醫院。

遼甯中醫藥大學擁有四所直屬附屬醫院:n遼甯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遼甯省中醫院)n遼甯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遼甯省中醫藥研究院)n遼甯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遼甯省肛腸醫院)n遼甯中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遼甯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開設專業

重點專業n省部重點(1個)nt針灸推拿學n

本科專業n醫學(6個)nt護理學nt中藥學nt藥物制劑nt中西醫臨床醫學nt針灸推拿學nt中醫學nn文學 (1個)nt英語nn工學(2個)nt食品科學與工程nt制藥工程nn管理學(2個)nt公共事業管理nt市場營銷nn醫藥衛生大類(1個)nt藥學n

專科專業n醫藥衛生大類(2個)nt護理nt針灸推拿

師資力量

學校有2名國醫大師、2名全國名中醫、1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名國家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名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岐黃學者、3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7名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教師、5名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名全國普通高校百名“兩課”優秀教師、1名岐黃中醫藥傳承發展獎獲得者、55名全國中醫(臨床、基礎)優秀人才、8名遼甯中醫大師、75名遼甯省名中醫、1名遼甯省院士後備人選、2名遼甯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2名遼甯省領軍人才、11名遼甯省優秀專家、11人次入選遼甯省高校“高端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特聘教授、18名遼甯省教學名師,在“興遼英才計劃-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中,入選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名、遼甯特聘教授1名、青年拔尖人才2名、“興遼英才計劃-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培養引進計劃”創新團隊1個,在遼甯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中,入選百人層次42人、千人層次81人。

學科建設

學校中醫藥主幹學科全部列居省一流學科。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遼甯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3個遼甯省高等學校一流特色學科、6個遼甯省“提升高等學校核心競争力特色學科建設工程”立項學科、7個遼甯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2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1個遼甯省中醫藥重點學科,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n

教學建設

學校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7個省級教學團隊、22門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精品視頻公開課、6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4個省級高等學校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遼甯省普通高等學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範專業、38項省級教學成果,主編106部國家級、行業規劃和特色創新教材,其中包括31部“十三五”中醫藥行業規劃教材、8部“十二五”省級規劃教材、8部省級精品教材,是全國“标準化病人”(SP)實踐教學示範基地、中國SP社區遼甯省分會、全國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考試工作基地、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中醫類别)、全國中醫藥外語培訓基地,在應用型、師承型、創新型、外向型“四型”中醫藥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獨有的辦學特色。nn

所獲榮耀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創先争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紀檢監察先進集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遼甯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遼甯省先進集體、遼甯五一獎狀、遼甯工人先鋒号、遼甯省教育系統先進黨委、遼甯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遼甯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遼甯省文明單位、遼甯省文明校園、遼甯省平安校園等榮譽稱号。

文化傳統

學校标識

校歌

校訓n

厚德博學、繼承創新n

“厚德”語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學校取“厚德”二字意在鞭策師生作為中醫藥事業的繼承人要像大地一樣的厚重廣闊而承載萬物。n“博學”語出《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為學習的五個階段,首要的是“博學”。n“繼承”,意味着繼承先人之經驗。中醫萬物講“陰陽”,若“繼承”為陰,那“創新”就為陽。所謂“陰陽護根”,“繼承”與“創新”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有繼承就有創新,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繼承的發展。中醫藥文化曆史悠久,我們不僅要繼承先人的智慧經驗,還要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發揚21世紀的創新精神,創造我們這一代的智慧,展現我們的風采。n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