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

中國少數民族
達斡爾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遼甯。明初遷往黑龍江以北,17世紀以前,達斡爾族已在黑龍江北岸結成村落,聚族而居,是當地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17世紀中葉,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江北的達斡爾族被迫南遷,初至嫩江流域,後因清政府征調青壯年駐防東北和新疆邊境城鎮,才形成了現在的分布的狀況。達斡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原文字已丢失,現使用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現在達斡爾族基本上通曉漢語并會書寫漢文,與蒙古族雜居的達斡爾族,大部份通曉蒙古族語。達斡爾族能征善戰,後金為入關鞏固後方,三征索倫,故有俗語“索倫騎射甲天下”。清朝内外戰争均有達斡爾将領參與。抗日戰争時期,為東北抗日做出貢獻。還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間音樂有山歌、對口唱和舞詞等多鐘形式。達斡爾族的曲棍球運動久負盛名,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在1989年被國家體委命名莫旗為“曲棍球之鄉”。
    中文名:達斡爾族 外文名:Daur 别名: 人口數量:131992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主要分布區域:内蒙古、新疆、黑龍江

族源

達斡爾族清代以前使用的契丹文失傳,隻能靠口述來傳承曆史,清朝以前的曆史較難考究。但是根據達斡爾族傳說及達斡爾人與契丹人生産、生活、習俗、宗教、語言等方面的對比研究,史學家大多認為達斡爾族屬遼代契丹的後裔,而也有部分學者認為達斡爾族是由當地土著先民發展而來。利用DNA技術的相關實驗表明,契丹與達斡爾族有最近的遺傳關系。

傳說

幾百年前,一支契丹軍隊來到這裡修邊堡(邊堡是達斡爾特有的詞彙,是指一種類似長城的建築),從此便在此定居下來。這支軍隊的首領叫薩吉爾迪漢,就是達斡爾的祖先。

近代的争議

關于達斡爾族的來源,學術界曾有過争議。主要分歧意見可分為土著說與契丹遺裔說。

持土著說者認為,達斡爾人最初分布的黑龍江及精奇裡江河谷,隋、唐時是室韋各部的分布地,當時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貢。以後遼、金、元各代都在這些地區行使管轄權,明代曾于達斡爾族在江北的舊居地帶建立托木河、蔔魯丹河等衛所,故達斡爾族應是黑龍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後裔,與隋、唐時室韋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淵源。另一些人還根據達斡爾族關于其祖先曾建“黑水國”的傳說,認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關。

持契丹遺裔說者主要是根據語言、曆史傳說及某些習俗與遼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點,認為達斡爾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滅遼時北遷至黑龍江以北,發展為達斡爾族。

技術揭謎

專家們先在四川樂山取到了契丹女屍的腕骨;從内蒙古自治區赤峰取到了有墓志為證的契丹人牙齒、頭骨;在雲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樣;從内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旗和其他幾個旗和縣提取到了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矽法提取的線粒體DNA可變區比較後,他們終于得出了準确的結論:契丹與達斡爾族有最近的遺傳關系,為契丹人後裔。

民族服飾

由于達斡爾族一直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區,并受生産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過去以穿皮服裝為主,清政府也常賜綢緞等物給達斡爾族頭人和有功人員。後來,又随着産品交易的發展,紡織物服裝在達斡爾族中流行。但因為皮制服裝本身有耐寒、耐磨等優點,加之廣大勞動人民生活貧苦,直到解放前後,皮制衣物仍為達斡爾族群衆所鐘愛、穿用。時至今日,莫旗山區的達斡爾族群衆仍在某些場合,如打獵、冬季遠出時穿用皮制衣物。

皮制服裝主要有:狍皮大衣,用秋末冬初獵獲的狍皮做的皮袍叫“布坤其·德力(大衣)”,用隆冬時獵獲的狍皮做的叫“往拉日斯·德力”,其特點是毛密而厚。狍皮大衣主要是男子穿用。袍長過膝,兩側開衽,有布條編結的扣或銅扣。一般不挂布面,毛朝内,保溫、輕便,适于打獵等勞動中和冬季出遠門時穿。

男子夏穿布衣,外加長袍,用白布包頭,戴草帽,冬戴皮帽。婦女穿長袍,不束腰帶,不穿短衣。冬天男女皆穿寄卡米(皮靴),婦女穿以藍色為主的長袍,夏日喜穿白襪、花鞋。

姓氏名稱

達斡爾人傳統姓氏成為“哈勒”、“莫昆”。

“哈勒”源于氏族社會,多以祖先最初在黑龍江流域居住地的山河等名稱為名,如鄂嫩哈勒源于居住地鄂嫩河流域,精奇裡哈勒源于居住地精奇裡江。

“莫昆”源于家族,多以祖先的名字或居住地名稱為名,如色布奇莫昆源出居住地精奇裡江西色布奇山峰。此外,還有以所居住村屯來劃分莫昆的。

清代文獻記載,達斡爾族原有“哈拉”三十餘個,“莫昆”六十餘個,後部分“哈拉”并入較大“哈拉”,一些并入“莫昆”中,加上漢字書寫有誤、曆史原因,大部分消失,截止2015年7月,主要“哈拉”二十餘個,“莫昆”三十餘個。

因新疆地區達斡爾族部分未簡化,沒有準确統計,故簡化姓氏不詳。

注1:哈拉、莫昆名稱為語言音譯為漢字,漢字名稱不統一(統計截止2015年7月)

曆史沿革

概述

“達斡爾”一詞最早出現在元末漢文記載:洮兀兒部,臨讨浯兒河居(今洮兒河)。

明初遷往黑龍江以北。

在明末清初,後金政權三征索倫,戰争失敗後,向清朝納貢。由于沙俄入侵,以及清朝同志需要,開始内遷達斡爾族于黑龍江南岸。小部分仍留在黑龍江以北。

清統時期,由于索倫各民族善戰,清政府征調達斡爾族青壯年駐防東北地區及西北邊境城鎮,有一部分達斡爾人徙居呼倫貝爾、瑷珲及新疆塔城。

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達斡爾族人民為反抗沙俄入侵、鞏固和開發東北邊疆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江北時代

明初,達斡爾族北遷至黑龍江北岸,17世紀前,達斡爾族在黑龍江北岸已結成村落,聚族而居,有雅克薩、多金、铎陣、阿薩金、兀庫爾、吳魯蘇穆丹等堅固設防的木城,是當地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

後金統治

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次年即征服黑龍江中遊薩哈連部,取其11寨,以後相繼征服自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以東全部外興安嶺以南地區,原屬明朝奴兒幹都司各衛所全改屬努爾哈赤後金政權。

清朝前期

1640年8月,清朝政府将在征服索倫部戰争中俘獲的壯丁、婦女幼小共5673人均隸入八旗,編為牛錄。此後,清朝為加強對達斡爾等族的管理,陸續将歸附内遷的達斡爾人編為牛錄。布特哈的達斡爾人編為都博淺、莫日登、讷莫爾3個紮蘭(清朝八旗軍事單位,連或隊之義),将鄂溫克族編為5個阿巴(獵區),隸屬于齊齊哈爾總管衙門管轄。紮蘭是在原先設立的牛錄基礎之上而形成的一種具有地方管理和軍事職能雙重特點的統治機構,它既仿效了滿洲八旗的甲喇、參領之制,又充分利用了達斡爾族社會原有的哈拉、莫昆制度,為日後布特哈八旗的組建奠定了基礎。

沙俄入侵

1643年,沙俄瓦西裡·波雅科夫一夥哥薩克匪徒,第一次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他們最先闖入我國精奇裡江達斡爾族居住區,遭到達斡爾族居民的堅決回擊,迫使哥薩克匪徒狼狽逃竄。這是我國黑龍江以北地區居民第一次英勇的武裝抗俄鬥争。

1651年,哈巴羅夫又率領沙俄侵略軍再次入侵黑龍江。當到達桂古達爾達斡爾族聯防城時,威脅居民向沙皇繳納“毛皮貢賦”,達斡爾族首領桂古達爾義正詞嚴地回答:“我們向中國順治皇帝進貢,哪有給你們的貢品?要我們交貢,除非我們戰鬥到最後一個人。”在用大炮、火槍武裝到牙齒的匪徒進攻前,達斡爾族人民手持大刀、長矛和弓箭進行了頑強的抵抗。達斡爾族戰士在桂古達爾領導的守城戰中,甯死不屈,661人英勇犧牲。

1684年的雅克薩之役,達斡爾族人民也積極投入了反抗沙俄侵略的正義戰争。

八旗時期

1732年,清政府在達斡爾族3個紮蘭和鄂溫克族5個阿巴的基礎上正式組建了布特哈八旗。其中,達斡爾人聚居的都博淺紮蘭被編為鑲黃旗,莫日登紮蘭被編為正黃旗,讷莫爾紮蘭被編為正白旗。此外,在瑷珲、墨爾根、齊齊哈爾、呼倫貝爾、呼蘭等城駐防八旗官兵中,均有一定數量的達斡爾人。特别是在齊齊哈爾、墨爾根、瑷珲三座軍事重鎮的官兵中,“達呼裡居數之半”。八旗制度的建立,對于達斡爾族的發展有着深刻的影響。

從1684年被編為“紮蘭”時起,規定達斡爾族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每五年測量身高一次,體高夠五尺的即需負擔各種公差徭役,歲繳貂皮一張。每年農曆五月由黑龍江将軍、布特哈副都統率領大小官員聚集在齊齊哈爾附近,舉行“楚勒罕”(集市),挑選征收的貂皮。一年一度的選貂制度成為達斡爾族人民極為沉重的負擔。

八旗制度的建立,加速了達斡爾族社會封建化的過程。在清朝統治的二百多年間,對布特哈八旗進行了頻繁的征調。據不完全統計,前後共達60多次,有的遠戍新疆,鎮守邊卡。清朝所采取的措施,一方面使達斡爾族人口增長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又在客觀上促進了達斡爾族的生産發展和物資交流,密切了達斡爾族和漢、滿等各族人民的聯系。

清朝晚期

鴉片戰争以後,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達斡爾族人民的苦難更加深重,反抗鬥争也更加堅決。

至20世紀初,達斡爾族中還保留着氏族組織殘餘。他們分敖拉、鄂嫩、孟爾登、郭貝勒、讷迪、沃熱、吳然、烏力斯、德都勒、索多爾、金奇裡、蘇都爾、阿爾丹、胡爾拉斯、何音、畢力揚、陶木、何斯爾、鄂爾特、蔔克圖,共20個哈拉(即氏族)。

每個哈拉分化為若幹莫昆(即新氏族)。莫昆有共同的族譜,每隔數年,全莫昆的成年男子即集會繕修族譜。他們選舉年高望重者為莫昆達,管理莫昆事務,其内部重大事件需由莫昆會議議決處理。莫昆有育林山、柳條林、草場等公共土地。每年春秋季聚族衆祭敖包,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收、牲畜興旺,并舉行賽馬、射箭、摔跤、曲棍球等體育活動。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政府人口統計,對于達斡爾姓氏予以簡化,簡化為:敖、鄂、孟、莫、郭、讷、沃、吳、德、索、金、蘇、安、胡、康、何、揚、陶、于、杜、蔔、喬、單、張、王、李、趙、陳、劉、梁、白、徐、田等姓。

1914年至1916年,齊齊哈爾的達斡爾族人民反對反動軍閥強行放荒招墾、霸占土地,在少郎和岱夫領導下,打豪強、抗官軍,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壓迫鬥争。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以後,達斡爾族人民從不屈服,積極支持和參加抗日聯軍。

許多達斡爾族群衆為抗聯送糧、帶路、掩護傷員,多次協助抗聯隊伍搶渡嫩江、英勇犧牲的達斡爾族船夫巴哈布的英雄事迹,在人民中傳頌至今。新疆塔城地區的達斡爾族人民,也積極參加了1944年反對國民黨統治的三區革命,英勇作戰,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前,在農區和牧區,耕地、牲畜等主要生産資料的占有極不平衡,封建剝削十分嚴重。特别是近代日本帝國主義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更使達斡爾族人民的生活十分悲慘。日本帝國主義一方面挑撥民族關系,制造民族歧視,強迫移民,迫使達斡爾族人民離開家園,遷居僞興安東省;另一方面任意霸占民田,抽“國兵”拉“勞工”,用低價強征糧食、皮張和木材,殘酷地掠奪達斡爾族人民。日本侵略者還推行毒化政策,到處設立鴉片零賣所,摧殘達斡爾族人民的身心健康。

解放後

達斡爾族于1945年解放後,1947年在農業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在牧區實行牧場公有,放牧自由。

從1952年開始,先後在達斡爾族聚居區建立卧牛吐(齊齊哈爾市郊)、瓜爾本設爾(新疆塔城市)等7個達斡爾民族鄉。

1958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區建立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1988年7月,經民政部報請國務院批準,恢複建立梅裡斯達斡爾族區。

名稱變遷

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次年即征服黑龍江中遊薩哈連部,當時達斡爾或以地區被稱為薩哈連(滿語對黑龍江的稱呼),或以貢物特點稱為薩哈爾察(滿語譯音意為黑貂)部,或與鄂溫克等泛稱為索倫部。至康熙初年,才出現“打虎兒”的譯名,以後又常譯為“達胡爾”、“達虎裡”、“達呼爾”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定名為達斡爾。

民族分布

現今分布

達斡爾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紮蘭屯市、阿榮旗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區、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富拉爾基區(主要居住在罕伯岱村、洪河村、全和台村、海雅屯)、龍江縣、富裕縣、嫩江縣、愛輝縣;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市,及江蘇省鎮江市。

元朝末期

元末漢文記載:洮兀兒部,臨讨浯兒河居(今洮兒河)。

明朝時期

明初,達斡爾族北遷至黑龍江北岸,由明朝官所-奴兒幹都司、海賴千戶所、北林衛等管轄達斡爾族的先民遷徙到黑龍江以北。明書稱:達奇鄂爾、達奇果兒、達果兒、打虎兒、達呼裡等。

自明初的幾百年間,達斡爾人分布在西起貝加爾湖,東至牛滿河,北自外興安嶺,南達黑龍江兩岸地區。

清朝時期

東起黑龍江下遊東岸支流牛滿江(今俄羅斯布裡雅河)往北,中經精奇裡江(今俄羅斯結雅河),西達黑龍江上遊石勒克河(今俄羅斯石勒克河),以迄雅布羅諾威嶺以東這片區域為達斡爾分布區域。

17世紀中葉由于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龍江流域,江北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族人民受到野蠻的掠奪與屠殺,被迫内遷。達斡爾族最初多數遷至嫩江流域,後來,由于清政府征調該族青壯年駐防東北及西北邊境城鎮,才有一部分達斡爾人徙居呼倫貝爾、瑷珲,以至遠徙新疆塔城。

文化藝術

達斡爾是農業民族,其農業文化起自唐末,并且是逐步向漢族學習,接受漢族農業文化影響發展起來的。從此開始了定居生活,創造本民族的農業文明。表現在語言方面的特點是:詞彙中細膩地反映了谷物、蔬菜、野獸、野禽、家畜、家禽、魚類、樹種名稱。從細膩的味覺名稱可以看出,達斡爾人在飲食上的豐富多彩。表現在文字方面的特點是:遠在遼國時就創制過契丹大小字,後因使用面窄而失傳。

達斡爾人并沒有因文字失傳而停止對文化的追求,他們緻力于學習滿文、漢文、哈薩克文、維吾爾文,在清代,就設有滿文學堂。同時,從本世紀初起,就努力于創制文字的活動,這種努力,今天還在繼續。表現在文學藝術方面的特點是:既反映農業生活,又反映牧獵漁業生活,還保留薩滿教的禱詞歌詞。表現在哲學思想方面的特點是:崇高勤勞智慧,齊心協力、崇尚不平則鳴,敢于與惡勢力作鬥争。表現在價值觀念方面的特點是:做保家衛國的英雄有價值,好好勞動,維持一家老小生計有價值。

語言文字

達斡爾族有自己獨立的語言,達斡爾語是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一個獨立語支,達斡爾語與蒙古語族的其他親系語友的語言有許多共同的語法特點和相同、相近似的詞彙。由于居住分散,達斡爾語形成了布特哈、齊齊哈爾和新疆、讷谟爾4種方言,但語音、詞彙、語法的差别不大,可以互相通話。達斡爾族是一個古老民族,和古代契丹人、奚人等有着較近的遺傳基因。

達斡爾在遼代使用契丹文後由于戰亂及民族壓迫等原因而失傳,文人階層自康熙初年開始學習使用滿文,在清代形成了以滿文字母為基礎的達呼爾文,留下了《巡邊記》等對我國東北國界确定有重要曆史意義的文獻,該文獻現保存在哈爾濱。清晚期,達斡爾族人開始學習使用漢文,解放後,随着漢文教育的普及,廣大達斡爾族人民群衆大多知曉漢文并能使用。

20世紀曾出現郭道甫、欽同普、德古來等人分别用在拉丁字母和俄文字母基礎上創制的達斡爾文,但由于中國的戰亂環境等因素均未大面積推廣。

建國後在國家的主持下創制以俄文字母為基礎的達斡爾文,并編寫出版不少的教材及翻譯着作。但由于文革等極端因素的影響而停止,未能推廣。

改革開放後,出現恩和巴圖等的記音符方案和烏珠爾的标音符(省略不清元音)拼寫方案,但未被國家認定為标準文字。

現使用拉丁達斡爾文字(以标音符為主體吸收記音符的優點,綜合了主要方言區發音方法)應用日益廣泛普及。

例如:“達斡爾”拼寫法,Daghur【拉丁達斡爾文】,(Daor【記音符】,Dagur【标音符】)

宗教信仰

達斡爾族同其他阿爾泰語系各民族一樣,主要信奉薩滿教。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達斡爾人雖然受到過喇嘛教、道教和天主教的影響,并且也有人供奉過漢地的關帝神、娘娘神等神靈,但是這些外來的宗教和神祇均不足以破壞薩滿教的完整性和獨立性,更沒有動搖傳統的薩滿教在達斡爾人精神文化中的原有地位。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後,薩滿教仍是居住在不同地區的達斡爾人共同信仰的宗教。

在達斡爾語中,主持宗教活動的巫師通常被稱作“雅達幹”。由于漢語音譯的不同,“雅達幹”一詞又出現了“亞德幹”、“亦都罕”、“耶德根”等種種不同的寫法。信教的人們相信,雅德幹是神的代言人和人的保護者,他們具有特殊品格和神奇本領,能夠通神,為族衆求神驅鬼、占蔔祭祀及消災祈福。雅達幹沒有特殊地位,不脫離生産,平時參加生産勞動,有事則替人跳神治病,主持宗教禮儀和祭祀活動,雅達幹沒有寺院廟宇之類固定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宗教組織,始終保持着自然宗教原始古樸的特征。

達斡爾族的薩滿教,尚保留着原始氏族社會的鮮明烙印。在達斡爾人中,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薩滿,叫“斡卓爾雅達幹”。這類巫師領有氏族祖先神,有法衣和神鼓等宗教用具。當疾病、家宅不安甯、孕婦難産、人死後沒有留下遺言等事發生時,薩滿便負責“轉達”神靈的幫助。“斡卓爾巴爾肯”是達斡爾族以氏族等血緣團體為單位供奉的祖神,以布剪成人形為偶像,供于西窗之下,平時不擺設供品。逢年過節之時,都要燒香上供,臘月三十晚上用豬肉或狍子肉、荞麥米粥和酒獻祭。

達斡爾人供奉的神靈,其種類和數量是很多的。有與農業相關聯的“嘎吉日巴爾肯”(土地神)、“巴那吉音”(土地神),有與畜牧業息息相關的“吉雅其巴爾肯”(富畜神),也有與漁獵經濟密切相關的“畢日給巴爾肯”(河神)、“白那查”(山神)和“巴特何巴爾肯”(獵神)。這些神靈的存在,不僅說明薩滿教具有多神教的特點,而且也反映出達斡爾人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和偶像崇拜等傳統信仰。

科學技術

達斡爾族在其先人——契丹時代,其科學技術就很有發展,主要表現在物候、天文、曆法、醫學等方面,據《遼代史話》記載:“阿拉伯的古算書中所謂‘契丹算法,這個算法,很快傳入歐洲11世紀初期,意大利人斐波拿類所寫的書裡,就有了“契丹算法”。“他們能辨認某種植物的花、莖、果實或塊根是否有毒,能不能供人畜食用,他也熟習各種野獸的習性。”

在醫學領域,出現了能铖治膏肓裡面遊血的知名醫生叠裡特(阿保機族弟),查形色即知病源的醫道出色的耶律故魯,并繼承了溫泉療法,廣用動物藥材,推廣内服麻醉劑“鬼代丹”。他們那時啟用的牙刷,比歐洲牙刷史早六百多年,在防病治病上,達斡爾人早已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祖國醫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間文藝

達斡爾族民間文藝豐富多彩。已搜集的用滿文拼寫的達斡爾語手抄本中,有清代達斡爾文人阿拉布丹的《蝴蝶花的荷包》、《四季歌》、《戒酒歌》等數十篇優秀作品。叙事詩“烏春”、“民歌”紮恩達勒”和民間歌舞“魯日格勒”(亦稱“哈庫麥”),“紮恩達勒”是類似山歌題材的民歌的統稱,分為有詞和無詞兩種,高亢奔放,婉轉悠揚;“雅德根”調是民間祭祀類歌曲。

真實反映了達斡爾族的生産和生活,為人們所喜聞樂見。世代相傳的民間美術、剪紙、刺繡、玩具等,是婦女們的手工藝品。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達斡爾族傳統的曲棍球運動,獲得很大發展,該族曲棍球隊員成為國家隊主力之一,該族所在地區享有“曲棍球之鄉”的聲譽。

達斡爾有類似于滿洲人烏勒本、烏春的說唱說部說書形式——烏軟。

體育活動

概述

曆史悠久的漁獵生活,造就了達斡爾族獨具特色的民間體育,與民衆生産生活息息相關的體育活動,強化了達斡爾人的剽悍性格。在達斡爾族民間體育活動中,有适應狩獵生産和抵禦外來敵人的武裝鬥争需要而興起的射箭運動;有摔跤、扳棍、頸力賽等極為普及的體育活動。

狩獵業曾經是達斡爾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生産活動之一。在長期的生産實踐中,達斡爾人積累了許多狩獵方面的知識與經驗,如下套子、設陷阱、放地箭、“打圍”、鷹獵等等。

20世紀初,在鉛子單響槍和鋼子步槍等現代化武器傳入達斡爾族地區之前,弓箭和紮槍是獵民們狩獵生産最主要的工具。這些工具原始、簡陋,命中率不高。為了保證人身安全、提高狩獵生産的效率,達斡爾人便逐漸摸索,形成了衆人集體圍獵,即“打圍”的狩獵生産方式。這種方式多以“哈拉”(氏族)為單位,由一名經驗豐富的“阿圍達”(圍獵長)統一指揮進行。具體方法就是參加圍獵的衆人按圓形分布,把預定的獵場包圍後,慢慢搜索前進,逐漸縮小包圍圈,最後将被圍困的貂、狍、鹿、野豬等動物射殺。

鷹獵

鷹獵是另外一種非常有效的狩獵方式,多在雪後的清晨進行。屆時獵人腳跨駿馬,左臂托舉獵鷹,尋遊于雪野山林之中。發現野雞、野兔等小型禽鳥動物後,便令獵鷹迅速出擊,準确而有效。鷹獵的收獲量雖然不大,但它既是一種生産勞動,又是一項饒有風趣的體育娛樂活動,因而深受達斡爾人的喜愛。擁有一隻聰明伶俐、敏捷強悍的獵鷹也成為獵人的驕傲與自豪。

摔跤

阿西爾達斡爾民族自治鄉被人們譽為“摔跤之鄉”,新疆很多摔跤明星都是從這裡升起的。除摔跤為廣大群衆所喜愛的活動外,勁力也是新疆達斡爾族群衆十分喜歡的一項遊戲活動,因不受場地和用具的限制,常常是人們在茶餘飯後或是節假日娛樂的項目之一。

頸力比賽

頸力比賽達斡爾民間最常見的一種體育娛樂項目。頸力比賽類似拔河,與藏族民間進行“押呷”比賽基本相同。由于使用器材簡單,場地随意,娛樂性強,随時都可以進行,因此具有廣泛的群衆性。

曲棍球

達斡爾族語稱曲棍球為“波列”,稱曲棍為“波依闊”。一般已習慣“波依闊”即代表曲棍球運動。是一項達斡爾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的體育項目,最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

曲棍球在達斡爾族民間有着悠久的曆史,數百年前便開始流傳于達斡爾族民間。據考證:早在遼代契丹人中,曾盛行與現代曲棍球十分相似的體育活動——波列,而“波列”就是達斡爾族現代的曲棍球。

新中國成立後,傳統的曲棍球運動在達斡爾族居住的城鄉得到了廣泛的開展,并被列為國家正式的體育比賽項目。1975年,莫力達瓦旗成立了以達斡爾族運動員為主的業餘曲棍球隊,這是全國最早建立的縣級地方球隊,也是我國第一支專業曲棍球隊。該曲棍球隊在全國性比賽中多次奪得冠軍。1982年,以達斡爾族球員為主力隊員的中國曲棍球隊,在巴基斯坦舉行的第一屆亞洲杯曲棍球比賽中奪得第三名,在國際曲壇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紅旗,為中國争得了榮譽。1989年,國家體委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命名為“曲棍球之鄉”。

古代社會

概述

17世紀以前,達斡爾族在黑龍江北岸時,已結成村落。從黑龍江北部南遷後,達斡爾族人民開拓嫩江流域的土地,為開發祖國東北邊疆作出了貢獻。

種植業

他們使用4牛牽引的木架鐵铧犁(達木嘎)耕地,種植燕麥、大麥、荞麥、稷子、谷子、黑豆等大田作物和饕蘇子、胡麻等油料作物,在宅旁園田種植白菜、蘿蔔和瓜果。達斡爾族人民栽培的黃煙,名列“關東煙”之首。

1914年丈量土地,移民墾荒,大批漢族農民遷入達斡爾族地區。在漢族先進生産方式的影響和商品市場的刺激下,達斡爾族農業迅速發展。

漁獵業

漁獵業是達斡爾族傳統的生産活動。他們生産的貂、狐、猞狸、灰鼠等細毛皮張和鹿茸、麝香等貴重藥材,暢銷國内市場,尤其是所産的紫貂聞名中外。清代,達斡爾族成年男子歲貢貂皮一張,故興安嶺南麓由達斡爾、鄂溫克人組成的八旗稱作布特哈八旗,意為漁獵八旗。達斡爾人熟悉許多種魚的習性,捕魚方法多,鑿冰為洞,用網或鈎捕魚,尤具特色。

畜牧業

達斡爾人善于飼養牲畜,居住于呼倫貝爾地區的達斡爾人向以牧業為主,定居放牧。他們善制木質大輪車,輪高輕便,亦稱“糯車”,便于在山谷溝壑和沼澤地裡穿行,暢銷呼倫貝爾牧區和附近漢族農區。随着生産力的發展,達斡爾族中階級分化不斷加深,地主經濟進一步發展,大批農民貧困破産,以出賣勞動力為生。

生活習俗

民居

達斡爾族的傳統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棟梁為房架,土坯或土垡為牆,裡外抹幾道黃泥,頂苫房草,二間、三間、五間不等。二間房以西屋為卧室,東屋為廚房;三間或五間的以中間一間為廚房,兩邊的為居室。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戶多是達斡爾族房屋的一大特點。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東、北三面建有相連的三鋪大炕,俗稱“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達斡爾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設施。

達斡爾人的居室以西屋為貴。西屋又以南炕為上,多由長輩居住,兒子、兒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東屋,西炕則專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鋪葦席或毛氈等。如今,随着經濟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改善,磚瓦房正日益增多,不過,使用火炕等起居習俗仍深受達斡爾人的喜愛。

節慶

主要節日是春節。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節日裡都着盛裝,逐戶拜年,婦女們互贈禮物。過年之前家家都要進行充分準備,殺年豬,打年糕。年三十用各種雜物碼起一個垛,晚上點燃,老年人要把大塊肉和餃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興旺,年三十吃餃子有的要在一個餃子裡放上白線,意味着吃到這隻餃子的人可長壽兩百歲;有的在一個餃子裡放上銅錢,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後不缺錢花。初一開始拜年,拜年的人一進門就要打開主人家的鍋,搶吃年糕,表示親密無間,然後吃豬壽子、手把肉,婦女之間要互相贈禮,禮物有煙葉、奶皮、糕點和凍肉,春節一直過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特别是青年人之間要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達斡爾族也過中秋節,吃月餅。

飲食習慣

達斡爾族的主食以飯、餅、粥(為主,每頓飯總配肉類和粗菜。米面較之,以米為主。住在黑龍江北岸時,獸肉曾經是主食之一。遷徙嫩江流域以來,肉類減少,菜類增加了,糧食逐漸變為唯一主食了。主副食種類繁多,營養豐富,别具風味。

達斡爾族習慣于農忙時日食三餐,農閑時日食兩餐。過去主要種植稷子、荞麥、燕麥、大麥、蘇子等農作物,并以糧食為主食。主食中以稷子米和荞麥面為主。稷子有兩種加工方法,一是把經過蒸煮的稷子烤幹磨成米,用來做幹飯和鮮牛奶粥,是達斡爾族最常吃的主食;二是不經過蒸煮而磨出的稷米,可以做幹飯,但多用來做牛奶稠粥。

達斡爾族也用經過蒸煮後磨出的荞麥米、燕麥米和大麥米做幹飯和粥,食用時都要拌以鮮、酸牛奶或野兔、狍子、飛禽肉湯。用荞麥米或燕麥米做成的狍子肉粥,是達斡爾族老人喜歡的食品。進入20世紀以來,小米和玉米(米+查)子也成為達斡爾族的主食,過春節也開始打年糕。

禮儀民俗

達斡爾族是有着悠久曆史和文化的民族,具有内涵豐富、風格獨特的民俗文化。達斡爾族民俗是達斡爾族民衆把日常生産生活中處理具體事宜的實實在在的觀念和行為。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模式化的特點,為人們世代承傳并随着社會曆史條件的變革發展而發展變化。

在清代,達斡爾族已經形成了建立在農牧漁獵多種經營基礎上的民俗文化,其中既保留有古老的民俗内容,又有随着社會經濟發展而增進的内容,具有綜合體現融彙農牧漁獵經濟因素的民俗文化特色。這在衆多的民族中是少有的,是達斡爾族對人類民俗文化的獨特貢獻。到20世紀初,居住嫩江中上遊流域的達斡爾族仍然較全面地保持着原來的民俗文化,其他地區居住的達斡爾族,由于受居住地域環境及生産方式變化的影響,雖然也保持着原來的民俗文化,但已形成了适應當地環境與經濟狀況的民俗文化。

尊重長者

達斡爾族非常注重禮儀,講究道德,尊重老人和長者,暫别相逢,兒女别父母7日,兒媳别3日、村中年青人别長者15日、晚輩都要向老人、長者行屈膝請安禮(薩因哈索貝,同滿族人的請安),前邁左腿、雙手掌放膝蓋上,曲右腿,目視對方,向前彎腰。對長者,無論是在路上行走,還是出入房門,青年人都要讓路;兒女外出歸來,要給老人請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歡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給老人或給老人留下一份。

熱情好客

達斡爾族素以熱情好客着稱,每當賓朋光臨,讓座西坑、敬煙、獻茶,問寒問暖,酒菜款待,逢年過節,殺豬宰牛(羊),競相邀請親友村鄰,歡聚一番。客人來訪,主人要遞煙、敬酒、端出奶制品熱情招待,若是貴客臨門,還要增加“瓦奇”(豬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無論誰家宰殺牲畜,都要選出好的肉分贈給鄰居和親友,狩獵或捕魚歸來,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

民族婚俗

達斡爾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恪守氏族外婚制原則。

過去達斡爾族社會婚姻關系的締結講究門當戶對,門第、家境、聲譽等都是考慮的重要因素。兩家原來的友誼也在締結婚姻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依照達斡爾族過去的風俗習慣,一般不與外族(民族)人通婚,特别是不把姑娘嫁去外民族。

男女青年訂婚後,男方要送女方家馬、牛、羊和酒,稱為“大禮”。這一天姑娘要躲起來,不見未婚夫。婚禮前一個月,男方還要送一次小禮,禮品主要是衣、物,這時未婚夫婦才可以見面,并在一起吃“拉裡”和挂面。結婚要置辦酒宴,食品和菜肴必須豐盛,特别是在迎親時,如果沿途碰見行人,不論是否相識,都可分得一份酒肉和點心。結婚儀式後,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上等菜肴待客。

在舊社會,達斡爾中封建的婚姻觀念較強,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長輩做主包辦,送親乘車、騎馬,新娘乘坐蓬車,由她的親弟弟或近親弟弟駕車,女婿先馳馬回報。時至當代,那些封建道德觀念早已為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婚事簡辦等新風俗所替代。

喪葬傳統

人死後行土葬。長者葬禮隆重。

民族禁忌

達斡爾族禁忌較多,如不許用刀、剪子等銳器指點人;不許踏坐門坎和窗台;不準在室内打口哨;忌在鼠日開犁種;在漁場不許拿着鞭子走;不用白桦和榆木蓋房子等。

發展現狀

1945年8月,抗日戰争勝利,達斡爾族和東北各族人民一道徹底擺脫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役。1946年1月,莫力達瓦獲得了解放,黨和人民政府在當地建立了布西旗人民政權,達斡爾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起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

同年3月,布西旗改稱莫力達瓦旗。1947年,農業區進行了土地改革,牧區也實行牧場公有,放牧自由。在20世紀50年代,根據達斡爾族人民的願望,先後在達斡爾族聚居區建立了卧牛吐(齊齊哈爾市郊)、瓜爾本設爾(新疆塔城縣)等7個達斡爾民族區(鄉)。

據2003年統計,全國的達斡爾族鄉(鎮)有10個,即内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塔拉達斡爾族鄉、紮蘭屯市達斡爾族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裡斯區卧牛吐達斡爾族鎮、莽格吐達斡爾族鄉,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杜爾門沁達斡爾族鄉,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塔哈滿族達斡爾族鄉,黑河市愛輝區坤河達斡爾族滿族鄉,孫吳縣沿江達斡爾族滿族鄉,新疆塔城市阿西爾達斡爾族鄉。

這些民族鄉(鎮)的建立,進一步保障了居住在散雜居地區達斡爾族的權益。特别是1958年8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進一步實現了達斡爾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從而揭開了達斡爾族曆史發展的新篇章。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是我國唯一的達斡爾族自治旗,也是全國僅有的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之一。總面積為10386.68平方公裡,下轄11鎮6鄉,共有220個行政村,841個自然屯。除達斡爾族外,旗内還居住着漢族、滿族、蒙古族、鄂溫克族、朝鮮族等十幾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和睦共處的地方。

為了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充分保障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内蒙古自治區人大于1997年5月31日頒布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自治條例》,為達斡爾族人民更好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務,充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法制環境。

按照中央政府政務院頒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的有關規定,1952年7月,中共黑龍江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在龍江縣達斡爾族聚居的卧牛吐建立達斡爾族自治區。1956年9月,齊齊哈爾市政府決定,将原龍江縣劃過來的虎爾虎拉區、達呼店區、卧牛吐達斡爾族自治區以及榆樹屯等4個農村區合并,成立縣一級的梅裡斯達斡爾族區人民政府。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是我國現有的五個城市民族區之一,也是我國唯一的達斡爾民族區。

新中國成立并在達斡爾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以來,為了改變達斡爾地區貧困落後的面貌,黨和國家大力支援達斡爾地區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達斡爾族人民也發揚了團結奮鬥、艱苦創業的精神,達斡爾族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曆史變化,達斡爾族人民生活大有改善。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達斡爾族的經濟獲得了巨大發展。農業經濟走上了“以糧為綱”的生産軌道,耕地面積不斷擴大,農業生産技術不斷提高,農作物産量不斷增加。莫力達瓦旗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旗縣,素有“大豆之鄉”的美譽。1978年,全旗糧食總産量突破1億斤。1983年被國家商業部确定為商品糧生産基地縣。

1985年,該旗在上交國家商品糧、大豆總産量和糧食商品化率三個方面名列内蒙古自治區第一位。1989年,該旗又跨入全國糧食生産百強縣的行列。到2002年,莫力達瓦旗糧食總産量達到12.42億斤,是1978年1.37億斤的9.07倍,是1958年0.859億斤的14.46倍,是1949年0.575億斤的21.6倍。

2005年,莫力達瓦旗生産糧食16.3億斤,再創曆史新高。黑龍江省的達斡爾族在農業産值、糧食産量和農民人均收入等方面也保持着穩步發展的良好局面。2005年,黑龍江省36個達斡爾族村的總播種面積達到36107公頃,其中種植糧食作物26881公頃,産糧113729噸;種植綠色特色經濟作物6831公頃,産量為8729噸;實現農業收入17062萬元,約占全年總收入的39.16%。

畜牧業生産發展迅速。2005年,黑龍江省的達斡爾族村共飼養奶牛34142頭,飼養肉牛9351頭,飼養生豬41100頭,飼養肉羊40343隻,生産商品鮮奶74546噸,生産肉類3119噸,完成牧業産值19021萬元,占全年總收入的43.66%。從總體上看,在黑龍江省農村達斡爾族的經濟結構中,畜牧業收入已經遠遠超過農業收入而居第一位,畜牧業也因此成為其主要的生産部門。

近年來,莫力達瓦旗大力推行特色畜牧業戰略,構建了奶牛、肉牛、大鵝和細毛羊四大基地。2004年,牲畜存欄114.5萬頭(隻),大鵝飼養量達120萬隻。2005年,全旗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達到了200.3萬頭。

達斡爾族的工業經濟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健康穩定地發展起來。莫力達瓦旗的工業更是從零起步,到1958年,已發展起土糖、印刷、木工等10餘家作坊式的工業企業。

改革開放以後,莫力達瓦旗的地方工業迅速發展起來,生産領域擴大到食品加工、化工、建材、印刷、釀造、冶金、電力供應、供水、供熱等諸多行業,工業企業增加到40多家,湧現出巴特罕、豆都、蒙興、蒙鵝等龍頭企業,培育出巴特罕啤酒等拳頭産品,工業資産總額也由改革開放之初的幾千萬元增加到4億多元。巴特罕工業園區、紅彥工業園區的建立,為莫力達瓦旗工業的騰飛創造了條件。2005年,全旗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産值6.23億元,出現了工業經濟高速增長、企業效益逐步提高的良好發展态勢。

改革開放以後,以商貿、餐飲、娛樂、旅遊服務為主的第三産業也獲得了快速發展。旅遊開發不僅成為達斡爾族經濟新的增長點,而且成為達斡爾族經濟結構中的朝陽産業。達斡爾族聚居的嫩江兩岸,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具有發展旅遊業的區位優勢和特色資源優勢。民族風情濃郁的中國達斡爾民族園、曆史悠久的金長城遺址、神秘的清代古墓、瑰麗神奇的莫力達瓦山以及集民族村、生态村、文明村、旅遊度假村于一體的拉哈新村,均是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其中金長城還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改革開放以後,達斡爾族聚居區的水利、交通、郵電、通訊和電力建設發展迅速。在水利建設方面,莫力達瓦旗先後興建了團結灌區、漢古爾河灌區、阿興灌區和新發水庫、永安水庫以及漢古爾河百裡防洪大堤、尼爾基嫩江防洪大堤等一些重點水利工程,鞏固了農業的基礎地位。

于2001年8月動工的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環保、魚葦養殖、旅遊開發等綜合效益。建成後,511平方公裡的巨大湖面将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在交通方面,無論是齊齊哈爾市郊,還是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海拉爾一帶的達斡爾族聚居區,公路交通和水路航運四通八達,人們外出求學、探親訪友、出差旅遊、運送貨物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到2005年,該旗已建成以尼爾基鎮為中心,以111國道為主動脈,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公路通車總裡程825公裡,開通客車班次500多個,實現了全旗所有行政村全部通客車的目标。新建的嫩江大橋、博榮大橋和3400平方米的客運中心大樓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環境。

在郵電通訊方面,莫力達瓦旗現有郵電支局(所)24個,郵路裡程1978公裡,實現了村村通郵。自1994年開通程控電話一直到2005年,全旗固定電話用戶達到32500門,各鄉鎮和各行政村,先後實現了通訊交換程控化、傳輸光纜化。随着郵政、通訊事業發展的日臻完善,移動電話網絡已覆蓋全境,互聯網用戶逐年遞增。在電力建設方面,莫力達瓦旗于1963年結束了柴油發電機供電的曆史,開始由東北電網供電,現建有110千伏輸變電站1座,35千伏輸變電站3座。1994年全旗各鄉鎮全部入網通電,到2005年,自然屯通電率達99.6%。

随着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達斡爾族人民的城鄉居民收入顯著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2004年,莫力達瓦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6044元增加到6701元,增長10.8%;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052元增加到2451元,增長132.9%。2005年,黑龍江省36個達斡爾族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06元,比2002年增長26.38%。可以說,是新中國的成立、特别是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使達斡爾族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康、富足祥和的新生活。

黨和政府對達斡爾族文化事業的發展極為重視,在達斡爾族聚居地區建立了公共圖書館、文化站、電影院、體育館和青少年宮。同時,收音機、電視機也相繼走進達斡爾族千家萬戶,極大地豐富了達斡爾族群衆的業餘文化生活。1955年,莫力達瓦旗建立了廣播站。1987年,在尼爾基鎮建立了電視衛星接收站。2005年,全旗有調頻廣播發射台、有線電視台和電視發射台各1座,衛星地面接收站台240座,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0%以上。

達斡爾人聚居的莫力達瓦旗曆來享有“曲棍球之鄉”的美譽。新中國成立後,傳統的曲棍球運動在達斡爾族居住的城鄉得到了廣泛的開展,并被列為國家正式的體育比賽項目。1975年,莫力達瓦旗成立了以達斡爾族運動員為主的業餘曲棍球隊,這是全國最早建立的縣級地方球隊,也是我國第一支專業曲棍球隊。該曲棍球隊在全國性比賽中多次奪得冠軍。1982年,以達斡爾族球員為主力隊員的中國曲棍球隊,在巴基斯坦舉行的第一屆亞洲杯曲棍球比賽中奪得第三名,在國際曲壇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紅旗,為祖國争得了榮譽。1989年,國家體委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命名為“曲棍球之鄉”。

莫力達瓦旗烏蘭牧騎自1959年成立以來,常年深入鄉村演出,為豐富當地各族群衆的業餘文化生活做出了貢獻。1983年,該烏蘭牧騎被評為“全國先進烏蘭牧騎”,1997年,又分别被評為内蒙古自治區“十佳烏蘭牧騎”和“全國十佳烏蘭牧騎”,并多次受文化部、國家民委委托,到國内各地以及俄羅斯、朝鮮等國家慰問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達斡爾族的文化工作者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間文化藝術,創造了一批群衆喜聞樂見的新的音樂、舞蹈節目,同時也培養了一支達斡爾族文藝工作者隊伍。由達斡爾族思勤孟和創作、用達斡爾族演員演出的大型話劇《巴騰寶》(達斡爾語,意為能手),真實地反映了達斡爾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配合東北抗日聯軍進行抗日救國的光榮曆史,表現了達斡爾族的英雄氣概。

改革開放以後,以達斡爾族曆史與文化為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和歌劇創作日益增多。遼甯歌劇院1978年演出的歌劇《佐領的女兒》和1979年拍攝的電影《傲雷•一蘭》,都反映了17世紀沙俄侵略我國東北邊疆時,達斡爾族人民奮起抗擊侵略者的鬥争事迹,是以達斡爾族人民反帝愛國為題材的優秀作品。

達斡爾族的教育事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達斡爾族居住的村屯相繼建立了一些小學,在達斡爾族聚居的城鎮一般都設有中學。1947年,莫力達瓦旗共設有初級小學95所,初高兩級小學10所,普通中學1所。經過新中國成立後幾十年的發展,達斡爾族已經形成了從學前教育到成人教育、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共同繁榮發展的較為完備的教育體系。據2000年統計,莫力達瓦旗現有各級各類學校337所,有在校生5萬餘人,達到了鄉鄉有初中、村村有小學的目标,義務教育網點覆蓋率達到100%。

新中國成立前,達斡爾族地區疾病叢生,瘟疫蔓延,尤其是莫力達瓦山區“克山病”發病率很高,給達斡爾族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嚴重地影響了人口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達斡爾族的衛生事業長足發展,醫療體系逐步健全,農村三級醫療預防衛生保健網覆蓋率達100%。2003年,莫力達瓦旗有衛生機構62個,床位564張,從事醫療衛生的各類人員有785人,其中,執業醫師174人,執業助理醫師115人,注冊護士102人,藥劑人員62人,檢驗人員37人,管理人員78人,工勤人員55人,其他162人。随着經濟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達斡爾族出現了人丁興旺的新氣象。

尼爾基鎮的發展變化是達斡爾族地區五十年曆史巨變的一個縮影。作為莫力達瓦旗政府所在地,這座美麗的城鎮在達斡爾族民歌中享有“明珠”的美譽。在新中國成立前,尼爾基隻有一些簡陋的茅草房和為數不多的磚房,市政建設極其落後。如今,一座座聳立的樓房拔地而起,巴特罕大街、一蘭廣場、通福音樂廣場的興建,使尼爾基出現了樓房林立、街道平整、市容整潔、交通便利、通訊快捷、商品流通順暢、人民安居樂業的嶄新面貌,并一舉跨入六星級文明鎮的行列。

鎮内不僅有新興建的工業小區,還有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新華書店、博物館、公園、體育館等各類文化、娛樂、體育設施,群衆性的文體活動和業餘生活豐富多彩。廣播、電視覆蓋率10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5%以上。經濟和社會事業的迅速發展,使當地群衆過着安定祥和、富裕快樂的美好生活。尼爾基為達斡爾語,意為“繁榮”。新中國成立後,尼爾基鎮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和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日新月異,才使尼爾基真正體現出她名字的含義。現在,達斡爾族人民正為創造一個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美麗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