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起源

道教起源

起于古代之易經
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于古代之《易經》,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容易,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二則起于《老子》的道論,首見于《老子不是“太上老君”》這本為布道而寫的經書。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于東漢,因此将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1]
    中文名:道教起源 外文名: 别名: 起于:《老子》 出自:《易經》 教祖:老子

道教簡釋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思想《易經》為伏羲、周公、孔子三聖創立,伏羲創造了八卦,周文王創造了六十四卦,孔子則為易經作《易傳》,由此形成了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諸子百家的開始。東漢時形成宗教,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别。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鬥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三清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于洛陽上清宮。

道教創立者天師第六十五代後裔

張繼禹: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青聯副主席。

張金濤:天師府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張金華:世界易經風水研究院院長、貴溪撤縣設市市徽設計者。

曆史發展

我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有靈,進而産生了對自然的崇拜,靈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發展到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為至上神的雛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存在。先民們将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嶽,皆視為有神主宰,因而産生敬畏感,乃對之頂禮膜拜。那時先民們除認為萬物有靈而産生自然崇拜外,還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因而又産生了對鬼神的崇拜。道教的始祖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将中華民族的祖宗——黃帝作為其源頭。黃帝,又被稱為軒轅黃帝,生活在上古時代。因為出生于軒轅之丘,所以号軒轅氏;生長于西北的姬水,因而取姓姬;因其生活的地方的土地是黃色的,故登位後稱黃帝。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寫道“以土德王,故号黃帝。”其在位期間草創了各種文化,故被後人尊為“人文初祖”。晚年時因發現自己的衰老而苦惱,後來和浮丘公的談話中得知“世間萬物皆有生死循環,唯有神仙才能長生不老。”便萌生了追尋長生不老境界的想法。他聽說崆峒山住着一位活了一千二百多歲的神仙廣成子,就去向他問道。廣成子告訴他要保持心境平和,清靜無為,堅持修煉,方能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黃帝聽了廣成子的話大受啟發,自此跟随廣成子學道。後為救百姓而要煉丹,在鑄鼎鼎成時,黃龍天降,迎黃帝升天。至殷商時代,史前時期的自然崇拜已發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天帝為中心的天神系統,遇事便由巫祝通過蔔筮以向天帝請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發展到以血緣為基礎,與宗法關系相結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動定期舉行。這時期已出現專門從事溝通鬼神和人類的宗教職業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驅鬼的巫術;祝以言辭悅神,是宗教祭祀活動中負責迎神祈禱的司儀者。他們替人治病、蔔筮吉兇,畫符念咒等。當時國家和社會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進一步發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個系統。并把崇拜祖宗神靈與祭祀天地并列,稱為敬天準祖。蓋所謂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後世道教所以成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後世道教做齋醮法事,亦與古人鬼神祭祀禮儀和禮制有密切的關系。人們崇拜神靈就要舉行祭祀活動,而祭祀活動離不開“禮樂文明”,禮樂文明随着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逐漸由上層走向民間,被後來的民間方士和巫觋所繼承,道教成立後,演變為道教的齋醮科儀。所以說,夏商周三代的禮樂文明有相當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來。道教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國遠古原始社會時期。其證據之一便是《山海經》。該經記載了我國原始社會時期的神話及宗教信仰,其内容相當豐富和系統。它為道教仙學的遠源提供了依據。《山海經》中,提出了長生信仰;提出了神仙與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記載了祭祀的祀禮及奇異的方術。在遠古原始社會時代,已有人開始學仙。到了戰國時期,神仙信仰已經相當廣泛。這是,出現了許多記載神仙傳說的着作,書中載有不少關于仙人、仙境、仙藥等傳說的文字。如《莊子·逍遙遊》中有這樣的描寫:“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風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書中的《湯問篇》、《黃帝篇》、《周穆王》,屈原的《離騷》、《天問》、《九歌》等都将仙境描畫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繪成外生死、極虛靜、不為物累、超脫自在,能騰雲飛行的神奇人物。漢代的《淮南子》、《史記》中亦有類似描述。從戰國(前275—前221)中後期到漢武帝(劉徹,前140—前87)時,在方士(亦稱神仙家)們與帝王将相之鼓動下,掀起了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藥事件。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尋求神仙及不死藥,其規模越來越大。那時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僑、鄒衍、徐福、盧生、李少君等人。我國獨有的神仙信仰沿襲而下,到東漢中、晚期為道教所繼承,成為道教信仰的核心内容。漢武帝後,方仙道逐漸與黃老學結合向黃老道演變。東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陵于蜀郡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内)創立了五鬥米道,又名正一盟威道。漢末魏晉時期是我國道教發展的重要時期。漢末的政治風氣以及魏晉玄學的社會購貨直接影響着道教的行為方式和存在認識。它們雖然同出于對老莊學說的認識,但竹林七賢等人的行為方式在道教人的行為規則上有重要的先風之要。魏晉的政治環境和社會風氣對道教而言是難得的發展機會和發展助力。東晉道家的著名學者葛洪的《抱樸子》在道家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認為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對道家學派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傳唐代初年,有個叫吉善行的人,再羊角山遇見一位須發皓白,騎着白馬的老人。老人對他說:轉告大唐天子,如今治國有方,隻要再長安城東建一座安化宮,内設道像,就能永保社稷,天下太平。說罷騰空而去。不久,老人再次顯靈,聲稱:我是無上神仙,姓李,号老君,是當今皇帝的祖先。從此,李唐皇室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裔,尊老子為“聖祖”。後來宋朝皇帝也仿效了唐朝做法。由于唐、宋皇室的尊崇,宮觀大興,信徒日增,道教的發展到達極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