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鋼事件

通鋼事件

群體性事件
2009年7月22日,從長春通鋼集團總部傳來消息,建龍集團将持有通鋼集團66%股份。2009年7月24日,股權調整引發群體性事件,通鋼老總被工人打死。“通鋼事件”警示企業重組須讓職工參與。通鋼悲劇有關國企改制,有關鋼鐵行業重組,但其核心根源仍是如何面對民衆訴求、如何保護民衆利益的問題。
    中文名:通鋼事件 外文名: 發生地點:長春通鋼集團總部 主要人員: 性質:股權調整引發群體性事件 結果:通鋼老總被工人打死

經過

職工聚集

消息傳來,通鋼集團部分職工找集團領導及建龍管理層抗議。吉林省國資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喜東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2009年7月24日,企業個别内退人員及退休人員具有抵觸情緒,利用一些人員,特别是非在崗人員國有情結較深,鼓動一些人員在辦公區内聚集,人員一度達到萬餘人,沖擊生産區,堵塞原料運輸線,造成部分高爐休風。

沖突升級

據新京報報道,24日下午,通化鋼鐵各車間職工停工後,也加入抗議隊伍。通化鋼鐵廠區内聚集的職工越來越多。

據通鋼煉軋廠一張姓負責人說,24日下午,建龍集團于2009年7月22日委派的通鋼集團總經理陳國君趕到焦化廠與幹部開會時,被職工圍堵在辦公樓内。據數名職工證實,當時陳國君要求工人複工,引起激憤,現場多人數次對他拳打腳踢,還有人向他扔礦泉水瓶及凳子,并不讓其離開。據當時在場的一職工說,當時有人拿煉鋼穿的靴子對其毆打,并将其從二樓樓梯推下。

緊急暫緩

王喜東通報,有些人挑撥、煽動群衆不滿情緒,将矛盾集中在陳國君身上,對其進行圍堵,将其打傷流血不止,并作為人質挾持。在此情況下,建龍集團提出立即終止執行增資擴股方案。省政府工作組為盡快救出被扣押人質,防止事态擴大,同意終止建龍重組方案,并立即向職工宣布。

通報稱,極少數人在焦化廠宿舍逐室搜找到陳國君後,對其進行毆打,并繼續煽動不明真相人員,對宿舍及醫護搶救道路進行封堵,阻止公安幹警對其救援。

并向勸說人員投擲磚頭、瓦塊。省國資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利用擴音喇叭,向圍堵群衆宣布終止建龍重組決定,讓大家放出人質後,大部分人員離去,但仍有少數人不準進室救治已奄奄一息的陳國君。

公安強攻

在此情況下,吉林省委、省政府緊急調動必要警力,強行進入焦化廠宿舍,将陳國君搶救出來。但極少數人仍繼續追打公安、武警、消防等人員。

24日23時,陳國君搶救無效死亡。日前其遺體已被運回河北老家。24日21時許,通化鋼鐵通過電視台發布公告:省政府決定建龍退出,永不再參與通鋼重組。當日22時許,示威及圍觀人群逐漸散去。25日0時,通化鋼鐵複産。據悉,事發至此,通化鋼鐵停産11小時。據了解,吉林省官方及通化市相關部門,已組成工作組對通鋼職工進行安撫工作。對打人緻死的具體情況,公安機關正在進行深入調查。

後果

人群将矛盾集中在建龍集團派駐通化鋼鐵股份公司總經理陳國軍的身上,對其進行圍毆,并作為人質挾持。在此情況下,建龍集團提出立即由多方股東商議,要求終止執行增資控股方案。

吉林省政府考慮為盡快救出被扣押人質,避免釀成更大的流血事件,同意終止方案,并立即向職工宣布。

但極少數人在搜尋到躲藏起來的陳國軍後,對其繼續毆打,不準醫護人員進入救治,阻止警方對其救援。此後吉林省調動警力,強行将陳國軍救出。當晚23時,陳國軍因搶救無效死亡。

7月25日其遺體于已被家屬運回河北老家。當天夜間,吉林省國資委宣布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建龍集團)不再介入通化鋼鐵重組事宜後,群衆抗議方始結束。

原因

引發抗議

引發此次群體性事件直接原因,系吉林省國資委7月22日向通鋼集團高層傳達的增資擴股決定:建龍集團以10億元現金和其持有的通鋼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向通鋼集團增資控股,持股66%,吉林省國資委直接持有通鋼集團的股權降至34%。

建龍集團此次是二次入股通鋼。此前在2005年到2008年,建龍集團曾入股通鋼,但在2009年年初退出,通過一進一出獲得吉林精品鋼基地和通鋼原有的礦山所有權,并将進口鐵精粉造成的巨額虧損轉嫁給通鋼。

利于發展

王喜東說,建龍集團是國内規模較大、具有較強實力的民營企業,第一次參與通鋼集團重組以來的三年中,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有關方案經由省政府多次讨論,認為建龍集團增資并控股通鋼集團的方案既有利于化解通鋼集團當前經營困難,又有利于通鋼集團的長遠發展,有利于實現省政府确定的千萬噸鋼的發展目标,符合通鋼集團穩定發展和全體職工利益的要求。

時事評論

無論如何,這都将是一個令人扼腕歎息的悲劇。一個剛剛被任命了一天的職業經理人,為私有化付出了生命代價。而他本人并不是沖突的死結所在,卻在充滿對立氣氛的時間和地點,成為無從釋放的群體性不理智情緒的犧牲品。

如今,他的遺體已經被運回河北老家,而通鋼的秩序也基本恢複常态。我們卻有必要思考,這樣的悲劇有沒有避免的可能?

群體性事件固然有表達訴求的客觀功效,但在所有的表達途徑中它是最應當被謹慎使用的一種。人員聚集往往導緻場面失控,人們帶着表達意願、解決問題的良好初衷而來,其結局卻有可能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避免發生群體性事件的方法也并不複雜,無非是保證其他表達途徑的暢通無阻。如果人們可以通過其他渠道更便利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沒有誰一定要冒着無法掌控局面的風險來尋求答案。從貴州甕安到湖北石首,這樣的道理一再得到驗證。

通鋼悲劇發生的直接誘因是職工反對建龍集團控股通化鋼鐵,這樣的态度和情緒不是一天兩天形成和積累起來的。從2005年建龍參股通鋼,到2008年初通鋼虧損嚴重,建龍以股權分立的形式退出,再到鋼鐵行業宏觀形勢好轉,通鋼開始重新盈利,建龍“殺回馬槍”控股通鋼。

伴随一路波折的,既有作為通鋼“婆婆”的當地國資委與建龍集團之間的争鋒與博弈,同樣也必然伴随着通鋼員工對建龍入主一事的反饋和看法。如果這些意見都能夠通過正常渠道,被會聚和體現到企業改制與重組的進程中,那麼造成流血後果的通鋼悲劇就沒有不可避免的道理。

在27日對外發布消息時,吉林省國資委表示,建龍集團對通鋼增資擴股方案,是在通鋼集團已經改制,員工身份全部轉換,并在股東協商一緻的情況下,履行了相關審核、審批手續,方案的實施符合國家法律法規。這樣的解釋顯然意在證明,當地政府部門同意或者力主建龍控股通鋼是合法和合理的。

不過即便經過改制,是不是國企員工并不影響通鋼員工對重組這樣的重大事項享有知情和表達意見的權利。而在相關的審核與審批之外,根據法律規定,重組這樣的大事還應當征求代表職工利益的工會的意見。

即便不談應然的權利問題,僅僅從順利推進重組這個實用和功利的目标出發,事先做好員工工作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然而從報道的情況來看,企業員工與當地政府部門之間的良性互動并沒有建立起來,建龍控股通鋼的消息通過大會向一定級别的幹部傳達。

得知消息的員工已經出現在廠區聚集的情況,出來面對的卻是新入主的建龍集團方面的高管,雙方的沖突由此爆發并失去控制。新任總經理陳國軍就在這種缺乏溝通和信任的氛圍中被圍困,群體性的發洩淹沒了理智也淹沒了生命。

通鋼悲劇有關國企改制,有關鋼鐵行業重組,但其核心根源仍是如何面對民衆訴求、如何保護民衆利益的問題。即便如有關部門所言,這起事件是極少數擔心既得利益受損的别有用心者所制造,我們仍需反思這些“極少數”為何能夠鼓動數以千計的“不明真相”者,仍需反思我們為何不能讓最大多數的民衆成為知曉真相者。通鋼悲劇付出了血的代價,理應更有警示意義。

從“7•24”事件發展過程來看,通鋼的中高層管理者在其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給工人多次傳送重要信息,在遊行進行時默許在崗工人關停高爐并給群衆提供物資支持,在事件後号召工人們自衛。

其他聲音

據傳言宣稱,建龍集團入主通鋼後,從當地帶來大批工人和技術人員并給予優厚待遇,對原通鋼職工進行打壓并下調工資待遇水平(遠遠低于新帶來的職工)。建龍揚言,不願意幹的就滾。導緻通鋼職工強烈不滿。

事件發生時陳國軍現場揚言若平安脫險,定要讓你們全部滾蛋。有“知情人”透露,建龍有當時某省級領導做強硬後台。

本事件究竟是無知民衆滋事還是另有隐情,不得而知。

上一篇:今日熱帖

下一篇:3D打印手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