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淮關嶽廟

通淮關嶽廟

福建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武廟
通淮關嶽廟位于泉州市鯉城區塗門街,俗稱塗門關帝廟,主祀關羽,民國三年(1914年)增祀嶽飛,故改現名。是祭祀文(孔子)武(關羽)聖的著名古迹,也是福建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武廟。正殿稱“武成殿”,祀三國關羽和南宋嶽飛,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單檐硬山頂,穿鬥式木構架。右為“三義廟”祀三國時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旁祀諸葛亮。左為“崇先殿”,奉祀關公三代先祖。今日三殿并峙,形成結構對稱廟宇壯觀的建築群,總建築面積1294平方米。修複後的殿宇,裝飾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雕。廟内保存着宋代大儒朱熹手書“正氣”和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書“充塞天地”等巨幅名匾,曆代泉籍文士名賢之石刻、楹聯遍布,文化内涵豐富。[1]
  • 中文名:通淮關嶽廟
  • 外文名:
  • 别名:
  • 開放時間:08:00~17:30;
  • 原名:塗門關帝廟
  • 票價:免費
  • 地點:中國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塗門街
  • 類别:中國關嶽祭祀古迹
  • 總建築面積:1294平方米
  • 始建時間:1612年以前

概況

通淮關嶽廟

現存廟宇為民國十六年(1927年)重修,1986年至1990年再次進行全面整修。廟座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義廟三座并排的廟宇組成,均為三進,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民國三年(1914年)大規模重修時,将三義廟前殿退後同主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廟連成一體,形成結構對稱,廟形壯觀的建築群。修複後的殿宇,裝飾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龍雕,造型各異,其間配有花鳥走獸,體現閩南古建築的藝術風格。主殿為武成殿,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單檐硬山頂,穿鬥式木構架。正位左祀關聖帝君(關羽),右祀嶽武穆王(嶽飛)。以張飛、趙雲、王浚、謝玄、韓擒虎、

李靖、郭子儀、王彥章、曹彬、狄青、徐達等曆史上24位名将為從祀。左旁崇先殿,祀關帝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右旁三義廟,祀劉備、關羽、張飛,配祀諸葛亮、趙雲。其後進原為平屋,現改建為三層樓房,仿古裝修。廟中現存文物,碑刻有:清乾隆四十三年官獻瑤撰的《重修泉郡通淮街關帝廟碑》和乾隆四十二年重修通淮關帝廟收支情況的石刻,清鹹豐七年的《關聖帝祖茔碑記》、《立看守碑》,嘉慶二十四年台灣林光複所書石刻,道光二十年蘇廷玉書的《關帝覺世真經》。廟門外兩壁嵌有石刻兩方:左刻宋米芾書詩一首,右刻明董其昌書詩一首。廟内還保存着朱熹題寫的“正氣”、張瑞圖題寫的“充塞天地”及近代蔡浚書“鼎漢立宋”等匾額。楹聯有“詭詐奸刁,到廟傾誠何益;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等。

沿革

通淮關嶽廟

關于通淮關嶽廟的沿革,有如下一些資料:

明·萬曆壬子(1612年)李光缙(參見《泉州人名錄·李光缙》)《三義廟記》:“郡故有漢·壽亭侯廟,靈響特異,士民奉之甚恪。廟左右堂,左祀壽亭侯,右祀平浪侯晏,不知所從始,久沿弗敢更。萬曆甲辰歲(1604年),奉佛者遷平浪侯于堂左偏,而中塑觀音大士像,為善信皈依之地,識者非之。壬子(1612年)春,移大士像于月台(承天寺)之禅室,而裡中孝廉張君汾、文學楊君某某、何君啟升、張君某,相議塑劉先主(劉備)、關壽亭侯(關羽)、張西鄉侯(張飛),附諸葛武侯(諸葛亮),祀于其中堂,位南向;而奉平浪侯于前廳,位北向。塑既成,表漢時共事之雅,開泉人未有之祀,觀者如堵。”明·天啟元年(1621年)李光缙《重修關帝廟記》:“今天下祠漢·壽亭侯者,遍郡國而是,其在吾泉,建者勿慮百數,獨吾儒林裡中廟貌為盛。詢之故老,不知創所由始。”

清·乾隆《泉州府志·壇廟寺觀》:“在府治惠義鋪。明·嘉靖間(1522—1566年),長史李一德(參見《泉州人名錄·李一德》)重修。萬曆間(1573—1619年),複于廟右塑帝及漢·昭烈帝(劉備)、張西鄉侯(張飛)、諸葛丞相(諸葛亮)像。天啟元年(1621年),于後殿塑帝衮冕像。郡紳楊維清、李光缙、徐某修廟,廣僧道住持居室,複有記立石。(清)順治九年(1651年),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雍正五年(1727年),敕封神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增設神牌附祀于右殿之後。歲春秋二仲月吉日及五月十三日緻祭。”清·道光《晉江縣志》在引用乾隆《泉州府志》上文後接下來補充說:“(清·雍正)九年辛亥(1731年),邑人捐修。乾隆四十三年戊戍(1778年),郡紳士捐修。嘉慶十九年(1814年)閏三月,奉旨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道光三年(1823年),複勸捐修葺。八年(1828年)正月,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

通淮關嶽廟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泉郡通淮街關帝廟碑》:“我泉郡城南隅有街曰通淮,廟祀關帝,由來已久。”“廟之建不知何時,所可考者,修于有明·萬曆癸卯(1603年),為立記者李君光缙;繼修于國朝(清)雍正辛亥(1731年),為之記者張君煥登也。”“乾隆癸己年(1773年),前殿正脊之棟将撓,後殿臨八卦濠者亦傾欹弗整,一切瓴瓦榱桷俱污漏塵朽不鮮。郡之紳士,同心勸輸,遵前規而輯之。材微工良,既固且新。廟前故有華表巍然,今圮矣,樹而揭之,以肅觀瞻……經始于其年九月,迄丙申(1776年)二月竣功。”民國十六年丁卯(1927年)《重修泉郡通淮廟捐啟》碑:“歲丁卯十一月初四夜,通淮聖帝廟三殿災,帝像燼,曆朝法物付一炬。”綜上,通淮關帝廟始建年代和初始規制無考,相傳建于南唐至宋代。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長史李一德重修,時廟有左、右堂,各有前廳、正殿、後殿三進;左堂祀壽亭侯(關羽),右堂祀平浪侯晏。明·萬曆(1573—1619年)間,右堂改為三義廟,祀劉、關、張,附祀諸葛。明·天啟元年(1621年),重修關帝廟,廣僧道住持居室,并于左堂後殿塑關羽衮冕像。清·乾隆間(1736—1795年),增建崇先殿,祀關羽之曾祖、祖、父神牌。又于正殿前越道建禮樂亭(禮樂亭于光緒年間改為學校,取“立于禮、成于樂”之義,名立成小學)。民國十六年(1927年)火災,左堂化為灰礫,三義廟、崇先殿尚存;當年按舊制重建左堂,取賜恩岩大樟木雕成關帝座像。

泉州的關帝信仰

通淮關嶽廟

關帝信仰在泉州的發展,大約開始于明初,到明末萬曆年間已經規模甚大,清代達到高峰。泉州明、清間關帝信仰的盛行,大緻有如下因素:

(一)出于意識形态的考慮以及正統文化思想格局的營造,關羽逐步被官方認可和尊崇。南宋,理學不是一個被朝廷立為唯一正統的思想體系,隻是部分地得到政府肯定,它的傳播主要是在民間展開,這階段形成了以朱熹(參見《泉州人名錄·朱熹》)為代表的閩學派。

朱熹青少年時代在泉州度過,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又任同安縣主簿,泉州各縣都有朱熹講學處,世稱朱子過化之地。閩學派理學在泉州非常興盛,産生陳知柔(參見《泉州人名錄·陳知柔》)、許升、呂大圭(參見《泉州人名錄·呂大圭》)、邱葵(參見《泉州人名錄·邱葵》)、楊寅翁等泉州閩學派的代表人物。泉州任職的高層官員也有不少接受了朱熹及其他理學家的思想,13世紀初任任泉州知府的真德秀(參見《泉州人名錄·真德秀》)即為其典範。

自宋元至于明,泉州理學叠興。明代泉州又出現一次理學研究高潮,有明一代270多年,以蔡清(參見《泉州人名錄·蔡清》)、陳琛(參見《泉州人名錄·陳琛》)為代表的理學家七八十人,史稱“天下言易,皆推晉江”。理學集儒、道、釋文化之大成,至明代已成為主流意識。理學名流把關羽當成“忠、義、智、信、弟、友”的體現,大加宣揚。

明·嘉靖間(1522-1566年)泉州李一德《重修關侯廟記》推崇關帝的“忠”、“智”。“侯之事昭烈(劉備)也,古今人偉其忠。夫侯則忠矣,而所以得完其忠者,智也。”所謂“忠”,是“死不貳”,“侯為漢死焉,侯不雲乎:‘我受劉将軍恩,誓以共死。’夫死則侯忠也,乃其死而得以為漢之始終。”

李光缙認為:“今所為頌侯之烈,與侯所以系千百世之人心者,得非以一念殉漢之忠乎?竊以為未盡侯也。”“國于天地,必有與立,惟是生人五倫兩儀不得以墜,二曜不得以晦,人心不得以死。”“侯始遇玄德,朋友也;約盟而後,兄弟也;及推為中山靖王裔而主事之,則君臣父子也。平居無裡闬之歡,非胞乳之共,不有折圭擔爵之素。匹夫相友,然信以死;先兄而後臣之,間關周旋,各盡其道,此侯之先所以獨高千古也。”

李光缙又雲:“何國而無君臣,何家而無父子,何人而無兄弟、朋友、夫婦?且今之奔走而禱于侯者,奚而人也?非其感于行役之義,則其動于瞻陟之情(注:上二句指行役在外及登高思親之意),原隰之可懷,嘤鳴以求聲(注:上二句言兄弟、朋友同氣相投之情),九十之蔔其儀,五六之期其詹(注:上二句言求配偶、蔔歸期之事),而皆以問于侯。侯俨然在上,若挈天綱地維以诏人,不言而人心自肅。天下之争祀侯以此,不但以其殉漢而死事也。”

碑刻、匾額、楹聯

(一)碑刻

明·嘉靖間(1522-1566年)《重修關侯廟記》,長史李一德撰。碑已不存,文存于《清源文獻》。

明·萬曆壬子(1612年)《三義廟記》,李光缙撰。碑已不存,文存于《泉州府志·壇廟寺觀》。

明·天啟元年(1621年)《重修關帝廟記》,李光缙撰。碑已不存,文存于《泉州府志·壇廟寺觀》。

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重修通淮關帝廟捐銀芳名及工料費用等數開列于左》。立于三義廟左壁。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泉郡通淮街關帝廟碑》,官獻瑤(參見《泉州人名錄·官獻瑤》)撰。立于三義廟右壁。

清·乾隆以後《重建禮樂亭記》。原碑立于禮樂亭西側,1957年立成小學火災,重建時毀。碑文不詳。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八月《降神碑》(原碑無題),台灣彰化生員林光夏書。立于三義廟左壁。

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年)二月《關帝覺世真經》,蘇廷玉(參見《泉州人名錄·蘇廷玉》)書。立于三義廟左壁。

清·鹹豐七年(1857年)六月《立看守字碑》。立于三義廟左壁間。

清·鹹豐七年(1857年)《關聖帝祖茔碑記》。立于三義廟左壁。

民國十六年丁卯(1927年)《重修泉郡通淮廟捐啟》。

民國間正殿兩壁嵌石刻曾遒(參見《泉州人名錄·曾遒》)書律詩兩首:“至剛至大氣彌天,家學淵源真聖賢。赤兔追風寒夜月,青龍繞電起秋煙。春秋惓惓宗孔志,忠義岩岩載史篇。愧子雕蟲楊未盡,解粱遺迹自今傳。”“壯猷奕奕真超絕,天性從來更好文。曾向春秋精一卷,可容吳魏尚三分。勳名自昔镌鼎彜,衮冕于今薦苾芬。業開乾坤垂不朽,聊輸歌頌代微芹。”

廟門外兩壁嵌有石刻兩方,左刻宋·米芾書詩《秦州醉詩》:“州閣飲同谷,驿道出流沙。障曼兼千帳,居人有方家。馬驕朱汗落,胡舞白頭斜。年少臨洮子,西來亦自誇。”右刻明·董其昌書詩:“清世家聲王石門,典型猶有白眉存。亦知骠騎名同貴,即去牆東道益尊。老去香山問小友,巋然西嶽繞兒孫。釣殘不羨君王夢,二月天邊雨露溫。”

(二)匾額

入門處:“關嶽廟”(民國三年[1914年])。

正殿:宋·朱熹題書“正氣”,明·張瑞圖(參見《泉州人名錄·張瑞圖》)題書“充塞天地”,民國蔡浚題書“鼎漢立宋”。

(三)楹聯

大門石柱對聯——庚午(1930年)花朝林翀鶴(參見《泉州人名錄·林翀鶴》)題、樂生黃萬年勒:“通荊門制曲,讕言罵使,實嚴争漢鼎;淮水西和戎,遺恨朝天,空譜滿江紅。”

下殿石柱對聯——蘇鏡潭(參見《泉州人名錄·蘇鏡潭》)撰、曾遒書:“通侯漢壽崇勳爵,淮鎮金人憐節威。”前殿外石柱對聯——戊辰年(1928年)冬邑人楊家棟書:“通春秋而崇漢統,淮南北屢掃金師。”

武成殿前木柱對聯——乙醜年荔月旅菲陳志忠立、香港陳文傑書:“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義同天。”

正殿石柱對聯——戊辰(1928年)春月宋應祥撰、從侄曉春書:“通津紹淵源,敦兄事而得師資,義聞春秋光赤漢;淮揚嚴保障,固南天以恢北地,誓收幽薊飲黃龍。”

正殿二柱挂半周柱筒對聯——“劉封未足嗣宗,魏何人?吳何人?誰使三分成敵國?宋高焉能繼統,徽安在?欽安在?可憐百戰不歸銮!”三義廟中柱貼壁柱對聯——“通明光大仰二公,拒婚非愎,奉召非愚,平生無改春秋義;淮海江河流萬古,震夏有威,餐虜有志,合傳遂熏班馬香。”還有:“詭詐奸刁,到廟傾誠何益;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

附:通淮廟第一副冠頭聯,為清末·南安舉人戴鳳儀(參見《泉州人名錄·戴鳳儀》)所作,因關帝廟首遭1927年火災,複經“文革”而失傳。據戴鳳儀《松村詩文集·卷十八·楹聯·泉州通淮關帝廟聯句》載:“癸卯春(1903年),予與諸友谒通淮廟,見其聯句甚多,不乏典制橘(右無“木”字旁)皇之作。雒誦久之,友曰:聯句雖多,以通淮弁首者,實未有也。先生盍撰之?予構思良久執筆題雲:通春秋,如我惟考亭綱目;淮左右,祀公邁嶽廟馨香。”戴鳳儀撰聯時,通淮廟尚未和祀嶽飛,而戴鳳儀所撰下聯以“淮”入典,借嶽武穆之忠義以褒關帝。

“覺世真經”碑刻與勸善書

“覺世真經”碑刻立于三義廟左壁,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年)泉州府同安縣蘇廷玉(參見《泉州人名錄·蘇廷玉》)書,壬寅(1842年)刻立。全文如下:

“敬天地,禮神明。奉祖先,孝雙親。守王法,重師尊。愛兄弟,信友朋。睦宗族,和鄉鄰。别夫婦,教子孫。

時行方便,廣積陰功:救難濟急,恤孤憐貧;創修廟宇,印造經文;舍藥施茶,戒殺放生;造橋修路,矜寡拔困;重粟惜福,排難解紛;捐赀成美,垂訓教人;冤仇解釋,鬥秤公平;親近有德,遠避兇人;隐惡揚善,利物救民;同心向道,改過自新;滿腔仁慈,惡念不存。

其他信息

門票·開放時間:免費

交通概況:可乘坐公交3路、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6路、18路、19路、26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