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機場

軍用機場

軍用飛機保障飛行活動的場所
軍用機場:供軍用飛機起飛、着陸、停放和組織、保障飛行活動的場所。[1]現代軍用機場,按設施和保障條件分為永備機場和野戰機場,按跑道所能保障的飛機類型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機場,按所處戰略位置分為一線、二線和縱深機場。
  • 中文名:軍用機場
  • 外文名:
  • 别名:
  • 始建于:20世紀初葉
  • 目 的:供軍用飛機起飛、着陸、停放
  • 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 分 類:永備機場和野戰機場
  • 用 途:軍用

介紹

軍用機場是航空兵遂行作戰訓練等各項任務的基地。由它構成的機場網,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軍用機場的場址,應符合戰略布局和戰術技術要求,地形比較平坦,在飛行場地周圍要劃定一個限制地物高度的淨空區。機場通常由飛行場地、作戰勤務保障設施和部隊營區組成。飛行場地設有跑道、保險道、滑行道和停機坪,跑道供飛機起飛、着陸滑跑使用,是飛行場地的主體。作戰勤務保障設施包括作戰指揮、航空工程保障和後勤保障等設施。部隊營區是各類人員居住和活動的場所。軍用水上機場,由水區和陸區兩部分組成。水區設有飛機起降帶和停泊灣;陸區設有飛機下水上岸的滑道以及碼頭、停機坪、修理廠等。

現代軍用機場,按設施和保障條件分為永備機場和野戰機場,按跑道所能保障的飛機類型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機場,按所處戰略位置分為一線、二線和縱深機場。永備機場的跑道和保障設施多為永久性的,供航空兵常年駐用;野戰機場一般鋪設裝配式金屬闆或其他簡易道面跑道。配備活動式保障設備,供航空兵臨時駐用。

特級機場主要供重型轟炸機和大型運輸機使用,跑道長度為3200~4500米;一級機場主要供中型轟炸機和中型運輸機使用,跑道長度為2600~3000米;二級機場主要供殲擊機、強擊機和輕型轟炸機使用,跑道長度為2000~2400米;三級機場主要供初級教練機和小型運輸機使用,跑道長度為1200~1600米,或為直徑2000米左右的土質圓形場地。通常一、二線機場部署殲擊航空兵和強擊航空兵,縱深機場部署轟炸航空兵和運輸航空兵。

軍用機場始建于20世紀初葉。早期的飛機重量輕、速度小、滑跑距離短,通常是利用比較平坦空曠的場地作為飛機起降場。随着飛機的發展和用于戰争,開始修建了專門機場,并逐步增設相應的跑道和作戰勤務保障設施。到40年代中期,出現了對飛行場地要求較高的噴氣式飛機,于是開始修建了規模較大、設備較完善的軍用機場。

發展曆程

中國的第一個機場是清朝政府于1910年在北京南苑駐軍操場修建的。該機場成為1913年北洋軍閥首次使用飛機進行空中偵察的基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以後的幾次局部戰争中,機場成為空中突擊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強機場防護,提高飛機地面生存能力,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建立保障航空兵分散配置的機場網;增設備用跑道和公路跑道;構築飛機防護工事和疏散區;加強機場的對空防禦和快速搶修能力。今後,軍用機場将逐步向縮小場道規模,減少固定設施,保障多機種使用的方向發展。

 軍用機場始建于20世紀初葉。早期的飛機重量輕、速度小、滑跑距離短,通常是利用比較平坦空曠的場地作為飛機起降場。随着飛機的發展和用于戰争,開始修建了專門機場,并逐步增設相應的跑道和作戰勤務保障設施。到40年代中期,出現了對飛行場地要求較高的噴氣式飛機,于是開始修建了規模較大、設備較完善的軍用機場。

選址要求

軍用機場的場址 ,應符合戰略布局和戰術技術要求,地形比較平坦,在飛行場地周圍要劃定一個限制地物高度的淨空區。機場通常由飛行場地、作戰勤務保障設施和部隊營區組成。飛行場地設有跑道、保險道、滑行道和停機坪,跑道供飛機起飛、着陸滑跑使用,是飛行場地的主體。作戰勤務保障設施包括作戰指揮、航空工程保障和後勤保障等設施。部隊營區是各類人員居住和活動的場所。軍用水上機場,由水區和陸區兩部分組成。水區設有飛機起降帶和停泊灣;陸區設有飛機下水上岸的滑道以及碼頭、停機坪、修理廠等。

分類類别

 現代軍用機場,按設施和保障條件分為永備機場和野戰機場;按跑道所能保障的飛機類型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機場;按所處戰略位置分為一線、二線和縱深機場。

永備機場的跑道和保障設施多為永久性的,供航空兵常年駐用;野戰機場一般鋪設裝配式金屬闆或其他簡易道面跑道。配備活動式保障設備,供航空兵臨時駐用。特級機場主要供重型轟炸機和大型運輸機使用 ,跑道長度為3200~4500米;一級機場主要供中型轟炸機和中型運輸機使用 ,跑道長度為2600~3000米 ;二級機場主要供殲擊機、強擊機和輕型轟炸機使用 ,跑道長度為2000~2400米;三級機場主要供初級教練機和小型運輸機使用 ,跑道長度為1200~1600米,或為直徑2000米左右的土質圓形場地。通常一、二級機場部署殲擊航空兵和強擊航空兵,縱深機場部署轟炸航空兵和運輸航空兵。

相關信息

 中國的第一個機場是清朝政府于1910年在北京南苑駐軍操場修建的。該機場成為1913年北洋軍閥首次使用飛機進行空中偵察的基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以後的幾次局部戰争中,機場成為空中突擊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強機場防護,提高飛機地面生存能力,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建立保障航空兵分散配置的機場網;增設備用跑道和公路跑道;構築飛機防護工事和疏散區;加強機場的對空防禦和快速搶修能力。今後,軍用機場将逐步向縮小場道規模,減少固定設施,保障多機種使用的方向發展。

廣州---中國航空事業的發祥地

作為中國航空事業的發祥地,從1911年廣州成功起飛第一架飛機,包括老白雲機場在内,廣州先後出現過的機場多達8個,最早的是燕塘機場,此後是大沙頭機場、南石頭水上機場、二沙頭水上機場、河南沙頭機場、石牌跑馬場機場、天河機場和白雲機場。除燕塘機場和大沙頭機場外,其餘機場均建于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此可見當時廣州航空事業發展的盛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