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潘興中型坦克

超級潘興中型坦克

美軍第一種重型坦克
超級潘興中型坦克于1945年問世,是美軍所研發成功的第一種重型坦克。M26真正有所發揮的時間要等到1950年7月下旬大量M26運抵韓國後才開始,到1950年底運至韓國戰場的M26共有309輛,運抵韓國的M26以一個69輛的混編坦克營編制分配給6個美軍步兵師以及1個美軍海軍陸戰隊步兵師。另外每個步兵團還會分到一個連22輛坦克作為支援。“虎”Ⅱ坦克的壓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首選在北非戰場投入了M3與M4中型坦克。[1]
  • 中文名:超級潘興中型坦克
  • 外文名:
  • 别名:
  • 完成時間:1945年
  • 所屬國家:美軍
  • 類型:中型坦克

介紹

它雖然當時說是重型坦克,不久後于1945年3月美軍又改變标準将M26歸類為中型坦克,M26裝備的90毫米M3坦克炮穿透力極強,能在1000米穿透147毫米厚的裝甲,車重41.9噸以及25到110毫米的裝甲,相比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的虎式、虎王蘇軍IS系列坦克等重型坦克仍有一段差距,但其90mm火炮的穿透力(HVAP為2000米154mm30度,而D-25T隻有五百米160mm垂直穿深)完全可擊穿二戰中除IS-3110首上部分外的所有坦克,另據南斯拉夫的測試,90mm火炮和KWK43火炮分别可在800m與750m擊穿T-55的炮塔正面因此應能擊穿IS-3。

在歐洲戰場參戰接近尾聲時美軍隻有第3和第11裝甲師配備了310輛,在與虎豹等坦克的交戰中各有勝負,特别是一輛M26在渡過魯爾河時被兩發150毫米榴彈擊中車體卻未被擊穿僅僅癱瘓,另有一輛超級潘興在炮盾上加焊了從豹式坦克上切下的首上裝甲,并且據聲稱曾在至近距離用它擋下虎式坦克的攻擊并擊毀對方,但是ZALOGA懷疑那一輛實際上是四号坦克.太平洋戰場則是遲至1945年4月的沖繩戰役中才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總共生産了1,436輛。

南北卧向

二戰結束後,美軍裝甲部隊進行重編,M26坦克在美軍全數繼續服役并改良成M26A1,主要改良點在更換具有清膛器以及炮口制退器的M3A1坦克炮以及強化縱向炮身穩定的M67A1炮架;到1950年的韓戰時位于日本的美軍步兵師緊急派遣至朝鮮半島迎戰朝鮮人民軍,不過步兵師下轄的M24輕坦克很快證實75毫米短管坦克炮威力無力對抗T-34/85,因此美軍急忙從東京的軍械儲存場尋獲3輛狀況不佳的M26加以整修,并在1950年7月中旬運至晉州;

不過這3輛M26在整修時引擎冷卻風扇皮帶沒有備料,因此是拿其他替代品湊合。這3輛坦克組成中坦克排并由山謬·富勒少尉指揮,不過很快的這些坦克就因引擎過熱,導緻替代用冷卻風扇皮帶受高熱延展,連帶使得冷卻風扇無法正常轉動,很快的這幾輛坦克就因引擎過熱燒毀而通通放棄。

M26真正有所發揮的時間要等到1950年7月下旬大量M26運抵韓國後才開始,到1950年底運至韓國戰場的M26共有309輛,運抵韓國的M26以一個69輛的混編坦克營編制分配給6個美軍步兵師以及1個美軍海軍陸戰隊步兵師。另外每個步兵團還會分到一個連22輛坦克作為支援,美軍之所以不派出裝甲師,違反大戰經驗将坦克分割至個步兵單位的理由是韓國地形破碎鋪裝公路數量少,不适合坦克大規模展開發動攻勢,因此裝甲部隊退化回一戰的步兵支援地位。

該坦克在朝鮮面對朝鮮人民軍的T-34/85坦克有壓倒性優勢,因此坦克手将T-34蔑稱為沙丁魚罐頭。美國1954年的調查表明朝鮮戰争期間有119場坦克間的戰鬥,104場是陸軍坦克部隊參加,15場是陸戰隊坦克參加。其中M4A3E8參戰的59場(50%),M26是38場(32%),M46是12場(10%),M24是10場(8%)。其中隻有24場有三輛以上的朝鮮T-34或Su-76M參戰,在這些戰鬥中美方有34輛坦克被擊毀,隻有15輛是不可恢複損失。

而确認被坦克擊毀的T-34-85有97輛,而且美軍有18個不确認戰果。擊毀的T-34-85有39%歸于M26,12%M46,剩下的大部分由M4擊毀的。美方統計T-34的人員損失發現有75%在坦克被擊毀後陣亡,而美方的坦克乘員被擊毀死亡率在18%。美國陸軍測試雙方坦克之後,認為這是因為T-34設計上的缺陷。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美軍習慣于反複轟擊被擊毀坦克。

在1950年11月朝鮮戰争步入反攻階段後,坦克之間的對戰就急遽減少,雖然中國人民志願軍有接收蘇援的T-34/85與IS-2重坦克,但是很少接戰機會;此時M-26先天動力不足的毛病在地型起伏大的韓國丘陵區便十分麻煩,因此1951年後M-26在戰場上的角色便被緊急配發上戰場的M46坦克與M4A3所取代,任務僅剩第二線支援與M-46的轉換訓練用,韓戰結束後,所有M-26坦克運往日本報廢

T26E4“超級潘興”是在T26E1坦克上安裝新型T15E190mm火炮提升火力的産物。相比潘興的M390mm火炮,這門新型火炮具有更高的初速,在使用T33穿甲彈時可在2600碼以上擊穿德黑豹坦克前裝甲,其火力可與德軍TigerⅡ的88mmKwK43相媲美。這輛坦克被重新指定了T26E4的編号。T26E4因90mmT15E1的炮彈較長,在車内使用不便。美軍研制出使用分裝炮彈的T15E2,性能與T15E1相同

在阿伯丁進行射擊試驗後,T26E4于1945年3月15日運抵歐洲,送到第3裝甲師保養營。随後發現為T26E4專門配備的特制觀瞄鏡丢失了,無奈美國人隻得将M3火炮用的M71C裝了上去。

既然T26E4擁有強大的火力,美國人決定也加強它的裝甲使之與“虎王”匹敵。改裝工作很簡單,将一輛俘獲的黑豹坦克前裝甲切割下來,安裝到炮塔前部。

T26E4的車首上則焊了兩層裝甲闆

大家都希望這輛坦克與德軍的“虎王”坦克進行對決,然而直到戰争結束T26E4也沒能與“虎王”相遇。

衍生型:

M26A1-裝有M3A1主炮、單室制退器及炮膛清除器。

M26A1E2-裝有加長T15E1/E2主炮的試驗型。

M26E1,T26E4“超級潘興”-加長主炮,采用分離式炮彈。

M26E2-裝有M3A1主炮、新引擎及變速器、後被M46巴頓坦克取代。

T26E2-試驗版本,裝有105毫米榴彈炮(備彈74發),用于近戰支援,又名為“M45重型坦克”。

T26E5-加厚裝甲試驗版本,最厚位置達279毫米

M26A2-隻有藍圖設計,以T26E3裝上150毫米裝甲、配雙室制退器的105毫米主炮及與M48巴頓及M60巴頓相同的750匹引擎。

成員:5

全長:10.31m

車體長:8.84m

車寬:3.51m

車高:2.77m

戰鬥全重:43.58t

裝甲厚度:

車體首上:102mm/46°

車體首下:76.2mm/53°

車體側面前部:76.2mm/0°

車體側面後部:50.8mm/0°

車體後部:50.8mm/10°

火炮護盾:114mm/0°

炮塔正面:102mm/0°

炮塔側面:76.2mm/0-8°

炮塔後面:76.2mm/0-5°

地面壓強:13.0Psi

最大速度:40.25km/h

行程:160km

武裝:90mmT15E2,12.7mmM2高射機槍×1,7.62mmM1919A4機槍×2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