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

中國古代文體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介于詩和散文之間,類似于後世的散文詩。[1]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于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确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骈文方向發展,叫做“骈賦”;唐代又由骈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轼的《前赤壁賦》等。
  • 中文名:
  • 拼音:fù
  • 繁體:賦
  • 部首:貝
  • 字碼:
  • 五筆:
  • 倉颉:
  • 鄭碼:
  • 筆順:
  • 字級:
  • 平水韻:
  • 名稱:賦
  • 筆畫:12
  • 釋義:賦 (形聲。從貝,武聲。從“貝”,表示與财物有關。本義:征收) 同本義 賦,斂也。――《說文》 賦,稅也。――《廣雅》

簡介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介于詩和散文之間,類似于後世的散文詩。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于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确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骈文方向發展,叫做“骈賦”;唐代又由骈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轼的《前赤壁賦》等。 

雖然對于現代人來說,賦遠不及詩詞、散文、小說那樣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并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绮靡,賦體物而浏亮”可窺端倪。賦萌生于戰國,興盛于漢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隻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于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之為賦。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顯其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在遠承《詩經》賦頌傳統,近接《楚辭》,兼收戰國縱橫之文鋪張恣意之風和先秦諸子作品相關因素的基礎上,最後綜合而成的一種新文體。它與漢代的詩文一起,成就了漢代文學的燦爛與輝煌。 

賦的來源

“賦”字用為文體的第一人應推司馬遷。在漢文帝時“詩”已設立博士,成為經學。在這種背景下,稱屈原的作品為詩是極不合适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隻可誦讀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稱也名不正言不順。于是,司馬遷就選擇“辭”與“賦”這兩個名稱。不過,他還是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辭”來命名,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稱為“賦”。真 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馬相如。而後,到西漢末年,文人們就常以“賦”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賦”的名稱最早見于戰國後期荀況的《賦篇》。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隻能朗誦。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

賦是介于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于詩體。從漢至唐初這段時期,賦近于詩而遠于文,從主題上看,楚辭體作品主題較為單一,多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體式,像屈原那樣書寫自己的不幸與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鋪張誇飾,對漢大賦的影響不言而喻。賦自誕生之日便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這就是受楚辭影響極深的原因。騷體賦,多采用楚辭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常繼用了楚辭的“引類譬喻” 手法。

賦與詩的盤根錯節,互相影響從“賦”字的形成就已開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更出現了詩、賦合流的現象。但詩與賦畢竟是兩種文體,一般來說,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情感為重,賦則以叙事狀物為主。清人劉熙載說:“賦别于詩者,詩辭情少而聲情多,賦聲情少而辭情多。”

漢賦的體式

漢賦繼承了《楚辭》形式上一些特點,講究文采,韻律和節奏,又吸收了戰國縱橫家鋪張的手法,内容上着力“體物”,也注意到“寫志”,即通過摹寫事物來抒發情志。此外,趨于散文化,經常使用排比,對偶的整齊句法,既自由又嚴謹,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即騷體賦、漢大賦和抒情小賦。從賦的結構、語言方面看,散體、七體、設論體、及唐代文體賦又都比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歸于散文的範疇。賦的似詩似文的特征,與現代文學中的散文詩有些相像。

騷體賦是賦體文學興盛的開端,是從先秦時期到漢高祖時,繼承了楚辭的特點,依舊使用“兮”字,枚乘的《七發》奠定了賦體文學的基礎。

散體大賦産生于賦體文學的發展時期,是從漢高祖到漢武帝登基之前,這段時間的賦體文學風格以雄大壯闊為主,因而又被稱為“散體大賦”,代表作品有司馬相如的《上林賦》。

賦的特點

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句式錯落有緻并追求骈偶;

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

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四:内容上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征。經曆長期的演變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骈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

骈文受賦的影響很大,骈比起于東漢,成熟于南北朝。在文章中廣泛用賦的骈比形式,是漢代文人的常習。以至于有些以賦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視作骈文。象南朝劉宋的鮑照的《蕪城賦》、謝惠連的《雪賦》及謝莊的《月賦》等。

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曆了騷賦、漢賦、骈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其中漢賦最具影響。

詩經的表現手法之一

賦比興是詩經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主要三種表現手法之一。賦是鋪陳排比的意思,相當于近代的排比修辭方法,南宋的朱熹認為“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者也”。

漢賦四大家

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被後世譽為漢賦四大家。

發展

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還經曆了漢賦、骈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其中漢賦最具影響。

典型的漢賦是宮廷文學,其内容多為天子歌功頌德,描寫國家的富強,宮室花園的宏麗,水陸物産的豐饒,帝王生活的奢侈等。

賈誼是漢初賦作家中當之無愧的先驅者。他的《吊屈原賦》悼屈原,抒胸懷,鋪排叙典,集騷體賦之大成。

枚乘是漢代大賦的開山者,他的作品可讀者有120餘篇。其代表作《七發》,誠貴族奢貪,阻諸侯謀反。其體宏大,鋪陳誇張,辭藻華麗炫目。其文是漢代散文大賦的正式形成标志,該篇的體式被後世沿襲發展成一種以“七”名篇的新賦體。

司馬相如為漢賦之峰,共有29篇。代表作為《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等。《子虛賦》、《上林賦》為典型的宮廷文學,極力鋪陳天子上林苑的廣大和遊獵的壯觀,張揚天子的威勢。其賦體制宏大,氣勢奔騰,叙事跌宕,狀物如臨,辭美句工。

漢代其他賦作大家,如東方朔、揚雄、班固、張衡等等,不一而足,燦若群星,遂使漢大賦雄踞兩漢文壇四百年。但賦高居廟堂之上,遠離民衆而和寡,且辭章華美少神,字僻句澀難懂。故在漢世之後,日漸衰落,雖不絕若縷,但終難複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