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賦

劍閣賦

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文章
《劍閣賦》是唐代詩人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時創作的一篇送别賦。此賦前段從遠近正旁各個角度刻畫劍閣險峻雄偉的氣勢景象,後段以景寄情,情借景濃,既含作者為友人擔心之情,又寓作者為友人壯行之意。全賦篇幅雖短,但語言精煉,意象豐富鮮明,寫得淋漓奔放,不同凡響,同時意境高遠,聲情并茂。
  • 作品名稱:劍閣賦
  • 作者:李白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李太白全集》
  • 作品體裁:賦

作品原文

劍閣賦

李白〔唐代〕

鹹陽之南,直望五千裡,見雲峰之崔嵬。前有劍閣橫斷,倚青天而中開。上則松風蕭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則飛湍走壑,灑石噴閣,洶湧而驚雷。

送佳人兮此去,複何時兮歸來?望夫君兮安極,我沉吟兮歎息。視滄波之東注,悲白日之西匿。鴻别燕兮秋聲,雲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劍閣兮,與君兩鄉對酒而相憶!(鄉 通:向)

注釋譯文

譯文

從鹹陽徑直向南眺望有大約五千裡地,看到的都是高大而聳入雲霄的山峰。前面有劍門關橫着截斷去路,它背靠青天而把大山從中間斷開。上面松林的寒風發出一陣陣響聲,有巴東三峽那樣的猿猴啊相互哀鳴。旁邊激流澎湃,穿行在群山萬壑之中,浪花灑向石壁,急湍噴向劍閣,水勢翻騰上湧,爆發出雷鳴般的轟響。

送好友你啊在這裡告别,這一去什麼時候才能歸來?望着你一直望到看不見身影,我隻有沉吟深思發出聲聲歎息。眼見碧水東流,悲歎太陽就要西落。鴻雁告别燕子到處傳來秋天大自然的聲響,天上的雲也為秦地遙遠艱難發愁而漸漸黑暗下來。假如今晚明月從劍閣上面升起啊,我願意與君在兩地共同舉起酒杯而相互懷念。

注釋

崔嵬:高聳貌;高大貌。

驚雷:使人震驚的雷聲。

滄波:碧波。

作品鑒賞

《劍閣賦》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時所作的送别賦,一方面描寫了劍閣的高峻險惡,另一方面主要表達了對友人依依不舍和盼其早歸的深情。這篇賦運用了誇張手法,正面描寫了劍閣直插雲間,遮斷視野,倚靠青天。然後又從側面來寫,“上則”句以松間烈風蕭飒猿聲哀切,渲染出凄清恐怖的氣氛,“旁則”句以飛湍洶湧聲若驚雷,渲染驚心動魄的氣氛,運用環境烘托的方法側面描寫劍閣的峥嵘崔嵬。

全文主要表達了一下幾點思想情感:第一,不等友人離去就盼友人歸來;第二,直接描寫自己無盡的沉吟歎息;第三,景因情生,以景物表現自己黯淡的心情;第四,想象離别後兩人對月相憶的情形。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将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