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科學

資源環境科學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資源環境科學 學科代碼:082506T2012年,教育部将原來的“071403W 資源環境科學”和“081105S 資源科學與工程”合并為“082506T 資源環境科學”。注:W=目錄外專業資源環境科學是一門從生态觀點出發,将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運用到生産和環境建設領域的綜合性學科。資源環境科學專業主要培養具備現代生物學和生态環境學,生态農業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保障的實踐能力,能在資源與環境科學領域前沿承擔創新研究和管理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 中文名:資源環境科學
  • 原:資源與環境專業
  • 代碼:071403W
  • 屬于:工學大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培養要求

掌握資源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熟悉我國的水土資源與環境狀況等基本國情;能夠進行資源與環境質量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及評價;掌握提高水分、養分、生物等資源利用效率的技術與方法;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資源高效利用、環境保護及退化防治等宏觀管理與決策。

資源環境科學既指各種自然資源,包括土地、水、氣候、動植物、礦産等,又指它們組合成的各種狀态,随着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能力不斷增強,環境作為一種資源已遭受到日益嚴重的破壞。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高效和可持續利用資源、資源開發、有效保護環境,以及資源環境管理規劃的基本技能。

通過學習,将具備了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專業如地理科學、生态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知識産權等政策,熟悉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專業特色

本專業培養方案的特色是:厚基礎、寬專業、強技能。“厚基礎”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數學、化學和生物學基礎,具備必要的地學知識和基本的野外調查技術和能力。“寬專業” 要求學生掌握提高水分、養分和生物等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環境建設和保護的專業基礎知識。“強技能”要求學生具有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環境建設和保護的專業技能,特别是資源環境化學分析和計算機信息技術兩大基本技能;熟悉國家有關資源與環境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備綜合分析和解決資源與環境領域宏觀和微觀問題的能力。

主幹課程

生物學基礎、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态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物統計學、農業資源信息系統、儀器分析、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自然資源學導論、普通地質學、測量與地圖學基礎、土壤學、土地資源學、水資源開發與利用、環境生态學、環境資源調查與評價、環境資源法規與管理、環境資源區劃與規劃、遙感概論、環境資源信息系統、植物營養學、環境資源分析與農産品檢測、環境監測與修複技術。

本專業結合生态學、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學、環境監測等課程進行教學實習,并到有關環境保護的生産、科研、監測部門進行野外和現場的生産實習,完成畢業論文等。

主要的實踐性環節包括室内與野外實習、生産實習,專業實驗如微生物學實驗、環境化學實驗、環境生物學實驗、環境監測實驗、環境信息技術實驗等。

就業方向

資源和環境領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各級農業、環境、資源和生态等行政和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和技術推廣工作;肥料、灌溉和綠色食品等企業,從事技術工作。

相近專業

環境科學(071401)、生态學(071402)環境工程(083002)。

開設院校

浙江大學(10335)、上海交通大學(10248)、北京師範大學(10027)、華南農業大學(10564)、吉林農業大學(1019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0712)、揚州大學(11117)、河南科技大學(10464)、綿陽師範學院(10639)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