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湯團

豬油湯團

浙江省甯波市漢族小吃
甯波的豬油湯團是浙江省甯波市漢族小吃,據考證始于宋元時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曆史,它用當地盛産的一級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細膩純淨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質豬闆油制成餡,具有香、 甜、鮮、滑、糯的特點,咬開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鮮爽可口,令人稱絕,因而享譽海内外。甯波地區民間每逢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要吃甯波湯團,以示歡樂 、團圓、吉祥之意。一些海外僑胞每逢佳節,總愛吃碗湯團以寄托思鄉之情。自1982年起,甯波湯團已成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個點心品種。1997年入選為中華名點小吃。
    中文名:豬油湯團 外文名: 分類:零食 口味:香、 甜、鮮、滑、糯 主要食材:糯米粉,黑芝麻 産地:甯波 别稱:吊漿湯團

做法

第一步黑芝麻洗淨、瀝水、曬幹後,用小火炒熟、晾涼,再用搗臼舂至極碎(或用料理機研磨功能磨碎),需越細膩越好,備用;

第二步豬闆油去筋後剝去外衣膜,絞碎(或剁碎);

第三步将生闆油碎放入容器器中加進綿白糖、黑芝麻粉,拌勻後用手揉透,成餡兒,待内裡上勁且表面細膩有光澤止,放入冰箱冷藏格冷藏;

第四步将水磨糯米粉加水混合成團,水量可根據各自的糯米粉作适當調整,混合後應做到手、盆、面團三不沾,面團需偏濕潤有光澤;

第五步準備一塊新毛巾,打濕略擰幹水分後鋪開在案闆上;

第六步面團切一半搓長,下劑子,每個約15-17g;

第七步提前取出黑芝麻餡兒回半溫,切小粒,約5g,搓圓;

第八步豎起劑子,切面朝上,與劑子中間戳洞,四周均勻展開,皮邊略薄呈倒傘型,置入豬油餡兒,收口;

第九步這一步非常關鍵,整體湯圓輕輕捏實外體後,放于兩手心内輕輕搓圓後,放在毛巾上,用另一頭毛巾蓋起(防幹燥);

第十步炒菜鍋大火燒起大半鍋水,水開後轉中小火下湯圓,用勺背輕推幾下,以免粘連,待水滾湯圓浮起後加一碗生水,待再次浮起後重複加生水,三次後,待湯圓再次浮起即完全成熟;

第十一步帶着煮湯團的水盛起湯團,在碗裡勺一小勺秋天漬下的糖桂花,即可食用。

菜品特色

甯波人在大年初一都有吃豬油湯團的傳統習慣。湯團含有團圓、如意的意思,即使在海外的遊子,他們"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新春佳節也忘不了要吃家鄉的豬油湯團,盼望團圓,以慰思鄉之念。

菜品曆史

湯團,原名元宵,原是指元宵節。舊時候,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元夜。 湯團以元宵命名,起源于隋朝。相傳,隋炀帝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那一天晚上,在洛陽搭台歌舞"與民同樂",并用實心的圓子,湯中撒糖,賜給臣下和歌姬作晚點食用。因這天恰好是元宵夜,故名"元宵"。這種為人們喜愛的食品傳至甯波,經過長期發展,逐步改進,才逐漸形成現在水磨糯米粉嵌豬油餡的甯波湯團特有的風味。

傳說八洞神仙呂洞賓在陽春三月,變一位賣湯團的老翁在西湖叫賣。許仙吃了呂洞賓的湯團,不小心,一顆湯團"的溜溜"滾落西湖,被白蛇吞吃了,白蛇成了仙,與許仙結成夫婦。又傳說,甯波"鴉片戰争"後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大批洋人湧進甯波,他們吃了甯波豬油湯軒團,在津津有味之餘,對這滾圓雪白軟糯香甜的湯團發生了興趣,産生了疑問,翻來複去總是弄不懂,這湯團餡子是如何嵌進去的。 甯波湯團已有七百多年曆史。因系用水磨方法把糯米磨成漿制作,故又被叫作"吊漿湯團"。

烹饪技巧

    豬闆油的品質是關鍵,需挑選土豬或黑豬脂質厚實、晶瑩锃亮的闆油制作,必須耐心去筋除膜,不可省略這步;綿白糖不可用白砂糖細砂糖代替,會有煮水不化的可能性,影響口感,在揉餡兒團的時候也不容易成團,而糖粉中含有澱粉,故也不可用糖粉代替;揉湯圓餡需耐心大力,務必均勻且表面泛光澤;制作好的湯圓餡也可作其它點心,如芝麻白糖包,或可購買市售湯圓餡兒,但口感會差許多;水磨糯米粉是先将糯米浸泡數小時甚至浸泡半天左右,等米吸水充分後再進行磨制,加工而得的粉。水磨粉和幹磨粉相比,粉質更細膩柔滑。做湯團等中式小吃的話,用水磨粉口味更細膩更軟糯更好吃些,所以不建議用普通糯米粉代替,用溫水和面湯圓成品不容易幹裂,市售水磨糯米粉品牌推薦:趙大有;煮水的時候火候不宜過大,否則表面會掉皮,不美觀,三次滾起的步驟是為了将内裡的生闆油煮透;湯團好吃,不宜貪多,否則不宜消化哦。

上一篇:糞酒

下一篇:套四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