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

漢語字詞
衛(拼音:wèi)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金文 ,衛的古字形像四足環繞着城邑,本義為守衛。引申指守衛者,如門衛、侍衛。另引申指邊遠的地方。衛也指古代九服之一,或五服之一,等等。又為周朝國名,又作姓氏用字。
  • 中文名:衛
  • 拼音:wèi
  • 繁體:衞、䘙、?、?
  • 部首:卩
  • 字碼:1710₂
  • 五筆:BGD
  • 倉颉:SLM
  • 鄭碼:
  • 筆順:
  • 字級:一級(0065)
  • 平水韻:去聲八霁
  • 筆畫:3
  • 注音:ㄨㄟˋ
  • 統一碼:536B
  • 結構:合體字,獨體結構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卩一

漢字部件分解:衛

筆順編号:521

筆順讀寫:折豎橫

基本解釋

1.保護,防護:保衛。捍衛。衛道(衛護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體系,如“衛衛士”)。衛戍(警備,多用于首都)。衛冕。

2.防護人員:警衛。後衛。

3.古代稱驢:“策雙衛來迎”。

4.中國明代駐兵的地點(後隻用于地名):威海衛(在山東省)。

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

6.姓。

音韻參考

上古音:月部喻三母,hiuat

平水韻:去聲八霁

國語:wèi

粵語:wai6

閩南語:oe7

英語翻譯

guard,protect,defend

新華字典解釋

(1)(會意。從韋币從行。甲骨文中“衛、韋”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崗保衛(韋)。本義:保衛;防護。)

(2)同本義[defend]

衛,宿衛也。——《說文》

衛護也。——《玉篇》

以衛王宮。——《戰國策·趙策》

備一夕之衛。——《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内。——諸葛亮《出師表》

(3)衛籍(軍籍);守衛(防守保衛);自衛(保衛自己);捍衛(保衛);衛守(保衛防守);衛助(保衛協助);衛足(比喻自全或自衛);衛侍(保衛侍奉);衛社(保衛國家);保家衛國;衛卒(護衛的兵卒);衛養(保護安撫);衛從(護衛侍從);衛蔽(衛護遮掩)

(4)防護使之不受危險[guard]。如:衛奉(守護侍奉)

(5)謀求[seek]

有貨,以衛身也。——《國語·魯語下》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下)(行字部)衛;康熙筆畫:15;

(正字通)俗衞字。

統一碼

衛字UNICODE編碼U+536B,10進制:21355,UTF-32:0000536B,UTF-8:E5 8D AB。

衛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衛字收錄于、常用字、現通表。

相關

安慶保衛戰、安特衛普、案衛、白衛、白衛軍、保家衛國、保衛延安、葆衛、豹韬衛、備衛、庇衛、陛衛、邊衛、骠衛、兵衛、采衛、餐衛、測地衛星

相關

保家衛國、楚腰衛鬓、炊粱跨衛、放虎自衛、官官相衛、精衛填海、看殺衛玠、魯衛之政、沒衛飲羽、傾柯衛足、首尾相衛、燕巢衛幕、引虎自衛、引狼自衛、鄭衛之音

上一篇:集腋成裘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