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猴

蜂猴

靈長目懶猴科蜂猴屬動物
蜂猴(學名Loris tardigradus)也叫做懶猴,屬于懶猴科蜂猴屬的小型原猴。蜂猴夜間活動,動作緩慢,栖息在樹的頂部,食鳥、昆蟲和野果等。主要産于印度和斯裡蘭卡雨林地區。蜂猴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亦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易危物種。
    中文名:蜂猴 拉丁學名:Nycticebus coucang Boddaert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亞綱:獸亞綱 Theria 目:靈長目 Primates 亞目:原猴亞目 Strepsirrhini 科:懶猴科 Lorisidae 亞科:蜂猴亞科 Lorinae 族: 屬:蜂猴屬 Loris 亞屬: 種:蜂猴 L. tardigradus 亞種:9種 分布區域:東亞、南亞、東南亞 命名者及年代:Boddaert,1785 保護級别:極危(CR)2種;瀕危(EN)4種;易危(VU)3種。IUCN标準 中文學名:蜂猴 中文别名:風猴,懶猴,風狸 英文名:Slow Loris 二名法:Loris tardigradus 分布:主要産于印度和斯裡蘭卡雨林地區

概述

蜂猴,别名蜂猴、風猴,屬懶猴科,可分為9個亞種,中國有2種,分布于中國雲南(西南部)和中國廣西(南部),另外在印度東北部、孟加拉、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蜂猴數量稀少,由于栖息地破壞,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過度捕獵,種内生物學特點等原因,瀕臨絕滅。

動物學史

蜂猴屬是靈長類動物,它們是懶猴科下屬的物種,與懶猴科的其他物種有密切的關系,例如懶猴屬,金熊猴屬、樹熊猴屬,也包括叢猴科和馬達加斯加的狐猴。它們與南亞的懶猴關系最密切,其次是中非樹熊猴、東非樹熊猴和西非樹熊猴。人們認為蜂猴亞科是在非洲進化的,那裡生活着大多數生物;之後,可能有一組遷徙到亞洲,演變成體型小巧而行動緩慢的蜂猴。n蜂猴首先出現于中新世的亞洲化石記錄中,大約在1800萬年前的泰國和1600萬年前的巴基斯坦。泰國的記錄是基于與活的懶猴最相似的單枚牙齒,并暫時歸類為“Nycticebus”。該物種的名字是“? Nycticebus linglom”,使用開放式命名法(前面的“?”表示該名稱的暫定性質)。n在巴基斯坦的西瓦利克山脈的礦床中發現了幾種懶猴,可追溯到1600-800萬年前,包括晚中新世的瘦猴。大部分體型小,在體型的大小上可與最大的懶猴相比。分子分析表明,懶猴可能在1千成年前已經開始進化成不同的物種。人們認為,當巽他大陸架在低海平面暴露時,在大陸和東南亞沿海島嶼之間架起了一座陸橋。這些事猴子就已經到達巽他群島。n這些猴子有類似熊的臉頰,有猴子的手(像樹懶一樣),美國動物學家迪安·科南特·伍斯特(Dean Conant Worcester)在1891年描述了婆羅洲懶猴。科學文獻中最早提到的懶猴是從1770年開始的,當時荷蘭人阿努特·沃斯梅爾(Arnout Vosmaer)描述了他當時收到的被稱為孟加拉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的标本。法國博物學家喬治·路易·勒克萊爾(Georges-Louis Leclerc),孔德·德·布馮(Comte de Buffon)後來質疑阿努特·沃斯梅爾決定将該動物與樹懶聯系起來的理由,認為它與錫蘭(斯裡蘭卡)和孟加拉蜂猴更接近。布豐伯爵(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于1765年首次使用“loris”一詞,與荷蘭語“loeris”極為接近。這種詞源後來在1820年代得到了威廉·貝爾德博士(William Baird)的支持,他指出荷蘭語loeris是表示“小醜”的意思。n

1785年

荷蘭博物學家彼得·博德阿爾特(Pieter Boddaert)率先正式使用“Tardigradus coucang”這個名字正式描述了一種懶猴。該物種基于托馬斯·彭南特(Thomas Pennant)在1781年描述的“無尾猴(tailless maucauco)”,并被認為是基于巽他懶猴(Sunda slow loris),以及阿努特·沃斯梅爾對孟加拉懶猴的描述。因此,關于“Tardigradus coucang”的身份存在一些分歧。後,該名稱被稱為巽他懶猴。接下來要描述的懶猴物種是孟加拉懶猴(Lori bengalensis)(已定名為孟加拉蜂猴),由伯納德·傑曼·德·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deLacépède)于1800年命名。n

1812年

埃蒂安·傑弗裡·聖希萊爾(Étienne Geoffroy Saint-Hilaire)命名了“Nycticebus”(蜂猴屬),以它的夜間行為命名。傑弗羅伊(Geoffroy)在這項工作中還命名了“Nycticebus javanicus”。19世紀的作者也将懶猴稱為“Nycticebus”,但大多數人将其名稱為“tardigradus”(慢行猴)(林奈在1758年第10版的SystemaNaturæ中給予)。直到哺乳動物學家Witmer Stone和James AG Rehn在1902年澄清說:林奈命名的物種名稱實際上是懶猴。n

1900年左右

又有幾個物種被命名,包括理查德·萊迪克(Richard Lydekker)在1893年提出的菲律賓蜂猴(Nycticebus menagensis)[最初命名是梅納根西狐猴(Lemur menagensis)]和1907年由約翰·詹姆斯·劉易斯·邦霍特(John James Lewis Bonhote)提出的”Nycticebus pygmaeus“(倭蜂猴)。然而,在1939年,雷金納德·英尼斯·波考克(Reginald Innes Pocock)将所有蜂猴整合到一個物種中,即”N. coucang“,并記載在他的1953年出版的頗具影響力的著作《靈長類動物:比較解剖學和分類學》中,靈長類動物學家威廉·查爾斯·奧斯曼·希爾(William Charles Osman Hill)也遵循了這一路線。1971年,科林·格羅夫斯(Colin Groves)認識到倭蜂猴(N. pygmaeus)是一個單獨的物種,并将”Nycticebus coucang“分為4個亞種,而在2001年,格羅夫(Groves)認為蜂猴屬有3個物種(N. coucang,N.pygmaeus和N. bengalensis),以及蜂猴(Nycticebus coucang)有3個亞種(N.c.coucang,N.c.menagensis和N. c.javanicus)。n

2006年

通過對DNA和細胞色素b基因的DNA序列進行分子分析,菲律賓蜂猴(Nycticebus menagensis)被提升到獨立物種水平。在2008年,格羅夫斯(Groves)和伊布努·馬裡揚托(Ibnu Maryanto)确認将第5種爪哇蜂猴(Nycticebus javanicus)提升到物種狀态。物種分化主要基于形态上的差異,例如大小,毛皮顔色和頭部标記。n為了弄清物種和亞種的邊界,并确定基于形态學的分類是否與進化關系一緻,科學家使用線粒體标記D-loop和細胞色素b衍生的DNA序列研究了”Nycticebus“(蜂猴屬)内的系統發育關系。以前使用核型,限制酶和DNA序列進行的分子分析的重點是了解少數物種之間的關系,而不是整個屬的系統發育。雖然2006年發表的分析結果尚無定論,盡管一項試驗表明,N.coucang和N. bengalensis彼此之間的進化關系顯然比與它們自己物種的成員更近,這可能是由于自測試以來進行的漸滲雜交所緻。這兩個分類群的個體起源于泰國南部的一個交界地區。該假設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中得到了證實,該研究比較了孟加拉蜂猴和間蜂猴的線粒體DNA序列之間的差異,并表明這兩個物種之間存在基因流。n

2012年

菲律賓蜂猴(N. menagensis)的兩個分類學同義詞(以前被稱為亞種)。邦加島蜂猴和加裡曼丹蜂猴被提升為物種地位,與一個新物種卡揚河蜂猴也有區别。瑞秋·蒙茲、安娜·内卡裡斯和蘇珊·福特(Rachel Munds,Anna Nekaris & Susan Ford)将這些分類學修訂基于可區分的面部标記。這樣一來,被統稱為婆羅洲蜂猴的”Nycticebus menagensis“物種複合體就變成了4個物種:菲律賓蜂猴(Nycticebus menagensis)、加裡曼丹蜂猴(Nycticebus borneanus),邦加島蜂猴(Nycticebus bancanus)和卡揚河蜂猴(Nycticebus kayan)。

形态特征

蜂猴體型較小而行動遲緩,是較低等的猴類,體長32~35厘米。

兩隻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圓腦袋中;眼圓而大。

四肢短粗而等長,第二個腳趾還保留着鈎爪,尾短而隐于毛叢中。

體背棕灰色或橙黃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紋自頂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環斑。

蜂猴是唯一的有毒靈長類動物,它們的毒腺在手肘部位。當蜂猴遇到危險時,會把毒液投射出去。蜂猴還會把毒液抹在幼崽周圍,避免幼崽被掠食者捕食。被蜂猴咬傷會導緻傷口感染、腫脹或肚子疼,但毒液不緻命。此外,這種毒液能防止蜂猴身上長寄生蟲。

栖息環境

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栖于熱帶雨林、季雨林、次生雨林、竹林、紅樹林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栖息于低海拔地區,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下。更喜歡樹冠高密的森林,多在原始林中比較高大的樹幹中上層活動,偶爾亦活動于人工蕉林。大一點的蜂猴喜歡到森林邊緣,因為那裡食物相對更豐富。在受幹擾的栖息地也發現了一些物種,例如可可種植園和混合作物家庭花園。

生活習性

蜂猴栖于熱帶雨林及亞熱帶季雨林中,完全在樹上生活,極少下地,喜獨自活動。

行動特别緩慢,隻有在受到攻擊時,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懶猴”。

白天蜷成球狀隐蔽在大樹洞中或在枝桠上歇息,夜晚出來覓食,以植物的果實為食,也捕食昆蟲、小鳥及鳥卵。

分布範圍

分布于中南半島,東南亞和南亞東北部,印度尼西亞,包括蘇門答臘、馬來西亞西部、新加坡、越南、泰國和柬埔寨東部。中國國僅分布于雲南和廣西。

繁殖方式

據中國多年的野外考察和飼養實驗,蜂猴一般在每年的6-8月進行交配,性周期平均45-50天,交配期常持續4-6天,成年雌性懷孕率約為70-80%,孕期為5-6個月。通常在冬末春初産仔(多在3月份以前),多在夜間分娩。年産1胎,每胎1仔。哺乳期約需7個月。幼仔出生8個月後即能單獨活動,真正脫離母體行獨立生活一般要到1歲左右。從出生至性成熟約需2-3年。據中國國内動物園的飼養記錄,蜂猴的飼養壽命可達12年。n數字量化:育種間隔1年;每次産仔1隻;平均妊娠期188天;幼崽斷奶時間3-6個月,平均斷奶時間4個月;幼崽獨立時間16-26個月,平均獨立時間20個月;雌性成熟時間18-24個月,平均20個月;雄性成熟時間17-20個月,平均18個月;野生狀态下壽命可達22年,平均20年;而人工飼養狀态下壽命可達25.8年,平均24年;領土範圍0.004-0.25平方公裡。

物種分類

序号

拉丁名

命名人

命名年

01

N. c. coucang

Boddaert

1785

02

N. c. hilleri

Stone & Rehn

1902

03

N. c. insularis

Robinson

1917

04

N. c. natunae

Stone & Rehn

1902

05

N. javanicus

Geoffroy

1812

06

N. ornatus

Thomas

1921

07

N. c. menagensis

Trouessart

1898

08

N. c. bancanus

Lyon

1906

09

N. c. borneanus

Nachtrieb

1892

保護

保護級别

(1)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别:一級

(2)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未列入

(3)瀕危等級:瀕危

(4)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

保護建議

(1)加強有蜂猴分布的現有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和建設,保護和改善蜂猴的生存環境

(2)加強宣傳教育,有針對性地宣傳蜂猴入藥并無科學根據的道理,制止由此而産生的偷獵、濫捕蜂猴等的行為;

(3)進行中國蜂猴的數量調查和資源評估,合理審批用于動物園展出或出口的額度。加快建好一個以現有飼養種群為基礎的人工繁殖群,建立譜系,以滿足中國動物園展出及國内外交換的需要。

飼養注意事項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飼養另類寵物,寵物猴也被人飼養起來了,我們常見被用來當做寵物飼養的寵物猴是懶猴,這是一種非常易馴養的觀賞動物,可能你在飼養前并不知道他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編提醒各位主人,飼養另類寵物還是在飼養前先做好品種了解,不要盲目飼養。

如果你已經飼養了懶猴,那麼怎樣才能養好他們呢?小懶猴是非常好飼養的,白天不必給食(白天睡覺),晚上成體約半個香蕉,半個蘋果,2-3片橘子,蟋蟀1天5隻,面包蟲2天一次,約10隻。飼養籠最好夠大放置樹支,必備水盆,最好是開水,不然生水容易拉肚子。出生的小猴猴媽媽總是抱的緊緊的,待2星期後小猴會在媽媽身上爬,此時可用食物将母猴引開,把小猴拿出喂司加水的牛奶,另外要給母猴增加營養,每日十隻蟋蟀。保證母猴有足夠的奶水。溫度20-25度,溫度過低不必給食,不然容易消化不良。

上一篇:雞枞

下一篇:黃胸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