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菰

蛇菰

管花目植物
蛇菰,中藥名。為蛇菰科蛇菰屬植物蛇菰Balanophora japonica Makino的全草。植物蛇菰,分布于廣東海南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咳嗽吐血,血崩,痔瘡腫痛,指疔。
    中文名:蛇菰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管花目 亞目: 科:蛇菰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蛇菰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主要種類

1、杯莖蛇菰

草本,高3-8厘米,部分植株高僅2厘米;根莖淡黃褐色,直徑1.5-3厘米,通常呈杯狀,表面常有不規則的縱紋,密被顆粒狀小疣瘤和明顯淡黃色、星芒狀小皮孔,頂端的裂鞘5裂,裂片近圓形或三角形,邊緣齧蝕狀;花莖長1.5-3厘米,常被鱗苞片遮蓋;鱗苞片3-8枚,互生,稍肉質,闊卵形或卵圓形,長達1.2厘米。

花雌雄同株(序);花序卵形或卵圓形,長約1.5厘米,頂端圓形;雄花着生于花序基部;近輻射對稱,花被4裂,裂片披針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1毫米,開展,中部以上内曲,頂端銳尖;聚藥雄蕊近圓盤狀,有同型、短裂的花藥,藥室12-16;花梗短棒狀,近四棱形,長0.8毫米,寬達0.5毫米;雌花子房卵圓形或近圓形,直徑約0.1毫米,有子房柄,着生于附屬體基部;附屬體棍棒狀,長0.5毫米,頂端鈍,中部以下漸狹。花期9-11月。

2、彩麗蛇菰

草本,高達8厘米;根莖通常呈倒圓錐形,分枝表面密被顆粒狀疣瘤和成團或成行的星芒狀皮孔,頂端的裂鞘4-5裂,裂片闊三角形,長約4厘米,寬3厘米;花莖長4-4.5厘米;鱗苞片7-8枚,互生,覆瓦狀排列,薄肉質,舟狀或兜狀,長2-2.3厘米,寬1.6厘米,邊緣薄膜質,頂端短尖或近圓形,有時微缺,基部驟狹,下延,緊抱花莖。

花雌雄異株(序);雄花序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5-3厘米,直徑2厘米;雄花輻射對稱;花被裂片4,長圓形或披針形,少有近卵形,長約4毫米,寬1.5-3毫米,初時開展,成長時外卷,頂端尖,内彎;聚藥雄蕊呈延伸的卵球形,長3.5-3.7毫米,有長約1.2毫米的總柄,花藥7枚,淡黃色,異型,其中4枚呈馬蹄形,其餘3枚呈平行線狀,交互間生,縱裂和斜裂并存,藥室14;花梗長3毫米,直徑1.5毫米,成長時長達7毫米。花期12月。

3、川藏蛇菰

草本,高14-20厘米;根莖常呈球狀卵圓形,直徑2-3厘米,黃褐色,略分枝,表面有顆粒狀小疣瘤和黃色星芒狀皮孔,幹時常有縱褶,頂端裂鞘4-5裂,裂片常短三角形,長1-3厘米;花莖長7-12厘米,通常紅黃色;鱗苞片3-5枚,輪生,基部連生呈筒鞘狀,包着花莖的中部以上,頂端常呈撕裂狀。

花雌雄同株(序);花序頭狀,直徑1.8-3厘米;雄花着生于花序基部,直徑約3毫米;花被裂片闊三角形,長1.5-2.5毫米,近開展;聚藥雄蕊扁盤狀,花藥橫裂;具短梗;雌花密集于花序上,子房卵圓形,花柱長約0.6毫米;附屬體近卵形或近棍棒狀,長約0.8毫米。花期7-8月。

4、盾片蛇菰

草本,高15-30厘米;全株淺黃色或帶褐色。根莖高6-13厘米,直徑(4-)6-21厘米,頂端有裂鞘,鞘5裂,裂片不整齊,通常呈三角形,長1-2厘米,寬1.2-1.5厘米。花莖長2-10厘米,直徑2-5厘米,鱗片旋生,部分散生,稍反折,有疣瘤;花序長7-20厘米,直徑3-7.5厘米;盾狀鱗片位于頂部的直徑0.5厘米,在中部的較大;花無梗,雌雄花同序時,雄花常位于花序的下部。

藥用價值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澀,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

咳嗽吐血,血崩,痔瘡腫痛,指疔。

相關配伍

治梅毒,蛇菰、冰片(少許)研末,搽患處。(《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内服:9-18g。

外用:适量,搗爛敷患處。

炮制

采集加工:夏季采。洗淨,切段曬幹。

上一篇:

下一篇:榕樹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