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老字号

蘇州老字号

蘇州飲食老店鋪的總稱
蘇州老字号包括醬肉陸稿薦,糖果采芝齋,糕團黃天源,糕餅稻香村,茶食葉受和,腌臘生春陽,綢布幹泰祥,妝品月中桂,菜館松鶴樓,鞋帽戎镒昌,面館朱鴻興,茶葉汪瑞裕。八個老字号帶你領略悠遠的蘇州。
  • 中文名:蘇州老字号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類型:飲食
  • 地點:蘇州
  • 味道:很好

醬肉陸稿薦

從觀東的醋坊橋起,首先是陸稿薦肉鋪。以"醬汁肉"名揚姑蘇的陸稿薦在蘇州老字号中也可稱老了。康熙二年(1663年),陸稿薦初創,當時是一家普通的肉鋪。店主陸某将店設在蘇州東中市崇真宮橋晚,專營生、熟肉。關于如何會取名"陸稿薦",其中還有

陸稿薦自康熙年間創業以來,久負盛名,至鹹豐十年(1860年),因遭戰亂兵火,損失殆盡。後于同治五年(1866年),在崇真宮橋原址又重振家業,經營一直不錯。傳至光緒年間,後裔陸偉、陸念椿等不善經營,連年虧蝕。以緻實在維持不了生計,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陸姓後代陸偉、陸念椿等,将陸稿薦牌号租押給吳縣西津橋人倪松坡。押金洋150元,月租金3800文。同時,陸偉等還将他們經營的阊門外吊橋堍杜家老三珍齋肉店(生财牌号)以洋640元賣給倪松坡。倪租得陸稿薦牌号後,将開設在觀東醋坊橋境的肉店定名為陸稿薦。

陸稿薦的名産,全由倪松坡精心經營。其肉食品的原料都經過精挑細選,購進的豬以湖豬、常州洛豬為主,這兩處的豬肉皮細而薄,肥瘦均勻,是适合于燒制熟肉的好原料。鴨子都是在全市鴨行中選購4至5斤重的婁門大麻鴨,此鴨燒制醬鴨肥嫩而味美。除上述優質豬肉與醬鴨外,陸稿薦還特請燒肉名師張壽根專門研制醬鴨、醬肉、醬汁肉、豬頭肉等的配料方法。經過張師傅的悉心研究、不斷改進,技藝精益求精,燒出的醬肉具有皮薄而呈麥黃色、膘白、精肉紅的特色,食之滿口香酥,确是名副其實的"五香醬肉"。醬鴨的外皮用紅曲、冰糖特制的

鹵汁抹上,使醬鴨皮紅帶甜,肥嫩可口,色、香、味俱佳,稱之為"秘制醬鴨"。還有蘇州一年一度的傳統時令産品"醬汁肉",也是陸稿薦的名産。醬汁肉加工時用肥瘦均勻的條肉,切成小方塊,加紅曲、砂糖、香料等複制而成,其色紅似櫻桃,其味甜而不膩,入口即化。其他如砂仁腿胴、酒焖汁肉、百葉包肉等也都是深受大衆喜愛的食品。據成稿于1934年的《醇華館飲食脞志》載:"蘇州從前有陸蹄、趙鴨、方羊肉之稱。陸蹄謂陸稿薦之醬蹄。熟肉店以陸稿薦、三珍齋兩家最為馳名。其出品以醬鴨、蓮蓬蹄為上,醬蹄筋、醬肉次之。熟肉之最佳者,莫如觀東之者陸稿薦。

随着歲月的流逝,店主倪松坡年老體弱,無力繼續經營所有企業,于是,将觀前街陸稿薦分給二子倪櫃香經營。倪櫃香接管後,生意仍然頗好。民國年間,自觀前街拓寬後,近火車站的梅村橋建成,平門開放,交通便利,各地來蘇的客商遊人可直達觀前,使觀前遊人驟增。陸稿薦的熟肉生意更為興旺,聲譽亦日益擴大。

因此在同業中相互競争更為激烈。觀前街陸稿薦為防他店冒牌,特地用以麥穗為底座加添"大房"兩字并注明"隻此一家,并無分出"的标記,向民國政府登記為注冊商标。陸稿薦店主因店中營業久盛不衰,漸漸放松了管理。平時隻顧自己燒香拜佛,加上夫婦倆又吸上了鴉片,恣意濫用店内經費,店中業務一度衰落。後由其子倪肇鴻接手,他熟悉店務,銳意進取,接手不久,經營即重呈起色。1935年倪肇鴻病逝。陸稿薦由倪櫃香的外甥陳七賢主持。

在日僞統治時期,一則蘇州淪陷時店内有職工留守,生财損失較小,複業較早;再則汪僞的江蘇省會設在蘇州,蘇州經濟一度畸形發展。陸稿薦的業務得以維持。

新中國成立後,随着社會主義改造的深入,大房陸稿薦幹1956年公私合營;1958年"大躍進"時期,其後方工場改為平江區食品廠;"文革"時期,改為蘇州熟肉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上級批準,恢複大房陸稿薦原名。1981年經江蘇省商業廳批準,陸稿薦在觀東醋坊橋換原址擴建了1833平方米面積的三層生産、營業大樓。1985年春節,門楣上閃耀着"陸稿薦康熙二年創建"招牌的大樓建成。陸稿薦開始繼續以新的姿态供應各種久負盛名的傳統蘇式鹵菜,滿足大衆的需要。

糖果采芝齋

采芝齋糖果,蘇州人老少鹹知。開設在觀前街東段的采芝齋糖果店是家有百餘年曆史的老字号。清同治九年(l870年),采芝齋創始人金蔭芝(河南人),以五百個銅闆的微薄資本,購置了熬糖爐子、小銅鍋、青石台、剪刀等簡陋工具和少量的糖果原輔料,在觀前街73号原吳世興茶葉店門口設攤。開始,隻賣粽子糖,攤上擱一塊"家住玄都東洙泗巷口小糖攤"的牌子,當衆熬糖、剪糖。因剪出的糖塊形似粽子,故名粽子糖。傳說這種制糖技術源于《吳門表隐》所載明末的謝雲山,故又稱"謝家糖"。

金蔭芝經十多年經營,積聚了一些資本,光緒十年(1884年),在其子金憶萱輔助下,于觀前街72号(現生春陽一部分)自立店面,自産自銷糖果、炒貨、蜜餞,延續至今觀前街72号原是采芝齋古董店,原店主夫婦平時與金蔭芝常有來往,十分友善。夫婦倆後因年老無嗣,準備回甯波故鄉安度晚年,于是将那一開間的古董店租賃權轉讓給了金蔭芝。金氏移入後營業如魚得水,除自産自銷蘇式糖果和炒貨外,又增加了蘇式蜜餞,營業日盛一日。

但這時商店仍無正式牌号,來觀前街的顧客原來隻知此處是"采芝齋"古董店,故仍順口相互傳呼:到采芝齋買糖去。金蔭芝即順水推舟,把店招正式定為"采芝齋"。此後不久,隔壁王舜卿齒科搬遷,金蔭芝又将店面擴大為二開間的中型商店,并把店務交給長子金憶萱主管。

傳說在清光緒年間,采芝齋正走向興旺之時,慈德太後有病,經宮内太醫久治無效,蘇州織造局選派蘇州名醫曹滄洲進京為太後診脈。曹除開列處方外,并将随身攜帶的采芝齋貝母糖貢奉慈禧助藥,食後病情好轉,貝母糖就從此被列為貢品,蘇式糖果因此身價百倍。金蔭芝自制一塊四周雕有龍形黑底金字"貢糖"的牌子,挂在店門口,從此名聲大噪。蘇州城裡到處流傳着"采芝齋的秘制貢糖,治愈太後毛病"的神奇說法。

采芝齋貢糖能治太後病的說法名聞遐迩後,全蔭芝趁勢在宣傳商标上大做文章。他專門請畫家繪制"采芝圖"作為商标。圖案以一老翁手持拐杖,上山采藥,提籃中裝着靈芝仙草,另一老翁肩挂葫蘆,暗示内裝靈丹妙藥,意味着采芝齋的糖果、蜜餞有藥療作用,常食可保健康長壽。從此,采芝齋是"半爿藥材店"的說法又流傳于吳地。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蘇式糖果,也在以采芝齋為代表的蘇州糖果行業中開始形成。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蘇州糖食(果)公所創建時,金蔭芝被推選為職監。

采芝齋資力日益雄厚,家業宏大。金蔭芝恐今後子孫輩為采芝齋的産權發生争執,故生前立有遺囑,明确長孫金宜安為采芝齋經理和"采芝齋"招牌的所有權者。金蔭芝第三代各立門戶後,他們在觀前街先後開設了悅采芳分店、廣芝齋和采芝春,在上海開設了悅采芳和采芝齋糖果店,在常熟開設了采芝齋。

兄弟之間為立業發家,在營業上的競争和對"采芝齋"金字招牌的争奪日趨激烈。1936年金宜安曾任吳縣茶食糖果同業公會主席。後因兄弟之間引起訴訟,耗資可觀,加上住房遭受火災和上海悅采芳分店被妻弟卷走巨款,精神上遭受很大創傷,終日悶悶不樂,後于1942年去世。

20年代采芝齋糖果炒貨已聞名全國,到蘇州旅遊者和蘇州人作客他鄉都要帶一些饋贈親友。在蘇州的外國傳教士和教會學校、醫院的外國人也作為稀罕之物買一些回國。30年代天津口岸的商人來蘇采購采芝齋糖果瓜子運銷國外。40年代香港同順興和三陽商号從上海采芝齋進貨,持續經銷多年。50年代上海、蘇州外貿部門有計劃地組織出口采芝齋糖果。

采芝齋自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設攤起,至解放前的四代相傳,在實踐中創造了不少具有民族和蘇州地方特色的名牌産品。如糖果類有松粽糖、玫醬糖、脆松糖、脆桃球、軟松糖、薄皮糖、輕松糖、重松糖、輕桃糖、杏仁糖、蛋黃花生、清水山楂糕、玫瑰醬等,炒貨類有香草西瓜子、玫瑰西瓜子、椒鹽榧子、椒鹽胡桃等,清水蜜餞類有白糖楊梅幹、九制梅皮、玫瑰半梅、九制陳皮等共一百十多個品種。

其中,金黃松脆的脆松糖、潔白清香的輕松糖、甜肥軟糯的軟松糖,是蘇式糖果的代表,内含松子仁有益肺補氣功效。香甜松脆的脆桃球,内含去衣核桃仁有潤肺止咳作用。鮮紅透明的清水山楂糕,有降低血壓作用。花香芬芳的玫瑰醬有散瘀止痛作用。甜鹹适口的椒鹽胡桃,有補氣養血作用。味美可口的白糖楊梅幹、九制梅皮、九制陳皮等,有健胃消食作用。其他著名産品如炒貨品種粒粒鳳眼,殼薄仁厚的玫瑰,奶油西瓜子,都以"淨、小、香"着稱,有生津潤腸作用。

采芝齋的經營特點是前店後坊,其好處是适應性強,食用安全,産品新鮮,顧客常能買到出爐不久的糖果、瓜子。

采芝齋從選料到制作,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原料選購于著名産地的上等果輔料,統貨進行篩選揀剔,分清檔次,符合用料要求,保持色、香,不使變質;投料生産工藝精細,如明貨糖果采用提漿法,砂貨糖果采用人工發砂法等,從而保證産品質優味美。

近年來,采芝帶又将蘇式糖果采用新式糖果流水線自動包裝,并袋裝成"采芝齋松子喜糖",印有"同治始創,百年老店"和采芝圖,還印賀詩一首:"松子萬年代代傳,芝麻開花節節高,花生落地常生果,核桃和合百年好。"既簡介了采芝齋傳統蘇式糖果,又緻意吉祥好合,因此深受大衆喜愛。

在1996年上海商品交易會上,蘇州采芝齋參展的傳統産品粽子糖、松子糖、棗泥麻餅、芝麻薄脆、玫瑰瓜子、脆梅和蘇州食品廠的鹵汁豆腐幹非常搶手,一些上海顧客品嘗之後連聲贊道:"是正宗的蘇州采芝齋産品,味道不錯。"

糕團黃天源

說到老字号蘇州黃天源糕團店,據解放初期蘇南區工商聯調查和《吳縣糕團業會員名冊》記載,它創設于道光元年(1821年)。初由浙江慈溪人黃啟庭在東中市都亭橋境設一粽子攤。粽子質量好,生意不惡。經幾年經營,即在都亭橋賃一小屋,開設黃天源糕團鋪。供應品種漸次增加五色湯團、挂粉湯團、鹹味粢飯糕、鹹味豬油糕、黃松糕、灰湯粽、糖油山芋等。黃啟庭父子相繼去世後,黃天源糕團鋪由寡媳黃陳氏主持。因不善經營,生意每況愈下,至1874年,将店盤與店中牽燒師傅顧桂林,盤價為銀洋一千元。另外,黃天源的招牌每年租金為十二石大米。從此,黃天源實為顧姓店鋪。

顧桂林接盤黃天源後,發揮自己糕團制作技能,兢兢業業經營,商店生意蒸蒸日上。1931年顧桂林将店交給兒子顧紫封經營。顧紫封踏實能幹,除經營都亭橋堍西黃天源糕團鋪外,又在觀前街241号租屋開設東黃天源。1947年顧紫封病故,終年73歲。因獨生子已早亡,黃天源由其領養孫子顧念椿接管。顧念椿原在錢莊學業,接管糕團業務後,于1948年向槐樹巷徐某購進觀前街241号一樓一底的店面房屋。

因觀前街市井繁華,當時一樓一底雖隻能放六張半桌子,所供應的品種開始也隻有五色湯團、灰湯粽、糖油山芋、豬油糕、黃松糕等幾種,卻常常吃客滿座。應時的季節性糕團開始主要有青團子、南瓜團子、重陽糕、神仙糕,每逢歲末大量供應糖年糕。糖年糕花色繁多,最大的幾斤一方,最小的一斤十餘塊,自大至小可壘成寶塔。還有糖元寶,巨者如拳,微者若拇指,任客選擇。人們購糕時必購元寶若幹。富有者則擇大小數種,帶回家裝入盤内,鋪上紅色剪紙(類似窗花),插上柏子,再配福桔青果,于除夕安放在床前台上。盤前又供上紅燭息香(并不點燃),名曰"守歲",預祝明年平安福祉。

當時,黃天源還有一種"糖油龍頭山芋"頗有名望。它進料嚴格,山芋一定要購自宜興。如該處一時缺貨甯願停止供應(據說宜興山芋質地細膩易酥,别處山芋無法相比)。白糖選用上品,燒煮過程力求粗貨細做,極為認真。加工時先将山芋洗淨,用大盆堂文火焙燒,半酥時加入白糖收膏,要求糖味透心,才能起鋼;再澆上熬成的糖油,随後上櫃供應。糖油龍頭山芋油光透亮,剖開時可看到滿心通紅香味濃郁,人口酥糯味若山栗,又甜又香,特别受蘇州人喜愛,東南亞一帶華僑也甚愛吃。

顧念椿經營黃天源随時代變遷不斷發展。在店的産品上,顧念椿十分注重花色品種的多樣化和高質量。在解放初期,他曾多次帶領職工走出店堂,去無錫王興記馄饨店參觀學習;還與職工共同研究,在炒肉團子的基礎上,搞出了炒肉面、蝦肉大馄饨等新品種。炒肉面用闊面條煮熟後,先在冷開水中撩過、甩幹,再用自制蝦子醬油作調料,美味爽口。面澆用夾心精肉,配以黃花菜、黑木耳、天目山扁尖、河蝦仁等上等原料制成,深受顧客喜愛。直到今天,黃天源除了各式糕團享有盛譽外,炒肉、蝦仁各種面條,原湯原味,亦頗具特色,顧客百吃不厭。

黃天源除按時令節氣的變化供應各種品種外,還按蘇州人的風俗習慣推出适銷品種,作為喜慶吉祥禮品,相互贈送,以示祝賀。供應老年人做壽的有壽團、壽糕,姑娘出嫁有蜜糕、鋪床團子,小孩滿月和周歲生日有剃頭團子和周歲團子,入學有扁團子,新屋上梁和喬遷之喜有定勝糕等。

1956年,國慶前後,在三清殿舉辦過蘇州市飲食展覽會,展出的菜點達一千多種,真是吃的世界美食殿,光豆腐就有蓮蓬豆腐、蘋果豆腐、鍋貼豆腐、嫂子豆腐等多種。最引人注目的是黃夭源馮秉均用米粉捏成的一座三清殿模型,長寬各近60厘米,高達1米,飛檐翹角,青瓦黃牆,正門中間12扇長窗雕花镂鳳,殿上三神金光熠熠,30根柱子一根不少。殿前寶鼎線條挺拔,尤其為人贊歎。周瘦鵑特為此展撰文贊揚"真是一件匠心獨運的藝術品"。

80年代以來,黃天源先後擴大了店堂和工場問。有觀前街(86~88号)、玄妙觀東腳門兩個堂回,糕團品種達200多種,每天供應60多種。近年來,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創新和發展了其他禮品糕團,并從蛋糕裱花得到借鑒,設計制作出松鶴同春、龍鳳呈祥、鳳穿牡丹、嫦娥奔月等口味美、造型美、裝演美的新型糕團。這些産品都通過本店和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以及安徽、新疆等地區的分店進入千家萬戶,行銷海内外。

1995年4月,在香港舉辦"蘇州食品節",以百年老字号采芝齋、黃天源兩店的産品為主,其他傳統食品為輔,突出了蘇州傳統、風味、特色三大特點。主要食品有糕點、糖果、蜜餞、炒貨4大類73個品種,供不應求,大受江、浙、滬籍香港同胞的歡迎。

1995年11月,黃天源糕團店在175年店慶之際,舉辦了為期一周的首屆黃天源糕團食品節,展示300餘種正月至臘月的各類傳統、特色、創新時令糕團。其中有曾獲得中南部金鼎獎的桂花白(黃)糖年糕,還有蘇式蔥油麻團、四色豬油年糕、各色時令糕點、速凍系列糕團食品及大型藝術糕團,形态各異,内展外銷。其精制花色糕在北京舉辦的1996年國際食品加工技術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糕餅稻香村

開設在觀前街東段的蘇州稻香村茶食糖果店,是蘇式糕點行業中的一家正宗老号。據早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就進店當學徒,後來兩次擔任稻香村經理的湯長有說,稻香村創始于乾隆年間。1926年8月31日《蘇州明報》刊載稻香村新屋落成廣告稱:本号開設蘇城玄妙觀前洙泗巷東首,百有餘年,因擴充營業,仍在原址翻造高大洋式門面。值此新屋落成之際,特加"禾"字商标。

但據1914年《江蘇省實業行政報告書》載,稻香村創設年代為同治三年(1864年)。而成稿于1931年的《醇華館飲食脞志》則說:"稻香村店主姓沈,洪楊之役避難鄉居,曾設茶食于陽澄湖畔之某村,生意尚稱不惡。亂後歸城,積資已富,因拟擴張營業,設肆于觀前街。"以上記載各執一說,難于詳考。

有關稻香村的店招,也有不同說法。據店中過去的傳說,店主王秋根,祖輩喜看《紅樓夢》,後來從《紅樓夢》中受到啟示,又聯想到茶食糕點的原料都是稻麥,所以決定取名為"稻香村"。但在《醇華館飲食脞志》中卻說:"店主沈姓……設肆于觀前街,奈招牌乏人題名,乃就商于其摯友,友系太湖濱莳蘿蔔之某農,略識之無,喜觀小說,見《紅樓夢》大觀園有稻香村等匾額,即選此三字,為沈店題名。稻香村店招的由來以及店的始創年号不必深究。

稻香村是家百年老店已衆所周知。它在長期的生産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經營特色,商品門類齊全,品種繁多,有自制的蘇式茶食、糖果、野味、炒貨、青鹽蜜餞和兼營的西式糖郭、餅幹、罐頭食品、乳品、飲料等;還根據不同季節,供應時令商品,如春季供應大方糕、松子黃千糕、酒釀餅,夏季供應冰雪酥、葷素綠豆糕、夏酥糖,秋季供應各種月餅,冬季供應鮮肉餃、芙蓉酥、馬蹄糕、糖年糕、芝麻酥糖等。

《醇華館飲食脞志》對稻香村的名牌特色産品有詳細記載:"稻香村茶食以月餅為最佳……其佳處在重糖油多,入口松酥易化。有玫瑰、豆沙、甘菜、椒鹽等名目。其價每個餅銅元十枚。每盒四餅,謂之大葷月餅;若小葷月餅,其價減半,名色與大葷同等。惟其中有一種号清水玫瑰者,以潔白之糖、嫣紅之花,和以葷油而成。較諸大葷,尤為可口。尚有圓大而扁之月餅,名之為月宮餅,簡稱之曰宮餅,内餡棗泥和以葷油,每個餅銅元二十枚,每盒兩個。此為甜月餅之最佳者。至于鹹月餅,往昔僅有南腿、蔥油兩種。近年又新添鮮肉月餅。此三種皆宜于出爐時即食之,則皮酥而味腴,洵别饒風味者也。"

"定勝糕與酒釀餅,為春間流行之食物。然定勝糕亦以稻香村為軟硬得宜。"

"熏魚、野鴨,亦以稻香村為最佳……此三家(按:指稻香村、葉受和、東祿)非得青魚不熏,所謂甯缺勿濫。"

"複有三四月間上市之玫瑰豬油大方糕者,系白糖與豬油,加入鮮豔玫瑰花,香而且甜。但蒸熟出釜時,在上午六點鐘左右,晨興較早之人得食之,稍遲則被小販等攫買已盡,徒使人垂涎三尺焉。"

這些傳統名點,如今的稻香村食品商店仍在繼續生産,如清水玫瑰月餅、芝麻酥糖、松子棗泥麻餅、葷酒釀餅、透味熏魚、蝦子鲞魚等。香港《文彙報》曾以《四季茶食風味清雅,稻香村糕點如稻香》為題,介紹了稻香村的悠久曆史和130多個傳統品種、60多個時令商品;認為稻香村生産的糕點,除了具有一般蘇式糕點的特色外,還有自己獨具的特點,就是應時新鮮,味形并重。這就是稻香村能百年立足至今而不衰的根本

茶食葉受和

蘇州葉受和食品商店,原名葉受和茶食糖果号,開設在觀前街東段(圖38)。據蘇州市檔案館資料載:該店創始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資金為五千兩紋銀,創始人葉鴻年,字蕉生,浙江慈溪人。另聘請一位教書出身的同鄉葉老先生任該店經理。

《醇華館飲食脞志》有一段關于葉受和的記載:"葉受和店主,本非商人,系浙籍富紳。一日,遊玩至蘇,在觀前街玉樓春茶室品茗,因往間(隔)壁稻香村購糕餅數十文充饑。時蘇店惡習,凡數主顧同時莅門,僅招待購貨之多者,其零星小主顧,往往置之不理焉。

葉某等候已久,物品尚未到手,未免怒于色而忿于言。店夥計謂葉曰:君如要緊,除非自己開店,方可稱心。葉乃悻悻而出。時稻香村歇夥某,适在旁聞言,尾随葉某,謂之曰:君如有意開店,亦屬非難,餘願助君一臂之力。葉某大喜,遂委該夥經理一切,而店業乃成。初年虧本頗巨,幸葉某家産甚豐,且系鬥氣性質,故屢經添本不少遲疑,十餘年來,漸有起色,今已與稻香村齊名。

這段葉受和開店原因的詳細記載,多少也反映出當初觀前街食品業的競争之烈。

說到開店要有個招牌。葉鴻年想:我本是受了别人的氣才開這家店的,店開出來後,我一定要讓顧客受到和氣故取名為"葉受和"。1925年4月25日的《蘇州明報》有篇文章說?quot;從來同行開新店,習慣最喜歡仿用名牌店的牌号……這個姓葉的不題什麼香字、村字,别開生面用'受和'兩字,加上一個姓,就見他有獨立志氣,所以後來竟然成功。

葉受和生産的糕點、炒貨、野味、糖果,創業初期均屬蘇式。但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後,葉受和的第二任和第三任經理洪品基、陳葆初均為甯波人,他們把甯波糕點的特色融合進蘇式糕點,使葉受和糕點成為蘇式中夾有甯式,總體上仍以蘇式為主。

葉受和的名牌産品有:小方糕、雲片糕、四色片糕(玫瑰、杏仁、松花、苔菜)、嬰兒代乳糕等。30年代還有豆酥糖、芙蓉酥等。公私合營後,職工趙登太吸取了外地的制作方法,創造了"開口笑"新産品。1958年"大躍進"時期,葉受和前店後坊的傳統經營特色被取消,後坊生産部門并入平江糕點廠。"文革"期間,葉受和遭沖擊,招牌被砸爛,改稱"東方紅茶食糖果店",店後的作坊也被撤銷,并入蘇州糕點廠,實行大批量生産。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葉受和又恢複後坊生産,店内過去各種富有傳統特色的糕點茶食又上市銷售;1986年,經上級批準,正式恢複葉受和的老招牌,并根據市場需求,擴大了後坊生産的範圍,把後坊改稱為葉受和糕點廠。如今時逢觀前街改造,葉受和經改建後将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蘇州以及海内外的遊客。

腌臘生春陽

在觀前街洙泗巷口,有一家生春陽火腿店。這家專營腌臘火腿的商店始創于清同治中葉,原名巨成祥腿棧。店主姓祝,紹興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祝店主因年老多病,将店務交給最小的女婿許瑞卿經營。

許接管巨成祥後,勤奮創業,全力經營。由于當時店内資金短缺,無力直接去産地進貨,難以創出自己的名牌特色。後來,許瑞卿向蒼米巷隆興寺主持僧借得大洋300元,作為自己在巨成祥的投資。巨成祥增資後,購銷活了,營業日漸興隆。不久許瑞卿将巨成祥正式改名為生春陽。若幹年後,祝店主的後裔急需用款,幾經協商,最後将生春陽腿棧并給許瑞卿獨資經營。

生春陽腿棧,是經營火腿的專業店。向來以批發兼營正宗浙江東陽、義烏火腿(南腿)而着稱。生春陽的火腿講究腌工、形狀。上櫃出售前,每隻都經過洗刷,去除油污雜質,修去肉面和肥膘上的"哈頭",并且分檔出售。這些火腿,均由許瑞卿親臨産地擇優定制。并烙上店章,以示信用。

火腿的一般标準為:肥瘦适宜,蹄白胫長,皮薄肉細,色澤悅目。生春陽火腿,不僅深受本地顧客喜愛,還遠銷香港和内地。該店除經營火腿外,在冬季還出售家鄉肉,夏季出售風肉。家鄉肉是火腿的初級制品,本身就是初腌的腿肉。風肉的原料是制作火腿同一頭豬身上的方肉(硬膘)

家鄉肉和風肉,均具有火腿風味,但價格大大低于火腿,兩者在不同季節上市,頗受大衆歡迎。20年代至40年代初,是生春陽腿棧的全盛時期。生意興旺,業務紅火。他們盤進對門一位王姓開設的大東陽腿棧,買下大東陽後面2進市房,再買大儒巷口房屋作倉庫之用。

在日寇侵華,蘇州淪陷時期,生春陽腿棧遭受很大創傷。倉庫存貨多次被洗劫,盤進的大東陽腿棧被迫關閉。生春陽由許瑞卿次子許順之勉強維持着。抗戰勝利後,因國民黨政府苛捐雜稅繁重,物價飛漲,經營艱難。店中火腿進銷現吃現吐,入不敷出,企業淪于風雨飄搖的境地。

解放後,生春陽獲得了新生。公私合營後成為國營蘇州食品公司下屬的生春陽腌臘商店。商店内部加強了管理,健全了責任制,增加了經營品種,除老牌的火腿、臘肉外,香腸,香肚,鹹肉,松花皮蛋,高郵雙黃鹹鴨蛋等均有經營,且風味依然純正。如今,觀前街經改造後,生春陽腌臘商店将煥然一新。

綢布幹泰祥

地處觀前街中段的幹泰祥綢布商店,是蘇州綢布行業中的百年老店。幹泰祥創辦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前後。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蘇州商務總會綢緞業14戶名冊中記載:幹泰祥,玄妙觀東……。有關幹泰祥創辦時的記載雖不多,但這家觀前老字号在蘇州同行中早已聞名遐迩。

1922年,幹泰祥業主周以谟在外聽到自己店内所聘的經理治店松懈,私下又納妾作樂,花費日糜,于是決意出盤。阊門中市介綸綢緞店職員何穎生,聯絡懸橋巷協記老闆姚君玉,邀好友張琴石、王梅村、朱潤生等出資3.6萬銀元接盤,何穎生被推舉為幹泰祥經理。

1923年,蘇州綢布同行業中的大新、大經和久昌關店歇業,幹泰祥僅以進貨批7折受盤大量存貨,獲利豐厚。1924年,股東們買下幹泰祥原址房地産,并進行翻建。1929年,觀前街拓寬後幹泰祥再次落地翻建,聳起了一座中西式的三層樓房,成為同行中的一家大店鋪。

幹泰祥新店落成開業後,在底樓設綢緞、呢絨、布匹、鞋帽4個大部,二樓開設顧繡、時裝兩個部,店内附設彈花工場,雇工自彈棉絮、棉胎,又設3個服裝工場,專門接顧客購店内布料定制服裝的生意,同時加工進口珠羅紗蚊帳。幹泰祥經銷的顧繡非常講究質量,不僅有專人負責選料、染色,審閱圖稿,而且在市郊設立專門"代放繡"加工點。如此特色經營使得蘇城富家大戶無論婚喪大事皆慕名而來,采購所需用品。

30年代初,女眷風行繡花紅裙,幹泰祥見機瞄準市場需求,每天能售紅裙百餘條。行業中曆來有放賬(賒銷)傳統,幹泰祥在這方面常年達20萬銀元,占年營業額之半。如1935年闾邱坊巷富戶俞展翼完婚以及其父俞子良喪事,加常年家人衣着,一戶向幹泰祥賒衣料款達5萬銀元,數額之巨令人咋舌。幹泰祥放賬除市區老主顧外,還遍及無錫、昆山、常熟、吳江等縣鄉鎮,尤其是吳江一角,提起"幹泰祥",家喻戶曉,而且還廣泛流傳着""的俗語。

正當幹泰祥的綢布生意紅火之時,1937年抗戰爆發,蘇州淪陷後遭到空前浩劫。據1938年2月蘇州商會統計,綢緞業4個大戶損失424399元,幹泰祥達184646元。遭受如此損失,幹泰祥幾乎一蹶不振。店主怕戰前儲戶取款,隻好在店門前搞一條橫幅,上書"五星綢布店設在幹泰祥",以此遮人耳目。店内的職工靠擺布攤度日。

一時暴富的幹泰祥變為門前冷落車馬稀。原來的富戶主顧,那時已紛紛逃亡他鄉,或入上海租界,或奔重慶山城。因無法經營,不少老職工離店,與他人合夥另謀出路,如重新開辦永泰新、元利、麗華等布店。後來幹泰祥在稍有起色時才重新亮招牌,并以6折向以前儲戶存款發還本金,這時幹泰祥已失去了昔日的雄風。由于店主何穎生能堅持以"執貨不執币"的對策,在解放前的幾年裡熬過了國民黨政府通貨膨脹的危機。

新中國成立之初,幹泰祥經營仍十分困難,直到1954年底,幹泰祥等10戶作為最後一批店戶與蘇州市花紗布公司簽訂了經銷合同,挂起了經銷店牌子,從此起死回生,有了根本轉機。1956年,幹泰祥與其他綢布店一起申請公私合營,在行業改造調整網點過程中,西中市大豐布店,觀西大興布店、瑞和皮貨店先後并入幹泰祥。大豐原來與協記、辛昌号稱蘇州棉布三鼎,合并後在幹泰祥宮巷一側曾一度高懸"大豐綢布商店"牌子。1956年底,太監弄大豐絲棉商店又并入。商店由原來大豐經理朱蓉江、源昌祥經理史德生和大新經理徐子屏為私方主任,顧治平、方夢憶兩人任正副公方代表,全店有30多名職工。

解放後幾十年來,幹泰祥勵精圖治,所經營的産品和服務質量在蘇州同行業中一直名列前茅,開屢獲行業先進集體稱号。1980年,獲江蘇省政府授予的先進集體稱号;1981年,又被江蘇省商業廳定為市内四個擴大自主權試點單位之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幹泰祥這家老字号更是青春煥發,老樹發新枝。面對紡織品市場的新變化,積極開拓貨源渠道,恢複高中檔呢絨和絲綢傳統經營特色,成為一個多品種、多花色的專業綢布商店。

百年觀前,風雨滄桑,這些老字号店肆雖然此興彼衰,有生有滅,但它們繁榮了觀前的商貿,增添了這條蘇城名街的風采,也為百年觀前的經濟奠下了一塊塊堅厚的基石。

妝品月中桂

女性愛妝,城市的女性更注重自己的容顔。如今各大城市的商場内,用于女性的化妝品和服裝這類商品更為琳琅滿目。要買要用并不須串專業商店,這類物品,商場内總最優先保留着它們的地盤。可在過去,女性的化妝用品店比較專業。

說起蘇州的月中桂化妝品,清末民初,官僚、士紳、富商等麇集于蘇州,花粉業的銷售市場比較繁榮。當時蘇州經營胭脂香粉等化妝品的商店有孔鳳春、錦華春、丹鳳春、戴香室等好幾家,而月中桂是其中最老的一家。

月中桂是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初創時店設在阊門内中市。據《蘇台麋鹿記》記載:"鹹豐十年(1860年)四月,太平天國戰火中,阊門内外一片火海,吳趨坊口,處于大火焚燒的十字路口,首當其沖,商店居戶盡付一炬。兵燹之災,月中桂未能幸免。待戰亂稍弭,便遷至觀前街重振旗鼓。當時由著名書法家王雲書寫金字招牌,落款為甲子同治三年(1864年),迄今亦已有120餘年曆史。

月中桂從阊門遷移至觀前,店前設在玄妙觀東腳門東側,二層樓房,大二開間二進。在1930年左右觀前街進行路面拓寬,月中桂翻建成三層樓房,因基地面積縮減後約剩40平方米,便向三清殿道觀太陽宮租借觀産土地作工場基地,工場部分建造二層樓房,為四開間四進和二開間二進,共計16間,面積約300平方米,前後連通形成前店後坊的自産自銷手工業化妝品專業商店。

月中桂創辦人吳慎生,生于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曾在京城任過官職。吳慎生屬免,開業之日适逢中秋佳節,因此,他将店取名月中桂,産品以玉免為标記。開始經營的堿皂香粉,其傳統産品堿皂的造形為一隻玉兔。盒裝鴨蛋粉和瓶裝生發油等也都用玉兔圖案。

月中桂初創之時,正值慈橹垂簾聽政時期,當初在京城宮廷附近沒有為其奢侈生活服務的手工作坊。而在當時,吳慎生在京為官,獲取了清廷配方,并聘帶一位香粉師傅回蘇創辦了富有特色的香粉店。生産的香粉曾為清廷貢品,又稱為"宮粉"。為了擴大影響,吳慎生在蘇州開創月中桂的第一天起就免費贈送祖傳秘方(由天然席香、朱砂和冰片等藥料)配制而成的外用腹瀉藥,稱痢疾散。這一善舉是店主獨具匠心的生意經。因此,一般城市貧民和鄉人一患此疾就想着要去月中桂索取此藥,這藥一敷就靈,效果顯着,于是月中桂名聲廣為傳播。

月中桂創業以來,傳統産品相繼不斷,有宮粉、鴨蛋粉、生發油、發蠟、雪花粉、芙蓉油、堿皂、京式香皂、香水、香膏。香蜜、胭脂、供香、熏香、安息香等。其中有些采用清廷配方秘制而成。如生發油也稱頭油,品種有玫瑰油、茉莉香油、紫羅蘭油、三花油等。配制生發油的香料專門從上海奇華頓洋行和鑒臣洋行等購得,十分考究;所用植物油--茶油,其特點是不易揮發,使潤發效果和香味持久,适合農村婦女使用,但易沾灰。随後又采用礦物油生産生發油,其特點不易沾灰,但易揮發,适合城市顧客使用。兩種頭油,各有所長,所以就同時生産,以适合城鄉需要。

月中桂除了銷售具有特色的化妝品外,還大量經銷喜慶用品。有婦女頭上戴的頭花,有挂在胸前的胸花,還有插在花瓶裡的瓶花。另外,深受農村婦女歡迎的粉奁鏡箱,是從生産粉奁箱有名的常州采購來的。還有經銷的床花和發祿袋、紅氈氈、果盤等也是城鄉人民喜愛的用品。

月中桂原由大房經營,截至1925年先後在京、津、滬、漢各大商埠設有月中桂分号。在上海,月中桂設在著名的化妝品集散地晝錦裡(現在漢口路、山西路交叉處一帶)。後來,蘇州月中桂開始由大房移給四房吳哲維經營。吳哲維去世後,月中桂由吳哲維的二兒吳桐繼承店務。他喜愛音樂,并擔任蘇州晏成中學音樂教師,并不關心家業。經營事宜均交給宋錦棠代理掌管,店務日趨衰落。為繼承祖業,于1938年,吳桐、吳棟兄弟倆各出資一半經營。吳棟自幼在月中桂長大,對化工生産耳濡目染,後又考上了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幹1940年畢業後接管店務,銳意振興,使月中桂由衰轉盛。

建國後,月中桂于1956年公私合營,與隔壁的源源祥絨線店合并,定名為月中桂百貨商店。當時,營業面積有120平方米,以經營小百貨和化妝品為主。後來網點調整時,又陸續并入了興業橡膠店、德康絲線店、德豐祥絲線店。這樣,月中桂由小店變為大店,由專業商店變為綜合商店。這時,月中桂分化妝、搪瓷、橡膠、床上用品、内衣、服裝、小百貨、巾襪等8個櫃。商品約有2200多種,其中化妝品有300多種,小百貨1000餘種。

1966年"文革"時,月中桂在同治三年設的老招牌被砸爛,改名為春雷商店。

1977年該店舊房翻建,并于兩年後恢複原店名。1980年10月,月中桂新屋落成,經蘇州市商業局批準,将月中桂百貨商店改名為月中桂婦女用品商店,于1981年1月正式開張營業。

菜館松鶴樓

創于清乾隆年間。初創時為面館,乾隆四十五年(1780)面業公所重修時,松鶴樓即為資助商号之一。當時,松鶴樓以鹵鴨和囟鴨面聞名。蘇州農曆六、七月有食素齋風俗,有“雷齋素”、“三官素”等名目,食素者以上玄妙觀雷尊殿進香、松鶴樓吃鹵鴨面作為“封齋”象征,鹵鴨成為松鶴樓延續200餘年的佳肴。

張文炳又名阿大,武進縣橫林人,自幼學廚,曾在太倉州衙司廚,光緒二十年(1894)來蘇辦天和祥菜館。他熟谙菜館經營之道,随後金和祥菜館掌勺廚師陳仲曾(又名阿八頭)、天和祥菜館陸桂馥等調入松鶴樓作幫手,又從無錫大新樓請來劉俊英(又名三大)、顧榮桂等名廚掌勺,并聘請擅長京幫、蘇幫點心制作名師張福慶坐作。和記松鶴樓擇吉開張後,一改昔日面貌,以經營蘇幫傳統特色菜肴、承辦中高檔宴席為主,一時名廚荟萃,推出數十種四時名菜佳肴,名聲大振。民國13年,加入蘇州總商會。

民國18年觀前街拓寬時,松鶴樓在原址(今觀前街141号)翻建擴建為600多平方米,樓上隔為大小9間,可設30桌;門懸高僧悟憚大和尚手書金字招牌,牆上書有“各色大菜,馳名京滬;隻此一家,并無分出”字樣,19年1月18日落成開張,店容煥然一新,成為地方名流宴請首屈一指大菜館。30年代,京劇界“四大名旦”之魁梅蘭芳偕金少山、馬連良等來蘇赈災義演,馮玉祥、李烈鈞等愛國将領莅蘇,地方各界都假松鶴樓設宴。

松鶴樓營業應接不暇,但仍堅持經營部分低檔菜肴,并接洽向附近旅館、酒店及居民家中外送小菜,以薄利多銷取信于衆。23年張文炳病故,由其次子張之鈞繼任經理。因其有鴉片癖,又缺乏經驗,全憑協理陸桂馥及其父生前原班人馬撐持。日僞統治時期,一度落到借鄰店楊同泰酒堂賣面點的地步。抗日戰争勝利後,欲圖發展,但物價飛漲,入不敷出,勉強支撐。37年10月,又遭兵痞敲詐,落到經理被押作人質,職工逃亡他鄉的境地。

鞋帽戎镒昌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戎法琴在桃花塢興隆橋開辦戎镒昌鞋底作,後遷至東中市虹橋頭,更名戎镒昌皮件店,經營各類皮件,因講究精工,貨真價實,而聲名鵲起。宣統三年(1911)後,戎镒昌皮件先後在南洋勸業會及萊比錫、芝加哥博覽會等獲獎。民國14年,在石路鴨蛋橋、觀前街設2處分店。

25年,觀前分店改為總店,并擴大經營皮鞋,有生産工人200人。戎镒昌在蘇州國貨商場(今人民商場)和南京中央商場等都開設皮件專櫃。27年,又在上海南京西路1030号設戎镒昌滬店。抗日戰争勝利後,由于洋貨泛濫,通貨膨脹,市場蕭條,戎镒昌業務縮小,重點産銷皮鞋,皮件由上海戎镒昌調撥,店員、工人僅30餘人。

面館朱鴻興

創于民國27年3月。業主朱春鶴自小随父擺馄饨攤,成年後另立門戶,在魚行橋(今人民路吉由巷口)搭棚設店,賣馄饨和五色小籠。因選料講究,制作精細,生意見好,于是拆棚建屋,開辦五開間大店,并擴大經營面點,特聘陸福生、朱阿泉等面馄業高手掌作,聘專門打面師傅,采取28牙細齒滾刀軋面機。面條細而硬,下鍋煮後不爛。朱鴻興面館以花色面點出名,面澆頭十分講究質量。

朱春鶴精選用料生坯,青魚、鳓魚要求2公斤以上、2.5公斤以下,豬肉隻揀後腿肉,雞、蛋、鳝、蝦等亦各有所選,不達标準,甯缺不濫。面點花色品種繁多,有焖肉、肉絲、爆魚、蹄膀、什錦、香菇、凍雞、三蝦及蛋汁排骨、蝦仁蟹粉、蝦爆鳝糊、三鮮火雞等數十種。

在面湯、面碗使用上,亦有奇招。面湯備紅、白兩種,不同澆頭的面點用不同的碗,蹄膀面用紅湯紅花碗,焖肉面用紅湯青邊碗,蝦仁蟹粉面用白湯金邊碗。花色點心有五色小籠、湯包、蒸餃等。尤其是名點绉紗湯包,采用雪花酵面,蒸制講究,至7 成熟時要開籠蓋放氣,表皮形成微绉,食不粘牙,皮不走汁,放在蛋皮絲湯中可5分鐘不沉不爛。

1952年,朱鴻興面館遷至怡園隔壁樓房營業,樓上、樓下兩個堂口,供應品種又增加二面黃炒面、緊酵饅頭等花色。1956年公私合營。1958年調整網點時遷人民路340号,面積擴至300平方米,職工增至30餘人。該館一直保持傳統經營特色,面澆頭以鳝、蝦、魚等時令品種為主,講究用料新鮮、精細,堅持薄利多銷。改革開放以來,店面改造整修一新,傳統面點常有10餘種應市,蟹粉饅頭、菜饅頭常銷不衰。又新設供應早點茶點、承辦祝壽面宴等項目,頗受各界歡迎。

茶葉汪瑞裕

經考證,汪瑞裕茶号始創于清乾隆年間。是由安徽省歙縣西鄉揭田村汪仁瑞堂宗祠的公産出資開設的,資主代理人名汪道生。總店位于原春蕾茶莊的舊址(觀前正山門口),同時在觀東醋坊橋堍開設分店,名汪東裕茶号,簡稱東号;在大成坊口開設另一分店,名汪廣泰茶号,簡稱西店。其目的是排擠他人開設同樣的茶号。庫房設在碧鳳坊,在那裡加工拼配,窨制花茶,操作師傅多達二三十人。

汪瑞裕進貨渠道很廣,常年派人進駐浙、皖、閩等山區,直接采購龍井、毛峰、大方、小種紅茶、貢菊、白菊等,以減少中間環節,得以低價銷售。自窨的花茶,也派人常駐天津、北京、東北,一方面推銷産品,一方面了解茶葉行情,以利競争。因汪瑞裕是宗祠産業,故特聘歙縣人方鼎延為首任經理。以後又聘歙縣人江稚定為繼任經理,任期長達六十餘年。江乃商城運籌中的高手,在他的管理下,汪瑞裕處于全盛時期。江稚定病逝後,聘用程漢章為經理。他又是一位經營能手,接任後繼續開拓,使汪瑞裕的營業狀況空前高漲,達到頂峰。師從江、程兩位經理的學徒達五十餘人,目前仍健在的還不少。

江稚定在任期間,在觀前正山門口建造了三層大樓。三十年代初,直到抗日戰争爆發,汪瑞裕總店一直在此。大樓内,一樓挖有自流井,店堂出售茶葉。店主為充分利用店屋,就想出一個增加營業,推廣茶葉銷售的好方法,将二樓三樓都辟為茶館。但營業方式與衆不同,凡到店裡購買茶葉,就可以上樓免費泡飲,一嘗茶葉風味,如試飲滿意還可以囑堂官帶到下面去再買若幹。在樓上也可以直接泡茶,有綠茶、紅茶、菊花、烏龍,不僅檔次多,還可以點名要下面店堂出售的茶葉。

由于經營别緻,又地處觀前最熱鬧的中心,所以生意極好。茶客一邊嘬茗,一邊遠眺玄都,近瞰街景;熙熙攘攘,莺莺燕燕,觀前盛景一覽無遺。三樓茶座卻是另一個天地。《大光明報》主筆顔益生,姚哨秋,梅晴初,夏有文等人常駐在此,一面飲茶,一面編報。

一般老蘇州不敢上去涉足,免得與報人羅嗦。當時報人被視為“無冕帝王”。稍惹不快,被他們大筆一揮,在報上嘻笑怒罵,冷嘲熱諷一番,弄得你哭笑不得,結果還得小焉者登門緻謝,大焉者送禮請客,紅紅面孔。為了不要自找麻煩,還是少去為妙。他們在三樓編報,得地利之便。因為當時蘇州的各路新聞,觀前為集中之地。記者們偵悉新聞後,馬上可以三腳兩步,走上汪瑞裕三樓,彙報編者,迅速寫成新聞,成為特快消息。所以,顔益生等人每日在三樓彙集消息,寫稿編報直至傍晚才散,并将稿樣直送印刷所排印。汪瑞裕三樓竟成了《大光明報》的編輯部。

以後又在屋頂加層,建了一間小屋(直到舊春蕾拆建時仍在),朝南落地長窗,充滿陽光,由文教界同仁,建立“一九集”(匾額由蔣吟秋先生題字)作為圈内人喝茶下棋休閑場所。張千裡、張建初、彭嘉滋、朱慰元等教育界人士都是其中人物。可惜恕不對外,閑人莫入,至今知者極少。然而,汪瑞裕因此在行業經營中添了一筆濃濃的文化色彩。

解放後,汪瑞裕茶号公私合營,1964年前隸屬平江區日用雜品中心店管理;1964年後隸屬蘇州市雜品公司,文化大革命中1966年改為春蕾茶莊;1969年隸屬平江區财貿革命委員會;1978年隸屬蘇州市棉麻公司;1984年隸屬蘇州茶廠;1999年改為股份制企業,首任經理王通;2002年錢曙韶女士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兩百多年來,汪瑞裕茶号的原老及其後人,堅持誠信經營,勇于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茶葉質量和服務水平,使茶莊經久不衰,居蘇州茶業界百年老店之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