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笙舞

蘆笙舞

傳統民間舞蹈
苗族蘆笙舞是息烽縣石硐鎮石硐村雨鲊、水頭村、下高山、青山苗族鄉瓜種和南山小平壩一帶苗族同胞十分喜愛的苗族傳統舞蹈,2006年列入息烽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1]
  • 中文名:蘆笙舞
  • 外文名:
  • 别名:
  • 苗語稱:究給
  • 特點:男子邊吹蘆笙以下肢的靈活舞動
  • 類别:傳統民間舞蹈
  • 地理标志:貴州東南部、西北部和廣西西部山區
  • 民族:苗族

簡介

蘆笙舞是苗族人民舉行祭祖和節日、喜慶活動時所跳的傳統民間舞蹈,源于古代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獲後感謝神靈賜予和祭祀祖先的儀式性舞蹈,廣泛流行于苗族地區。其中貴州的苗族蘆笙舞主要分布在雷山、關嶺、榕江、水城等地。蘆笙舞表演時氣氛熱烈而歡快,現已成為苗族民衆在稻谷收獲後至來年春播前的農閑期間和喜慶佳節時都要演出的自發性舞蹈。n

相關傳說

蘆笙舞是雷山縣苗族人民祭祖或節日、喜慶的主要舞蹈之一”。但由于曆史原因,相當一部分苗族村寨已失傳,現尚保存蘆笙舞蹈較好的有雷山、交下、巫忙、黨道、南宮、反排、番召、革東、寶貢、台盤等地。蘆笙與蘆笙舞在雷山苗族地區的曆史源遠流長,苗家人認為它是始祖母創造出來的,象征苗家人的母親,它的聲音也是母親的聲音。

蘆笙的創造和蘆笙舞蹈的起源,傳說均源于兩位女性。相傳遠古時雷公山腳有一苗族姑娘長得很漂亮,一天忽然被一野雞精搶入洞穴中。在姑娘萬般無奈之時,連續兩天聽見洞外有竹管聲,姑娘在洞中用口哨聲和竹管聲對吹,最後被這個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尋聲找到洞内,并将竹管交給這個女孩吹奏娛騙野雞精,男孩侍機将野雞精殺死救出女孩。之後,就将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蘆笙。這是蘆笙制作的傳說。

蘆笙舞蹈的起源,傳說是某苗寨有一姑娘,名叫葛仰香,長得很漂亮,已與一個窮苦青年相播相親相愛,然而有一财主想去霸占。一天葛仰香與相播雙雙相約遠離他鄉。被财主知道了,帶家丁尾追二人。當追至一山崖時,相播摔下懸崖身亡。葛仰香為此悲憤不已,便在大年初一邀約同伴一起吹笙舞蹈,以悼相播在天之靈。當大家舞蹈至天黑時,葛仰香倒地,氣絕身亡。後來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兩位苗族男女青年的純真愛情,每每在過年過節吹笙舞蹈以示紀念。

分類

蘆笙舞的舞曲和舞步各地大同小異,蘆笙舞曲根據内容可分為禮樂曲、叙事曲、進行曲、歌體曲和舞曲等。蘆笙舞有吹笙伴舞、吹笙領舞和吹笙自舞幾種形式,吹笙伴舞、吹笙領舞兩種形式中吹笙者7人、9人、11人或更多人均可,吹笙者不舞或在場中小舞,周圍男女群衆層層環繞舞蹈,場面蔚為壯觀。蘆笙舞動作可概括為走、移、跨、轉、立、踢、别、勾、翻等主要類型,這些動作或莊重肅穆,或生動緊湊,或明快灑脫,或輕靈敏捷,反映了苗族人民多樣的生活與文化形态。

雷山苗族蘆笙舞因節日内容的不同而舞姿各異,每個舞姿都包含一定的内容,表演起來優美自然、和諧圓融,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關嶺苗族蘆笙舞是在長期的農耕、狩獵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其中蘊涵了大量的原始農耕文化祭祀禮儀,承載着苗族許多重要的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西部方言苗族歪梳苗支系每年都要在“繞坡”活動中表演這種舞蹈。

滾仲苗族蘆笙舞以滾仲苗寨為中心,分布于貴州榕江縣八開、樂裡、平永、塔石、興華等鄉鎮的部分地區,表演中蘆笙種類和曲調都很多,音色高亢清亮,男性動作熱烈歡快,女性動作飄逸輕盈,在貴州苗族蘆笙舞中獨樹一幟。

水城苗族蘆笙舞又稱“箐雞舞”,是苗族同胞聚會時表演的一種集體競技舞蹈,來源于苗族“老譜”在民族鬥争和生産生活中的經曆,以水城縣南開鄉小花苗支系蘆笙手所跳的舞蹈最具代表性。

文化傳承

苗家人創造了蘆笙,至今仍保存着蘆笙,人人愛吹蘆笙、愛跳蘆笙舞。視笙音為苗音。蘆笙音量高、響度大、人們往往描述為“笙聲沸天”、“蘆震山嶽”、“幾十裡以外都聽得見”,可以說它是世界上古今音量最高,響應最大,響聲最遠的樂器。迄今,三大方言的苗族,無論居住何處,仍以蘆笙作為本民族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态。漢族史籍裡也對苗族蘆笙文化的生動記載:“參差六竹管,長蘆黃鐘濤,短聲清微散,舞來随節施,吹去别促緩,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滿山。”

這是宋代有關對苗族蘆笙文化的記叙。蘆笙在苗家人的觀念中是“母親”(始祖母)創造出來的,其聲音是“母親”的聲音。在“母親”的招喚下,至今三大方言的苗族,無論居住何地,都以蘆笙文化用為本民族的一種表現形态,作為本民族精神意識的一種凝聚與弘揚。母親”(始祖母)創造出來的,其聲音是苗族蘆笙即古代詩書屢屢記載的笙、竿、簧、籠、的再現。蘆笙一般為六管笙,也有多于六管或少于六管的。

現狀

目前,這一獨特的民族民間舞蹈表現形式正面臨着後繼乏人、瀕臨失傳的窘境,急需搶救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