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

中國傳統工藝印染品
藍印花布是傳統的镂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曆史。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藍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漿烤藍,采用全棉、全手工紡織、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制成。[1]廣義的藍印花布:包括紮染、蠟染、夾染和灰染。傳統的紮染、蠟染、夾染和灰染大多以藍靛為染料,雖然防染的方法不同,但成品都是藍白相間的花布,所以可以統稱為藍印花布。其共同點是材料為布(或手織布),染料為植物藍靛,制作過程為手工操作。狹義的藍印花布:人們長期以來習慣于把以植物藍草為染料,用黃豆粉和石灰粉為染漿,刻紙為版,濾漿漏印的灰染藍白花布稱為藍印花布。
    中文名:藍印花布 外文名: 别名: 又稱:靛藍花布 俗稱:藥斑布、澆花布等 源于:秦漢 興盛:唐宋時期

曆史

藍印花布源于秦漢、盛于商業發達的宋朝,而廣泛普及于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清之際,現代所見藍印花布的樣式,多數為明清一代的作品。這些以藍印花布制成的蚊帳、被面、包袱、頭巾、門簾等生活用品,樸素大方、色調清新明快,圖案淳樸典麗,曾深受歡迎。因此,染坊業一度成為地方上的顯業。史載宋元之際桐鄉藍印花布極為繁榮,形成了:織機遍地,染坊連街、河上布船如織的壯觀景象,其中,石門(古稱玉溪)的“豐同裕”、“泰森”等染坊店一時成為行業中的翹楚。所制“瑞鶴鳴祥”、“歲寒三友”“梅開五富”、“榴開百子”等久負盛名。

藍印花布是一種曆史悠久的傳統手工印染制品。傳說有一個姓梅的小夥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在了泥地裡,衣服變成了黃顔色,怎麼洗也洗不掉,但人們看到後卻很喜歡,然後他就把這件事告訴他一個姓葛的好朋友。

後來他倆就專門從事把布染成黃色,又有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們把布晾在樹枝上曬幹時不小心被風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藍草,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闆藍根草,它裡面有一種成分叫靛藍,可以把布染成藍色,等他們發現這塊布的時候,黃布已變成了一塊花布,“青一塊、藍一塊”他們想這奧秘肯定在這個草上,此後,兩人又經過多次研究,終于把布染成了藍布,梅葛兩位先生也就成為了藍印花布的祖師爺。

工藝

藍印花布是傳統的镂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曆史。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藍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漿烤藍,采用全棉、全手工紡織、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制成。

簡單、原始的藍白兩色,創造出一個淳樸自然、千變萬化、絢麗多姿的藍白藝術世界。藍印花布的紋樣圖案都來自于民間,反映了百姓的喜聞樂見,寄托着她們對美滿生活的向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在題材和内容上,老百姓那種健康和質樸的心靈,在民間藍印花布上得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統一,因而藍印花布确實真實地反映了一種深厚的文化和藝術積澱。

藍印花布的圖案取材于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戲劇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動植物和花鳥組合成的吉祥紋樣,采用暗喻、諧音,類比等手法盡情抒發了民間百姓憧憬美好未來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民間的傳統習俗上,藍印花布占有相當位置。以前,女兒出嫁時一定要帶上母親早已準備好的一條用靛藍布做成的飯單,這樣的習俗是顯示女兒嫁到男家後“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治理家政能力。姑娘出嫁時的衣被箱裡必定會有一、二條藍印花布被面,大都是龍鳳呈祥,鳳戲牡丹圖案的“龍鳳被”,稱之為“壓箱布”。可見在當時藍印花布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操作

江蘇南通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東臨黃海,南倚長江,氣候溫宜,山清水秀,物阜民豐,素有“崇川福地”之稱。南通曆來是人文荟萃之地,吳越文化,荊楚文化,齊魯文化在此融彙,形成了江海平原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風情。在千餘年的曆史中,南通人民創造并發展了豐富多彩、名噪四方的民間工藝。諸如紮染、彩錦繡、哨口風筝(闆鹞)、木版印畫、工藝葫蘆等。

南通藍印花布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工藝品之一。由吳元新創辦的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已被列為中國藍印花布傳承基地,由他負責申報的"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已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南通也被命名為----藍印花布之鄉,這些榮譽稱号與吳元新30多年來默默的在藍印花布領域不斷研究,堅持将傳統傳承了下來是分不開的。

南通民間藍印花布始于明代,流傳至今。經過一代代民間藝人尤其是當代民間工藝家的不懈努力,從單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種面料的制品,從生活實用型走向實用、裝飾多種類型、從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會,達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輝煌。

從蓼藍草中提取藍作染料(靛藍),把镂空花版鋪在白布上,用刮漿闆把防染漿劑刮入花紋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幹後放入染缸,布下缸20分鐘後取出氧化、透風30分鐘,一般經過6至8次反複染色,使其達到所需顔色。再将其拿出在空氣中氧化,晾幹後刮去防染漿粉,即顯現出藍白花紋。因為是全手工印染,幹後的漿不免會有裂紋,形成了手工藍印花布特有的魅力----冰裂紋,而現在的機印花布或沒有采用傳統的技藝的藍印花布則藍白分明,毫無手工的痕迹,因此對傳統技藝的保護迫在眉睫,藍印花布的圖案吉祥喜慶、為近世三百年來平民百姓所喜聞樂見。

分類

藍印花布一般可分為藍地白花和白地藍花兩種形式。藍地白花布隻需用一塊花版印花,構成紋樣的斑點互不連接,例如:梅、蘭、竹、菊。白地藍花布的制作方法,常用兩塊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蓋版”。蓋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連接點和需留白地之處遮蓋起來,更清楚地襯托出藍色花紋。另一種印制白地藍花的方法,是以一塊單獨的印花版襯以網狀物,花版的紋樣無需每處連接,刻好後用膠和漆将花版粘牢在大面積的網狀物襯底上,然後再刮印漿料。有的藍印花布還是雙面的,這就需要在正面刮漿幹透後,利用拷貝桌在反面對準正面紋樣再刮漿一次,這樣染後就可得到雙面的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是一種曾廣泛流行于江南民間的古老手工印花織物。她那樸拙幽雅的文化韻味,在我國民間藝術中堪稱獨樹一幟,千載之下散發着東方文化魅人的芳香。

演變

藍印花布源于秦漢,興盛于商業發達的唐宋時期,《古今圖書集成》卷中記載:“藥斑布——以布抹灰藥而染青,候幹,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

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清之際,藥斑布已普遍流行于民間,所以《古今圖書集成》物産考曰:“藥斑布俗名澆花布,今所在皆有之。”《光緒通州志》記載:“種藍成畦,五月刈曰頭藍,七月刈曰二藍,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攪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小缸青。”

現代所見藍印花布的樣式,多數為明清一代的作品。這些以藍印花布制成的蚊帳、被面、包袱、頭巾、門簾等生活用品,樸素大方、色調清新明快,圖案淳樸典麗,曾深受歡迎。因此,染坊業一度成為地方上的顯業。史載宋元之際桐鄉藍印花布極為繁榮,形成了:織機遍地,染坊連街、河上布船如織的壯觀景象,其中,石門(古稱玉溪)的“豐同裕”、“泰森”等染坊店一時成為行業中的翹楚。所制“瑞鶴鳴祥”、“歲寒三友”“梅開五富”、“榴開百子”等久負盛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