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薅草鑼鼓又稱薅草号子,俗稱“打鬧歌”。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民歌藝術形式。是土家人在薅草季節,聚集數十乃至數百人在進行集體勞動時,請兩名歌手一個擊鼓,一個敲鑼面對薅草的衆人,随着鑼鼓聲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種土家族民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酉陽古歌》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文名:薅草鑼鼓
  • 外文名:
  • 别名:
  • 别 名:薅草号子
  • 批準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産編号:Ⅱ-123

結構

薅草鑼鼓它由田間生産、薅草勞動、山歌藝術等表現形式組成。主要以二人敲鑼打鼓給薅草人提勁,以此提高勞動效率而世代相傳的、表現勞動生産與音樂相結合的獨有山歌歌種。演唱時用高亢的唱腔,并加之鑼鼓穿插、幫襯,人聲與器樂交相輝映,诙諧幽默,場面十分壯觀。經過酉陽民族文化工作者的搶救、挖掘和整理,“薅草鑼鼓”已走出酉陽土家山寨,走向了大江南北。

薅草鑼鼓,渝黔一帶土家人俗稱“打鬧”、“打鬧歌”,鄂西州一帶也有叫“山鑼鼓”的,它由薅草勞動形式和田歌藝術形式兩部分組成,是土家族的一種伴随勞動生産與音樂相結合的民間藝術形式。

在結群薅草、挖土、栽秧時,一般有兩位歌師傅領唱或對唱山歌,一人按節奏擊鼓,一人應點敲鑼,鑼鼓間歇,歌聲即起,輪流對唱,整日不歇。

曆史上,土家族地區山大人稀,單家獨戶勞力不足,加上野獸出沒,竊食莊稼,傷害人畜。在這種特定的自然條件和勞動環境中,土家族人形成了團結互助、結伴成群、協作生産,并配以鑼鼓敲擊,既可作為勞作的信息,又可以起到驚吓野獸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了風格獨具的薅草鑼鼓。薅草鑼鼓具有相對固定的結構格式,它一般由“歌頭”(俗稱“引子”)、“請神”、“揚歌”、“送神”幾部分組成,有着請神求願、組織生産、鼓舞生産、調節情緒等功能,是土家族人的勞動進行曲。

特點

從古至今,在勞動中衍生出了衆多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其中,薅草鑼鼓就是一種伴随田間集體勞作,在“歌郎”的帶領下以鼓擊節、一領衆合,并以口傳心授的方式流傳至今的民族民間音樂形式。

薅草鑼鼓觸山歌、民歌和地方戲曲為一體,其音域寬廣、渾厚、高亢,加上巨大的鑼鼓聲,震撼山谷,氣勢磅礴。薅草鑼鼓是農民在田間自娛自樂,消累解乏,調動勞動激情,統一勞動進度的一種方式。

“巫山族薅草鑼鼓”是巫山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該項目的成功申報,是對巫山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者一極大的鼓舞,同時“巫山薅草鑼鼓”這一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将會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薅草鑼鼓的打唱者稱“歌牌子”或“歌頭”,邊打邊唱,現編現唱,堪稱能人,其打擊樂有鼓、钲、钹、馬鑼等。“歌牌子”或“歌頭”領唱,衆接腔合唱,配以鑼鼓伴奏。鼓聲時輕時重,陰陽有緻。鑼鼓聲熱烈響亮,領唱者慷慨激昂,勞動群衆的和聲波瀾起伏,在山谷裡久久回蕩,原生态韻味悠長。

樂器組成

薅草鑼鼓的樂器,主要有鼓、鑼、钹、馬鑼四件響器組成,鼓手領隊,發歌指揮,既指揮唱歌,又指揮生産,号召力很強。也有兩人一班,一人挎着鼓,打鼓發歌,一人掌握鑼鼓架,架上挂着大、小鑼和钹,敲打三件樂器接歌。

薅草鑼鼓演唱形式靈活,或互相接歌,你叫我接;或一領衆和,一人或兩人叫,鋤草的人一齊接;或鑼鼓師付自打自唱,不拘一格。“唱”和“打”也有不同的配合,若唱時不打,隻以鑼鼓作間奏,謂之“住鼓聽聲”;若邊打邊唱,以鑼鼓伴歌,則稱之“鼓裡藏聲”。

有的地方還配有唢喇,稱為“吹鑼鼓”,僅用打擊樂器伴奏接腔的稱作“盤鑼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