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

苦丁

冬青科冬青屬植物
苦丁,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台灣莴苣Lactuca formosana Maxim.的幹燥根或全草。分布于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濕,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疔瘡癰腫,咽喉腫痛,疥癬,痔瘡,蛇咬傷,風濕痹痛,跌打損傷。[1]
  • 中文名:苦丁
  • 别名:茶丁、富丁茶、臯盧茶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冬青科
  • 屬:冬青屬
  • 種:大葉冬青
  • 分布區域:西南、華南
  • 拼音:kǔ dīng

别名

小山蘿蔔、龍渣口、叉頭草、蛾子草、大葉蜈蚣草、楊梅蒜、羊奶草、野苦麻、高腳蒲公英、丁蘿蔔、雙股金钗、乳漿草、九刀參、八楞麻

入藥部位

幹燥根或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濕,活血。

主治

疔瘡癰腫,咽喉腫痛,疥癬,痔瘡,蛇咬傷,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指疔:(苦丁)鮮根适量。洗淨搗爛,略加輕粉少許,研勻,塗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2、治皮膚癬疥:(苦丁)鮮草搗爛,混合豬油,包于紗布内,擦拭患部,每日2-3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3、治慢性闌尾炎及闌尾周圍膿腫:台灣莴苣全草60g,紅花3g,桃仁9g,大血藤30g。黃酒與水合煎服,每日2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搗敷;或煎水洗。

采集加工

春、夏間采收,洗淨,鮮用或曬幹。

形态特征

台灣莴苣,又名台灣山苦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cm。全株均有白色乳汁。主根數個,圓錐形。莖單一,直立,上部多分枝。葉互生;通常無柄;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14cm,寬3-5cm,羽狀分裂,先端裂片較大,兩側裂片略下傾,先端尖銳或漸尖、或鈍,基部呈耳狀抱莖,邊緣複作齒牙狀,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主脈上具長毛。頭狀花序頂生,排成圓錐花叢;總苞圓筒狀,苞片覆瓦狀排列;花淡黃色,全部舌狀;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花柱纖細,柱頭2裂。瘦果卵圓形,扁平,黑色,先端具喙,冠毛白色,細軟。花期5-9月。

生長環境

生于路邊及荒野。分布于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現代應用

治療扁桃體炎。

相關論述

1、《草木便方》:“解毒,散熱,清火,利筋骨。治中惡,羊疔,同蕌用。蛇傷起皰,搗塗。”

2、《食物中藥與便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适用于一切瘡疖癰疽、無名腫毒等各種感染化膿性炎症。也有用治闌尾炎者。”

上一篇:槲樹

下一篇:中國刀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