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登堡号飛艇

興登堡号飛艇

德國的齊柏林飛艇
興登堡号飛艇(LZ129Hindenburg),航空器注冊編号為D-LZ129,是一艘德國的齊柏林飛艇,全長240米、高41米,重220噸,其長度有波音747的三倍半、隻較泰坦尼克号短少24米而已,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器。興登堡号飛艇在1937年5月6日,在一次例行載客飛行時,準備着陸的飛艇在離地面300英尺的空中起火,船體内的氫氣和易燃的蒙皮導緻大火迅速蔓延,飛艇迅速被焚毀,造成飛艇上的97位乘客中的36人及地面上的1人死亡,這成為當時航空界最慘重的災難之一。[1]
    中文名:興登堡号飛艇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The Hindenburg 制造國:德國 首飛時間:1936年3月4日 全長:803英尺(244.75米) 充氣類型:氫氣 制造商:齊柏林公司 最大時速:135km/h (85mph) 服役年份:1936–37年

簡介

“興登堡”号是齊柏林飛艇為德國政府建造的飛艇艦隊中的最先進也是最大的一艘,人們以當時的德國總統興登堡的名字為其命名。它是20世紀30年代“空中的豪華客輪”,曾經連續34次滿載乘客和貨物橫跨大西洋,到達北美和南美。

興登堡号飛艇在啟航的第二年,在一次例行載客飛行中從法蘭克福飛往美國新澤西州的雷克霍斯特海軍航空站。準備着陸時發生當時航空界最慘重的災難之一。人們提出了多種理論來解釋飛艇起火的原因,包括靜電、雷擊和引擎故障等,也有人認為飛艇是因遭到蓄意破壞而起火。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領空安全高級調查員Greg Feith于紀錄片《重返危機現場》提出這災難是由于船長急轉使鋼索斷裂打破氫氣囊、為趕時間于下雨期間強行降落、靜電打火引燃洩漏的氫氣引發大火。

這場災難也借由電影、小說、紀錄片等方式被廣泛地宣傳。而興登堡号的墜毀,正式宣告了飛艇時代的結束。

建造

1936年3月,德國的齊柏林飛艇公司完成了飛艇LZ129“興登堡”号的建造,“興登堡”号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也是最豪華的。它全長達248.6米,幾乎和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客輪“瑪莉皇後”号一樣長,最大直徑41.4米。為了建造“興登堡”号,一共用了128.8公裡長的鋼絲,101.43公裡長的鋼筋,五百多萬顆鉚釘。最後用巨大的纖維蒙皮将它包裹成一個巨大的“雪茄”(德國人稱之為“香腸”)。飛艇裝上燃料和發動機僅僅隻有100噸重,但它卻可以裝載363噸的旅客和貨物。

構造配置

發動機與燃料

“興登堡”号是齊柏林系列飛艇中第一艘采用柴油發動機的飛艇,它裝有4台1100匹馬力的梅巴赫柴油發動機。比起以前的飛艇所采用的汽油發動機來柴油發動機不但震動更小而且更經濟。當“興登堡”号滿載燃料時它可以載着110名旅客和乘員以130公裡/小時的速度飛行16100公裡,相比較20世紀30年代的其它許多飛艇,“興登堡”号巨大的艇身被分割成16個相互獨立的氣囊,這些氣囊能夠裝載203760立方米的易燃的氫氣。

外皮

飛艇的外皮用堅韌的棉線制成,能夠防水,而且用一種叫多普的化學塗料做了強化。 

客艙

所有的旅客和飛艇高級軍官都居住在飛艇的中部客艙中,其他的飛艇乘員則居住在飛艇的尾艙中。旅客的卧室裡配備了熱自來水,餐廳裡鋪着白的亞麻桌布的餐桌上擺放玻璃器皿。 

吸煙室

盡管飛艇艇體内有高度可燃的氫氣氣囊,“興登堡”号飛艇仍設有吸煙室。登機時雖然禁止乘客随身攜帶火柴和打火機,但乘客還是可以在飛艇上買到香煙和古巴雪茄,在防氫氣洩入的密封室内吸煙。吸煙室内僅有一個電子打火機。專由一位乘務員監管乘客及船員通過密封艙的雙扇門進入吸煙室,并确保沒有人把點燃的香煙或煙管帶出密封室。

輕質鋼琴

“興登堡”号飛艇的所有者力求飛艇客機設備豪華,他們讓著名的朱利葉斯·博蘭斯勒鋼琴制作公司專門按照嚴格的飛艇載重标準制作了一架輕質的袖珍鋼琴。此鋼琴主要由鋁合金制成,總重不到400磅。這架鋼琴隻在“興登堡”号飛艇首次飛行時被使用。

起火爆炸

1937年5月3日下午5點,“興登堡”号飛艇駛出機庫。飛艇的艇長為馬克斯・普魯斯,監督這次飛行的是齊柏林公司的飛行主任厄内斯特・萊曼。5月6日下午3點,“興登堡”号出現在萊克赫斯特的上空。基地指揮官查爾斯·羅森達爾用無線電聯系上了普魯斯艇長,建議暫緩着陸,待雷暴天氣好轉後再說。普魯斯艇長隻好調轉航向,往西南方飛去,等待天氣好轉。下午5點12分,萊克赫斯特的風力減弱,羅森達爾通知“興登堡”号:“降落條件已具備,地勤人員已就位。”

艇長布魯斯下令調轉方向,返回萊克赫斯特,飛艇遇到大暴雨,航速越來越低。下午6點零8分,羅森達爾再次呼叫“興登堡”号。他告訴飛艇,天氣已經好轉,建議盡早完成降落。“興登堡”号終于又到達基地上空。雨已經慢慢地小了,不過這一地區仍在雷暴範圍内。下午6點11分,艇長命令飛艇掉頭,逆風降落,兩分鐘後,風向轉了。艇長仍然決定直接降落。6點19分,普魯斯命令最快速右轉,與風向保持一緻。6點20分,飛艇到達了降落區域。6點21分,兩根固定纜繩先後被放下去,艇長準備放下主纜繩。

6點25分,地勤人員突然看到飛艇的平衡翼附近出現了火光,飛艇開始劇烈燃燒,在第一束火苗出現34秒後,“興登堡”号被大火徹底吞噬了。殘骸墜毀到地面上,面目全非。97名人員中,有29人當場喪生,一名地勤人員死亡,還有7人因救治無效在醫院去世。直到事故發生為止,“興登堡”飛艇已十次安全地往返于大西洋兩岸之間,共載客1002人次。

事故調查

官方報告

事故發生後,美國和德國展開了聯合調查。聯合調查報告上說,一個火花點燃了洩露的氫氣,随後在34秒種内将整個飛艇燃燒殆盡。

空難調查員格雷格・菲斯發現,在災難發生的前14分鐘,“興登堡”号開始最後階段的降落飛行。飛艇上積蓄的大量靜電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結構上;災難發生前11分鐘風向突然轉變,艇長為了盡快讓飛艇降落,沒有讓飛艇緩緩調整方向,而是向左進行了急轉彎。

在突然轉向形成的壓力下,4号氣囊附近的一根拉索斷裂。于是,氣囊被撕裂,氫氣開始洩露出來。空難發生前8分鐘,普魯斯艇長注意到飛艇尾部下沉。他命令機組人員扔掉壓艙的水袋,以保持飛艇的平衡。1分鐘後,普魯斯又下令向右急轉,讓艇身與停機系留裝置的方向保持一緻。但飛艇仍在漏氣,尾部仍然較沉。普魯斯又命令6名機組成員到飛艇前部去,平衡前後的重量。普魯斯艇長太急于讓飛艇降落了,根本沒有考慮到尾部下沉可能是氫氣洩露所緻。

災難發生前4分鐘,“興登堡”号停了下來,機組人員放下纜繩。地面的目擊者注意到,飛艇頂部靠近尾翼的地方出現了顫動,他們不知道,那正是氫氣從氣囊中溢出的迹象。下午6點25分,由于在下雨,飛艇金屬框架上的電荷通過潮濕的繩子傳到地面。但導電性能差的外皮上仍然聚集着大量在飛行過程中以及惡劣天氣下産生的靜電。于是,靜電電壓達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

靜電以最短的路徑釋放着電壓,在外皮與金屬客艙之間形成了靜電火花,從而點燃了洩露的氫氣。大火迅速吞噬了整個飛艇。16個氣囊中的20萬立方米氫氣全部燃燒起來。34秒之後,龐大的“興登堡”号飛艇徹底被燒毀。

菲斯認為,“興登堡”号空難是在雷暴天氣條件下形成的靜電火花點燃洩露的氫氣所緻。不過,菲斯還有一個謎團沒有解開。氫氣燃燒的火焰是不可見的,而目擊證人稱,“興登堡”号燃燒是形成了橙色的火焰。

菲斯進行了另一項試驗,他用打火機點燃了氫氣流,火焰是不可見的。但是當他把一些布料放進氫氣火焰中時,火焰變得可見了。菲斯得出了結論:氫氣燃燒的火焰是透明的,但人群當時看到的不是這種透明的火焰,而是飛艇外皮被點燃以後形成的火焰,所以是橙色的。

其他理論

在飛艇失事以後,還有許多種版本的事故原因開始流傳,有的說是“興登堡”号引擎的回火引燃了洩漏的氫氣,有的說是雷雨引起的靜電,也有不少人認為“興登堡”号是在放下系泊繩時産生靜電火花引爆了氫氣。

更多的人認為這是一起蓄意破壞,其中包括飛艇的設計者雨果·埃克納博士,他聲稱:“這很像是一起由人為破壞導緻的災難。我曾經收到一些匿名恐吓信,不斷的警告我‘興登堡’号不要在萊克赫斯特降落。”他說,“也許當時在飛艇的尾艙中就安置有炸彈。”齊柏林公司創始人的侄子C·齊柏林伯爵也對埃克納博士的觀點表示了支持。

而無論是美國方面還是德國方面的調查組都有意無意的排除了人為蓄意破壞這樣一種明顯的可能。因為這樣一種那怕僅僅隻是個推論也将會引發一場兩國争端而導緻兩國關系緊張。德國空軍元帥赫爾曼·戈林派遣到美國去調查空難的技術小組最後認定這次空難是“由靜電引起的”。美國方面也認可了德國方面的調查結果。而此前紐約市警察局炸彈處理小組的喬治·麥考特利從災難現場收集的所有物證試圖重建現場,其中包括一個定時器。

微小靜電

2013年3月,英國航空工程師詹姆·坦斯費爾德帶領研究小組在德克薩斯州的西南研究基地對“興登堡号”的整個降落和起火、爆炸的過程進行了縮小比例的重現,結果發現,引起爆炸的火花并非人為導緻,而是飛艇靜電作用。坦斯費爾德已經将整個模拟重現的過程以及小組的分析和結論拍成了一步紀錄片,并将于電視台播放。

時代結束

“興登堡”号空難宣布了商用飛艇時代的結束。空中運輸業就此從“興登堡”号的打擊中改變了發展方向。1939年,第一架滿載乘客的商業飛機越過了大西洋。人們從災難中吸取了寶貴的教訓,此後再也沒有公司用氫氣來填充客運飛艇。在“興登堡”号空難之後,齊柏林公司立即設計了類電車。這台機器安放在法蘭克福的機場上,用來檢測大氣中的電活動。這是航空史上第一次以精确的數據來分析雷暴天氣。現今,掌握天氣情況已成為保證航空安全的前提。

相關逸事

航空郵件被成功遞送。齊柏林飛艇是橫越大西洋提供航空郵寄的先驅。“興登堡”号飛艇在這最後一次航行中裝運着将近17000封信件。令人驚訝的是,其中在防護箱内的176封信件在飛艇墜毀後幸存下來,并在飛艇出事四天後被寄出。這些被燒焦但仍有部分可讀的信件成了世界上最珍貴的集郵文物。

納粹原想以“阿道夫希特勒”的名字命名飛艇。設計師埃克納并不支持第三帝國政權的統治,他拒絕了宣傳部長戈培爾提出的飛艇以希特勒名字命名的要求,而用已故的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的名字命名該飛艇為“興登堡”号。

盡管“興登堡”号飛艇的建造先于第三德意志帝國當權,許多的納粹政權人士仍把“興登堡”号視為德國威嚴勢力的象征。納粹宣傳部部長約瑟夫戈培爾下令“興登堡”号飛艇于1936年3月第一次公開飛行,這是與齊柏林“伯爵”号飛艇共同完成德國空中4100英裡遊覽的計劃之一,旨在為公民投票集合多方支持認可後,再次攻占萊茵蘭。在其飛行的為期四天内,飛艇特制的喇叭以巨大聲響播放着愛國歌謠和支持希特勒的公告,裝有宣傳冊和納粹黨所用十字旗的降落傘被空投降落到德國多個城市。同年8月,“興登堡”号出現在柏林夏季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它在希特勒到來之前的片刻挂着五環旗從運動場上空飄過。

飛艇的尾翼上塗有納粹标記“卐”字符,“興登堡”号飛艇就是納粹勢力的象征,在最後一次飛行之前就經常遭受到炸彈威脅,因此關于“興登堡”号空難的事故原因解釋之一就是飛艇的内部安放了定時炸彈。芝加哥WLS電台的播音員赫伯·莫裡森當時正在直播“興登堡”号抵達的情況,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大西洋兩岸之間直播的節目。那段著名的廣播記錄了他的聲音在短短的十多秒内由興奮轉為驚恐,最後歸于痛苦的嗚咽,他發表了著名評論:“噢!對全人類及所有乘客而言,這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災難之一。”将現場的恐怖迅速的傳播到了全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