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方式

經濟發展方式

經濟增長的方式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了由經濟增長方式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首先涉及經濟增長方式的概念及其類型特征。以《現代經濟辭典》給出的定義為代表:經濟增長方式是“生産要素的分配、投入、組合和使用的方式”。這一定義言簡意赅。然而從實際觀察出發,這個定義過于狹窄。其實,凡是有助于驅動經濟增長的要素組合,均可以稱之為經濟增長的一種方式。
    中文名:經濟發展方式 生産要素:數量增加、結構變化、質量改善 内容:經濟增長方式,産業結構、收入分配 設計:經濟增長方式的概念

提出

黨的十七大

内容

要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産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産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定義

含義

經濟增長方式一般是指通過生産要素變化包括數量增加、結構變化、質量改善等,實現經濟增長的方法和模式。

内容

經濟發展方式的内容既包括經濟增長方式的内容,還包括産業結構、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鄉結構、區域結構、資源利用、生态環境等方面的内容。

重要意義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适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增強我國經濟抵禦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競争中搶占制高點、争創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是适應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标新要求、滿足人民群衆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重點措施

第一,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按照優化需求結構、供給結構、要素投入結構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加快調整城鄉結構,加快推進城鎮化,加快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國土開發空間結構,既着眼于化解過去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又為經濟不斷邁上新台階、長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創造條件。第二,加快推進産業結構調整,适應需求結構變化趨勢,完善現代産業體系,加快推進傳統産業技術改造,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三次産業在更高水平上協同發展,全面提升産業技術水平和國際競争力。第三,加快推進自主創新,緊緊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更加注重自主創新,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宏大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謀求經濟長遠發展主動權、形成長期競争優勢,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第四,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構建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大幅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大幅降低農業生産經營成本,大幅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第五,加快推進生态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技術體系和生産體系,加快實施生态工程,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第六,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針對社會發展和民生領域的突出問題,大力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快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發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會服務,更好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第七,加快發展文化産業,在重視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同時,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發展經營性文化産業,加快開拓文化市場。第八,加快推進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互利共赢的開放戰略,統籌好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加快調整出口貿易結構,加快調整進口貿易結構,加快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在經濟發展中,也更多地強調要依靠科技創新。創新驅動要依靠科技進步,要加快人才培養,包括對勞動力培訓,提高勞動力的素質,應該說,在這些方面也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症結

在經濟領域主要表現為經濟結構不合理;在社會領域主要表現為利益格局扭曲,在行政體制領域主要表現為事權和财力不匹配。

當前發展

增長維持

早在10多年前,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Krugman)等就認為,東亞投入驅動型的增長(input-driven growth)有損于經濟增長效率的提高,從長期看将會導緻經濟增長的緩慢并最終導緻崩潰。1997年出現的亞洲金融危機似乎也驗證了克魯格曼等人的這一看法。在總結這場危機時,他進一步強調東亞經濟增長主要是通過流汗方式(資本積累)獲得的,而非通過靈感方式(技術進步)獲得的。這種方式使得經濟增長率很高,但是資源利用效率卻不高。應當承認,要素投入驅動的增長方式也是目前我國居主導地位的增長方式。因此,克魯格曼們的這種預言是否也會在中國身上應驗?換言之,這種經濟增長方式還能夠維持多久?

觀察日本和韓國的經濟增長實效可以看出,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遲早是要結束的。這個結束的日子在于經濟增長曲線與通貨膨脹曲線出現一個交點:原本兩條曲線相離相平行變動,但是終究兩條曲線要相交,由此宣告低通脹高增長或無通脹增長時代的結束,中國的經濟增長曲線與通貨膨脹曲線還處于相離狀态,其平行相差度保持在7-8個百分點。所以,在可以預計的若幹年中,經濟增長方式還可以繼續發揮它的積極作用。但是,正如前面的分析所指出的,這種增長方式的能耗降低能力正在衰減,如果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早晚會出現日韓所遇到的增長黃金時代的終結。為此,國民經濟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努力保持和延長這個黃金時段。

如何保持無通脹增長的黃金時段并使得其盡可能的延長?回答這個大問題應當說大大超出了本文所能容納的篇幅。這裡隻想指出幾點設想:

第一,在傳統的、舊的增長方式潛力尚未完全耗盡之前,應當積極培育現代的、新的增長方式。通過用新的增長方式置換舊的增長方式,來繼續保持無通脹增長或低通脹高增長的局面。作為一種增長方式轉變的預期結果,應當是在增長諸種要素中,技術進步貢獻率超過勞動貢獻率與資本貢獻率之和。中國技術進步貢獻率隻有不足40%,因此需要耐心與恒心,也需要穩定的内外部環境,任重道遠。可以預言的是,在通往技術進步貢獻率超過50%的道路過程中,能夠繼續保持無通脹增長或低通脹高增長的狀态,對中國乃至全世界說來都将是最大的福音。

第二,在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過程中,技術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等組合創新應當是首位的,重中之重。技術是直接構成生産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内在驅動力的創新。就技術與制度的關系而言,存在着含混的解說,比如認為制度高于、重于技術,以至于人們不再關注技術的持續創新,而把主要熱情集中在制度創新上。其實按照曆史唯物主義的認識,技術作為生産力的組成部分,是基礎性的、原動力的,而制度作為上層建築,是産生于生産力的需要并積極維護生産力發展的需要。制度當然不可能高于或重于技術,但是制度可以積極推動或消極對抗技術生産力發展的需求。技術創新是我國面臨的主要矛盾。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首先需要明确追求技術創新。

第三,建立起能夠保護和促進技術發明和創新的有效機制。我國技術創新不足,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是與缺乏完善的知識産權保護制度與技術利用環境有着直接的聯系。盡管有關知識産權保護、技術發明獎勵、國家專利申請等法律制度都已經建立,但是對實際使用及對侵犯知識産權、技術專利的行為依然缺乏制度上和行動上的有效約束。許多地方還存有漏洞。比如,對于知識創造和技術發明源頭的學術論文侵權、剽竊等行為,隻有學術道德的約束而無法律上的明确懲罰。有種觀點認為,“一個人如果偷錢,大家都恨他,小偷擡不起頭,社會就會平安穩定。可是如果這個小偷偷竊的是别人的學術成果,如果大家還都恨不起來,那麼學術就沒有希望了。這就如同有人為了發财去搶銀行,如果學術界都去搶銀行,社會就會亂了,學術界也會失去公信力。”這種狀況必然制約着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對學術領域的制度建設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來源:《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6期)

發展方式

黨對經濟問題的認識和理念,經曆了一個從“增長”到“發展”的轉變過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必須把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十一五”時期的戰略重點,努力取得突破性進展,使經濟增長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質、高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注重質量效益的基礎上。十七大将黨對經濟問題的認識又推進了一步,明确提出,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彰顯出中國共産黨對21世紀中國發展的理念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

經濟發展,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實際福利的增長過程,不僅指社會财富的量的增多,還包括社會财富的質的提升,即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變化,投入産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等。可見,經濟發展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持續高級化的進程和人口素質、生活質量、生活方式不斷提高和文明化的過程。

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經濟發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僅包含經濟增長方式,而且包括結構(經濟結構、産業結構、城鄉結構、地區結構等)、運行質量、經濟效益、收入分配、環境保護、城市化程度、工業化水平以及現代化進程等諸多方面的内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要突出經濟領域中“數量”的變化,更強調和追求經濟運行中“質量”的提升和“結構”的優化。其鮮明特征在于:顧及可持續性,顧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和産業升級,顧及就業、消費、分配等一系列社會需要等。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的數量型擴張向質量型發展的理念升華。實現這一理念,需要進一步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基礎上轉變政府職能和各級幹部的工作作風,盡快建立起與這種新的經濟發展理念相匹配的幹部考核指标體系,其中特别要處理好幹部定量考核與發展導向之間的關系。為此,至少要做好四方面的轉變:一是從過去側重于考核物質指标,轉向注重考核以人為本指标;二是從過去側重于考核經濟數量指标,轉向注重考核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指标;三是從過去側重于考核經濟發展速度指标,轉向注重考核經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指标;四是從側重于考核短期利益指标,轉向注重考核可持續發展指标。

專家分析

經濟發展方式與市場本質

劉周《市場本質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市場本質”的概念,認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順應市場規律的決定,是勢在必行的重大決策,是引領世界潮流的重大決策。以下是該文主要觀點:

市場本質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一)市場的本質是大衆購買力與大衆需求的結合。沒有購買力的大衆需求是形不成市場的。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目标是建成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發展體系。——所謂環境友好型,不僅包涵自然環境,更應該包涵社會環境。隻有支撐經濟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得到保障,經濟才能健康發展。隻有經濟發展所需的市場基礎得到保障,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才有保障;隻有大衆購買力得到保障,經濟發展所需的市場基礎才會得到保障。

(三)一切形式的經濟實體都是以大衆購買力作為其終極消費市場的。即使是表面上看起來不會直接依賴大衆購買力的經濟門類,譬如原材料生産行業等,也都是以大衆購買力作為終極市場的。如果大衆購買力疲軟,則原材料生産企業也一定會受到影響,因為使用這些企業的産品的行業是依賴于大衆購買力的。這些行業在受到大衆購買力疲軟影響的時候,所需的原材料自然會減少。因此,幾乎沒有一個經濟實體是不受大衆購買力的影響的。

(四)建成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體系的核心,就是保障大衆購買力的提高與經濟發展速度基本同步。也就是說必須使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收入增長速度與經濟發展速度基本同步。隻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才能維持經濟領域的“生态平衡”。

(五)社會和諧的基礎在于經濟領域。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體系就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六)不僅中國還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全世界都需要發展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2008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就是全球市場疲軟(即全球購買力疲軟),任何損害大衆購買力的行為,都必然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所以,隻有發展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才能避免全世界的由經濟發展問題所引發的一切災難。

轉變發展

6月15日起,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在《東方時空》欄目推出每期10分鐘的“轉方式調研行”系列特别節目。最先連續4天播出的“求解鋼鐵業困局”系列報道,采取記者與專家同往現場實地調研的方式,聚焦産業發展的最新動态和熱點現象,以及鋼鐵産業結構調整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深入揭示鋼鐵産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産業結構的緊迫性。此外,還制作專門的宣傳片和預告片等。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認為報道很有深度,表達方式生動、平實。

上一篇:魅力湘西

下一篇:積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