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學說

精神分析學說

心理學流派
奧地利著名科學家弗洛伊德經過長期的研究和醫療實踐,逐漸認識到,不僅歇斯底裡患者,而且正常人,在意識的背後都可能具有各種各樣的欲望和沖動,因不被社會習俗、道德法律所容許,必須被壓抑下去而不被意識到。這些被壓抑于心靈深處的欲望和動機構成了人的潛意識,它是人類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動機。這種潛意識學說,構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論基礎。弗洛伊德正是沿着這條線索,逐步發展、完善了他的精神分析學說,這是人類認識自我曆程中的偉大成就。
  • 中文名:精神分析學說
  • 外文名:
  • 定義:
  • 作者:弗洛伊德
  • 理論:意識和無意識
  • 結果:發展、完善了他的精神分析學說

理論

弗洛伊德的理論可分為兩個時期,早期理論一般指他在1920年以前的精神分析理論。主要包括:

①意識和無意識。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可分為3 個部分: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

意識指個人目前意識到的一切。潛意識指雖非目前意識到的但可以通過回憶而變為意識内容的一切。

無意識則指被壓抑而不能通過回憶再召喚到意識中的一切;這通常是不為社會規範所容的欲望。

②壓抑和抵抗。人的某些本能欲望常常是不被社會風俗、習慣、道德、法律等所容的。

因此,欲望與規範就産生激烈的鬥争,往往是欲望遷就規範受到壓抑。由于壓抑的無意識欲望不能闖進意識域裡來,患者難以聯想起自己的隐私這種現象,弗氏稱為抵抗或抗拒。

③泛性論。一個人從出生到衰老,一切行為動機,都有性的色彩,都受性本能沖動的支配。

神經症的産生,就是由于性本能沖動受到壓抑而得不到滿足的結果。精神分析理論指出,在性的後面有一種潛力,這種潛力常驅使人去追求快感。

這種潛力被叫做裡比多,又稱性力。裡比多的發展分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以及生殖期等。

④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人的行為受本能的支配,但同時又要受現實的限制。

因此,人的心理也就有兩種系統,每種系統各受特殊的原則支配。第一種系統受快樂原則的支配,形成于嬰兒期;第二種系統除受快樂原則支配以外,還受現實原則支配,形成于嬰兒期以後。

1920年以後,弗洛伊德對他的理論開始作了一些比較大的修正。形成了他的後期理論。主要包括:

①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弗洛伊德認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雖然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後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長和增進。

因此,他把它們聯成一體,稱為生存本能。為了與生存本能形成兩極性,于是他又假設了一個死亡本能。死亡本能不是表現為一種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現為一種求殺的欲望。

當它向外表現時,它就成為破壞、征服的動力,表現為侵略的傾向。但當向外界的侵略受到挫折時,它往往退回到自我。

成為一種自殺的傾向,這種傾向的活動範圍很廣泛,不限于殺人和自殺,還包括自我譴責、自我懲罰、敵手之間的嫉妒以及權威的反抗等。

②精神結構理論。在無意識概念的基礎上,他還提出了人的精神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組成的。最原始的本我是與生俱來的,是無意識的結構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組成,是同肉體聯系着的。

自我是意識的結構部分,它處在本我和外部之間,它與本我不同,是根據外部世界的需要來活動的,所謂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通常所講的良心;另一方面就是自我理想。

超我的主要職能在于指導自我去限制本我的沖動。在正常情況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處于一種相對平衡狀态中的。如果這種平衡關系遭到破壞,即會産生精神病。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是在1900年以後成熟起來的。他從各地吸收了一批信徒,其中最被器重的是奧地利的A.阿德勒和瑞士的C.C.榮格,從而構成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

評價

從産生條件看,精神分析不是傳統的學院心理學,而是在精神病治療實踐中産生的。

從研究對象來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療失常的人,例如變态行為、人格失常等問題。

從研究内容來看,精神分析不是側重研究傳統心理學如感知、思維等顯意識心理問題,而是着重探讨潛意識、情欲、動機及人格等更深層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稱為深度心理學。

從研究方法來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實驗室實驗法,而是運用臨床觀察法。

從精神分析的特點可知,該理論與心理咨詢與治療有着密切的關系,它既是心理咨詢的一個重要理論,又給心理咨詢與治療提供了具體的指導和實施的方法。

因此,學習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發展

精神分析理論誕生之後,弗洛伊德的學生和弟子又進一步發展了他的理論,形成了新的理論體系。

後人根據精神分析學派理論的發展,将其分為幾個階段: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⑵新精神分析學派,又稱為新弗洛伊德學派,主要指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和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⑶後精神分析學派,又稱為後弗洛伊德學派,主要包括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學和海默德的自體心理學派等。

還有學者将弗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發展分為四個支流:A:新弗洛伊德學派(主要指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和榮格的分析心理學);B:後弗洛伊德學派(主要包括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學和海默德的自體心理學派等);

C:精神分析社會心理學派(主要指霍妮和弗洛姆的理論);D:客體心理學派(主要指瑪勒等的客體關系理論)。

附錄

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簡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猶太人,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及精神分析學家。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被壓抑的欲望絕大部分是屬于性的,性的擾亂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着有《性學三論》、《夢的釋義》、《圖騰與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引論新編》等。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5.6-1939.9.23),猶太人,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及精神分析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

【主要着作】

《歇斯底裡研究》(又譯《癔病研究》,與 J.布洛伊爾合着,1895)

《夢的解析》(1900)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學》(1904)

《多拉的分析》(1905)

《玩笑及其與無意識的關系》(1905)

《性學三論》(1905)

《精神分析運動史》(1906)

《列奧納多·達·芬奇和他對童年時代的一次回憶》(1910)

《圖騰與禁忌》(1913)

《論無意識》(1915)

《超越唯樂原則》(1920)

《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1922)

《自我與本我》(1923)

《焦慮問題》(1926)

《幻想的未來》(1927)

《自我和防禦機制》(1936) (安娜·弗洛伊德着)

《摩西與一神教》 (1939)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