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榆生

祝榆生

中國第三代主戰坦克總兵設計師
祝榆生,重慶人。1937年,年僅19歲的祝榆生,考入了黃埔軍校。1938年1月,祝榆生進入抗大學習軍事,同年10月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入抗大後不久,他如願以償地被派往了抗日前線,成為八路軍主力115師的一員。先後參加過郯城、贛榆、臨沂、濱北、棗莊等30多次戰役戰鬥,多次立功受獎。曾任八路軍——五師司令部參謀股股長、山東濱海軍區司令部科長、華東軍政大學副部長。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兵器》雜志官方微博消息:全國戰鬥英雄,第三代主戰坦克總設計師,“兵器工業科技發展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于2014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中文名:祝榆生 外文名: 别名: 籍貫:重慶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18年 逝世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主要成就:2005年被授予“兵器工業科技發展終身成就獎”稱号 職業:新型主戰坦克總設計師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

媒體報道

66歲,鄒家華三顧茅廬邀其擔綱重點型号總師;

72歲,身斷三根肋骨仍堅持科研;

80歲,炮彈試驗現場一天跑幾十個來回……

他叫祝榆生,93歲,是個傳奇。

走近祝榆生,我們一起來聽他講述“軍中神”三代坦克的橫空出世,一起來感受獨臂老英雄的人格魅力。

花甲重披帥袍,勇鑄陸戰之王。

1999年10月1日的天安門廣場,三軍列陣,鐵甲生輝。由首次公開露面的ZTZ99式三代主戰坦克組成的方陣隆隆駛過。面對堪稱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主戰坦克之一的99式坦克,中外軍事專家流露出驚歎的神情,海内外炎黃子孫感到振奮和驕傲,而擔任三代坦克總設計師的祝榆生早已是熱淚盈眶。

鏡頭回溯至1984年的1月,中央軍委正在為99式坦克苦苦尋找總設計師。99式坦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一個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直接下達研制任務的陸軍裝備重點項目。當時面臨的艱巨情況是,國内第二代坦克還沒有設計定型,國外美國的M1,德國的豹2,前蘇聯的T72、T80三代坦克均已定型和裝備,整整領先我國兩代。在這樣的局勢下,誰有資格擔此重任?誰有能量拉近和國外先進坦克相差幾十年的差距。時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鄒家華堅決地提出了一個人選:祝榆生,并三顧茅廬,力邀其出山。

鄒家華的建議收獲的是人們驚訝的目光。

祝榆生是何人?他是“全國戰鬥英雄”,軍功章累累;在一次迫擊炮試驗排險中,他身先士卒,失去右臂;他先後曆任華東工程學院副院長、兵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兵器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被任命為三代坦克總師的那年,他已經66歲。

1984年,在北京西郊槐樹嶺,祝榆生帶領手下的科研人員悄然展開了一場鮮為人知的國防高科技攻堅戰。

研制期間,祝老經常要夾着十幾斤重的資料包奔波于各個試驗場地,由于沒有右臂,行走有時會失去平衡,祝榆生這些年跌過多少跟頭,他已經記不清了。

1990年,祝榆生在去包頭協調有關技術問題的路上又重重地跌了一跤,他顧不上胸口的劇痛,一隻手抓住公文包,乘坐颠簸的汽車如期趕到會議現場。持續了幾個小時的研讨結束了,祝老艱難地扶着桌沿,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随行人員這才發現了異樣,把祝老強迫送進了醫院,這才發現72歲的他已經摔斷了三根肋骨……

至于再聽到他拖着斷臂,在火車的硬卧上爬上爬下,在荒灘野地的試驗場一天跑幾十個來回,在高大的坦克上爬裡爬外竟不足為奇了。

三代坦克威武,沙場睥睨群雄。

15年磨一劍,祝榆生讓中國的新型坦克跻身于世界先進水平的行列,伫立于引領武器裝備科技前沿的潮頭。

在坦克三大性能火力、防護、機動的指标上,三代坦克的表現都可圈可點,令世人震驚。

設計初,祝榆生就把搶占火力打擊制高點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他力排衆議、獨辟蹊徑地選擇了當時世界上并不看好的125毫米口徑滑膛炮裝配坦克,并對之進行改良和完善。由于比世界主流的120毫米口徑炮有更大的裝藥室和炮口動能,從而在火力上具有更加強悍的打擊力。

防護性能方面,99式坦克相當于60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與美國M1A2坦克相當于600毫米均質裝甲,德國豹2A6坦克相當于580毫米均質裝甲對比,處于同一水平。而99式坦克加裝新型雙防反應裝甲的外挂防護後,抗裝甲和破甲彈的能力可達1000—1200毫米,可謂獨占鳌頭。同時,99式坦克還具有更加矮小的“身材”,祝榆生稱之為“機體矮換來高生存率”。

由于受到我國發動機技術水平限制,機動性成了99式坦克相對薄弱的環節,但是祝榆生還是千方百計通過其他方式彌補了動力的不足。總重輕、油耗少等特點都為99式坦克的機動性加分不少,從而與世界先進水平旗鼓相當。

此外,祝榆生在坦克的外形上還采取了組合式的結構,很多部件都可以拆卸和更換,不僅減輕了車身的重量,更為将來的坦克技術發展留下了改造升級的空間。

2009年7月,在中俄“和平使命”聯合軍演中,中國最先進的第三代主戰坦克99式坦克的改進型成為中方最受矚目的武器裝備,這是三代坦克自1999年問世以來首次駛出國門,而在這次軍演中,它也憑借出色的表現證實了之前人們對其卓越性能的種種猜測,不愧為我國陸軍裝備的“軍中神”。

為将铮铮鐵骨,為人磊磊胸懷。

“祝榆生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這是所有了解祝榆生的人們的共識。

關于工作,祝榆生置病殘身體于不顧,卻在科學研究中爆發着令人驚歎的能量。他身邊的工作人員深有感觸地說:“祝總每頓飯隻吃一兩多糧食,真不知道他的精力是從哪裡來的。”

對待同事,祝榆生平等友善。不少從事三代坦克研制的工作人員都是夜以繼日、任勞任怨,他們用樸素的話語表達着對這位總師最真摯的敬意:“看在您老人家的面子上,我們沒有獎金也要幹好!”

對待生活,祝榆生奉行節儉。由于一隻胳膊做飯不便,祝榆生的食譜上經常出現的就是面包、方便面、剩菜剩飯。

對待住房,祝榆生甘居陋室。水泥地闆,白粉牆壁,祝榆生卻在這裡數十年如一日工作不辍,思考不息。由于房屋冬天陰冷,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祝榆生的女兒曾經趁他出差時給鄒家華寫了一封信,希望組織上能夠換一套條件稍好的房子。祝榆生得知此事後,除了将女兒嚴厲責備一番外,還親自向鄒家華另寫了一封信,并請求将原信退回。

英雄不提來路,銘留淡泊謙恭。

作為三代坦克總師,祝榆生絕對有資格站在褒獎的浪尖。但他卻像當初平靜地接受任務時一樣,默默無聞地退到了聚光燈之外,不帶走任何功名的負累。在信息化如此發達的今天,網上所能搜到的祝老的消息竟然屈指可數。

祝老的謙遜也貫穿于任何一項工作的始終。采訪時,祝老總是不停地“推卸”着功勞:“三代坦克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大家一起做的工作。”記者了解到,在科研工作曆次評獎或獎勵中,他都首先把名譽和利益讓給下屬。問其原因,祝老淡淡地笑着說:“年輕人比我更需要鼓勵和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祝榆生獲得“兵器工業科技發展終身成就獎”。當祝老踏上領獎台時,會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面對這樣一位對祖國從無所求,對名利毫無追求的老人,人們選擇了最原始、最樸實的方式來表達對他深深的敬意和發自肺腑的尊重。

人物經曆

“高綜合、系統取勝”理念

1984年,即将退休的祝榆生受命擔任99式主戰坦克總設計師。

80年代中期,中國兵器工業的很多基本技術不如美國等發達國家,在設計能力、工藝水平和工藝裝備上都存在巨大差距,設計院所和工廠裡的計算機屈指可數,數控機床和數控加工中心更是寥寥無幾。而且,由于國際政治軍事形勢的影響,兵器工業系統從80年代中期開始陷入了長達十幾年的行業虧損,科研工作也是舉步維艱。以這樣的基礎,要想造出各方面性能都能與西方或前蘇聯水平相當的主戰坦克,困難可想而知。祝總承擔了巨大的壓力。

祝總提出了“高綜合、系統取勝”的研制理念,在有限的工業基礎上,通過高綜合、優化匹配系統功能等手段,來達到最優的坦克性能設計。

125毫米主炮的選擇

坦克三大性能火力、防護、機動已為人們所熟知。而不同的國家根據自身情況,在研制坦克時對這三大性能的優先次序排列是不同的。祝總在領導99式坦克研制時提出,火力是第一位的,一定要超過美國,一定要搶占火力的制高點。因此,99式的主炮口徑選擇成為坦克設計的關鍵之一。

祝總說,99式開始論證時,就有人提出,西方的120口徑性能很好。但他認為,120炮确實性能不錯,尤其是炮口動能和裝藥的匹配很好。但詳細比較起來,125炮發展潛力更大。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國成立50周年國慶閱兵式上,中國自行研制、首次公開露面的ZTZ99式三代主戰坦克氣勢恢宏地隆隆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全國人民的檢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海内外炎黃子孫感到振奮和驕傲,不少人至今仍記憶猶新。擔任總設計師的祝榆生和副總設計師王哲榮當時看到鋼鐵方隊中的ZTZ99式三代主戰坦克群,不禁熱淚盈眶。這是何等威武雄壯的一幕,隻有曆史知道其中的份量。

人物評價

以下是《兵器》雜志2011年發表的專訪祝榆生先生的文章《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傳奇祝榆生和99式坦克》對他的評價:

祝榆生,1938年參加革命,是胸前挂滿了勳章的功臣;他曾一身戎裝,是肩扛“兩杠四星”的大校軍官;他曾身兼數職,是集管理能力和學術水平于一身的領導和專家;他曾亦軍亦民,在軍隊和軍工兩條戰線成就斐然;他因戰争失去了整個右臂,是一位身殘志堅、笑對人生的強者;他博采衆長,知人善任,是一位兼收并蓄的智者;他淡泊名利,有功不傲,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他今年93歲高齡,依然耳聰目明,步履輕盈,是閱盡人間春色的“壽星老”;當他被授予“兵器工業科技發展終身成就獎”的時候,會場的掌聲經久不息;他,就是66歲重披戰袍、在已到退休年齡時又出任99式主戰坦克總設計師的祝榆生。

上一篇:口腔

下一篇:華西金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