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蛉

白蛉

體小多毛的吸血昆蟲
白蛉屬雙翅目、長角亞目、白蛉科。白蛉除叮人吸血外,白蛉屬雙翅目毛蛉科白蛉亞科,是一類體小多毛的吸血昆蟲,全世界已知500多種,中國已報告40種,重要種類有中華白蛉指名亞種和中華白蛉長管亞種等.白蛉為全變态昆蟲。生活史中有卵、幼蟲、蛹和成蟲4期。形态:成蟲體長1.5-4mm,呈灰黃色,全身密被細毛。體形似蚊,但較小,黃白色或淺灰色,表面有許多長毛。雄蟲吸食植物液汁;雌蟲吸人、畜血液,傳播黑熱病、白蛉熱等。[1]病原體為杜氏利什曼原蟲,白蛉為傳播媒介。
    中文名:白蛉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門: 綱:昆蟲綱 亞綱: 目:雙翅目 亞目:長角亞目 科:白蛉科 亞科:白蛉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危害:傳播内髒利什曼病 形态:成蟲體長 1.5-4mm

主要傳播媒介

中國主要傳播媒介有:中華白蛉是除新疆、甘肅西部及内蒙古額濟納旗以外地區的主要傳播媒介;長管白蛉是新疆南部老居民區的傳播媒介;亞曆山大白蛉是新疆地區的傳播媒介。吳氏白嶺是新疆和内蒙古西部(額濟納旗)等荒漠地區的傳播媒介。

形态結構

頭部球形。複眼大而黑。觸角細長,分為16節。觸須分5節,向下後方彎曲。口氣為刺吸喙約與頭等長,基本構造與蚊同。喙内的食道向後延至頭内為口腔及咽,口腔形似燒瓶,其内大多有口甲和色闆;咽似舌狀,内有咽甲。口甲、色闆和咽甲的形态是白蛉分類的重要依據。胸背隆起呈駝背狀。翅狹長,末端尖,上有許多長毛。停息時兩翅向背面豎立,呈“V”字形。足細長多毛。腹部分為10節,地1-6腹節背面有長毛,第1節的長毛豎立,第2-6節的長毛在不同蛉種和豎立或平卧或兩者交雜,據此常将白蛉分為豎立毛、平卧毛與交雜毛3類。腹部最後兩節特華為外生殖器。雄性外生殖器與雌性受精囊的形态分類的重要依據。

生活史

白蛉為全變态昆蟲。生活史中有卵、幼蟲、蛹和成蟲4期:卵橢圓形,大小為0.38mm×0.12mm,灰白色。可見于地面泥土裡以及牆縫、洞穴内。在适宜條件下,6-12天孵化。幼蟲小毛蟲狀,白色。分為4齡。一齡幼蟲長1.0-1.5mm,四齡幼蟲約3mm。幼蟲尾端具尾鬃,一齡幼蟲1對,二至四齡幼蟲2對。幼蟲以土壤中有機物為食,一般25-30化蛹。蛹體外産繭,尾端連附有四齡幼蟲蛻下的皮,淡黃色,長約4mm。蛹不食不動,6-10天後羽化為成蟲。成蟲羽化後1-2天内即可交配。雌蛉一生僅交配一次,多在吸血前進行,可産卵多次。整個生活史所需時間與溫度、濕度以及食物充足與否有關。21℃-28℃是白蛉發育的适宜溫度,從卵發育至成蟲約需6-8周。雄蛉交配後不久死亡,雌蛉可存活2-3周。

生殖發育

白蛉發育分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雌蛉産卵在室内外陰暗潮濕的泥土及牆縫、土洞、鼠洞等處。一生隻交配一次,交配後3~5d雌蛉開始産卵,一生産卵50隻左右,産卵前必須要吸血一次,否則卵不能發育。雄蛉不吸血,以植物的葉汁為食,雌蛉多在黃昏至翌晨吸吮人血,白天躲在光線不足、空氣不流通和室内外陰暗無風的場所。活動範圍不大,多在栖息場所的牆面上作短距離跳躍式飛行。雄蛉交配後不久即死亡,雌蛉可活2~3周,幼蟲的耐寒力強,潛藏于地面下10cm内的淺土中越冬。每年最多繁殖兩代,多在夏秋季節出現。白蛉對人不僅可以叮咬吸血,又是傳染黑熱病、白蛉熱、東方疖的媒介。中華白蛉是中國黑熱病的主要傳播媒介。

局部塗搽各種止癢劑如2%酚或薄荷爐甘石洗劑,也可搽樟酚搽劑等。瘙癢明顯或皮疹嚴重者可斟情使用抗組胺藥。此外,要避免搔抓,以防細菌繼發感染。初起為在白蛉叮咬處發生小的瘙癢性丘疹,可持續5d左右,再經過5d潛伏期後,就突然出現頭痛、乏力、惡心、眼結膜充血、頸部強直及腹痛等全身症狀,同時在面部、頸部可發生猩紅熱樣皮疹。恢複較慢,要經過幾次的反複發熱而逐漸消退。

生活習性

孳生地白蛉各期幼蟲均生活在土壤中,以地面下約10-12cm處為多間。凡隐蔽、溫濕度适宜、土質疏松且負含有機物的場所,如人房、畜舍、廁所、窯洞、牆縫等,均适于白蛉幼蟲孳生。食性雄領不吸血,以植物汁液為食。雌蛉羽化24小時候開始吸血活動,多在黃昏與黎明前進行。各蛉種吸血對象可有差别,通常豎立毛類蛉種嗜吸人及哺乳動物血,平卧毛類蛉種嗜吸鳥類、爬行類和兩栖動物血。病毒通過白蛉叮咬進入人體,經淋巴管和毛細血管到達網狀内皮系統進行繁殖,達到一定數量後進入血液循環,造成病毒血症,引起全身病變。也可侵及中樞神經系統。

栖息與活動成蟲通常栖息于室内外陰暗、無風的場所,如屋角、牆縫、畜舍、地窯、窯洞、橋洞等處。統一蛉種可因環境不同而表現不同的栖息習性,如中華白蛉指名亞種在平原地區為家栖型,栖息于人房、畜舍内;在西北高原為野外栖型,多見于各種洞穴内。白蛉的活動能力較弱,活動範圍一般在30m内。季節小長與越冬白蛉的季節分布與當地的溫度變化有關。白蛉通常1年出現約3-5個月。如在北方,中華白蛉指名亞種事見于5月中、下旬,6月中旬達高峰,9月中、下旬消失。大多數蛉種一年繁殖一代。白蛉以幼蟲潛藏于10cm以内的地表淺土内越冬。

猴及鼠類等野生小哺乳動物為自然宿主,病人也攜帶病毒通過白蛉叮咬傳播。白蛉雖壽命短(僅3周)但可能經卵傳代。人群普遍易感。在流行區多見于兒童。病後免疫力至少2年或終生。本病分布于地中海地區,東亞、南亞、熱帶美洲林區。有季節性,與白蛉繁殖有關。易感成人介入時可造成本病流行。熱帶美洲本病流行與森林開發有關。

與疾病的關系

白蛉除了叮人吸血外,能傳播多種疾病。在我國僅傳播黑熱病病原是杜氏利什曼原蟲。該病分布廣泛。在我國廣大流行區的主要媒介為中華白蛉指名亞種,僅新疆為中華白蛉長管亞種、碩大白蛉吳氏亞種(P.major wui)和亞曆山大白蛉(Palexandri)。内蒙古和甘肅部分地區為碩大白蛉吳氏亞種。近年來發現在我國川北和隴南山區存在以中華白蛉為主要媒介的黑熱病自然疫源地。東方疖:又稱皮膚利什曼病,病原是熱帶利什曼原蟲。該病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東及印度等地。皮膚粘膜利什曼病:病原是巴西利什曼原蟲。該病分布于南美洲。白蛉熱:病原為病毒,其可經白蛉卵傳至後代。該病流行于地中海地區至印度一帶。巴爾通病(Bartonellosis) 病原為杆菌狀巴爾通氏體,分布于拉丁美洲。

病蟲防治

環境治理:整頓人房、畜舍及禽圈衛生,使其保持清潔幹燥,并清除周圍環境内的垃圾,清除幼蟲孳生地。在白蛉高峰季節之前,使用二二三、馬拉硫磷、殺螟松進行室内滞留噴灑,或用敵敵畏熏殺。個人防護使用蚊帳,安裝紗門紗窗,塗擦驅避劑或用艾蒿煙熏。白蛉除了叮人吸血外,能傳播多種疾病。在中國僅傳播黑熱病。

白蛉活動範圍小,飛行能力弱,以藥物殺滅成蛉為防制的主要措施。殺滅成蛉的藥劑有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馬拉硫磷等,用以進行室内滞留噴灑,也可用敵敵畏熏殺。環境治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畜舍及禽圈衛生,清除周圍環境内的垃圾,以消除幼蟲孳生地。用蘇雲金杆菌(H-14)殺滅幼蟲有速效。個人防護可使用細孔蚊帳、紗窗、塗擦驅避劑(避蚊胺、驅蚊露)或用艾蒿煙熏。主要預防措施在于使用殺蟲劑消滅白蛉,以及改善居住條件。

白蛉熱病毒為蟲媒病毒白蛉熱群,至少有20個血清型。可用乳鼠、地鼠分離病毒,亦可用Vero細胞培養,産生細胞病變。白蛉熱是由白蛉熱病毒引起的,經白蛉媒介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臨床上以發熱、頭痛、肌痛、結膜充血及白細胞減少為特征。預後良好。驟起高熱,24h内即達高峰,2~4天後下降,少數有雙峰熱。起病後伴頭痛、肌痛、畏光及眼痛,結膜顯着充血,顔面及上胸部可潮紅。有時可伴腹瀉或便秘。緩脈不常見。白細胞減少,腦脊液正常。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消滅蚊蟲,力争滅早、滅小、滅了。

首先做到搞好環境衛生,清除積水污水以消除蚊蟲的孽生場所。對蚊蟲較多的地方可用網捕或粘捕群舞的成蚊。河中養魚放鴨以吞食孑孓。保護自然界中食蚊的動物,如青蛙、柳條魚、蝙蝠及某些鳥類。室内可噴灑5%滴滴涕或0.5%敵敵畏或凱素靈、倍硫磷、敵百蟲、六氯苯等殺蚊劑,或點燃蚊香,驅散蚊蟲。有條件的安裝紗門紗窗、挂蚊帳等防蚊蟲叮咬。皮膚上塗驅蚊藥水、驅蚊油等防止蚊蟲叮咬。

我國主要蛉種

中華白蛉指名亞種(Phlebotomus chinensis chinensis) 成蟲體長約3.0~3.5mm,淡黃色,豎立毛類。口甲不發達,無色闆。咽甲的前、中部有衆多尖齒,基部有若幹橫脊。受精囊紡錘狀,分節,但不完全;囊管長度是囊體長度的2.5倍。雄蛉上抱器第2節有長毫5根,2根位于頂端,3根位于近中部,生殖絲長度約為注精器的5倍。中華白蛉指名亞種在我國分布廣泛于北緯18~42º,東經102~124º地區,是黑熱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中華白蛉長管亞種(P.c.longiductus) 形拟指名亞種,兩者主要區别在于該亞種的受精囊管長度是囊體長度的5.8倍;生殖絲長度約為注精器的10.6倍。國外分布廣泛,國内僅限于新疆。此外還有亞曆山大白蛉和吳氏白蛉.

上一篇:苋菜

下一篇:芥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