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

白族

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自稱“白子”、“白尼”。為唐宋“白蠻”的後裔。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甯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還有說法主張白語(白族的語言)。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元明時使用過“僰文”(白文),即“漢字白讀”。使用漢字書寫,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傳統飲茶方式。
    中文名:白族 外文名:The Bai People 别名: 分布:雲南、湖南、貴州、四川等 人 口:193.351萬(2010年) 代表建築:大理古城、喜洲嚴家大院 代表人物:楊麗萍、楊傑、周保中、王希季

曆史

起源

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點,最早的白族先民由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融合形成,之後又融入了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民族。在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由于征戰、拓土、商貿、屯墾、駐邊等曆史原因,白族才逐步形成當今白族之雛形。

從明朝到1956年白族民族身份得到确立的幾百年内,是白族大量漢化的過程。現代白族除了大理州外,從丘北的馬者龍、昆明的西山、元江因遠、楚雄南華、保山的舊寨、麗江相互之間呈不連續分布的事實也反映了這一點。曆史學家馬耀的觀點是白族是異源同流,即白族是由一個藏緬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來源的人形成的民族。華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兩大文明陸續傳播到洱海地區。白族先民不斷學習借鑒,由此具有梵、漢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

春秋秦漢時期

春秋時期,西南夷地區和秦國、楚國都有聯系,戰國時期,和楚國的聯系更為密切,甚至有“莊蹻王滇”的說法,楚韻遺風仍可見于今天的白族生活中;而漢文化的影響則貫穿于白族發展的始末。

秦代,中央王朝開始在西南夷地區設立郡縣,洱海地區同中國内地關系日益密切。秦以前,西南夷包括七個大的部族區域,其中滇分布于滇池區域,昆明分布于洱海區域,西僰分布在川南、滇東北一帶。各部族自成區域,又相互聯系。秦統一全國後,着手開發西南夷,首先表現為通道,即修築“五尺道”。該道從今四川宜賓出發,經滇東北而入滇池地區,是官方修築入滇的第一條道路,它連通了僰青衣道、僰道,為雲南與中原的交通聯系打下了基礎。其次設郡,就是具體實施推行于全國的郡縣制度。最後置吏,即對西南夷地區委官進行統治。盡管秦對西南夷的經營是短暫而不深入的,但卻有極為重要和深遠的意義,它标志着雲南從秦代開始,就已經成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秦代是中央王朝對雲南正式統治的開始。

漢唐時期

漢代,漢武開邊,但在洱海地區遭到了昆明蠻的阻撓。公元前109年,西漢在此設立了葉榆、雲南、比蘇、嶲唐等縣,屬益州郡管轄。公元67年,東漢在此設置“益州西部都尉”,管理哀牢地區和洱海區域。公元69年,單獨設置永昌郡,洱海區域分屬雲南、邪龍、葉榆、比蘇、博南等5縣。蜀漢時,諸葛亮征服南中,設庲降都督,下轄南中7郡,洱海地區設置的縣并未改變,但分屬雲南郡和永昌郡。兩晉南北朝時期,洱海地區的郡縣管理時分時合,旋置旋改,但基本上因襲了兩漢的縣制。中原王朝開設郡縣、移民實邊等一系列的措施,既加強了對當地的治理,又帶來了先進的生産技術和鐵器,促進了洱海地區經濟的發展。東漢時期,洱海地區的農業生産技術有了根本性提高,從中原引入了水稻種植技術和牛耕技術。

隋代,設立南甯州總管府對雲南實行了短暫的統治,爨氏大姓世據南中。

唐代前期,對雲南地區實行羁縻統治政策,洱海地區歸姚州都督府管轄,下設髳州、宗州、匡州、曾州、尹州、蒙舍州、陽瓜州、浪穹州等20多州。公元7世紀,唐朝和爨氏為争奪對滇池地區的控制權,矛盾趨于激化。

南诏時期

公元629年(唐貞觀三年)白國勢微,白王張樂進求禅位于蒙舍诏之诏主蒙細奴邏。公元737年,唐派禦史嚴正誨協助南诏攻下石和城(今鳳儀)、石橋城(今下關),占太和、襲大厘逐河蠻,之後又繼續兼并各诏。738年(開元二十六年),皮羅閣在唐王朝支持下兼并五诏,進爵雲南王,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區為基地建立政權,以其族姓為國号,稱大蒙。次年遷都太和城(今大理)。中原史稱南诏,吐蕃人稱之為姜域。

公元877年(唐僖宗幹符四年),南诏世隆卒,子法(隆瞬)即位,自号“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與“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诏将洱海的十赕稱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标志着洱海諸蠻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沖突與融合形成了白族。白族在泛洱海地帶發展壯大,伴随南诏大理的崛起,成為西南的主導民族。這個過程中,跟白族比鄰而居的其他民族也被逐漸同化,成為白族的一分子。

公元897年,清平官鄭買嗣指使南诏蒙氏之近臣楊登,殺死南诏皇帝隆舜。902年,隆舜之子舜化貞死後,又殺死舜化貞八個月的兒子及蒙氏親族800餘人,蒙氏南诏滅亡。鄭買嗣建立大長和國,自稱皇帝,909年卒,廟号聖祖,谥号聖明文武威德桓皇帝。其子鄭仁旻嗣位。

大理國時期

公元928年,恭惠帝鄭隆亶被部下東川節度使楊幹貞殺死,立清平官(宰相)趙善政為王,改國号“大天興”,一名興源國。趙善政為悼康帝,年号尊聖。大長和國滅亡。

公元929年,楊幹貞奪趙善政之位,建大義甯,改元興聖。其弟弟楊诏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在疑懼下,楊幹貞急欲追殺段思平。在被楊幹貞追殺期間,段思平曾到秀山神祠占蔔得到啟示,藏匿在自己舅父爨判的部族中。會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關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

公元930年,楊幹貞的位置被其弟楊诏所篡,楊诏得位後,改元大明。段思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會于石城,以董迦羅為軍師,讨伐楊幹貞,所向皆克,遂進攻大理。當時楊诏等陳兵據橋,段軍不能通過。當晚段思平在睡夢中得到三個夢境:“人無首;玉瓶無耳;鏡破”,感到大惑不解,其軍師董迦羅指段思平的夢境乃天大吉兆,因為“君乃丈夫,去首為天;玉瓶去耳為王;鏡破則無對者”,因而軍心大振。是日,段軍找到一名浣紗婦女,指引段軍适合大軍渡河的地點,曰:“人從我江尾,馬從三沙矣,爾國名大理。”段思平大軍按照浣紗婦女的指引,渡河成功,楊诏兵敗自殺,楊幹貞知道兵敗消息後棄城而逃,為段思平軍所擒,大義甯滅亡,段思平即位,建号大理國,建元文德,仍定都都大理。曆500多年。

元明清時期

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蒙古滅亡。元朝在原大理國境建立了雲南省。元朝任命投降的大理國末代皇帝段興智為“大理總管”,世襲其職。終元之世,大理總管傳11代。公元1381年明朝大軍平定雲南,取消了段氏在大理的世襲特權。元明清三代,白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與中原逐步形成一體。

1382年,明王朝平滅雲南大理,命沐英世襲鎮守雲南,屯田戍兵,築城積糧。經元、明400多年治理,白族平壩地區步入封建地主經濟社會。

1840年鴉片戰争後,直至1949年,不少白族子弟勇敢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鬥争。在中法戰争、辛亥革命、護國讨袁運動中英勇獻身;一批優秀兒女加入中國共産黨,成為中國共産黨早期的共産主義戰士、抗日民族英雄、雲南滇西北武裝暴動的黨政軍領導人物,等等為雲南的解放立下不朽功勳。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白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先後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白族獲得官方認可的民族身份,白民族的民族意識被官方認可和強化。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民經過幾十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社會曆史已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寬松的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下,許多隐匿的白族人公開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在當前社會大轉型的情況下,白族又面臨文化傳承後繼乏人的困境。

經濟

白族經濟以農業為主,手工業、商業較為發達,生産水平基本與周圍漢族相同。

在蒼洱新石器遺址中已發現溝渠的痕迹。而在劍川海門口銅石并用遺址中發現居民已從事飼養家畜和農耕的遺迹。春秋、戰國時期,洱海地區已出現青銅文化。蜀漢時,洱海地區已發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築蒼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數萬頃;修治高山梯田,創建了鄧川羅時江分洪工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白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總的來說,封建地主經濟占絕對優勢,資本主義經濟有一定的發展。在一部分山區尤其是高山地區,還保持着封建領主制、奴隸制以至原始公社殘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白族主要聚居的大理中心地區,采取與漢族地區相同的方式,于1953年完成了民主改革,并在1956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殘存着封建領主制的滬水、六庫等土司統治的白族地區,采取和平協商方式完成民主改革。在碧江、福貢等人數不多和階級分化不明顯的白族地區則主要發展經濟和文化,逐步完成改革任務。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白族聚居區發展很快。教育、醫療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白族人民已經有了一批數量可觀的教授、作家、醫生和各類科研人員。白族地區經濟發展越來越繁榮。

文化

宗教信仰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語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簡稱,意即“我的主人”。他們是白族村社的保護神,有的一村供奉一個本主,也有幾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況。隻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聯系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成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的山川樹木、蟲魚鳥獸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範人物及民間傳說中的人物;既有王室、貴族,也有英雄、平民;既有白族人物,也有漢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這充分體現了本主崇拜兼容并蓄的特點。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節日,就是本主廟會。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節慶、重大事件都要到本主廟去獻祭,舉凡婚喪喜慶、疾病災害、出門遠行等,也要到本主廟祭祀,以祈求本主神的保佑。

此外,道教、基督教在白族群衆中也有一定影響。

服飾

白族的服飾有一個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白族先民以滇池為中心的滇僰人“頭飾羽翎”。在晉甯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舞蹈圖像中,舞者全戴羽冠,頂插長翎,上身裸露,下着獸皮羽毛帶狀裙。洱海地區,唐初白族先民之一的西洱蠻,男女以氈皮為披,女子絁布為裙,男女赤腳。《雲南志》卷五雲:“東有白蠻,丈夫婦人以白缯為衣,下不過膝。”“婦人,一切不施粉黛,以酥澤發。貴者以绫錦為裙襦”。“若子弟及四軍羅苴以下,則當額絡為髻,不得戴角;當頂撮髽髻,并披氈皮。俗皆跣足,唯頭囊特異耳。南诏以紅绫,其餘向下皆以皂绫絹。”“曹長以下得系金佉苴(即腰帶)”。“有超等殊功者,則得全披波羅皮(即虎皮)”。南诏王室及清平官、大将軍,已效漢服,上衣圓領寬袍大袖,下着寬褲緊腿,有靴。诏王頭囊為鐘鼎式,文官頭囊為黑色蓮花式,武官為虎頭式。

大理國白族服飾,王室及官員皆衣绫羅綢緞。元代,服色,“略本于漢”,“男人披氈椎髻,婦人不施粉,酥澤其發。以青紗分編繞首系,裹以攢頂黑巾。耳金環,象牙纏臂。衣繡方幅,以半細氈為上服”。

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一般纏白色或藍色包頭,上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下穿白色、藍色長褲。洱海東部白族男子則外套麂皮領褂,或皮質、綢緞領褂,腰系繡花兜肚,下穿藍色或黑色長褲。出門時,常背挂包,有的還佩挂長刀。

明清以來,白族服飾,一般說來,男子的服裝各地大體相同,婦女的服飾則各地有着差異。

女子服飾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帶多用繡花布或彩色毛巾纏頭,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右襯結紐處挂“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繡花短圍腰,下穿藍色寬褲,足蹬繡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于後或盤辮于頭,都纏以繡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在白族姑娘的頭飾上,蘊含着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詞語,它就是:風花雪月。解釋: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關的風;豔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

婦女頭飾更是異彩紛呈:大理一帶未婚女子梳獨辮且盤在花頭帕外面,再纏上花絲帶等,左側垂着一束白縧穗;婚後發辮改為挽髻,盤在頭頂,外包紮染或蠟染的藍布帕,纏素色布條。鳳羽、鄧川、洱源的姑娘喜戴“鳳凰帕”;有的地方則頭包花毛巾或隻将辮子盤頭上,再纏一束紅頭繩;有的地方頭飾為“一塊瓦”;有的地方頭上用多塊頭布相疊複蓋,最外面的一塊布上繡白族人民喜歡的圖案。再外纏多種顔色的頭繩,格外美觀。婦女們都喜戴玉或銀手镯、墜耳環。城鎮居民多穿漢族服裝,青年人愛着時裝。

壽鞋:雲南省洱源縣的鳳羽壩子裡,白族姑娘、媳婦,從小就有學做壽鞋的習俗。不會做壽鞋的婦女,常被人們笑為無能。壽鞋,用大紅色的綢緞或布料制成。鞋頭拼有壽字圖案,圖案下用藍色的絲線繡着一枝素雅的針葉松;鞋幫後跟是對稱直角三角形圖案;鞋底的三層底。穿壽鞋标志着人已進入高年,福祿雙全。才人一般在六十花甲壽日開始穿第一雙壽鞋。

語言文字

語言

白語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語。中國民族語言學界一般認為白語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但也有研究者認為白語和漢語的關系更為密切。20世紀50年代白語方言調查以後,将白語分為大理(南部)、劍川(中部)和怒江(北部)三大方言。其中,怒江方言原稱碧江方言,因怒江州碧江縣于1986年撤銷,故又改稱怒江方言。也有将白語三大方言改稱西部(怒江)、中部(劍川)、東部(大理)的新意見。兩種提法所涉及的方言區域劃分基本一緻。

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語言相比,白語的方言總體上看差别不大。各地白語的語法系統基本一緻,詞彙大部分相同,隻是在語音上有一定的差異。語言使用方面,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和國家民委文宣司合編《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使用情況》(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版)中的材料,大理方言的使用人口約53.19萬,劍川方言的使用人口約42.37萬,怒江方言的使用人口約4.1萬(以上據1982年人口材料)。按2000年的人口普查材料,大理方言的使用人口為60餘萬人,劍川方言的使用人口約50萬人,怒江方言的使用人口約10萬人。再加上省内其他白族聚居區的白語人口(包括大理一帶以白語為主要交際語言的回族人),白語的使用人口約有130萬左右。白語三個方言之間,劍川方言和大理方言比較接近,除了一些方言詞和語音的差異外,一般都可以相互通話。怒江方言和上述兩種方言(特别是大理方言)的差别較大,通話有較大困難。一般認為,怒江方言最為“古老”,受其他語言(主要是漢語)的影響較少,劍川方言次之,大理方言受漢語的影響最大。

白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以白語為主要交際工具,縣以下白族聚居區群衆活動都使用白語。

由于受白語影響,大理州境内的一些漢族人口也兼通白語,居住在大理市境内的回族也以白語為主要交際用語。怒江州的蘭坪縣城内,由于多民族雜居,而白語影響又比較大,白語因此成為當地各民族的共同交際語之一。從分布地區看,居住在平壩地區以及城鎮附近的白族居民一般兼通漢語,多為雙語人。而邊遠山區、交通阻塞地區的白族群衆隻通白語,如洱源西山、劍川象圖等白族村寨,白族居民大多不懂漢語。

從人口構成來看,白族青壯年男子因有相對較多的機會接受漢語文教育,加上普遍有外出務工的習慣,因此一般兼通漢語,而婦女懂漢語的比例要低得多。白族地區的電影、廣播、電視和報紙都使用漢語文,民間文藝活動則以白語為主。

學校教育方面,白族各聚居區的中小學都用漢語文授課,小學低年級則普遍使用白漢雙語進行教學,一些地方的小學高年級也仍用白語作為教學輔助語言

。從曆史發展情況看,白族地區的白漢雙語狀況是比較穩定的,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也沒有産生白語人口大規模轉用漢語、白語功能大規模萎縮的現象,這都說明白語的使用和功能是基本穩定的。

可以肯定,在以後的很長時期内,白語仍将作為白族最為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民族特征而存在。

文字

白族有兩種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漢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白文則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制的拼音文字。

白族在長期使用漢語文的過程中,由于社會生産、生活的需要,很早就開始借用漢字來記錄白語,到南诏中後期,又通過增損漢字筆畫域仿照漢字的造字法将漢字偏旁部首組合成字等辦法,創造了“白文”,用來書寫本民族的語言。這種文字曆史上又稱為“僰文”,為了和建國後創制的拼音白文相區别,又稱“老白文”、“古白文”、“方塊白文”或“漢字白文”。它是一種典型的漢字系文字。

白文形成以後,一直在白族民間使用。由于南诏、大理國兩個民族政權都以漢文為官方文字,沒有對白文進行規範和推廣,因此,白文一直沒有能發展成為全民族通用的文字。但從南诏到明代400多年的時間裡,白文還是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不僅白族民間掌握白文的人很多,南诏和大理國的統治階級和上層知識分子也經常使用白文。從文獻材料看,不僅被用于書寫各種碑刻銘文,還被用來書寫曆史着作、文學作品,說明白文的流傳使用是較為普及的。明代以來,雖然白文仍在白族民間使用,但它的使用範圍已大大地縮小。流傳至今的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為數不多的白文碑銘和書面文獻,且明代以前的十分少見。一般認為這與明代在雲南推行文化,大肆焚毀民族古籍有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創制的白族文字一般稱為新白文或拼音白文,是一種以拉丁字母為符号基礎的拼音文字。1958年設計的“白族文字方案”(草案),采用拉丁字母,字母次序、名稱、書寫方法、讀音都和漢語拼音方案大緻相同。受特定曆史條件的影響,該方案制訂以後,并沒有得到試驗和惟行。1982年,又在1958年方案的基本框架内進行修訂,制訂了“白族文字方案”(草案),以中部方言(劍川)為标準音。這個方案在劍川縣受到普遍歡迎,但由于沒有充分考慮其他方言的特點,該方案在其他白族地區的推廣情況并不理想。1993年,又制訂了試行的“白文方案”(修訂稿)。該方案确立了兩個基礎方言并存的認識,形成了兩種文字變體并用的新的文字方案。該文字方案制訂以後進行了試驗和推廣,在劍川、大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文學

根據《南诏中興國史畫卷》所載,南诏時已有《張氏國史》、《巍山起因、鐵柱廟、西洱河等記》的曆史着作。大理國時期也有《白史》、《國史》,都已失傳,僅《白史》片斷散見于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書《白古通》、《玄峰年運志》雖已失傳,但都是明代雲南地方史着作《滇載記》、《南诏野史》等書的藍本。根據史籍考訂洱海地區曆史的,有明代白族學者楊士雲的《郡大記》,該書為另一白族學者李元陽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萬曆《雲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學家王崧在總纂道光《雲南通志》時,彙集了記載雲南的書籍61種,編為《雲南備征志》,取材廣泛,體例謹嚴,是研究雲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天文

南诏有自己的曆法,明代白族學者周思濂所着《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驗方書》等,都是總結了古代天文和醫學的代表作。

藝術

建築

唐代建築的大理崇聖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級,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劍川石寶山石窟,技術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國石窟造像的共同點又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我國石刻藝術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來修建的雞足山寺院建築群,鬥拱重疊,屋角飛翹,門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層層的人物花鳥,巧奪天工,經久不圮。它們都出于有名的“劍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藝術造詣很高,元明兩代王朝政府所取的高藝漆工,大都從雲南挑選;大理國的漆器傳到明代,還一直被人視為珍貴的“宋剔”。

雕刻

白族的雕刻藝術聞名于世,主要體現于石雕和木雕。石雕以劍川石鐘山石窟和大理國經幢為代表。開鑿于南诏大理國年間的劍川石鐘山石窟是中國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譽。大理國經幢,又名“地藏寺經幢”。經幢造型優美,雕刻技術精湛,具有密宗佛教造像的特點,被譽為“滇中藝術極品”。白族木雕主要運用于宮廷廟宇、民居建築的裝飾上,尤以劍川木雕最為出名。北京人民大會堂雲南廳的堂門和木雕屏風就是出自劍川木匠之手。

白族碑刻曆史悠久,數量衆多,重要的碑刻有《南诏德化碑》《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元世祖平雲南碑》《詞記山花·詠蒼洱境》等,是研究白族曆史、文化、藝術的重要資料。

詩歌

古代白族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踏歌。民間流傳的《創世紀》長詩,叙述了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會“天下頂太平”、“不分貧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沒有階級壓迫剝削的平等生活。南诏白族詩人楊奇鲲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藥》、《洞雲歌》等詩被稱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望夫雲》、《蛇骨塔》、《殺州官》、《鈎日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階級鬥争和生産鬥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诏奉聖樂》在唐朝宮廷裡被列為唐代音樂14部之一。《白族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後一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應用這一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詞記山花碑”。白劇“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繪畫

白族繪畫藝術豐富多彩。《張勝溫畫卷》,大理國畫工張勝溫創作于大理國盛德五年(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是世界佛教圖像畫中的珍品,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習俗

傳統節日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農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繞三靈,農曆四月下旬,為期三四天。

石寶山歌會,農曆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鐘寺舉行三天;

劍川騾馬會

本主節

蝴蝶會

茈碧湖歌會

海西海歌會

朝雞節,農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農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

葛根會,農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舉行。

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婚俗

白族家庭裡,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通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戀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辱房制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斯間講究先上茶點,後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白族好客,無論平時或節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并且連斟三道,稱三道茶。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背婚是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背着新娘圍着嫁妝繞“8”字。

白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傳統風俗,舉行婚禮這天,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娶回後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對家庭中的長輩一一敬拜,然後是請客吃飯。新郎、新娘要陪客人進餐,這時,客人們可向新婚夫婦出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被喝彩聲和歡笑聲籠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禮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歡聲笑語中許多人都打噴嚏、咳嗽,熱鬧無比。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種形式:一是嫁女兒到男家,這種形式占大多數;二是招姑爺上門,這種情況主要是女方父母沒有兒子,即使有也是癡憨病殘等,所以才招姑爺上門。上門的姑爺必須改換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長輩重新取名;三是卷帳回門的形式,即男女雙方結婚後七日,妻子帶着丈夫攜帳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為女方家雖有兄弟,但年齡太小,父母年邁,隻好“卷帳回門來贍養老人和照顧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長大結婚後,男方這才帶着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這三種婚姻形式由來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屬于哪一種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禮的過程基本上是一緻的。隻不過招姑爺上門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雙方的角色互換而已。兒子成婚後,一般都與父母分居,另外組織小家庭。父母和誰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選擇,一般選擇與幼子一塊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組織形式。

按白族的習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終身守節,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時不得帶走前夫的家産。在個别地區,還有轉房的習俗,兄死後,嫂可以嫁給弟弟,稱為叔就嫂,但這種現象已不多見。

日常禮儀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但白族人倒茶一般隻倒半杯,倒酒則需滿杯,他們認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受到白族人熱情的款待,應說聲挪衛你(謝謝你)來表示你的謝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長輩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吃飯時要讓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動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說髒話,不準跷二郎腿。一些山區的白族,家庭成員各有比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長輩坐左上方,女性長輩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輩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個神聖的地方,忌諱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從火塘上跨過。白族人家的門檻也忌諱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婦女從上面跨過。家庭内忌諱戴着孝帕的人進入,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不潔。

娛樂活動

白族民間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種類繁多,有賽馬、蕩秋千、耍麒麟、潑泥賜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蕩秋千:白族山區森林密布,藤條縱橫林間,農民與山民平時采荞伐木,砍柴取暖,常于藤條蔓枝過手,練就蕩藤攀索的本領,極喜愛蕩秋千的活動。每年春節,山區,常在大榕樹下捆綁篾索以成秋千;壩區,則在寬敞的壩坪立起三四丈高的杆架綁紮秋千。最精彩的莫過于青年男女雙雙同蕩,這時常赢來圍觀群衆的戲耍逗趣。

飲食

飲食習慣

白族注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一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諒粉;清明節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和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無節吃羊肚菌和檢魚包肉;中秋節吃白餅和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冬至節吃炒養粒和羊肉場。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肉炖;挂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幹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一包槟椰。

白族也有飲食忌諱,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鐵刀,主婦做飯應悄無聲息,不能吹火,必須到井邊“汲新水”。喪家做飯,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紅色食料,不能做紅包菜肴。進扭時長輩上坐晚輩侍奉。

特色飲食

砂鍋魚與砂鍋豆腐:将火腿片、嫩雞塊、冬菇、蛋卷、臘幹片、豆腐、玉蘭片、肉圓等按比例與弓魚(或鯉魚)放入砂鍋内,放好調料,文火炖制則成。若把主料魚換成豆腐和少量卷心菜,則成砂鍋豆腐。

乳扇:是著名特産。做法是用羊奶放在鍋中,點上酸水(或明礬),使之呈半固态,用筷子挑起來,曬幹即成乳扇,可生食,也可煎煮。

豬肝鮮:“将豬肝切碎,拌上鹽、辣椒、酒、芝麻、八角、草果等,密封在陶罐裡,可存放1年。可蒸食,也可做調味品。

吹肝:将完整的鮮豬肝吹足氣後,放點鹽,挂在陰涼通風處晾幹。食用時,将豬肝切片,放入香油、醋、辣椒、蔥、香菜。涼拌即可。

生皮:将豬宰殺後,用火燒烤去毛,使皮烤成金黃色,肉得半生不熟,切成肉片或肉絲,佐以蔥、姜、醋、蒜泥等調料可吃了。生皮是舊時年節的宴客菜肴。

宗教信仰

白族傳統社會是一個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會,人們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釋儒道“三教同源”“萬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點。其中本主信仰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一詞的含義是“本境最高貴的保護神”。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備”的護衛神,是由原始的神巫崇拜發展而來的宗教。相較原始的神巫崇拜,本主信仰形成了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圖騰崇拜為完整體系的宗教,并使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構成了“本主宗教”的崇拜核心。佛教約于隋唐之際傳入洱海地區,最初傳來的是“婆羅門”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稱“阿阇黎”,所以又名“阿阇黎(阿叱力)”教,現在稱其為“白族密宗”。盛行于南诏大理時期。大理國的22代皇帝中就有10位出家為僧。國中男女都讀佛典、詩書,手不釋珠卷,因此洱海地區很早就有“古妙香國”的稱号。元明之後,大批漢族移民屯駐洱海地區,漢文化開始在洱海地區廣泛傳播,漢傳佛教逐漸開始取代大理本土佛教(密宗)的地位。

大理白族的特有信仰

白族文化特有的宗教信仰是本主崇拜。本主是“本境土主”、“本境福主”的簡稱。在白語中,本主有很多稱謂,如“武增”、“倒博”等,大意是“本地域裡最尊貴的人(神)”。白族人認為,本主就是自家或村社的保護神,能保佑他們“為士者程高萬裡,為農者粟積千鐘,為工者巧着百般,為商者交通四海”。自從唐代南诏王勸豐佑下令其國老趙文奇在大理興建了白族第一座本主廟以後,本主文化便開始在蒼山洱海間世代相傳。

人物

民族英雄:段赤誠、白潔夫人、王樂寬、王嵯巅、段宗榜、董成、高量成、高禾、高泰祥、舍利威、段功、楊玉科

軍界:賀龍、楊傑、周保中、李宗黃、馬锳、馬鉁、馬崟、馬标、王炳章、尹龍舉、馮春申、李識韓、楊益謙、陳策勳、楊友棠、谷風遠、楊國欽、陳永柱、姚雙龍

政界:周鐘嶽、施滉、張耀曾、張柏簡、王益

科研界:王希季、張麗珠、蘇峙鑫、董家齊、高立志

學者界:李元陽、楊士雲、高奣映、趙藩、徐嘉瑞、董澤、馬曜、張旭

商界:嚴子珍、楊鴻春、李恒春、董澄農、張澤萬

醫學界:彭子益、段飛龍

體育界:張國偉

文藝界:楊麗萍、小彩旗、楊蓉

上一篇:阿萊克斯塔薩

下一篇:吸收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