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雲南省轄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地處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臨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州府駐地大理市下關,距昆明市331千米。自治州國土總面積29459平方千米,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93.4%,壩區面積占6.6%。東西最大橫距320多千米,南北最大縱距270多千米。全州轄大理市、漾濞彜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彜族自治縣、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共1市11縣,110個鄉鎮,是我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聞名于世的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1]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理白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3337559人。[2]2020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84.0億元,比2019年增長2.0%。[3]
    中文名:大理白族自治州 外文名: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532900 行政區類别:自治州、地級行政區 所屬地區:雲南省 地理位置:南省中部偏西 面積:29460平方千米 下轄地區:1縣級市、8縣、3自治縣 政府駐地:大理市下關鎮 電話區号:0872 郵政區碼:671000 氣候條件: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364.36 著名景點:蝴蝶泉、洱海、崇聖寺三塔等 機場:大理荒草壩機場、麗江三義國際機場 火車站:大理站 車牌代碼:雲L 地區生産總值:1484.0 地方方言:漢語西南官話、白語、彜語 人口:3337559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人均生産總值:40923元(2020年)

曆史沿革

西漢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和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西漢兩次派兵往擊“昆明”部落,稍後在大理地區設置葉榆、雲南、邪龍、比蘇4縣,屬益州郡管轄,從此大理地區正式納入漢王朝的疆域。

唐宋時期,以大理地區為中心,先後建立了南诏和大理國。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兵滅大理國,大理地區回歸中央政權。

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正式成立。

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大理專區,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同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正式成立,下轄1市、12縣、2自治縣,即:下關市及大理、鳳儀、漾濞、祥雲、賓川、彌渡、永平、雲龍、鄧川、洱源、劍川、鶴慶12縣,巍山彜族自治縣、永建回族自治縣。

1983年,撤銷下關市、大理縣,合并設立大理市。

1985年,漾濞縣改為漾濞彜族自治縣。

2019年,全州轄1市、8縣、3自治縣。即:大理市、漾濞彜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彜族自治縣、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州府駐大理市。

行政區劃

全州轄大理市、漾濞彜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彜族自治縣、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共1市11縣,110個鄉鎮,是我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總面積29459平方千米2020年末,全州戶籍總人口364.36萬人,其中:男183.63萬人,女180.73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91.5萬人,占總人口的52.6%,其中:白族人口124.8萬人,占總人口的34.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處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臨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州府駐地大理市下關,距昆明市331千米。自治州國土總面積29459平方千米。 

地形

大理州地處雲貴高原與橫斷山脈結合部位,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複雜多樣,點蒼山以西為高山峽谷區。點蒼山以東、祥雲以西為中山陡坡地形。境内的山脈主要屬雲嶺山脈及怒山山脈,點蒼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劍川與麗江地區蘭坪交界處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點是雲龍縣怒江邊的紅旗壩,海拔730米。

境内以老君山-點蒼山-哀牢山一線的大斷裂為界,構成兩大部分。東部屬揚子準地台區,西部屬藏滇地槽褶皺區(又稱三江區)。其東部揚子準地台區,西以洱海-紅河深(大)斷裂為界,往東延入楚雄州境,為揚子準地台西緣的一部分。其西部藏滇地槽褶皺區,是州境内西部及南部廣大地區,東以洱海一紅河深(大)斷裂為界,西至怒江、瀾滄江河谷,呈南北縱貫州境,點蒼山上還有蒼山十九峰。

水文

州内湖盆衆多,面積在1.5平方公裡以上的盆地有18個,面積共1871.49平方公裡。占大理州總面積的6.6%。盆地多為線形盆地,呈帶狀分布,從西向東排列為6個帶。第四紀山嶽冰川遺址分布于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區,大理點蒼山是中國最後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主要河流屬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紅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條,呈羽狀遍布大理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東湖、劍湖、海西海、青海湖8個湖泊。

氣候特點

大理州地處低緯高原,在低緯度高海拔地理條件綜合影響下,形成了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特點:四季溫差小。較接近北回歸線,太陽輻射角度較大且變化幅度小,形成年溫差小,四季不明顯的氣候特點,“四時之氣,常如初春,寒止于涼,暑止于溫”,四季溫差不大;熱帶季風氣候,分雨旱季。大理州冬幹夏雨,赤道低氣壓移來時(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為幹季雨量僅占全年降雨量的5~15%,信風移來時(夏半年5~10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95%;垂直差異顯著。大理州由于地形地貌複雜,海拔高差懸殊,氣候的垂直差異顯著。氣溫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熱,壩區暖,山區涼,高山寒,立體氣候明顯;氣象災害多。由于季風環流的不穩定性和不同天氣系統的影響,大理州氣象災害較多。常見的氣象災害主要有幹旱、低溫、洪澇、霜凍、冰雹、大風等。

自然資源

礦産資源

大理州境内地質成礦條件好,礦産種類較多。金屬礦有錳、鐵、錫、銻、鉛、鋅、銅、鎳、钴、鎢、銀、金、鉑、钯、钼、鋁、汞等礦床礦點200多個。已開發利用的有北衙鉛礦、鶴慶錳礦,巍山、漾濞的銻礦,鶴慶、賓川的金沙等80多處。非金屬礦有煤、岩鹽、大理石、石灰石、白雲岩、螢石、石英砂、砷、重晶石、石棉、石墨、石膏、滑石、膨潤土、矽藻土、黏土礦等。已開發利用的有煤、鹽、石灰石、大理石等。其中,大理石蘊藏量極為豐富,屬特大型礦床,儲量達1億立方米。

水資源

水資源有淡水湖泊洱海,豐富的蒼山泉水和地下水;地熱資源有溫泉僅塘子鋪溫泉,水流量就達1310立方米/小時,水溫達76.5℃。地下水徑流量以最枯流量資料的75%計算也達2.26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

大理州土地面積29459平方千米,山地占大理州總面積的80%以上。現有耕地183161公頃,其中,田90458公頃、地92703公頃。園地面積13333.3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5%,是柑橘、蘋果、桃、梅、梨、茶、桑等生産基地;水域面積55333.33公頃,占土地面積的1.9%左右。大理州土地使用狀況:林地約占60%、牧地占20%、耕地占11.2%、其它用地占8.8%。土壤類别分屬于8個綱、13個土類、23個亞類、76個土屬、236個土種。紫色土類占土地總面積的31.75%,紅壤土占27.7%。

人口民族

大理州有13個世居民族,分别是:漢、白、彜、回、傈僳、苗、納西、壯、藏、布朗、拉祜、阿昌、傣等民族。有9個大理州世居人口較少民族,分别是傈僳、苗、傣、阿昌、壯、藏、布朗、拉祜、納西等民族。

2020年末,全州戶籍總人口364.36萬人,其中:男183.63萬人,女180.73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91.5萬人,占總人口的52.6%,其中:白族人口124.8萬人,占總人口的34.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理白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3337559人。

政治

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副書記、州政府黨組書記、州長:陳真永

大理州委常委、州紀委書記,州監察委員會主任:楊大赟。

大理白族自治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管金堂

經濟

概況

2018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區生産總值(GDP)1122.44億元,同比增長9.3%。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224.81億元,增長6.3%;第二産業增加值424.77億元,增長11.9%;第三産業增加值472.86億元,增長8.2%。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20.2:37.3:42.5調整為20.0:37.9:42.1。全州人均GDP達到31253元,增長8.7%。 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533.15億元,增長10.6%,占全州地區生産總值的47.5%。

2018年,全州規模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含房地産投資)完成706.1億元,同比增長5.0%。分三次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29.0億元,增長17.8%;第二産業投資111.3億元,增長8.4%;第三産業投資565.8億元,增長3.8%。

2018年,全州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1%,居住價格上漲6.8%,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1.5%,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8%,衣着價格上漲1.6%,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1.7%。

2020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1484.0億元,比上年增長2.0%。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339.0億元,增長5.7%;第二産業增加值405.9億元,下降3.2%;第三産業增加值739.1億元,增長4.1%。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19.6:30.0:50.4調整為22.8:27.4:49.8。全州人均生産總值40923元,增長1.5%。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710.2億元,增長0.2%,占全州地區生産總值的47.9%。

第一産業

2018年,大理州農業總産值416.01億元,按可比價同比增長6.2%。其中:種植業産值240.81億元,增長6.1%;林業産值13.18億元,增長18.6%;牧業産值136.96億元,增長5.5%;漁業産值9.72億元,減少2.0%。

2018年,大理州糧食種植面積293098公頃,比上年減少898公項;油料種植面積12380公頃,增加65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60公頃,增加6公頃;煙葉種植面積31146公頃,減少814公頃,其中:烤煙種植面積31146公頃,減少814公頃;蔬菜種植面積50764公頃,增加1878公頃。

2018年,大理州全年糧食總産量163.3萬噸,與上年持平;油料産量30005噸,增長2.7%;糖料産量8669噸,增長5.9%;煙葉産量68850噸,減少2.2%,其中:烤煙産量68850噸,減少2.2%;蔬菜産量133.19萬噸,增長3.8%;水果産量75.4萬噸,增長6.9%;茶葉産量7383噸,增長4.6%。

2018年,大理州生豬年末存欄 255萬頭,增長8.5%,年内生豬出欄316.6萬頭,增長16.8%;大牲畜年末存欄88.5萬頭,增長5.8%,其中:奶牛存欄5.95萬頭;山綿羊存欄142.3萬隻,增長4.5%。

2018年,大理州全年肉類總産量37.13萬噸,增長10.7%。其中,豬肉産量25.46萬噸,增長11.8%;牛肉産量4.62萬噸,增長4.8%;羊肉産量2.83萬噸,增長8.8%。牛奶産量27.16萬噸,減少11.8%;禽蛋産量6.64萬噸,增長46.7%。全年水産品産量7.94萬噸,減少11.8%。

2020年,全州農業總産值618.3億元,比上年增長5.7%(可比價)。其中:種植業産值284.4億元,下降0.53%;林業産值21.5億元,增長14.1%;牧業産值285.1億元,增長73.5%;漁業産值7.5億元,下降11.7%。

2020年,全州糧食種植面積296821公頃,比上年增加388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1905公頃,減少253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37公頃,增加9公頃;烤煙種植面積31841公頃,增加117公頃;蔬菜種植面積55421公頃,增加4261公頃。

2020全年糧食總産量165.3萬噸,比上年增長0.9%;油料産量3.1萬噸,增長5.4%;糖料産量0.7萬噸,增長13.8%;烤煙産量7.0萬噸,增長0.7%;蔬菜産量152.9萬噸,增長11.4%;水果産量93.1萬噸,增長14.8%;茶葉産量1.1萬噸,增長11.2%。

第二産業

2018年,大理州全部工業增加值298.25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3%。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83.8億元,增長2.8%;重工業增加值128.6億元,增長19.4%。集體企業增加值0.07億元,下降6.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194.8億元,增長13.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15.4億元,下降4.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私營企業增加值36.8億元,增長13.7%。

2018年,大理州規模以上工業中,煙草制品業增加值44.3億元,同比增長0.4%,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加值48.7億元,增長41.1%,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12.7億元,增長8.4%,食品制造業增加值7.1億元,下降1.8%,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2.5億元,增長7.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21.3億元,增長5.4%,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13.1億元,增長6.0%,汽車制造業增加值24.0億元,增長5.8%。

2018年,大理州全部工業産品産量:飼料60.4萬噸,同比增長10.8%;乳制品36.0萬噸,增長2.2%;啤酒19.4萬千升,增長14.1%;十種有色金屬産量10.3萬噸,增長4.0%,其中:鋅産量7.8萬噸,增長7.3%;水泥産量1758.1萬噸,增長14.6%;卷煙産量41.55萬箱,下降2.4%;中型拖拉機3.0萬輛,下降68.7%;汽車15.6萬輛,增長11.4%;自來水生産量8114萬立方米,增長0.73%。

2018年,大理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5.4億元,同比增長11.2 %;實現利潤總額83.0億元,增長56.6%;實現利稅總額143.2億元,增長37.4%。

2018年,大理州具有資質以内建築企業184戶。全年完成産值140.7 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15.4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52.8萬平方米。

2020年,全州全部工業增加值274.3億元,比上年下降7.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7.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下降15.3%;重工業下降3.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7.1%,集體企業下降81.5%,股份制企業下降7.6%,私營企業下降21.9%。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下降5.9%,制造業增加值下降1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5.6%。

第三産業

2018年,大理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0.8億元,同比增長12.3%。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30.3億元,增長13.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0.5億元,增長7.8%。按消費形态統計:商品零售額334.1億元,增長13.2%;餐飲收入額56.7億元,增長7.3%。

2018年,大理州貨物進出口總額完成32747萬美元,同比增長22.0%。其中:進口3029萬美元,增長176.6%;出口29718萬美元,增長15.5%。

2018年,大理州實際利用外資402萬美元,比上年減少90.1%。實際引進州外到位資金876.86億元,增長9.4%。

2018年,大理州共接待海内外旅遊者4710萬人次,同比增長11.0%,其中:接待海外旅遊者104.58萬人次,增長2.45%,實現旅遊外彙收入65298.2萬美元,增長26.11%;接待國内旅遊者4605.42萬人次,增長11.78%。全年旅遊業總收入實現795億元,增長22.0%。

截至2018年,大理州财政總收入完成185.39億元,同比增長9.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6.16億元,增長10.5%,其中:增值稅完成28.72億元,增長8.4%,企業所得稅完成3.96億元,增長37.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66.22億元,增長8.3%,其中:教育支出72.51億元,增長4.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5.75億元,增長7.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7.71億元,增長10.7%;農林水支出52.90億元,增長0.4%。

截至2018年,大理州金融業實現增加值51.51億元,同比增長5.1%。年末全州金融機構人民币各項存款餘額1707.26億元,比年初增長5.48%,其中:住戶存款餘額971.41億元,增長11.1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379.84億元,比年初增長14.44%。

截至2018年,大理州保險保費收入40.38億元,同比增長7.35%。其中,财産保險保費收入17.79億元,增長3.67%;人壽保險保費收入22.59億元,增長10.44%。全年賠款支出13.67億元,增長15.16%。其中,财産險賠款支出7.60億元,增長9.91%;人壽保險賠款支出6.07億元,增長23.61%。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8年, 大理州有高等教育6所,分别為大理大學、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大理護理職業學院、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大理技師學院、大理州财貿學校,全州高等教育招生8814人,在校生28015人,畢業生5007人。其中:研究生招生484人,在校研究生1206人,畢業研究生334人。其中普通本、專科共招生7974人;在校生24725人;畢業生2982人。各類中等專業教育招生4050人,在校生13156人,畢業生2729人。職業中學招生7276人,在校生19846人,畢業生4918人。普通高中招生20177人,在校生59473人,畢業生18468人。初中招生40319人,在校生128198人,畢業生46121人。普通小學招生42471人,在校生234188人,畢業生40564人。學前教育幼兒園在園101452人。學齡兒童淨入學率99.95%,初中學齡人口淨入學率98.24%。

科學技術

2018年,大理州共獲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獎12項;受理專利申請1089件,批準專利768件。

文化

2018年,大理州共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9個,文化館14個,公共圖書館13個。全州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99.9%。廣播電台13座,電視台13座。有線電視用戶771905戶。

國家一級圖書館:大理白族自治州圖書館

體育

2018年,大理州參加省級以上體育比賽分别獲得金牌77枚、銀牌28枚、銅牌36枚,其中:參加國家級比賽分别獲得金牌2枚、銀牌0枚、銅牌1枚。

郵電

2018年,大理州郵電業務總量1555266萬元,同比增長10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0599萬元,增長25.6%;電信業務總量1504667萬元,增長110.8%。

衛生

2018年,大理州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015個,其中醫院110個;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20904張,衛生技術人員2161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301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4個,衛生技術人員563人;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個,衛生技術人員230人;婦幼保健院(所、站)13個,衛生技術人員1592人。衛生院107個,床位3512張,衛生技術人員3142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大理州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35.76萬人,同比增長4.35%。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188.34萬人,減少0.19%。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346.92萬人, 增長0.56%。參加城鎮失業保險人數為14.77萬人,增長2.65%。參加城鎮工傷保險人數為21.97萬人,增長4.12%。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居民為29212人,保障支出13085.03萬元;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183134人,保障支出37842.07萬元。

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交通

航空

大理荒草壩機場位于大理市鳳儀鎮和海東鄉交界處,距離大理市區12公裡。機場有發往昆明、西雙版納、騰沖、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航班。大理至昆明,每日都有航班,航行時間約為40分鐘;大理至西雙版納,每日均有航班,航行時間約為50分鐘。大理至廣州,每周一、二、四、六各有一個航班,起飛時間為中午12點40,航程約3小時,經停昆明。大理至北京,每日都有航班,經停昆明,總航程約5個小時。

麗江三義國際機場也有部分用地(機場西南)屬于鶴慶縣。

鐵路

大理火車站位于新城東邊雲嶺大道。火車站每天有4趟列車發往昆明,行程359公裡。

公路

大理有3個長途汽車客運站和一個發車處,分别為:大理客運總站、下關客運站、大運車站以及大理客運站古城發車處。大理客運總站是大理最大的長途汽車客運站。車站有發往省内昆明、麗江、六庫等地的長途客車,同時也有開往外省的長途車。

下關客運站位于下關建設路。車站主要運營發往大理所屬郊縣以及昆明、麗江、中甸、六庫、騰沖、瑞麗、景洪等地的長途客車。車站發往麗江的長途汽車每半小時一班,最晚一班發車在下午6點半,3個半小時抵達麗江。大運客運站位于下關建設路,大運賓館旁邊。車站主要經營發往省内大理周邊郊縣以及昆明、麗江等地的長途汽車。大理客運站古城發車處在大理古城内,有開往昆明、麗江等地的長途車,途經下關。

2018年,全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33.31億元,增長13.9%。

2018年,全州民用汽車保有量106.95萬輛,同比增長3.8%,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42.7萬輛,增長10.25%;民用轎車保有量17.67萬輛,增長11.34%,其中:私人轎車16.76萬輛,增長11.43%。

2018年,全州全年貨物運輸總量8486.72萬噸,同比下降4.34%;貨物運輸周轉量1038640萬噸公裡,增長1.68%。

2018年,全州客運量11362.57萬人次,同比增長4.3%。客運周轉量 1115277萬人公裡,增長8.7%。

城鎮建設

大理州市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建、改擴建城市道路26公裡,大理市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穩步推進,龍山隧道、鳳鳴匝道等市政工程投入使用,海東新城環保設施建設和綠化亮化取得成效。開工建設13個公共停車場,新增車位1965個。新建城市天然氣管網120公裡。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新增城市建成區21.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4%。

文化藝術

音樂

白族音樂洞經古樂原為一種道教音樂。在明代時期由内地傳入西南。随後,在長久的曆史演化之中,這種道教音樂慢慢地為西南少數民族所接受,并逐漸融入了民族音樂與樂器,最終形成了極具少數民族特色的洞經古樂。

巍山洞經音樂與大理洞經音樂為洞經音樂的兩個分支。巍山洞經音樂融入了南诏音樂的古典與莊重;大理洞經音樂融入了白族民樂的優美與動聽。雖然音色之中偶有區别,但是在樂器方面同采用了笛子、鑼、鼓、二胡、三弦、繞、鈴子等為伴奏。

曲藝

白族調

白族調是白族人民在歌舞時随口興唱的一種曲調,以白族話演唱,生活氣息濃厚。

誦經調

誦經調是白族人民在做本主崇拜,誦經時所演奏的曲調。主要樂器為木魚等,曲調莊重、和諧,顯得古老、深沉。但是它并不等同于洞經古樂,二者在音色以及曲調上還存在一定區别。

本子曲

本子曲實際上是白族調的一種,分為獨唱和對唱。獨唱時,除了起頭第一段外,往往把第二段無限重複,隻在節奏與感情方面略作調整;對唱時,每人八句,反複進行。

吹吹腔

吹吹腔俗名“闆凳戲”,是白族的古老劇種之一。吹吹腔以大理為界限,大理以南稱為南派,以北則稱為北派。兩派風格各有特色。吹吹腔講究韻律,風格多樣,表演生動,地方色彩濃厚。

大本曲

大本曲又名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民間說唱曲藝。本子曲往往是以人演唱,一人以三弦伴奏。唱詞内容多為白族民間故事以及漢族的文學作品,如《白王的故事》、《藍季子會大哥》、《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本子曲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地形成了南腔、北腔和海東腔。南腔婉轉、輕柔,北腔平直、順暢,十三腔高亢、粗犷。

傳統工藝

紮染

紮染為白族的傳統工藝,曆史相當悠久。用蠟刀将蠟塗于土布之上,旋即用棉布在土布的不同部分捆紮,随後入染料浸染。晾幹之後,去掉捆紮的棉布,土布之上就會留有圖案各異的紮痕。由于棉布捆紮部位不同會造成不同的圖案,因此紮染手法多樣,變幻無窮。由紮染土布制作的産品非常豐富,如:桌巾、門簾、服裝、民族包、帽子等等。

劍川木雕

劍川木雕做工精細,造型多樣,形象生動、美觀,質地堅硬柔韌,可謂是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華。

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牆基、門頭、窗頭、橫梁皆用石頭砌成,屋頂以闆瓦為溝,筒瓦為頂。民居内部庭院多有講究,往往依據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體上有四種形式:一為“兩房一耳”,即兩幢樓房互相垂直,交叉處有一耳房;二為“三房一照壁”,即三幢樓房,主房對面為照壁;三為“四合五天井”,即有四幢樓房,每一處交叉點都有一耳房;四為“六合同春”,即有兩個大院,每院三幢樓房,各方的樓廊彼此相連,通行無阻,稱為“走馬轉角樓”。白族民居尤為講求蓋門樓,通常蓋門樓的形式為“一滴水”,即為普通的坡屋,樸素大方,而另一種形式“三滴水”則顯現了一種華麗,其建築十分精美,飛檐翹角,宏偉壯觀。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顯現了民居的特色。照壁是裝飾性的建築,象征了吉祥、福祿與安康。各種各樣的照壁也體現了主人的意願與企盼,堪稱白族民居建築的精美藝術品。

白族服飾

白族服飾在色彩上大多為紅白相間,采用對比鮮明、明亮的色塊反襯出色調的協調。女子服飾豔麗、樸素,上身衣裝以及頭飾較為複雜,下身裙飾比較簡單、樸素,而且,年輕姑娘的服飾較為豔麗,年長女子的服飾崇尚淡雅。年輕姑娘好梳辮子,頭飾疊成長條形蓋于頭上,紅色的繩子繞辮挽上,形成上為龍馬角,下為龍鳳尾的格局,左側一條纓穗垂于耳畔,随風飄揚。

傳統節日

繞三靈,是在每年的夏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繞三靈的節日活動得進行三天。二十三日過節時,人們聚集到蒼山五台峰下的聖源寺,祈禱賽歌;二十四日,人流經過喜洲鎮,向南洱海邊村莊進發,當晚便在當地村莊的本主廟歡慶賽歌;二十五日,人群沿洱海至大理崇聖寺東面的馬久邑本主廟,在此祈禱歡慶之後歸家。

三月街,又稱:觀音市,是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既是物資交流的盛會,又是賽馬、滇戲、花燈等各種文藝體育表演的中心。

石寶山對歌會,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白族老人認為當天在石寶山上舒展歌喉能夠得到吉祥與安康,因此,節日當天,周邊白族群衆多會由四面八方彙聚于大理劍川的石寶山,唱調對歌,觀光遊覽。

耍海會,又稱:撈屍節。上關、喜洲一帶始于農曆七月二十三日,大理、下關一帶始于農曆八月初八。白族民衆身着盛裝,彙聚于洱海之畔,乘坐彩船泛遊洱海、唱山歌、對調子。大理、下關地區還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活動。

風景名勝

綜述

大理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016平方公裡。由蒼山洱海風景區、巍寶山風景區、石寶山風景區、雞足山風景區、茈碧湖風景區組成。

蒼山洱海風景區由氣勢恢弘的蒼山、秀麗的高原明珠洱海及山海之間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的田園風光構成。有世界知名的唐代三塔、蝴蝶泉、南诏德化碑、三月街、喜洲白族民居等文化景觀,還有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景觀、獨特罕見的天氣景觀、地質景觀等。

巍寶山風景區位于大理市南50公裡的巍山縣,主要由全國聞名的道教名山巍寶山和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巍山古城組成。巍山是南诏曆史的發祥地,巍寶山古建築群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數十座道觀古建築,其中青霞宮、長春洞、培鶴樓等具有較高的曆史、文化、藝術價值。進入景區可感受到濃厚的道教文化和傳統的彜族風情。巍山古城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城池格局和古街巷、古民居風貌,延續了較好的民族曆史文化生态。

石寶山風景區位于大理市北135公裡的劍川縣,由石鐘山石窟、寶相寺和海雲居三個遊覽區組成。景觀類型以石窟雕刻、宗教古建、丹霞地貌和森林景觀為主。石鐘山石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南诏大理國時期的造像雕刻藝術聞名國内外。以寶相寺為代表的古建築群依山附崖,險中見奇,被譽為“雲南的懸空寺”。石寶山地質屬第三紀層,石質為紅色砂岩、礫岩,風化球狀的砂岩形象獨特,被譽為“石寶”。在此舉行的一年一度的石寶山歌會,展示了風情濃郁的白族歌舞和獨特的白族文化。

雞足山風景區位于大理市東60公裡的賓川縣。雞足山是我國的佛教名山,與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齊名,在東南亞一帶影響較為深遠。以雄、奇、幽、秀的山嶽風光、豐富的植物景觀和濃厚的佛教文化而聞名,其中以“絕頂四觀”和“八景”最為著名。主要景點有金頂寺、伽葉殿、祝聖寺、佛塔寺、九蓮寺、華首門、玉龍瀑布、空心樹、杜鵑長廊等。

茈碧湖風景區位于大理市北70公裡的洱源縣,以地熱溫泉和高原湖泊景觀為主。湖區面積8平方公裡,湖面如鏡,明淨清麗,湖上除領略湖光山色外,可看水花樹奇觀。湖北有環境清幽的梨園,仿佛世外桃源。湖周圍有星羅棋布的溫泉,豐富的溫泉休閑療養服務給風景區增添了較大的吸引力。

主要景點

洱海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長42公裡,東西寬3-9公裡,湖岸線長117公裡,面積250多平方公裡;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億立方米,面積與蓄水量均列雲南湖泊第二,在全國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南有彌洱河等注入,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東彙波羅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惟一出海門,經漾濞江繞入瀾滄江,洱海屬構造湖,湖岸東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為沙洲。

洱海水深清澈,宛若無瑕的美玉,秀麗無比,洱海是中國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漢代它已名載史冊。公元前122年,張骞出使西域回到長安,在向漢武帝彙報西域情況時,他說在大夏國(今阿富汗)曾看到蜀布,經了解是從身毒(印度)販運去的。他極力進言:從蜀郡通身毒,道路近便,有利無害。根據張骞的建議,漢武帝派使者到西南夷尋求通身毒之路。道路都為洱海附近的昆明族所阻,最終未能通身毒。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因使者阻于昆明族之事,征調人力在首都長安開挖了一個人工湖,名之為“昆明湖”,訓練水軍,準備征讨洱海地區的昆明族。當然,漢武帝征服雲南高原其在長安“昆明湖”訓練的水軍不可能派上用場。但是,這段“漢習樓船”的典故卻永留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後來,清朝乾隆皇帝因景仰漢武帝開疆托土的功業,把北京頤和園西湖也改名為“昆明湖”。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詩人馮時可《滇西記略》說:洱海之奇在于“日月與星,比别處倍大而更明”。如果在農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圓,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圓如輪,浮光搖金;天空、玉鏡高懸,清輝燦燦,仿佛剛從洱海中浴出。看着,看着,水天輝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升天。此外,洱海月之著名,還在于潔白無瑕的蒼山雪倒映在洱海中,與冰清玉潔的洱海月交相輝映,構成銀蒼玉洱的一大奇觀。

鶴慶銀都水鄉新華旅遊村

鶴慶銀都水鄉新華白族旅遊村是依原生态自然村落建成的國家AAAA級景區。新華村原名石寨子,坐落于雲鶴古城以北7公裡處,距麗江機場12公裡,村子總面積16.88平方公裡,全村有1149戶人家,5227人,白族占總人98.5%,是一個典型的白族寨子。新華村是一個“小錘敲過一千年”的古老村寨,早在南诏時期,先輩們即以手工藝品加工制作養家糊口,“鶴川匠人”的美名傳譽海外。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 位于雲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南端,居于蒼山之下,洱海之濱,中心位置位于北緯25°41′26″ ,東經100°9′45″,古城占地面積3平方公裡。大理古城為方形城池,每邊約1.5公裡,城區總面積約3平方公裡。古城四周有城牆,城牆内層為夯土,外披石塊、大磚各一層,城設四門及四門樓。自明代建城以來曆600多年,古城的規模、布局基本無大的改變。城内街道縱橫、交錯有緻,為典型的棋盤式布局。城内保存有大量的清、民國時期的民居及武廟、杜文秀帥府、西雲書院、考試院、城隍廟、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堂等古建築。大理古城現已成為大理旅遊發展的核心景點。

西門街明代白族古建築群

西門街明代白族古建築群位于雲南省劍川縣金華鎮西門街,由何可及故居、張勉宅院、昭宗祠組成。何可及故居始建于明天啟四年(1624年),典型四合院,由門樓、正房和東西廂房組成,占地面積364.97平方米。張勉宅院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為兩進院,由正房、過廳、南廂房組成,占地面積404.61平方米。昭宗祠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為三進院,由祠堂、過廳、門樓組成,擡梁穿鬥混合式木構架,單檐硬山頂,占地面積1086.2平方米。三處建築均為明代中晚期的建築遺存,特色濃郁。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理挖色鎮

古稱魯川,挖色。位于洱海東岸,地處大理市中東部,北與雙廊鎮接壤,南臨海東鎮,東與賓川縣雞足山鎮毗鄰,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西對如屏蒼山而遙望大理古城,東通佛教聖地雞足山而隐窺金頂,自古即為洱海東岸一個魚米之鄉,洱海地區曆史淵源久遠的白族外鄉文化發源地之一。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坐落于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蒼洱景區的中心和風光秀麗的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山麗片區。東臨洱海,東距大理古城1.5公裡,北距大理三月街會場0.5公裡,距崇聖寺三塔2公理,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為《天龍八部》影視劇拍攝投資興建的一個大型影視拍攝基地。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占地面積700餘畝。主體建築有城牆等。整個天龍八部影視城由三大片區組成:第一局部為大理國,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宮、鎮南王府;第二部分是遼國,包括遼城門和大小遼街;第三部分就是西夏王宮和女真部落了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依照大理特色,宋代特點,參照《清明上河園》影視拍攝與旅遊風光相結合的原則,大理又一個較大規模的旅遊景點。

蒼山

蒼山又名點蒼山。蒼山山脈由十九峰自北向南連脊屏列組成最高點海拔4122米(馬龍峰),最低點海拔1360米(漾濞江與西洱河交彙處),4000米以上山峰有七座。蒼山東坡兩峰夾一溪,形成了十九峰夾十八溪的梳狀地貌。西坡的雞邑鋪有溫泉出露,水溫約為36℃。蒼山東坡的洱海盆壩區年均氣溫15℃,西坡漾濞江河谷區年均氣溫16.1℃,年降雨量均在1050毫米左右。

劍川鐘山石石窟

鐘山石石窟位于劍川縣南部的石鐘山。石鐘山古時候稱為中山,因有形如巨鐘的紅丹霞岩,故稱為石鐘山。石窟分石鐘寺、獅子關和沙登箐三個片區,共計16窟139尊造像,是我國最南方的一個石窟群,有“南天瑰寶”之稱。石鐘山石窟在内容上可分為南诏王室造像、外國人造像及原始崇拜造像等幾類,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大理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

佛圖寺塔

佛圖寺塔于大理市下關鎮陽皮村北側的佛圖寺前,塔高30.7米。為十三級密檐方式形磚塔,塔基為二層台方形基座,下層台邊長19.7米,高1.2米,用毛石壘砌,條石壓沿。搭身内容,内壁為筒體結構,直通至十二級。外壁塔身壁身整體呈抛物線狀,第一級方長4.5米,直砌。“蛇骨塔”經1981年維修實測後,定名為“佛圖寺塔”塔西面的佛圖寺,現存大殿、南北廂房和過廳,為清代建築。1983年1月,佛圖寺塔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世祖平雲南碑

元世祖平雲南碑位于大理市大理鎮西門村委會大紙房村東北側,坐落在大理古城西門外一公裡許的點蒼山中和峰麓之三月街場上,地處南诏、大理國故都阻苴咩城遺址西南隅。碑由碑座、碑身、碑額和護碑邊匡幾個部分組成。青石質赑屃頭部殘損。碑身由兩塊青石相接而成,上截碑石長(高)1.3米,下截碑石長(高)1.55米。上下兩石寬均為了1.55米。碑文直行楷書。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和城遺址

南诏故都太和城遺址,位于大理市下關鎮太和村,地處下關(南诏時期的龍尾關)至大理之間的蒼山佛頂峰麓,南距下關6公裡,北與大理古城相隔7公裡。這裡是大理壩子中蒼山與洱海之間陸地距離較短的咽喉要地,是由龍尾關進入大理古城的必經要道。《南诏德化碑》碑高3.02米,寬2.27米,厚0.58米。青石質,正書,文字剝蝕嚴重。

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裡處,是由一大二小三個組成。大塔又外千尋塔,當地群衆稱它為“文筆塔”,通高69.13米,底為9.9米,凡十六級,為大理地區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磚塔。塔頂有銅制覆缽,上置塔刹,塔頂上角設金翅鳥,在1925年大理地震時随搭刹震落。南北小塔均為十級,高42.19米,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尋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衛,雄偉壯觀,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方面的卓越成就。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聖寺

崇聖寺,東對洱海,西靠蒼山,位于雲南省大理古城北約一公裡處,點蒼山麓,洱海之濱。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聖寺出家,在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稱為“天龍寺”。崇聖寺曾以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極大鐘、雨銅觀音像、三聖金像、“佛都”匾)聞名于世,但崇聖寺與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毀于曆代的戰火及自然災害。1990年代,重建崇聖寺被提上日程。2003年8月8日,重建工程動工。2005年4月22日,總投資1.82億元人民币的崇聖寺重建工程全部竣工。其所屬的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崇聖寺主要景點有:寺前景點:崇聖寺三塔、大鵬金翅鳥廣場 、南诏建極大鐘 、雨銅觀音殿。寺内景點:石雕 、大雄寶殿、藥師殿 、護法殿、 彌勒殿 、十一面觀音殿、 阿嵯耶觀音閣 、山海大觀石牌坊 、望海樓 、羅漢堂 、轉經筒 、金剛杵、 财神殿、高僧殿、祖師殿。

周城古村

周城村位于大理市喜洲鎮北端,座落雲弄峰山麓,霞移溪北,蝴蝶泉之南,面向洱海,優越的自然環境,村落東臨茶馬古道,周城村是中國白族第一大村,也是雲南最大的民族自然村,村落面積約2平方公裡,村落的建設發展主要是依山就勢和沿茶馬古道兩側展開。村中除南北向穿村的214線國道(滇藏路)和環村路兩條外,主巷道還有東西向大充路、小充路、塔充路、石佛路、南登路和茶馬古道山林路7條,和其他許多胡同一起錯綜複雜,猶如變幻莫測的八卦陣。周城民居是研究白族民居建築史的活标本,民居獨家院、标準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串角樓等民族建築房舍獨具特色、巷道幽深縱橫交錯。在人口比較集中或者寬綽地方要修建本主廟、風水照壁、村中心廣場、戲台、集市等。

祥雲古城區

祥雲古城舊稱雲南城、洱海衛城。因漢“彩雲南現”典故,始作“雲南”命名地。據1962年在清華洞出土的石斧、石锛、陶器、炭屑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蜀漢建興三年置雲南郡,成為滇西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00多年。雲南故郡——祥雲古城始築于明洪武15年,整座城布局為正方形大印狀,鐘鼓樓為中心的印柄,以西南卧龍崗相呼應為“卧龍捧鐘”,古城牆上磚下石,圍牆設防禦垛千餘個,城外四周設護城河,四周分别設鎮陽門、鎮海門、清平門、仁和門,城内置5街13巷,衙門、府第、廟宇、宗祠和民居等古建築星羅棋布。2007年1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曆史文化街區。

永平曲硐村

曲硐村位于永平縣城南端,距縣城中心4.5公裡,距州府大理90公裡。曲硐村地處雲嶺山脈分支博南山和雲台山之間的山澗小壩。曲硐村是滇西回族人口聚居最為密集的自然村落,是中國内地通往東南亞南亞的重要交通門戶和重要物資集聚地。 曆史上的曲硐村,有大東門、小東門、南門、西門、北門五道城門、城樓等,飛檐鬥拱,星月交輝,充分體現了伊斯蘭文化與漢文化完美結合的建築風格。

曲硐古村落形成曆史久遠,依山腳而建,村莊規模宏大,布局錯落有緻,房屋以瓦頂坡屋面土木結構傳統民居建築為主,許多建于清末及民國時期的古院落、古建築及相關曆史文化遺存保存完好。村落内巷道縱橫交錯,迂回勾連,盤貫整個村落,徜徉其間,如入迷宮,村中溝渠密布,沿小巷甬道環繞整個村落,到處流水潺潺,小橋鬥拱,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景象。當地宗教文化、曆史文化濃厚,這裡的回民信奉伊斯蘭教,村内建有新老兩座清真寺,這裡還有獨特的溫泉地熱資源,并創造了獨具風味的清真飲食文化,保留着古老的馬幫文化。曲硐村厚重的曆史文化遺存和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風情 。2010年曲硐村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曆史文化名村。

彌渡太極山省級風景名勝區

太極山風景名勝區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東南部彌渡縣彌祉壩子的西邊,地處彌渡、巍山、南澗三縣交界處,地理坐标為東經100˚27',北緯20˚09',總面積25.63平方公裡。距彌渡縣城20公裡,距昆明370公裡。

太極山為哀牢山系的起點,風景區内峰巒起伏,群山疊翠,海拔垂直變化明顯,植被分布極為豐富。區内主要地貌為剝蝕構造地貌,最高峰太極頂海拔3061.4米,由于地殼強烈隆起,河流下切,剝夷面形成零星孤山山頂,形成秀麗的九溪八嶺十三峰。密祉盆地為山間盆地地貌類型。區内植被上部以杜鵑,栎類、箭竹林為主,下部以雲南松、杜鵑、栎類、水冬瓜樹為主。

太極山風景名勝區由太極山景區、密祉景區兩大片構成。太極山景區内主要景觀有九溪十三峰及其森林植被、高山天氣等自然景觀和南诏時期以來建的集佛、道、儒一體的石結構寺觀群及“太極靈山盛會”人文景觀,密祉景區内主要有文盛古街古驿道、密祉大寺、尹宜公故居、世界名曲“小河淌水”創作地亞溪河、珍珠泉、密祉花燈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石鐘山石窟

石鐘山古時候稱為中山,因有形如巨鐘的紫紅丹霞岩,故稱為石鐘山。位于劍川縣南部 ,石窟分石鐘寺、獅子關和沙登箐三個片區,共計16窟139尊造像,是我國最南方的一個石窟群,有“南天瑰寶”之稱。石鐘山石窟在内容上可分為南诏王室造像、佛教造像、外國人造像及原始崇拜造像幾類, 石鐘山石窟具有珍貴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長春洞

長春洞是巍寶山後山規模最大的建築群,因殿宇後山岩中有一石洞而得名。大殿和前殿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貴州人李法紀、楊法蔭初建,1987年進行了修複,是巍寶山衆多殿宇古刹中仍保存完好的殿宇之一。殿内祀玉皇大帝、雷祖、真官、土地、馬帥、靈宮等道教神像。長春洞外觀布局十分獨特,外觀建設布局為一個規整的八卦圖,由前殿、大殿、廂房、花園等建築組成。這些殿宇建築結構嚴謹,樣式新穎,建築工藝精湛,以長春大殿的格子門和獨特的八角藻井镂空雕龍建築工藝為代表。

興教寺及寺登街古建築群

興教寺位于劍川縣沙溪鎮寺登街,海拔2100米,始建于明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現存的兩座殿宇,基本還是原來的結構。正殿,古稱大雄寶殿,俗稱萬佛堂。重檐歇山九脊殿宇。南北長18米,東西進深14.5米。二殿,古稱天王殿,坐西向東,懸山九脊頂,南、北闊19米,東西深16.5米,進深五間。沙溪寺登街區域曆史古迹衆多,文化積澱深厚。

州城文武廟

州城文廟和武廟位于雲南省賓川縣州城鎮,距賓川縣城8千米,為兩組相鄰的建築群,中軸線互相垂直,文廟坐東向西,武廟坐北向南,總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州城文廟和武廟建築保存較為完好,舊時風貌猶存,整體布局承襲文廟和武廟的風格,在建築技法上較多地運用地方做法,其鬥栱、彩畫、脊飾等地方特色濃郁,武廟武成殿内木柱采用外包木條增加柱子截面做法也極為少見,個體建築前檐墀頭盤頭成屋宇模型狀,極為精緻,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喜洲白族民居古建築群

喜洲鎮位于大理古城北17公裡,喜洲為大理壩子中較大的一個白族自然村。喜洲以四方街為中心,北至田莊賓館,南至富春裡、彩雲街、染衣巷,西至市上街中段,東至鎮東公路東側的兩院保護民居,約17.32公頃的面積内,集合了大部分重點保護民居和保護民居,同時包括了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嚴、董、楊三家大院。

喜洲白族民居建築有88院,有各個曆史時期都有著名的民居建築,明朝時有楊士雲的“七尺書樓”,清朝有趙廷俊大院,民國時期有嚴子珍大院、董澄農大院、楊品相大院、尹隆舉大院等。

七尺書樓,約建于公元1526年前後。原是楊士雲讀書時的小樓。整座房屋的建築仍保存着明朝建築風格。

嚴家大院,為民國白族富商、喜洲商幫“永昌祥”商号創辦人嚴子珍的宅院,位于四方街西南角的宅院,建于1907年,主體部分用了12年才完工,由4個院落組成,1936年在後院加蓋了一幢獨立三層西式樓房,占地面積2475平方米。

董家大院,原為喜洲富商董澄農所有,建于1948年。

楊家大院,建于1947年的楊家院,原為楊品相所有。

尹家大院,為建于1925年的尹立廷宅。

蝴蝶泉

蝴蝶泉位于大理市喜洲鎮周城村以北1公裡處,滇藏公路西側,蒼山的雲弄峰下,原名無底潭。公園内有郭沫若手書‘蝴蝶泉”石碑,左側刻有郭沫若詠蝴蝶泉詩的手迹;碑的背面,刻着徐霞客遊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記。徐霞客在其遊記中記述說:“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花如峽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鈎足,自樹巅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缤紛絡繹,五色煥然。遊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

蝴蝶泉公園,建有修蝴蝶樓、八角亭、六角亭、望海亭、月牙池、詠蝶碑,1985年12月建立了蝴蝶标本館。

特色美食

白族“土八碗”

“土八碗”是白族傳統宴席上一套典型的菜譜,有煮、炒、蒸、炸、煎、腌多種菜肴,色澤鮮豔,滋補健胃,老少皆宜。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粬米的紅肉炖;挂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幹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

大理砂鍋魚

大理洱海是雲南橫斷水脈中蓄水量最大淡水湖泊。洱海自然資源豐富,僅魚類就有十多種。

白族對魚的食法和烹調技術頗具特色。在衆多食法中,最具風味特色的是砂鍋魚。砂鍋魚集中了白族魚味的精華,熱烹熱吃,配以豆腐等食物,味道鮮美,是大理白族款待賓客的佳肴。砂鍋魚的烹調方法是:把從洱海捕來的黃殼鯉魚刮洗幹淨後,用毛巾擦去水分,于腹壁上擦抹精鹽,腌10多分鐘後,放進大理特制的砂鍋裡清炖,再加人泡豆腐、火腿、肉丸、玉蘭片、豬蹄筋等十多種配料及調味品,把砂鍋置于木炭火爐上烹炖而成。

乳扇

乳扇是一種呈扇形的乳制品,是洱源白族人民待客的一道上等菜。雲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賣”,指的就是“乳扇”。乳扇的食法很多,可生吃可熟吃,也可燒、炸、煎、煮等。用乳扇、烤茶、核桃面等泡制的白族三道茶。

生皮

火燒豬肉(多用臀部和後腿皮肉)和豬肝切成細絲,以蔥、蒜、芫荽、炖梅、辣子面、醬油等為佐料,調蘸而食。此吃法民間稱之為“吃生皮”。吃生皮的習俗,相傳始于南诏時期。

著名人物

董澤

王九齡

趙式銘

周鐘嶽

趙藩

楊名飏

師範

王崧

王崧

王崧

王崧

李元陽

李文學

杜文秀

段功

段思平

鄭回

勸豐佑

異牟尋

閣羅鳳

皮羅閣

細奴羅

馬骧

張耀曾

張伯簡

王複生

王德三

王孝達

施滉

周保中

楊傑

趙醒吾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24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入圍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9年11月,獲得“‘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稱号。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避暑名城榜”。

2020年6月1日,2020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市。

2020年12月25日,入選“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1年9月,入選“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名單。

上一篇:中國共産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後勤保障部

下一篇:廈門駿豪投資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