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

甲巯咪唑

咪唑類抗甲狀腺藥物
甲巯咪唑片為抗甲狀腺藥物。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甲狀腺内過氧化物酶,從而阻礙吸聚到甲狀腺内碘化物的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聯,阻礙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的合成。動物實驗觀察到可抑制B淋巴細胞合成抗體,降低血循環中甲狀腺刺激性抗體的水平,使抑制性T細胞功能恢複正常。[1]
    藥品名: 外文名: 别名: 是否處方藥: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藥禁忌: 劑型: 運動員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批準文号: 藥品類型: 中文名:甲巯咪唑 英文名:2-Mercapto-1-methylimidazole 其他外文名:甲硫咪唑;他巴唑;甲硫噻唑;2-巯基-1-甲基咪唑;甲巯基咪唑 EINECS号:200-482-4 CAS号:60-56-0 分子式:C4H6N2S 分子量:114.17 藥物類别:西醫藥物

基本資料

藥物名稱:甲巯咪唑

英文名稱:Thiamazole

藥物别名;甲巯基咪唑、他巴唑

英文别名:Danantizol、Favistan、Mercaptol、Mercazolylum、Metazolo、Methimazole、Strumazol、Tapazole

藥物類别:西醫藥物

理化性質

熔點:140-145℃

沸點:280℃

閃光點:47.4°C

密度:1.28g/cm3

水溶性:soluble

外觀:白色固體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微溶于乙醚、苯。

藥理作用

抗甲狀腺藥物綜述:抗甲狀腺藥物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甲狀腺内過氧化物酶,從而阻礙吸聚到甲狀腺内碘化物的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聯,阻礙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的合成。另外,丙硫氧嘧啶在外周組織中抑制T4轉變為T3。硫脲類抗甲狀腺藥除阻礙甲狀腺激素合成外,還有輕度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B淋巴細胞合成抗體,降低血循環中甲狀腺刺激性抗體的水平,使抑制性T細胞功能恢複正常。這些作用可能是促使Graves病中免疫紊亂得到緩解的原因。

動力學

本品口服後由胃腸道迅速吸收,吸收率約70~80%,廣泛分布于全身,但濃集于甲狀腺,在血液中不和蛋白質結合,T1/2約3小時(也有報道為4~14小時),其生物學效應能持續相當長時間。甲巯眯唑及代謝物75~80%經尿排洩。易通過胎盤并能經乳汁分泌。

适應症

用于各種類型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包括Graves病(伴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甲狀腺彌漫性腫大、可有突眼),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及甲狀腺癌所引起者。在Graves病中,尤其适用于:①病情較輕,甲狀腺輕至中度腫大患者;②青少年及兒童、老年患者;③甲狀腺手術後複發,又不适于用放射性碘-131治療者;④手術前準備;⑤作為碘-131放療的輔助治療。

用法用量

1.成人開始用量一般為每天30mg,可按病情輕重調節為15~40mg,一日最大量60mg,分次口服;病情控制後,逐漸減量,每日維持量按病情需要介于5~15mg,療程一般12~18個月。2.小兒開始時劑量為每天按體重0.4me/kg,分次口服。維持量約減半,按病情決定。(1)用藥劑量應個體化,根據病情、治療反應及甲狀腺功能檢查結果随時調整。(2)每日劑量分次口服,間隔時間盡可能平均。

(3)甲亢手術前7~10天應加用碘化物,以減輕甲狀腺充血,便于手術。(4)放射性碘治療前2~4天應停用抗甲狀腺藥,以減少對放射性碘攝取的幹擾。放射性碘治療後3~7天可恢複用藥,以促使甲狀腺功能恢複正常。(5)如出現甲減症狀和體征,應減量或暫時停藥,并輔以甲狀腺激素制劑。(6)如出現粒細胞缺乏或肝炎的症狀和體征,應停止用藥,并予以支持療法。輕度白細胞減少不必停藥,但應加強觀察,複查血象。

(7)出現嚴重皮疹或頸淋巴結腫大時應停藥觀察。(8)療效觀察及療程:經适量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約2周,症狀開始好轉,經8~12周後,病情可得到控制。此時應減量,否則會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減量期可曆時約8周,先減至原用量的2/3,然後減至1/2,如病情穩定,可繼續減至維持量。維持量應根據病情适當增減。

療程一般為12~18個月。達到此階段後,如病情控制良好,所需維持量甚小,甲狀腺腫大減輕,血管雜音減弱或消失,血中甲狀腺自身抗體(甲狀腺興奮性抗體、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微粒體抗體)轉為陰性,則停藥後持續緩解的可能性較大,反之則停藥後複發的可能性大,對于後一類患者宜延長抗甲狀腺藥物的療程,或考慮改用甲狀腺手術或放射性碘治療。

不良反應

(1)較多見的(發生率約3~5%)為皮疹或皮膚瘙癢,此時需根據情況停藥或減量,并加用抗過敏藥物,待過敏反應消失後再重新由小劑量開始,必要時換一種制劑。(2)嚴重副作用為血液系統異常,輕度白細胞減少較多見,嚴重的粒細胞缺乏症較少見,後者可無先兆症狀即發生,有時可出現發熱、咽痛。再生障礙性貧血也可能發生。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尤其首二月應定期檢查血象。

(3)其他副作用包括味覺減退、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适、關節痛、頭暈、頭痛、脈管炎(表現為患部紅、腫、痛)、紅斑狼瘡樣綜合征(表現為發熱、畏寒、全身不适、軟弱無力)。(4)罕見的副作用有肝炎(可發生黃疸、停藥後黃疸可持續至10周始消退)、間質性肺炎(見于用丙硫氧嘧啶,伴咳嗽,氣促)、腎炎和累及腎髒的血管炎(較多見于用丙硫氧嘧啶,伴背痛、排尿增多或減少、下肢浮腫);其他少見的血液并發症有血小闆減少、凝血酶原減少或因子7減少。

個别病例皮疹,搔癢,藥熱,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膽汁淤積,黃疸,可引起腎損害。

禁忌

(1)妊娠及哺乳期用藥: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可透過胎盤并引起胎兒甲狀腺功能減退及甲狀腺腫大,甚而在分娩時造成難産、窒息。另一方面,有明顯甲亢的孕婦如不加以控制,對母親及胎兒皆有不利的影響。如果抗甲狀腺藥物的劑量較小(每天甲巯咪唑15mg以下或丙硫氧嘧啶150mg以下)則引起胎兒死亡,甲狀腺腫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風險并不高,因此對患甲亢的孕婦宜采用最小有效劑量的抗甲狀腺藥物。

在判斷孕婦甲亢是否控制時,應考慮正常孕婦的心率偏快,代謝率較高,血清總T4因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增多而偏高這些因素。甲亢孕婦在妊娠後期,病情可減輕,此時可減少抗甲狀腺藥物的用量。部分病人于分娩前2~3周可停藥。分娩後不久甲亢的病情可重新明顯起來。(2)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可由乳汁分泌,乳母服用較大劑量抗甲狀腺藥物時,可能引起嬰兒甲狀腺功能減退,故不宜哺乳。

(3)小兒和老年人用藥:小兒用藥應根據病情調節用量,甲亢控制後及時減量。用藥過程中應加用甲狀腺片,避免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老年人尤其腎功能減退者,用藥量應減少。如發生甲減,應及時減量或加用甲狀腺片。(4)下列情況座慎用:①外周血白細胞數偏低;②對硫脲類藥物過敏;③肝功能異常。孕婦及哺乳婦女慎用。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癌患者忌用。

片劑制劑

甲巯咪唑片:本品口服後由胃腸道迅速吸收,吸收率約70-80%,廣泛分布于全身,但濃集于甲狀腺,在血液中不和蛋白質結合,T1/2約3小時,其生物學效應能持續相當長時間。甲巯咪唑及代謝物75-80%經尿排洩,易通過胎盤并能經乳汁分泌。

用法用量:1.成人:開始劑量一般為一日30mg(6片),可按病情輕重調節為15~40mg(3~8片),一日最大量60mg(12片),分次口服;病情控制後,逐漸減量,每日維持量按病情需要介于5~15mg(1~3片),療程一般18-24個月。2.小兒:開始時劑量為每天按體重0.4mg/kg,分次口服。維持量約減半,按病情決定。

不良反應:罕緻肝炎、間質性肺炎、腎炎和累及腎髒的血管炎,少見緻血小闆減少、凝血酶原減少或因子Ⅶ減少。較多見皮疹或皮膚瘙癢及白細胞減少;較少見嚴重的粒細胞缺乏症;可能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還可能緻味覺減退、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适、關節痛、頭暈頭痛、脈管炎、紅斑狼瘡樣綜合征。

注意事項:1.服藥期間宜定期檢查血象。2.孕婦、肝功能異常、外周血白細胞數偏低者應慎用。3.對診斷的幹擾:甲巯咪唑可使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并使血清堿性磷酸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增高。還可能引起血膽紅素及血乳酸脫氫酶升高。小兒應根據病情調節用量,開始時劑量為每天按體重0.4mg/kg,分次口服。維持量按病情決定。用藥過程中酌情應加用甲狀腺片,避免出現甲狀腺功能減低。哺乳期婦女禁用,孕婦慎用。老年人尤其腎功能減退者,用藥量應減少。如發現甲狀腺功能減低,應及時減量或加用甲狀腺片。

相互作用:1.與抗凝藥合用,可增強抗凝作用。2.高碘食物或藥物的攝入可使甲亢病情加重,使抗甲狀腺藥需要量增加或用藥時間延長。故在服用本品前避免服用碘劑。3.磺胺類、對氨基水楊酸、保泰松、巴比妥類、酚妥拉明、妥拉唑林、維生素B12、磺酰脲類等都有抑制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腫大的作用,故合用本品須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