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遊

生态旅遊

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生态旅遊”這一術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态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生态旅遊的内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1]
    中文名:生态旅遊 外文名: 别名: 理念: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目的:自然景觀的保護 解釋:以有特色的生态環境為主要景觀 提出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提出時間:1983年

最新定義

生态旅遊:以有特色的生态環境為主要景觀的旅遊。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保護生态環境為前提,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準則,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态系統,采取生态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态體驗、生态教育、生态認知并獲得心身愉悅的旅遊方式。

名稱探源

傳統旅遊所表現出的問題促使人們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思考,是堅持還是摒棄?生态旅遊一經提出,立即得到了世界範圍内的響應。

生态旅遊(Ecotourism)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KN)特别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十幾年來,生态旅遊的發展無疑是成功的,平均年增長率為20%,是旅遊産品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詳細介紹

生态旅遊(ecotourism) 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别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k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1990年國際生态旅遊協會(Ce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把其定義為:在一定的自然區域中保護環境并提高當地居民福利的一種旅遊行為。 

生态旅遊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進行的有責任的旅遊行為,為了享受和欣賞曆史的和現存的自然文化景觀,這種行為應該在不幹擾自然地域、保護生态環境、降低旅遊的負面影響和為當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情況下進行。

當時就生态旅遊給出了兩個要點,其一是生态旅遊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遊的物件不應受到損害。 在全球人類面臨生存的環境危機的背景下,随着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綠色運動及綠色消費席卷全球,生态旅遊作為綠色旅遊消費,一經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生态旅遊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斷的充實,針對目前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的狀況,旅遊業從生态旅遊要點之一出發,将生态旅遊定義為“回歸大自然旅遊”和“綠色旅遊”;針對旅遊業發展中出現的種種環境問題,旅遊業從生态旅遊要點之二出發,将生态旅遊定義為“保護旅遊”和“可持續發展旅遊”。同時,世界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開展生态旅遊,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遊。

生态旅遊發展較好的西方發達國家首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這些國家的生态旅遊物件從人文景觀和城市風光轉為謝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較為原始的大自然,這些自然景物在其國内定位為自然生态系統優良的國家公園,在國外定位為以原始森林為主的優良生态系統,這就使不少發展中國家成為生态旅遊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區和非洲野生動物園成為生态旅遊熱點區域。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估計,1988年,發展中國家旅遊收入為5500億美元,其中生态旅遊為120億。在哥斯達黎加,每年接待的國際遊客中,幾乎半數以上是去欣賞熱帶雨林的生态旅遊者。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1994年去非洲的國際旅遊者為1857.73萬人次,其中生态旅遊者占相當比例。 在西方發達國家,周末和節假日到大自然去旅遊已成為一種時尚。

西方發達國家在生态旅遊活動中極為重視保護旅遊物件。在生态旅遊開發中,避免大興土木等有損自然景觀的做法,旅遊交通以步行為主,旅遊接待設施小巧,掩影在樹叢中,住宿多為帳蓬露營,盡一切可能将旅遊對旅遊物件的影響降至最低。在生态旅遊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隻有腳印,帶走的隻有照片”等保護環境的響亮口号,并在生态旅遊目的地設置一些解釋大自然奧秘和保護與人類攸息相關的大自然标牌體系及喜聞樂見的旅遊活動,讓遊客在愉怡中增強環境意識,使生态旅遊區成為提高人們環境意識的天然大課堂。

過去,西方旅遊者喜歡到熱帶海濱去休閑度假,熱帶海濱特有的溫暖的陽光(Sun),碧藍的大海(sea)和舒适的沙灘(Sand),使居住於污染嚴重,競争激烈的西方發達國家遊客的身心得到平靜,“三S”作為最具吸引力旅遊目的地成為西方人所向往的地方。随著生态旅遊的開展,遊客環境意識的增加,西方遊客的旅遊熱點從“三S”轉“三 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緬懷人類曾經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懷舊(Nostalgia )”情結,使自己在溶入自然中進入“天堂(Nirvana)”最高精神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生态旅遊特殊專項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

大衆旅遊不利于生态環境的保護,不利于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不利于公平分配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生态旅遊是實現可持續旅遊的一種發展模式,比大衆旅遊更注重對當地自然和文化的保護、更注重對旅遊者的教育,消費高于國内大衆旅遊的消費水平,是高層次的旅遊活動。所以從目前我國的形勢來看,生态旅遊應該是特殊專項化的,但特殊專項化能帶來保護資源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嗎?就目前來說我國生态旅遊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各個方面都不成熟,開展還受到諸多限制,其接待人數、經濟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恐怕真正意義上的生态旅遊難以擔此重任。所以這就造成了生态旅遊特殊專項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在這方面的案例依據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張家界武陵源,為了經濟利益進行無節制、超容量的開發。

(二)生态旅遊地差别迥異,認證标準難以統一

在生态旅遊泛化現象日益嚴重的推動下,不少專家學者投身于生态旅遊的認證和标準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内通行,通過此認證标準的就是生态旅遊景區,打造生态旅遊的示範基地,統一規範“混亂”的生态旅遊市場。但随着生态旅遊的發展,生态旅遊标準的發展呈現多樣化的特征,認證項目數量急劇增加,但隻有少數的國際性标準正在形成和推廣。還有很多認證體系是建立在國外經典的認證體系基礎上的,但盲目采用舶來發達國家的标準,不利于我國對生态旅遊的發展和引導規範。各個生态旅遊地的資源特色不同,所認證的重點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難在全國範圍内建立統一的标準。

(三)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缺失

目前我國的生态旅遊已經發展到了臨界點,僅依靠旅遊法規隻是奢望,總有旅遊者對此置之不理。現今所謂的“生态旅遊者”較真正意義上的生态旅遊者而言,大多數幾乎沒有或者隻有表面的生态意識,具有淺顯的環境責任感,旅遊行為類似于大衆旅遊者,這足以證明我國在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方面的缺失。在我國無論是生态旅遊實踐還是生态旅遊環境教育實踐均晚于并落後于國外,國内迅速大衆化的生态旅遊多年來日益泛化并不斷走向異化,生态旅遊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環境保護和環境教育功能,而被陷于“破壞生态”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社區居民也是生态環境保護的關鍵,處理不好社區參與的問題,不利于環境的保護和生态旅遊的開展。而在生态旅遊景區的規劃上面,缺少關于環境教育的導遊和标志,緻使大部分生态旅遊者的行為和大衆旅遊者無異。

(四)生态旅遊的經營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遊的經營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政府、企業、社區、自然保護區、生态旅遊者,構成生态旅遊的利益相關者。由于我國的生态旅遊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國政府關于生态旅遊開發、建設、保障、檢測等方面的政策法規尚未建立;企業無論是對生态旅遊産品開發的理論與實踐,還是對生态旅遊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的培養都沒有優化的模式;社區是被動的承受對象,教育培訓和參與旅遊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自然保護區的設施設備、環境評價、容量控制等問題尚未解決;我國公民的生态意識還有待提高,對其行為的引導和約束、教育方面不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生态旅遊的經營管理模式還不成熟,都還處在初始培育階段。

生态旅遊發展

随着因特網的發展,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成熟,旅遊網站紛紛落戶。促進旅遊這個行業大力發展,旅遊網經這些年的發展後已多如牛毛,旅遊網站的發展也日趨成熟。

這類網站提供及時的旅遊線路報價、打折門票信息、切實的旅遊建議、以及詳細的旅遊資訊。将旅遊業内信息進行整合分類,人性化的開設了旅遊線路預定、打折門票、簽證服務、機票酒店預訂、旅遊保險、旅遊書城、包車服務、旅行遊記、旅遊博客、等多方面的服務!

​根據《2015-2020年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各類旅遊景區20976家,其中,A級旅遊景區5573家。旅遊景區已成為居民旅遊消費的熱點之一,景區收益不斷增加。2011年全國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人數25.54億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區遊覽約2人次;營業收入達到2658.60億元,在全國旅遊總收入的比重在不斷提高。2011年全國旅遊景區接待遊客規模和綜合營業收入增長均超過20%,增速明顯高于同期全國星級飯店和旅行社行業,旅遊景區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

2007年1-11月,中國主要城市接待旅遊人數為39970340人次,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37%。其中接待外國遊客23330404人次,接待香港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門同胞722831人次,接待台灣同胞4740206人次。

2007-2014年間,中國國内旅遊業收入每年都實現了增長。到2013年,中國國内旅遊業實現收入26276.00億元,同比增長15.72%。從2007年的中國國内旅遊收入7770.62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26276.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2.51%,遠遠高于GDP增長。随着人們收入水平的上升,人們出遊的頻率越來越高,在國務院出台了《意見》之後,旅遊行業将迎來更高速的增長。

2008年10月份中國入境旅遊總人數已經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降,這表明金融危機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十一五”期間,我國旅遊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國内旅遊人數平均增長12%,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年均增長3.5%,出境旅遊人數年均增長 19%,全國旅遊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5%。我國躍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和亞洲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居民人均出遊率達1.5次,旅遊直接就業達 1350萬人,旅遊消費對社會消費的貢獻超過10%,旅遊業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更加明顯。“十一五”旅遊業發展實踐表明,全國旅遊行業服務國家大局的能力明顯提高,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明顯提高,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能力明顯提高,把握旅遊業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的能力明顯提高,推進旅遊業科學發展的能力明顯提高。

國家标準

(一)生物多樣性

1、注重生态系統完整性,應在非生物因子和生态過程等方面加強生态系統完整性建設。

2、保持生态系統本土性,禁止或慎用引進外來物種,防止生物入侵,保護古樹名木和原生的鄉土植物群落,防止生态環境退化。

3、重視生物多樣性,有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計劃,将生物多樣性納入監測内容。示範區設有生物多樣性保護專職人員及咨詢專家。

4、生物因子植被良好,動植物資源豐富,物種的生境類型衆多。物種保護措施有效,珍稀物種和瀕危物種能得到重點保護。

5、示範區内無捕獵野生動物和破壞野生動物的生态環境的行為,禁止出售野生動物制品。研究和防治生物危害、生物入侵,合理控制原有的林産品采伐規模。保護區内物種的生存環境,結合示範區綠化等生态建設項目,進行适宜生境的擴大設計。

6、調查、記錄和監測國家重點保護和省級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的種類,種群現狀、動态分布和生境。識别野生動物活動廊道,必要時可采取人工廊道設計。在野生動物栖息區内的人工設施,控制夜間照明和噪聲,保持天空的自然黑暗,避免驚擾野生動物,不應對夜行動物造成明顯的幹擾。

(二)資源豐富性

旅遊資源結構合理,規模較大,豐度較好。

(三)價值獨特性

1、區内獨特的自然景觀具有很高或較高的美學價值、科研價值、文化價值,或與之密切相關的人文景觀價值較高;

2、生态資源遊憩價值較高。示範區内的人為幹擾較少,大部分為自然區域。

3、特定資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稀缺性,在市場上形成較大影響。

曆史背景

生态旅遊興起的時代背景是人類處于工業文明的後期。在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極大豐富的同時,資源

問題、環境問題、生态問題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機使人類的環境意識開始覺醒,綠色運動及綠色消費席卷全世界。人類對自身生存方式、發展模式的思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的多,于是可持續發展思想應運而生。而随着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傳播和滲透,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日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人類社會在過去的數百年的發展中一直表現為對經濟高速增長的追求,甚至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在這樣的發展模式下,人類的生存環境急劇惡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資源減少、海洋資源的破壞、能源的急劇消耗、自然災害頻繁、化學物質的濫用、人口與經濟的發展、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面臨一系列的嚴重問題與矛盾,

人類不得不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必須繼承傳統的發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之間做出選擇。論戰在擁護經濟增長派和反對經濟增長派之間展開,最終人們在深刻認識了環境與資源可持續的基礎作用之後,将論戰歸結為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協調。

1972年,第一次人類的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召開。會議首次将環境問題提到了國際議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動了全球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在《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要求把保護與發展結合起來,在發展經濟滿足人類需要,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同時,合理利用生物圈,使之即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滿足後代人的需求,改變了過去保護環境與發展相對立的觀點。1987年,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MCED)在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的主持下向聯合國提交了《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比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即“可持續發展是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報告并提出人類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來迎接人來面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挑戰。1992年在裡約熱内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又進一步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全球的10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簽署通過了《21世紀議程》這一未來環境與發展的行動綱領,将可持續發展有概念轉變為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在共識的基礎上的發展戰略。這是人類轉變傳統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的一個裡程碑。

根據《我們共同的未來》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可持續發展意味着:第一,人類要發展;第二,發展要有限度。所以雖然可持續發展可以從生态、經濟、社會、倫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等不同的側面理解,但從根本上說,可持續發展體現了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可持續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其他方面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發展是目标的改善、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經濟的發展是達到這一目标的必要及基礎,沒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談不上其他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有一定的社會條件,隻有關心世代之間的平等,地區之間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才能

從主觀上為可持續發展的事實、實現提供可能;可持續發展的中心問題是資源的可持續問題,資源是基礎,沒有資源,沒有資源的合理利用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與環境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準,發展的質量與水平就體現在發展過程對生态系統的保護程度;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性的問題,是人類的共同目标。

當世界上許多資源和環境問題,如全球變暖、酸雨蔓延、臭氧空洞等,隻有得到全球的廣泛合作,實現世界範圍内的發展與進步,人類才可能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标。

兩大内涵

生态旅遊的内涵應包含兩個方面:

一是回歸大自然,即到生态環境中去觀賞、旅行、探索,目的在于享受清新、輕松、舒暢的自然與人的和諧氣氛,探索和認識自然,增進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環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遺産等;[3] 

二是要促進自然生态系統的良性運轉。不論生态旅遊者,還是生态旅遊經營者,甚至包括得到收益的當地居民,都應當在保護生态環境免遭破壞方面做出貢獻。也就是說:隻有在旅遊和保護均有保障時,生态旅遊才能顯示其真正的科學意義。

主要目标

關于生态旅遊的争論很多,對生态旅遊的内涵也衆說紛纭。不過,關于生态旅遊的目标卻得到了基本的認同。主要包括:第一,維持旅遊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第二,保護旅遊目的地的生物多樣性;第三,給旅遊地生态環境的保護提供資金;第四,增加旅遊地居民的經濟獲益;第五,增強旅遊地社區居民的生态保護意識。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标,生态旅遊應該鼓勵當地居民積極參與,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唯有經濟發展之後才能真正切實地重視和保護自然;同時,生态旅遊還應該強調對旅遊者的環境教育,生态旅遊的經營管理者也更應該重視和保護自然。

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遊峰會的緻詞中指出的“生态旅遊及其可持續發展肩負着三個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經濟方面要刺激經濟活力、減少貧困;社會方面要為最弱勢人群創造就業崗位;環境方面要為保護自然和文化資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遊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為這三個重要的目标齊心協力的工作”。

基本特征

(1) 生态旅遊的目的地是一些保護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統,參與者能夠獲得與衆不同的經曆,這種經曆具有原始性、獨特性的特點。

(2) 生态旅遊強調旅遊規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範圍之内,這樣有利于遊人的觀光質量,又不會對旅遊造成大的破壞。

(3) 生态旅遊可以讓旅遊者親自參與其中,在實際體驗中領會生态旅遊的奧秘,從而更加熱愛自然,這也有利于自然與文化資源的保護。

(4) 生态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這些責任包括對旅遊資源的保護責任,對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的責任等。由于生态旅遊自身的這些特征能滿足旅遊需求和旅遊供給的需要,從而使生态旅遊興起成為可能。

總要求

生态旅遊發展的終極目标是可持續,“可持續發展”是判斷生态旅遊的決定性标準,這在國内外的旅遊研究者中均已經達成了共識。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含義,生态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概括為,以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方式管理生态旅遊資源,保證生态旅遊地的經濟、社會、生态效益的可持續發展,在滿足當代人開展生态旅遊的同時,不影響後代人滿足其對生态旅遊需要的能力,具體而言,生态旅遊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含義與要求: 一是生态旅遊的可持續發展表現為維護自然生态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内容

由于生态系統的對象主要是相對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統,所以自然生态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必然成為生态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旅遊系統主要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環境兩大部分組成。系統内的生物群落即生命系統,包括生産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環境即非生命的系統,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和無機物等等,他們共同構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相對穩定的結構系統,成為組成生态旅遊的主要吸引物。良好豐富的自然生态環境是生态旅遊的目的地。自然生态系統容不得任何耗竭性的消費,因此,無論是經營開發者、管理決策者,還是旅遊者,對保護自然生态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都必須在生态旅遊實踐中認識自然、保護自然。這種生态環境保護對自然生态系統的正常發展、循環穩定的維護,同時也包括對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系統的維護,即對當地文化的尊重。這種對旅遊對象尊重與保護的責任是生态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内涵。

基本目的

促進生态旅遊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開展生态旅遊的重要目的,具體表現在旅遊地居民個體層和旅遊地社會、經濟、文化整體層次兩個層次上。旅遊地居民是旅遊地社會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擁有維護自身良好發展的權利,因此,開展生态旅遊必須讓當地居民直接參與到管理和服務中去。從經濟方面,這樣的參與使得他們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能有效的促進旅遊地經濟的發展;從社會方面,旅遊業在當地的發展與滲透使得當地居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素質,可以更快的融入現代文明;從環境方面,當地居民對自然環境的維護與影響比旅遊者更為直接。總之,生态旅遊的發展使得當地居民在科學、經濟、技術上對資源實施保護又了客觀的可能。在整體層上,生态旅遊的健康發展在經濟上有利于促進旅遊經濟的持續增長,并不斷為地方經濟注入新的發展資金;在環境保護方面可以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給予資金的支持,提高旅遊經營管理者、旅遊者和當地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在社會效益方面促進公平分配,有利于居民就業機會的增加等,這一切将有效地促進生态旅遊地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進步和協調發展。

相應措施

在生态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各個國家和地區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

立法保護生态環境

例如1916年,美國通過了關于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法案,國家公園的管理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在英國,1993年就通過了新的《國家公園保護法》,旨在加強對自然景觀、生态環境的保護。自1992年裡約會議以後,日本就制定了《環境基本法》。1923年芬蘭頒布了《自然保護法》。

制定發展計劃和戰略

美國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态旅遊發展規劃,以适應遊客對生态旅遊日益增長的需求。澳大利亞斥資1000萬澳元,實施國家生态發展戰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遊面向21世紀規劃”,生态旅遊是該規劃的重點推介項目。肯尼亞政府就制定了許多重要的國家發展策略,其中特别将生态旅遊視為重點項目。

進行旅遊環保宣傳

在發展生态旅遊的過程中,很多國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議,例如英國發起了“綠色旅遊業”運動,日本旅遊業協會召開多次旨在保護生态的研讨會,并發表了“遊客保護地球宣言”。

重視當地人利益

生态旅遊發展較早的國家肯尼亞,在生态旅遊發展的過程就提出了“野生動物發展與利益分享計劃”。菲律賓通過改變傳統的捕魚方式不僅發展了生态旅遊業同時也為當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來源。

多種技術手段加強管理

在進行生态旅遊開發的許多國家都通過對進入生态旅遊區的遊客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并不斷監測人類行為對自然生态的影響,利用專業技術對廢棄物做最小化處理,對水資源節約利用等等手段以達到加強生态旅遊區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亞聯合旅遊部、澳大利亞旅遊協會等機構還出台了一系列有關生态旅遊的指導手冊 。此外,很多國家都實行經營管理的分離制度,實施許可證制度加強管理。

國際趨勢

随着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類生活水平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停地提高,追求回歸自然,并以優良的生态環境為依托的複合觀景、度假休閑及專項旅遊,使世界的生态旅遊産業市場需求不斷轉型升級,以森林旅遊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遊業已在世界各國迅猛發展,遊客人數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成為旅遊業發展最快的部分,如肯尼亞,贊比亞,台灣,不丹,日本等。但是,與熱潮澎湃的大衆旅遊相比,我省的自然保護森林生态旅遊資源卻幾乎依然保持“靜養深閨”的狀态。國家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說,森林旅遊以其良好的綜合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特性,已成為具有活力和希望的“朝陽産業”。

典型案例

中國的生态旅遊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如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1982年,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将旅遊開發與生态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态旅遊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态旅遊,但是為生态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1999年初全國已經建起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近900處。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1997年底,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區93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124處,被正式批準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有14個。中國共有512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9.6萬平方公裡。

99昆明世博會和1999年國家旅遊局的“99生态環境旅遊”主題活動雖然大幅度推進了中國的生态旅遊實踐,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遊日主會場之機推出了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等景點,開發生态旅遊産品。随後,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舉辦國際森林保護節,推出武陵園等生态旅遊區。以湖南和四川為起點,生态旅遊逐漸在全國範圍内發展起來。在2001年對全國100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82個保護區正式開辦旅遊,年旅遊人次在10萬人以上的保護區已達12 個。但是在具有衆多生态旅遊資源的縣級城市,生态旅遊由于受到旅遊市場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傳,并沒有提升旅遊經濟,更沒有把具體的資源展示的機會。

在國内,開放的生态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态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裡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态旅遊的類型劃分,中國著名的生态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

1)山嶽生态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

2)湖泊生态景區 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

3)森林生态景區 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

4)草原生态景區 以内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

5)海洋生态景區 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

6)觀鳥生态景區 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

7)冰雪生态旅遊區 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

8)漂流生态景區 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

9)徒步探險生态景區 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 。

洪湖規劃

上世紀60年代伴随着電影《洪湖赤衛隊》的公映,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唱響大江南北,其悠揚婉轉的旋律,自然唯美的描繪,一幅魚米之鄉的美好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打開。洪湖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人人都說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魚米鄉”的美好印象,天堂般的生活讓多少人心生向往,洪湖也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全國知名品牌。2008年初,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将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更是讓洪湖開始走向國際成為世界級的資源。

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的召開,國際社會對于生态的關注達到前所未有的頂峰。為确保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生态安全和周邊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适應湖北省“兩圈一帶”(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圈、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戰略,将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及洪湖環湖地區整合成為完整的旅遊區,把該區建設成為湖北省濱湖濕地生态休閑旅遊度假的标志性旅遊區迫在眉睫,為此“濕地生态旅遊城”被提上湖北省、洪湖市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

“洪湖岸邊是家鄉”濕地生态旅遊城一期工程位于湖北省荊州洪湖市境内,洪湖濕地生态區,洪湖之濱,長江北岸。規劃用地現狀為魚塘、藕田、淤泥灘,基本以水體為主。

為此,規劃緊扣當前機遇,抓住用地現狀特征,突出“水”這一主題,主打“濕地”品牌,以“生态濕地”為核心競争力,在保護水生态環境的前提下,運用水科學,落實水上高端度假項目,充分挖掘水景觀,豐富濕地水體驗,促進水産業增值,締造融高端休閑度假及大衆休閑遊覽的濕地生态時尚休閑度假區。

規劃目标

“洪湖岸邊是家鄉”濕地生态旅遊城一期工程,其定位是區域内的第一生态品牌,是一個良性自循環的複合式生态系統——洪湖生态圈一号。具體包括四個層面的發展方向: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修複、保護和發展濕地環境;低能耗、高效益的低碳經濟性;以及多元、高效的生态服務功能綜合複合體。

根據這一發展方向,我們提出的規劃目标是:

中國—洪湖國際大濕地濕地生态休閑度假區

規劃結構

本案延續上位規劃對該區塊的總體定位,結合本案處于洪湖市中心城區西北部洪湖濕地生态區,瀕臨洪湖大湖的區位特點,在整體結構上提出“承湖啟城、分層漸進”的發展模式和“一體兩翼、隔而不離”的空間格局。

(一)“承湖啟城、分層漸進”的發展模式

本案所處的空間區位決定其空間價值在于發揮“承湖啟城”的城市功能。空間上将洪湖良好的自然生态環境,通過東西向的景觀生态廊道引入城市;同時将城市的功能和空間形态延續過來,形成良好的城市展示面。區域影響上,借本案的規劃發展,帶動周邊的土地升值,帶動區域城市氣氛的蓬勃發展,促使項目運營轉向城市運營,最大化的整合資源創造價值。

對于日益稀缺的濕地資源,在開發利用的問題上,将環境保護與生态恢複作為開發建設的前提條件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通過合理的規劃控制,以平衡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系,成為本案的關鍵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本案從規劃用地的湖城關系入手,采用分層漸進“層疊式”的開發模式,控制靠近湖邊(濕地保護區)的區域開發,同時保證臨近城市新區(洪湖濕地生态區)的區域在空間形态和土地性質上呼應城市主題,形成由湖至城漸強發展的空間開發模式,并在規劃用地北側預留一片由湖至城連貫延續的城市公共空間,形成大衆親湖、科普、休閑、體驗的主題園區,進一步拉動湖城關系。

(二)“一體兩翼、隔而不離”的空間格局1.一體兩翼

本案将規劃用地視為一個整體,使其在空間結構上形成介于城市新區與洪湖大湖之間的關鍵結合點;并通過規劃用地中央反S型的生态水域,促使空間自然形成兩側“高端商務”和“生态休閑”兩翼的空間格局。

高端商務組團位于規劃用地西南側,靠近洪湖大湖,私密性和景觀效果較好,适合低密度開發項目,主推生态環保理念,采用科技、節能、環保技術,是旅遊發展與濕地生态保護的結合點,建成後将成為洪湖旅遊開發與濕地保護成功結合的示範區。

生态休閑組團位于規劃用地東北側,臨近洪湖圍堤,是縫合湖區與城市新區的良好接壤點,該區在功能設置上既要滿足大衆生态旅遊需求,又需承擔部分城市功能,為此在項目策劃上主要圍繞大衆休閑和娛樂配套進行展開,包括休閑水街和水上音樂廳及配套遊憩碼頭。

2.隔而不離

在一體兩翼的大結構下,将規劃用地合理的分為四大功能區,包括高端商務區、生态休閑區、産權酒店區和濕地生态區。各區功能互異互補、相互獨立、相互分隔,同時又巧妙的通過處于中央區域反S形的“濕地生态區”網絡圍繞其周圍的其它三個功能區,形成四區共同的結合點,使相鄰各功能區之間産生交集,相互滲透渾然一體,進而達到隔而不離的效果。

規劃思路

本案包括金灣河西側2200畝場地和東側130畝場地。規劃充分考慮到兩個相距較遠的場地之間在景觀形式和功能配置上如何相互呼應和銜接,在功能上将整體分為五個區,包括2200畝用地内的高端商務區、生态休閑區、産權酒店區、濕地生态區和130畝地内的集散服務區,各分區在功能是互異互補、錯位聯動。空間形态設計上則采用“島中島”、“園中園”、“湖中湖”、“水中水”等空間模式,設計語言統一而富有變化。

根據當地政府提出的功能需求,規劃需要在2200畝的用地範圍内出現服務于重要國賓、高端商客的高端接待區,又要有服務于普通遊客的遊覽、觀光休閑區。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層級的空間需要,一方面高端接待需要一個甯靜淡雅能夠享受和品位洪湖美景,相對私密的高品質獨立空間;而大衆遊覽更多的是對遊客容量和大衆功能的考慮,要求空間的公共性和開放性,讓更多的人能夠身處其中,體驗濱水休閑所帶來的樂趣,是一種相對較鬧的大衆空間。

為此,本案在空間規劃中充分考慮到各功能區之間的分隔和聯系,将濕地生态區設置在地塊中央,以反“S”的形态進行布局,使空間形成親湖、親城兩大組團,每個組團都有獨立的湖城連接點,通過這樣一種交合狀的軟分隔,以達到可分可和,可靜可鬧的效果,進而滿足不同的功能定位。

在場地設計上根據規劃用地多為魚塘、藕田的場地現狀,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基礎上,多保留水的空間以減少土方量,強調濕地和水的主題,采用“水中水”、“湖中湖”的設計思維,更好的契合洪湖濕地環境,以形成對洪湖生态的保護和提升,并衍生出島的元素,形成“島中島”的空間模式,既有效地區分開高端與大衆空間,保證其各自在活動上互不幹擾,又有利于空間變化發展,形成大園之中有小園這樣一種“園中園”的功能布局。

實現了高端接待及大衆人群共享洪湖大濕地良好願景,最終形成功能上分離;景觀、生态、水系和遊覽路線上聯通的大空間形态,避免了因分離設置而造成的區域自我隔離和生态封閉。

項目策劃

在落實當地政府提出的功能需求,同時滿足上位規劃對本案整體定位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區位和文化主題,針對高端商務區、生态休閑區、産權酒店區、濕地生态區四個功能區的空間分布,賦予各功能空間相應的項目内容。從體現湖城聯動的思路上,我們策劃了洪湖水裡、水上音樂廳等能夠親近城市文化,補充城市功能的大衆空間;從生态體驗的角度出發,在濕地生态區策劃了濕地創意園、勝迹園等提供大衆休閑、體驗的生态空間;從探索和尋求理想栖居模式的角度上,我們又策劃了産權酒店(生态别墅);而在文化傳承方面則以洪湖傳統的紅色旋律為魂,策劃出能夠契合并傳承這一旋律的金灣酒店、酒店别墅等項目。

洪湖水裡:休閑水街取名洪湖水裡,是采用新古典主義風格,提取傳統徽派建築符号,以現代簡約的設計手法、通過“裡”這一中國民居的基本單元,傳達“生長線”的設計概念。休閑水街内設置各種概念店、精美淘寶店、地方風物展示店、特色飯莊等餐飲休閑娛樂設施,以滿足吃、遊、購、娛、休閑體驗等多元需求,形成區域内富有活力的動感時尚中心。

水上音樂廳:音樂廳位于洪湖水裡和金灣酒店之間,依水而立呈半島狀伸入内湖湖面,與新區次幹道隔水相望,有利于形成洪湖新區良好的城市界面,同時在文化功能上與酒店和城市新區互補互通。音樂廳采用鋼結構球體形狀,東西兩瓣分别采用钛金屬闆和透明玻璃兩種材質,虛實對比相得益彰,仿佛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顆晶瑩剔透的明珠。

濕地創意園:位于濕地生态區及整個地塊的西北角。是大衆親湖,體驗大湖視野的綜合休閑場地。園中以大地藝術的創作和展示為亮點,将生态環境、濕地觀光、大衆休閑與藝術體驗融合于一體,最西端的觀湖廣場是地塊中人文活動展示場,也是欣賞大湖的最佳空間。

勝迹園:位于高端商務接待區北側,與濕地生态觀光區和生态休閑區相鄰。以濕地生态景觀為背景,以名人、領導人留墨題詞等為亮點,具有露天展館功能。從中遠期發展考慮,也可作為發展備用地。

産權式酒店:産權酒店因高端、私密性的需要,選取了緊鄰大湖,遠離大衆遊客的西側地塊,各建築組團用若幹相對獨立的水面分離,通過微地形創造背山面水的建築布局,前台後院邊泳池,别墅北側為私家種植園,以體現社區農業這一時尚理念;南側向陽面為陽光露台,拾級而下可直抵濱水公共開放空間和私家碼頭;每個建築在一側設專用泳池,通過種植設計遮擋視線、形成私密空間。在生态方面,别墅采用綠色建築的設計手法和材質,方寸之地彙集太陽能、地源熱泵、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廚餘垃圾處理、社區農業等先進的生态技術和理念。

金灣酒店:金灣酒店位于高端商務區,面向城市新區,臨水而築,與洪湖圍堤隔水相望,共享湖面的音樂噴泉,是該區乃至全園的核心建築。酒店通過其衍生出來的三條軸線,分别呼應周邊的三大景觀空間,從而形成視覺焦點,是整個規劃用地的地标性建築。其周邊景觀以緩坡地形為主,小型節點序列滿足了觀賞遊樂需求,同時通過島中島布局模式的設計,保證其相對的私密性。

金灣酒店别墅:金灣别墅部分的設計以島為元素,區内水系縱橫,便于組織相對獨立的功能組團,必要時通過兩側入口的管制可形成封閉式的獨立運營空間。别墅或依濃蔭之下,或傍小橋流水,周圍有一定面積的私家花園,園區環境清幽雅緻,區内水榭竹徑,連廊疊石,步移景異,處處體現中國園林之精妙。

通過本案對項目用地的控制規劃,促使該區由原來養殖魚塘、淤泥灘等污染性用地,轉化為緊扣時代脈搏,融高端休閑度假及大衆休閑遊覽于一體的生态濕地時尚休閑度假區。成為縫合洪湖新區(洪湖濕地生态區)與洪湖大湖的良好接壤點;是該區體現城市文化與濕地自然環境融合互通的城市生态示範區;是進一步提升該區空間品位和城市價值的增長極。

功能定位

對于島嶼生态旅遊策劃項目的功能定位的問題,來自巅峰智業的旅遊規劃專家吳月湖說:“當今休閑度假旅遊已經成為一個不斷發展的人類需求,雙休日的休閑度假也越來越普遍,生态島嶼景區的旅遊策劃的優勢和地域優勢較為明顯。”

梁子湖度假區是湖北地區第二大的天然湖泊,有很高的知名度,具有資源的壟斷性,又臨近大型城市,且交通方便,正好符合都市人選擇城郊度短假的旅遊需求。

綜合“梁子島<激情園>”景區的資源、景觀、地域、交通及目标市場等多方面因素,我們建議“梁子島<激情園>”的主題功能應定位為:

高品位的生态湖島休閑觀光勝地,多功能的水上運動基地,推出周末新生活功能旅遊項目,打造特色旅遊目的地。“高品位”意味着:在項目設置、環境建設、活動組織、設施、服務、管理等諸方面都要堅持高标準,達到高水準。“生态湖島”意味着:在生态保護的前提之下進行合理有序的開發,體現生态休閑的價值觀念。

本旅遊策劃項目的功能定位的意義在于,讓人們突破梁子島以前給人們主要是短時間觀光為主的概念,給人以長期體驗的“郊外花園”和“激情周末”的印象(周末來,則可以經常來),并為開發商樹立具有永續發展的目标。這種高品位與休閑的意境,将在每處旅遊點和每個細節中充分、極緻的體現。通過規劃建設與開發運營,梁子島<激情園>旅遊區将成為一個:

以自然生态湖島景觀與水上運動為資源基礎,以水上運動及親水、戲水、水趣、水景和旅遊休閑度假為主體形式的水島旅遊景區,以城郊遊憩、水上運動、文化休閑和特色度假為主體功能,兼顧觀光、娛樂、購物、生态教育功能的湖島文化體驗旅遊區。高品位的都市周末休閑勝地,争取将梁子島<激情園>旅遊區打造成:中國知名的、獨具特色的生态湖島、綠色休閑文化體驗度假區,華中地區遊憩帶中的“精品”項目。

文化生态旅遊規劃如何進行項目定位

金沙灘度假村是淇河文化生态旅遊風光帶的導入區是鶴壁城市建設延伸部分,也是城市郊區景觀組成部分以及城市郊區休閑健身、特色餐飲的經典範例和動感地帶,旅遊景區設計注重與《鶴壁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鶴壁市城市總體規劃》、《淇河風景帶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銜接,在考慮項目自身特色定位的同時,注意項目與整個淇河文化生态旅遊風光帶的關系,作為風光帶的窗口與其它景區共同打造淇河生态文化旅遊帶,項目定位為淇河生态文化觀光帶的窗口景點,鶴壁城市郊區休閑主要目的地。功能定位為時尚水上運動與特色餐飲的休閑娛樂場所。主要服務對象為當地休閑餐飲客源,以及來鶴壁的觀光遊客、商務客人。

淇河是鶴壁人民的母親河。淇河流域擁有光輝燦爛的詩歌文化、曆史文化、飲食文化,作為淇河旅遊開發的重要部分、窗口景點,處于城郊的優越位置。其項目開發的基礎是設計的出發點、基礎。根據鶴壁城市發展的需要,以及項目基礎條件特點,結合整個淇河流域的旅遊市場定位,本規劃的指導思想主要是以有利于淇河流域旅遊開發和鶴壁郊區城市建設為開發前提,以鶴壁娛樂休閑市場和豫北旅遊網絡為市場依托,利用城市化全面推進和淇河流域開發的有利契機。發揮項目區位優越、文化内涵豐富等有利條件,運用現代旅遊理念,通過建設水上世界,展現淇河特色餐飲文化、休閑文化以及現代都市文化,讓遊客在休閑、娛樂與活動中體驗淇河人文、生态、環境的親和與深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