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麻子

王麻子

剪刀品牌
王麻子始創于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是聞名海内外的中華老字号。[1]開設于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掌櫃的姓王,因臉上有麻子,故同行人及顧客直呼其"王麻子"。他的櫃上并不制作剪刀,全靠從民間剪刀作坊趸購。為保征質量,掌櫃的親自下去選貨,堅持以"三看"、"兩試"進行驗收。其傳統鍛制技藝已被國務院确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中文名:王麻子 外文名: 所屬行業: 創始人: 所屬公司: 俗語:"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 性别:男 行業:剪刀 始創:1651年 地點:北京 影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品牌簡介

王麻子始創于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是聞名海内外的中華老字号。其傳統鍛制技藝已被國務院确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發展曆史

開設于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掌櫃的姓王,因臉上有麻子,故同行人及顧客直呼其"王麻子"。他的櫃

上并不制作剪刀,全靠從民間剪刀作坊趸購。為保征質量,掌櫃的親自下去選貨,堅持以"三看"、"兩試"進行驗收。三看是:看外觀、看刃口、看剪軸;兩試是:試剪刃、試手感。凡經不起三看、兩試的一律不收。隻有頭流的上品才能拿到門市櫃台上去賣,所以這個雜貨鋪的剪刀以質量好而四遠聞名,不論本市和外地的都慕名而來選購。人們都不約而同地稱這個貨鋪為"王麻子刀剪鋪"。

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王麻子後代接辦雜貨鋪,正式挂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改以經營剪刀為主,并在所銷售的剪刀上均镌有"王麻子"三字作标志。為了作宣傳,闖牌子,王麻子剪刀鋪不光在門市上售貨,還要派人走街串巷、赴廟會、下農村,以擴大銷路。王麻子剪刀鋪賣出的剪刀都裝在一個印有"王麻子"字樣的紙袋裡,上邊印着如在一年之内,發生某種損壞情況,包換包退字樣。它說到做到,即使有超過一年損壞而要求退換的也照樣辦理。

民國後,在激烈的商品競争中,北京很多地方出現了"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等招牌,企圖用以假亂真的辦法争取顧客,但都沒有能夠立足。宣武門菜市口這家挂着"三代王麻子"招牌的老字号始終在商品質量上領先。50年代初期,東便門至天壇一帶仍有 20餘家手工業刀剪作坊繼續為王麻子刀剪鋪加工,進貨仍按過去的标準進行驗收。

自古就有"南有張小泉,中有曹正興,北有王麻子"的相傳。是國内刀具行業三名狀元。

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廠,後又在北郊沙河建起了新廠房,充實了設備,進一步改進工藝,使産品質量更上一層樓,因此,更加受到用戶的歡迎,并遠銷港澳及東南亞各國。

1979年,王麻子刀剪廠的産品被輕工部評為優質産品;

1980年榮獲國家銀質獎;

1984年,經全國評比,王麻子"黑老虎"剪刀名列全國第一。

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

2007年,北京昌平區“王麻子”剪刀制作工藝申報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通過國家級和市級專家論證。來自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家委員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和北京市工藝美術協會的專家與學者共同讨論,并同意項目申報。

業内人士分析,北京王麻子剪刀破産非一日之寒,早在數年前就露出冰山一角,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原因:

産品創新意識差王麻子缺乏品牌的提升和保護意識,不注重品牌塑造和宣傳,甚至還依靠口口相傳的方式去傳播知名度,範圍有限。去年竟然忘記了申請北京市著名商标,真是天大的笑話。一位經濟學家說,他小的時候,“王麻子”的剪刀就是那個樣子,現在還是那樣子,沒什麼大的變化。而一些新的品牌,尤其是國外的品牌式樣卻很多,很精美。相比之下,王麻子剪刀顯得太土氣,不敗才怪呢。沿襲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王麻子剪刀廠領導層缺乏市場意識,“坐店經營,等客上門”的老大思想嚴重,造成生産與市場脫節。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企業管理政策、銷售決策以及人才方面都遠遠跟不上時代要求。特别是政府對該企業幹預過多,計劃經濟的色彩更加濃厚,養成了依賴政府的懶漢思想。“王麻子”牌子并沒有倒,王麻子的剪刀仍在生産,而且銷售還不錯,王麻子剪刀廠的主管廠家是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該公司辦公室郭主任說:王麻子廠确實已破産了,王麻子商标現在歸栎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

現在的王麻子剪刀改換了門庭,新的工廠名叫北京萬順号剪刀有限責任公司,兩年前由王麻子剪刀廠的職工自籌50萬元組建,最初的股東有7人。

和王麻子剪刀廠一樣,新公司隸屬于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但它以股份制模式獨立運行,擁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從栎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取得王麻子商标使用權進行生産。

目前,市場上的王麻子刀剪産品中,萬順号生産的王麻子刀剪占到約70%,其餘30%來源于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的山東分公司和原先王麻子剪刀廠的庫存。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白錫幹告訴記者,目前萬順号生産的産品品種已有200多種,超出王麻子剪刀廠的品種近一倍,質量上、檔次上也超出老廠生産的産品,去年年産值也達到120萬元,企業已經走上正軌,計劃今年實現産品品種翻兩番、年産值翻三番。

品牌業績

根據相關審計資料,截至2002年5月31日,北京王麻子剪刀廠資産總額12836689.71元,負債總額為27799845.90元,所有者權益為-14963156.19元,資産負債率為216.6%。王麻子專賣店 在北京市内有多家,以潘家園店鋪經營的品種多 服務熱情 磨刀方便傳承了王麻子的理念 得到現在群衆的認可,讓王麻子刀剪更加努力。

20世紀80年代末的“王麻子”每年上繳利潤200萬元,但進入90年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王麻子”背上了沉重的曆史包袱,銷售業績不斷下降,陷入了尴尬境地。其間,相關政府部門和王麻子剪刀廠自身都做了種種努力,1995年,王麻子剪刀廠與北京市文教器材廠等10多個不相幹的工廠合作成立王麻子工貿集團公司,重新注冊了“王麻子”商标。但此次重組并沒有挽救這個老企業,當年即虧損100多萬元,此後更是連年虧損。

1999在北京市政府的安排下,王麻子工貿集團中的王麻子剪刀廠等劃歸為北京昌平區區屬單位,并取名為北京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

産品特點

王麻子剪刀表面烏黑油亮,刀口鋒利、被群衆譽為“黑老虎”。 這種剪刀的特點是:軸粗有力,剪尖靈巧,槽口易磨,不崩不倦,刃薄鋒利,頭長把寬,輕松口順,經久耐用。

大事記

1651年(清順治八年)北京王麻子剪刀鋪創立。

1816年(清嘉慶二十一年),王麻子後人在北京宣外大街135号又添門面兩間,挂起“三代王麻子”招牌。

當代特點

1956年3月4日,毛主席在《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文中指出:“王麻子、張小泉的剪刀一萬年也不要搞掉,我們民族的好東西搞掉了的一定要來個恢複,而且恢複的更好一些”。

1956年12月7日,毛主席對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進一步強調指出:“王麻子、東來順、全聚德要永遠保存下去。”

1956年,北京68家刀剪作坊聯合在一起,統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統一生産、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為王麻子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成立北京王麻子剪刀廠,注冊“王麻子”商标。

1964年北京市政府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擴大生産能力,在昌平沙河鎮重新建廠,1965年北京王麻子剪刀廠遷至沙河,步入了規模化生産的軌道。

1999年北京王麻子剪刀廠與其它企業投資成立了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由公司統一經營“王麻子”刀剪産品。

2006年,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基本完成對下屬生産廠的調整,蓄勢待發,加快發展。

曆史故事

自明代以來,中國刀剪業逐漸形成了一家最著名的中華老字号,那就是曆

經三百餘年滄桑變化的 “王麻子”。在北京城乃至全國一提“王麻子刀剪”,那可真是家喻戶曉、譽滿中華。要問“王麻子”刀剪為何這麼有名,還得從頭說起。

明朝末年,山東青州有個鐵匠叫田老萬,九代以打鐵為生,他早年喪妻,膝下無子,有一女兒名田青,自幼聰明可愛,視為掌上明珠。他還帶有兩個徒弟,一名李順,一名張興。

田老萬手藝高超,他所打的刀剪等鐵器特别好使。即使鐵鍬、抹子也和泥不沾泥。他的活就是地道。田老萬把打鐵的全部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女兒。而對兩徒弟各授一半,師徒四人的日子過的有滋有味。

話說到了(清)順治五年,山東大旱,齊魯大地寸草不生,又加上瘟疫流行,與鐵打了一輩子交道的田老萬一病不起。有一天他把女兒叫到床前問道:“爹教你的手藝都記住了嗎?它可是咱田家的命根子,日後能靠它活命。”事隔幾日病情加重,他帶着一絲無奈的微笑離開了人世,當時青兒才十六歲。

田老萬撒手而去,青兒和兩個師兄按照父親生前的指點,走了十幾天的路程來到了舉目無親的北京城,幾經周折總算找到了一個外号叫汪駝子開的“喜客來”客店,打工度日。

因“喜客來”客店不是久留之地。于是師兄妹三人商量要重操舊業,揀起自己的手藝,幹一番事業。後來在汪駝子的幫助下開了一個“山東鐵匠鋪”。師兄妹三人把個小鐵匠鋪幹得紅紅火火。數年後青兒長大成人,由汪駝子為媒,大師兄作主将青兒嫁給了一常來京城拉運貨物的山西王姓商人為妻。

王掌櫃雖其貌不揚,滿臉麻子,但他為人厚道、精明能幹,又頗善經營,小兩口決定開一個經營刀剪等的雜貨鋪。于是(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京城菜市口的刀剪雜貨鋪開張了。

王掌櫃通過青兒得到打造刀剪的真傳,開始自制刀剪,獨家經營。前店後廠,自産自銷。其不足部分采取收購方式,但質量要求嚴格,按質論價,因此,生意興隆,名聲大作。當時大夥不知道掌櫃真名,隻知老闆姓王,面帶麻子,日子長了,人們便習慣地稱該店為“王麻子”。

到了(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王麻子的後人正式在店鋪外挂出了“三代王麻子”招牌,并在刀剪上打上王麻子标記,使王麻子這一名牌在市場上的地位确立下來。盛名之下,仿冒者甚多。清朝文人李靜的詩這樣描述:“刀剪傳名本姓王,兩邊更有萬同汪。諸公試目分明認,三橫一豎看莫慌。”

近代曆史

“七七事變”,日軍占領了北平。日本侵略者對一切金屬制品限制生産,工商業遭到摧殘。三代王麻子刀剪店掙紮度日,瀕臨倒閉。1945年抗戰勝利後,在國民黨統治下,沉重的苛捐雜稅使民族工商業步履維艱。王麻子刀剪店為了維護這塊三百年的牌匾勉強支撐。

“一唱雄雞天下白”。1949年北平得到解放。1954年,毛澤東主席在《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文中指出:“王麻子,張小泉的剪刀一萬年也不要搞掉,我們民族的好東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來一個恢複,而且要恢複得更好一些。”在黨和政府對手工業的大力支持下,三代王麻子刀剪店如枯木逢春,獲得新生。王麻子刀剪又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

1959年北京市政府命名成立 “王麻子刀剪廠”。1964年由國家投資在北京昌平沙河鎮建起了新廠房,從此,王麻子刀剪廠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曆史階段。經過了多次技術革命,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采用新型生産工藝,實現了剪刀生産機械化。王麻子剪刀以頭長把寬,剪頭靈活,槽口耐磨,不崩不卷,經久耐用,在國内外享有盛名,被譽為“黑老虎”。

王麻子憑着三百多年的信譽,現代化的質量管理,所生産的刀剪不但暢銷華夏大地,而且遠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特别是在東南亞倍受消費者的青睐。産品1980年榮獲國家最高質量獎,1990年獲首屆輕工博覽會金獎,曆屆全國同行業質量評比第一,殊榮集于一身。

1999年北京王麻子剪刀廠與其它企業投資成立了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由公司統一經營“王麻子”刀剪産品。當前,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決心充分發揮“王麻子”這一中國具有悠久曆史的老字号品牌優勢,發揮與時具進的精神,依靠技術進步,打好“中國創造”這張牌,搭建王麻子刀剪通往國際市場的平台,加快王麻子的發展,為民族刀剪業的強盛做出貢獻。

管理意義

品牌

和很多的古代品牌一樣,“王麻子”代表了曾經中國人對于塑造品牌的追求與執着,但是由于社會環境和制度的不完善,導緻品牌的濫用,進而使假冒僞劣以次充好的到處盛行!使真正的高質量的商品生産者受損。當今社會,品牌的建設更是有利于保護知識産權,擴大與同類商品的區分度有很大關系。

營銷

“王麻子”之所以一傳十,十傳百。是和它的質量密切相關的。同時他作為一個耳熟能詳的品牌,更重要的是它的廣告,它用自己的質量來銷售,用信譽換回回頭客,這些希望現在的企業家深思。

上一篇:亞聖國際投資有限公司

下一篇:福建遊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