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坨

王慶坨

武清轄區
王慶坨鎮,地處天津市武清區西南部,古稱王家陀,因王家陀河得名,明改稱王慶坨。王慶坨位于武清轄區的西南端,距城區楊村30餘公裡,西南與河北霸州、廊坊市接壤,東與西青區、北辰區相鄰。王慶坨為鎮政府駐地,現在王慶坨工貿園同旺路1号,轄22個村民委員會,13個自然村落。[1]總面積54平方公裡,轄1個自然鎮,13個自然村,共22個行政村街,擁有人口3.6萬人,暫住人口8000多人,耕地52767畝。
  • 中文名:王慶坨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武清區南部、天津西南
  • 長度:
  • 起點:
  • 終點:
  • 行政區類别:鄉鎮級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下轄地區:一到九街、三河增村、大範口村、小範口村、王二澱村
  • 政府駐地:三河增村
  • 電話區号:022
  • 郵政區碼:301713
  • 面積:54km2
  • 人口:約3.6萬人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人口密度:667人/km2
  • 行政代碼:120114114

地理

王慶坨鎮,地處天津市武清區西南部,古稱王家陀,因王家陀河得名,明改稱王慶坨。

經濟

2005年全鎮保持了經濟較快發展、社會日趨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全年實現國内生産總值7.9億元,比上年增長17%;鎮級财政收入1684.8萬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7710元,增加700元。精神文明建設、城鎮建設等社會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2010年,全鎮自行車産量1100萬輛,出口200萬輛;電動自行車生産120萬輛,實現銷售收入34.8億元。其自行車年産銷量,占據全國産銷量1/8。

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2001年以來,以養殖業為龍頭,大力推進糧食、果品、苗木等主導産業的農業産業化進程。至2005年,建成奶牛規模養殖場2個,福是妙奶品加工企業在本鎮落戶,果樹栽植面積2426畝,林木栽植面積14347畝,糧食播種面積42500畝。

工業初步形成了自行車、服裝、紙制品、化工、建築材料、鋼窗加工等六大類私營經濟體系。至2005年有私營企業286家,從業人員近萬人。一批規模型私營企業已通過質量認證,逐步形成輻射全國的自行車行業批發市場。2005年又建成了天津市唯一的綜合性自行車專業門戶網站――中國北方自行車商務網,為王慶坨自行車的發展提供了信息平台。以城鎮建設為切入點加快舊城鎮環境改造,提高第三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至2005年,建住宅樓12萬平方米;新修複修村鎮公路15萬平方米;鋪設地下排水管道2.3萬延米;栽植綠地綠化帶5萬平方米,種植行道樹2000棵。

2001年被天津市政府評為小城鎮建設試點單位,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小城鎮建設試點。境内集貿市場形成了以建材、服裝、百貨、家具、糧油等為主要商品的集散地。至2005年,有營業執照個體工商戶1500戶,年第三産業增加值1.9億元。教育體系日臻完善,在鎮中修建了田徑場和體育俱樂部,九街、六街、二街、鄭大小學四所學校通過了市級小學素質教育示範校的驗收。中小學生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普通高中升學率在小區排第一,在區教育局組織的中小學乒乓球、籃球比賽中,鎮内7支隊進入全區前六名。有線電視實現了“村村通”,固定電話裝機容量9000餘門。

交通

交通發達,津同公路、京九鐵路、津霸鐵路、津保高速、京滬高速均于此地交彙。

“飛叉”

所謂“飛叉”,其實是一道民間花會。關于武清花會,很早就有“王慶坨的耍叉子,六道口的頂杠子,和尚屯的雜耍子”等說法,可見其曆史之悠久。王慶坨鎮的“飛叉會”起源于唐朝,原屬京津兩地為慶賀大唐盛世而創立的“皇會”中一個分會種。清代末年,村民方永和組建了“永良叉會”,名噪一時,後來該叉會又改名“慶豐叉會”,新中國成立後,會衆一度達到百餘人。後因種種原因,解放初期自行解散。1992年,在區、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鎮又重新成立了“飛叉會”,并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目前共吸收會員40餘人,會員年紀最大的77歲,最小的僅14歲。飛叉表演分單人舞叉、雙人舞叉、數人對舞等,套路名稱有雲羅背劍、飛龍滾地、懷中抱月、壯士架橋等等。表演時,10餘壯漢身着衣靠,手執雪亮三股尖叉,叉上裝着“響片”,舞動起來隻見銀叉翻飛,時而纏身繞頸,時而飛旋騰空,叮叮作響,奪人眼目美不勝收。近幾年來,王慶坨飛叉會曾多次應邀參加全國和天津市大型慶典活動,并屢獲殊榮。2005年年末,該鎮張雷、耿宏偉兩位年輕人還參加了湖南衛視《誰是英雄》節目,把飛叉絕技展現給了全國觀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