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人

猿人

人類的直接祖先
猿人被認為是人類的直接祖先,具有人和猿的兩重生理構造特征,大約生存于距今兩百萬年到三四十萬年前。猿人頭骨低平,眉脊骨突出,牙齒較大,具有猿和人的中間性質。他們已經能制造石器,是最早能制造工具的人。猿人可分為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早期猿人也稱能人,下肢已能直立行走,手骨表明拇指能與其他四指對握;晚期猿人又叫“直立人”,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猿人,德國的海德堡猿人,中國的藍田猿人、北京猿人,都是古人類進化過程中比較典型的晚期猿人。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猿人 中文别名:直立人 二名法:Homo erectu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哺乳綱 目:靈長目 科:人科 屬:人屬 種:直立人 分布:中國北京附近的周口店

人類起源

歐洲,特别是西歐,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發祥地。自從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後,多數人相信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産物,現代人和現代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但人類這一支系是何時、何地從共同祖先這一總幹上分離開來的?什麼是他分離開的标志?原始人類又是何時、何地轉化為真人的……

對于這一系列的疑問,古人類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正确的回答。多數古人類學家認為:真人是以制造工具為标志,真人出現以前的人類祖先,科學家們稱之為“前人”。直立是前人從人猿共祖主幹上分離的形态學标志,他從主幹分離的地區可謂人類最早的搖籃。真人不斷演化發展,最後成為現代人,同時形成現代不同的人種,這個進化過程完成的地區便是人類演化最後的搖籃。

在探索人類起源時首先要确立一個前提,即人類是一個生物物種,他隻能有一個祖先,不可能是多個祖先。不能說黑人有一個祖先,而白人又有另一個祖先。因為不同的物種之間雖能婚配,卻不能生育後代,隻有同種能育。如果我們主張人類多祖論,就會在生物學上犯常識性的錯誤,現在已證實了人類多祖或多元論是違背科學常理的。

形态特征

猿人的頭顱、面貌像猿而四肢卻很像人。已會直立行走。他們中間有的已懂使用火,并以洞穴為家。他們的生活十分艱苦,使用比較粗糙的石斧和其他類型的石砸器。猿人是從猿到人的過渡階段的中間環節之一,恩格斯稱之為“完全形成了的人”。

大約五百萬年前,古猿應該是淺色皮膚,全身遍布深色毛發,在320萬年前,身體的體毛還很濃密,那麼皮膚的顔色應該是淺色的。大約150萬年前人類的體毛大部分消失了之後,因為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皮膚顔色變成深色的。深色皮膚的優勢在于在日照強烈的地方防止葉酸的流失,阻擋過多的UV-B,具有進化優勢。到直立人出現的時候,皮膚顔色應該與現代非洲人相似,不過現代非洲人的膚色差異也是很大的,要看所在地的日照環境。人的顔色再次變淺要等到智人走出非洲之後,距今也就是幾萬年的時間,按照一個假說,目的也是适應所處的日照環境。淺色皮膚與深色皮膚相比可以合成更多的維生素D,在日照不夠強,維生素D缺乏的地方會帶來進化優勢,深色皮膚的維生素D不足,逐漸會被淘汰。而在日照強烈的地區,淺色皮膚沒有這個進化優勢。

分類

猿人分為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屬于早期猿人的人類的化石,有1960年在東非坦桑尼亞西北部發現的“能人”,1972年在東非坦桑尼亞特卡納湖發現的knm---er1470号人等,他們生活在距今170萬年至300萬年之間。屬于晚期猿人有印尼的爪哇直立人、莫佐克托人,歐洲的海得堡人,我國的元謀人、藍田人、巫山人和北京猿人等,生存在距今50萬年至200多萬年之間。

早期猿人

距今約300萬~270萬年前,早期猿人出現,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完全成形的人。早期猿人也稱能人,下肢已能直立行走,手骨表明拇指能與其他四指對握。其腦容量約700多毫升,與南方古猿相比,他們的腦容量明顯增大。早期猿人已學會了制造工具。

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距今約155萬~30萬年前,晚期猿人出現。晚期猿人又叫“直立人”。其頭骨扁平,骨壁厚,眼眶上脊粗壯,腦子明顯增大,腦容量大約為800~1200毫升。直立人平均身高為160厘米,其下肢結構與人類十分相似,這說明原始人類發展到這一階段時,直立行走的姿勢已很成熟。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猿人,德國的海德堡猿人,中國的藍田猿人、北京猿人,都是古人類進化過程中比較典型的晚期猿人。尤其是北京猿人的發現,明顯地揭示了從猿到現代人轉化的中間狀态。

猿人演化理論

基本介紹

猿人演化或者人類起源是查爾斯·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理論,認為人類起源于類人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一步一步發展二來。這一理論得到一些生物學家及考古學家的支持。和其它由演化理論發展出來的理論一樣,這一理論同樣面對很多挑戰和難以解釋的現象。

主要起源學說

19世紀時西方國家的人類學家抱有種族歧視觀念,大部分同意多地起源說,認為白種人和其它人種起源不同,從根本上就處于一個優越的地位。20世紀的一些新考古發現、基因檢測技術發展,導緻大部分科學家同意單地起源說。不過,部份學者認為基因研究人類起源本身并不嚴謹。

加速演化論

最近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人類在近數千年來的演化速率高于更遠古的時代,且可能正在加速當中。這是因為人口數量猛增,技術的進步使人們能更快的适應新的疾病、環境、飲食和社會變化(如城市)。然而這一現象并沒有在與人類長期共同生存的動物身上得到體現。單一物種的高速進化現象在演進理論/進化理論上無法得到滿意解釋。而這種演化并未體現在基因變化上,更多體現在知識體系和技能上的變化,是經過後天學習獲得的。

代表種類

元謀人

元謀猿人于1965年發現于元謀人遺址(位于雲南省元謀縣)中,是中國已發現的較早的人類。元謀人生存于大約170萬年前,是目前發現的亞洲最早的原始人類。它屬于晚期猿人,但早于“藍田人”、“北京人”等猿人。元謀人能夠制造骨器、粗糙的石斧和其他簡單的工具,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産活動,并且已經會使用火,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用火人。在發現元謀人化石的地層中,人們發現了很多炭屑,而且含炭層厚達三米左右。人工取火的發明,在人類曆史的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使人類告别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藍田猿人

1963~1965年,在陝西省藍田縣公主嶺一帶發現藍田猿人化石。他們生活在距今80萬~75萬年前,是已知亞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藍田猿人化石有頭蓋骨一個、上颌骨和下颌骨各一塊、牙齒十馀枚。藍田人比稍後出現的北京人腦容量小,約為790毫升。

藍田猿人

北京猿人

1929年12月2日,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在主持發掘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古人類遺址時,從洞穴堆積中發現一個完整的古代猿人頭蓋骨。我國現已收集了四十多個不同年齡男女的骨骼化石以及無數的石器、骨器和灰燼遺迹化石。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前,地質年代屬更新世中期。北京猿人的身軀比現代人稍矮,男性身高約162厘米,女性身高約152厘米。北京猿人的眉脊粗壯突出,左右相連,前額向後傾斜,腦容量平均為1059毫升。與爪哇直立猿人相比,北京猿人處于更高的發展階段。

弗洛裡斯人

幾百年來,在弗洛裡斯人的神話中描述的是一種體型非常矮小的類似于人的生物。這類矮人被當地人稱為EbuGogo,意思為“無所不吃的奶奶”。2003年,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裡斯島的一個石灰石岩洞中,發現了這些小矮人的骸骨,因此,人類學家們也稱他們為“弗洛裡斯人”。

中文名稱(chinese)→弗洛裡斯人。其它中文名稱(chinese[other])→..。拉丁文學名(name)→homofloresiensis。發音(pronounced)→..。含義(meaning)→種名為發現地地名。

科學分類為門(division)→chordata脊索動物門綱(class)→mammalia哺乳綱目(order)→primates靈長目亞目(suborderorder)→anthropoidea人猿亞目次亞目(intraorder)→catarrhini狹鼻猴次亞目超科(superfamily)→hominoidea人猿超科科(family)→hominidae人科屬(genus)→homo人屬模式種(typespecies)→h.sapiens智人。

時代(period)→約18000年前。分布(foundin)→印度尼西亞東部弗洛裡斯島。發現地層(stratum)→...。食性(diet)→雜食性。典型體長(length)→高1米。推測體重(mass)→..。發現者(discoverer)→...。命名者(firstdescribed)→xijunni,yuanqingwang,yaominghu&chuankuili

“弗洛裡斯人”,“小矮人”,一個新的人種。13000年前,一群身高隻有3尺的矮人生活在的印度尼西亞的弗洛裡斯島上。2003年,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裡斯島的一個叫利昂.布阿洞穴的石灰石岩洞中,發現了這些小矮人的骸骨,因此,人類學家們也稱這個新人種為“弗洛裡斯人”(Homofloresiensis)。

簡介(briefintroduction):在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之後,人類學家根據衆多極為不同尋常的化石中發現,早在18000年前,在印度尼西亞東部偏僻的弗洛裡斯島上居住着一種不為人們所知的新的人類物種。由于他們是在弗洛裡斯島發現的,因此,人類學家稱他們為弗洛裡斯人。弗洛裡斯人是人類族譜當中的一個分支,他們的身高相當于黑猩猩,大約為1米左右;腦袋有小柚子那麼大,隻是相當現代人類的腦袋的四分之一。人類學家認為他們是一個已經滅絕了的亞洲爪哇原人(h.erectus)人的分支,是現代人類的祖先。不過,他們又與現代人類有着截然不同之處,因此,他們應當歸類到另外一種不同的人類物種當中。《自然》稱,弗洛裡斯人是人類已知的10個人類物種當中形體最小的一種。人類學家是根據此前在弗洛裡斯島發現的石器而做出這樣的推斷的。根據他們的理論:爪哇原人早在800000多年前來到了弗洛裡斯島,從而使得他們與其它的人類隔絕,成為一個獨立的原始人類群體。随着時間的推移,由于食物的缺乏和人口數目的增多,爪哇原人的個體開始縮小,從而使得他們進化成為較小的個體。因此,可以說,是與人類隔絕才造成了爪哇原人成為弗洛裡斯人的這個樣子。

弗洛裡斯人的遺址:弗洛裡斯是印度尼西亞東部一座島嶼,是弗洛裡斯海小巽他群島之中的一座島嶼,位于爪哇海東端和蘇拉威西海南面的班達海西端之間。印度尼西亞群島東部的弗洛裡斯島上,狹窄的山路彎彎繞繞,在山坡的一側,一個巨大的利昂·布阿洞穴,在當地的方言中,是“涼快的洞穴”的意思。在入口的左側,兩處深色土堆正是挖掘現場,也就是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古生物學家們發現新人種化石的地方。

弗洛裡斯人的人種之争:發現化石的科學家們對人類這不尋常的“近親”作更多的了解,而且有可能對“矮人”們曾經生活過的地點進行重新定位。曾經借用《指環王》裡的人物為這個新的人種取了個綽号——霍比特人,因為他們最令人震驚之處無異于僅1米左右的矮小身材,而且其腦容量也要小上380立方厘米,隻相當于現代人即智人腦容量的三分之一。此外,這些矮人們都沒有下巴,同直立人——他們假設中的祖先一樣。另一個驚人的數據是,這些矮人們生活在距今幾千年前,從進化論的角度看來,就像發生在昨天的事情,而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自2.75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後地球上隻居住着一個人種。持懷疑論的人認為這些骨化石應該屬于一個侏儒或是患有頭小畸形病的人,這種病會使人的腦容量比正常人小。但這兩種說法都站不住腳,因為在古生物學家們發現的骨骼中,除了顱骨之外,牙床骨、股骨、胫骨都是迷你型的。此後争論愈演愈烈,直到2005年10月,一篇新的文章宣布了新的挖掘發現,在同一個洞穴内,發現了至少七具完整程度各異的矮人化石,他們具有同樣的體貌特征:身材矮小,四肢細短。其中一些生活在距今1.2萬年前,而另一些則埋在更深的地質層中,他們約在9萬年前就行走在弗洛裡斯島的土地上了。法蘭西學院的古人類學家帕斯卡爾·皮克興奮地說:“真是神奇啊,這一發現可以打消一切懷疑,因為諸如頭小畸形這類的疾病在一個種群裡持續幾萬年的假說,顯然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說另一個不算久遠的人類種群曾和我們同時存在過。這又一次證明了人類種群的系統進化遠比我們料想的要豐富和複雜得多。”

弗洛裡斯人的人種解謎:人類大家庭的這個新成員從何而來?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什麼時候又是什麼原因銷聲匿迹?如此之多的難解之謎擺在科學家們的面前,他們試圖一一破解,可惜大部分的傳統方法都對此束手無策。德國馬普學會的讓一雅克·于布蘭和斯方特·佩博已經開始研究這些化石的古DNA以确定這一人種的基因構成,然後便可以找出該人種與我們人類有哪些共同點。但是由于從第一具屍體牙齒上提取的DNA損壞程度超出預料,所以研究毫無收獲。

為了解“弗洛裡斯島矮人”的大腦功能,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人類學家迪恩·福克對其腦腔内部作了研究。根據他的研究結果,無論從大腦的形狀還是齧葉的位置來說,“矮人”的大腦發育程度同智人不相上下,由此可以證明這些化石的所有者在生前是完全正常的,具備一切複雜反應能力,會制造工具,甚至會使用語言。荷蘭萊頓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傑爾特·範登博格對此解釋說:“這些信息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它們間接地表明‘弗洛裡斯島矮人’很可能捕殺過一些大小至少可以和劍齒象及巨蜥媲美的動物,因為在發現‘矮人’化石的同一地質層中也發現了它們的骨化石。”

一些科學家已轉向借用人種學的研究方法。不過人種學主要是研究當今社會的問題,其研究領域和研究時代都與古生物學迥異。科學家們并不想建立一套無法進行演示的純理論,而隻是想利用人種學的一些信息來推動挖掘工作的繼續。在弗洛裡斯島上,住在叢林中的“小矮人”的故事是當地民間傳說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傳說由來已久,但是自“矮人”化石出土後,這些傳說又有了另一層意義。作為“矮人”化石的保管者,印度尼西亞古生物學家托尼·朱比安托諾同意這一觀點:将古生物學和人種學相結合是繼續挖掘研究“矮人”之謎的可行途徑。

發現利昂.布阿洞穴的科考隊已經獲得了在島嶼東部進行挖掘研究的許可證,那裡剛剛出土了一批80萬年前直立人使用過的工具,而直立人有可能正是弗洛裡斯島矮人的祖先。如果這一點得到證實,那就說明早在幾十萬年前弗洛裡斯島上就已經有人類活動了。可以确信的是矮人們确實在島上存在并且生活過。

弗洛裡斯人的新人種确立:美國科學宣布,通過對頭骨化石的研究,最終證實“弗洛裡斯人”(印度尼西亞矮人)實際上是一個新人種。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教授迪安·佛克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迪安·佛克稱,早在13000多年以前,在印度尼西亞的弗洛裡斯島生活着一種矮人,他們的腦腔很小,但構造複雜,智商也非常高。研究證實,在弗洛裡斯發現的矮人是一種新的人種,他們的智力非常好,能夠制造和使用小型石器,這些石器就散落在頭蓋骨的旁邊。

由佛克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将印度尼西亞矮人與10個健康的正常人以及9個頭小畸形患者的腦腔作了對比。通過計算機複原以及腦腔内部測量可以清楚地得出,印度尼西亞矮人腦腔尺寸範圍在正常人範圍内,而超出了頭小畸形患者的腦腔尺寸範圍。科學家還發現,印度尼西亞矮人的腦腔有4個非同尋常的特征,使其區别于現代人種。科學家認為,這些特征可以證明,它們是不同于普通人種的另一人種,并将其命名為“弗洛裡斯人”。

印度尼西亞矮人居住在弗洛裡斯島已有數萬年的時間,後來,因為13000年前的一次巨大的火山噴發,印度尼西亞矮人全部滅絕,這意味着有一種小型的人類種群曾和“普通人種”一起生活在這個地球上。首先發現這些頭骨化石的澳大利亞考古學家托馬斯·蘇蒂柯納在2004年又發現了一些下颌骨、部分的四肢以及牙齒的化石,還有‘弗洛裡斯人’使用的小型工具。

科學家最新研究确認弗洛裡斯人為獨特人種。美國科學家200通過對弗洛裡斯人(Homofloresiensis)腕骨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的證據支持弗洛裡斯人是一個獨特的人種。相關論文發表在2007年9月21日的《科學》上。弗洛裡斯人骨骼化石于2004年在印度尼西亞東部偏僻的弗洛裡斯島首次發現。弗洛裡斯人生活于大約1.8萬年前,身高大約1米左右,腦袋隻有小柚子般大小,因為其體形矮小,科學家又形象地稱其為“哈比人”(hobbits)。關于是否可以将弗洛裡斯人列為獨特的人種,科學家們一直衆說紛纭。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弗洛裡斯人不應該列為一個單獨的人種,他們的小型頭骨很可能是某些個體由于患頭小畸形(microcephaly)造成的。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MatthewTocheri和同事,研究了從印度尼西亞發掘的最完整的腕骨——LB1。他們詳細測量了三種類型的腕骨——小多角骨(trapezoid)、手舟骨(scaphoid)及頭狀骨(capitate),并與現代人類、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黑猩猩和大猩猩等現存大型猿類以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genus)的腕骨進行了比較。

研究小組發現,跟現代人類及人類的近親尼安德特人等的腕骨比較起來,弗洛裡斯人的腕骨與現存猿類及南方古猿的要相似得多。另外,弗洛裡斯人的腕骨與患有矮小症的現代人類的腕骨也不相似。這為弗洛裡斯人屬于一個獨特人種提供了新的證據。

Tocheri表示,此次研究表明,我們現代人類與弗洛裡斯人最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約80萬年前。而在80萬年前和180萬年前之間,進化産生了現代樣式的腕骨,使得那時的人類可以更熟練地制造和操作工具。Tocheri說,因為已發掘的這一時期的古人類化石中缺乏腕骨,所以無法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也就無法得到更為确切的結論。

此次研究受到了很多科學家的質疑。哈佛大學人類學家DanielLieberman認為,此次研究的确證實了這些腕骨較為原始,不過這并不能證明弗洛裡斯人就是一個獨特人種。他認為隻有找到直立人(Homoerectus)的腕骨進行比較,才有可能解決這一問題。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RobertMartin同樣對此次研究結果表示懷疑。他認為此次研究的一個缺陷在于,沒有将真正的頭小畸形和現代俾格米人(一種矮小人種,身高不足5英尺)包括進來。

海德堡人

化石時期:更新世

保護狀況:絕滅

科學分類界:動物界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綱:哺乳綱Mammalia目:靈長目Primates科:人科Hominidae屬:人屬Homo種:海德堡人H.heidelbergensis

二名法:†HomoheidelbergensisSchoetensack,1908。

最早發現的海德堡人遺骸是一副下颚,是在1907年出土于德國海德堡附近的毛爾(Mauer)地區。這副下颚的标本名稱為Mauer1,Mauer1保存良好,是此物種的模式标本。

之後法國的阿拉戈(Arago)與希臘的佩特拉羅讷(Petralona)地區也發現了相同的遺骸。

海德堡的平均身高為1.8公尺,肌肉比現代人發達。

另據資料介紹,海德堡人(Heidelbergman),化石的出土地點在德國海德堡市東南10千米的毛爾村,該村位于涅加爾河支流埃爾塔斯河之畔。當地的基岩是三疊紀地層,第四紀的礫石層複于其上,這些礫石層便成為當地開采礫石作為建築材料之用的目的層,1907年10月22日,就在砂坑的24米深處偶然發現一件人類的下颌骨化石,與其伴生的還有比批哺乳動物化石,包括象,馬,豬,鹿,熊,野貓等,因而确定此化石層的時代為中更新世早期,距今約有40萬年了。

這件下颌骨化石由海德堡大學的蘇登薩克講師研究,于1907年冬天,發表《海德堡人之下颌骨》一文,海德堡人之名,從此揚播四海。這是一件相當粗壯的下颌骨化石,頤部(下巴)明顯後退,與一般直立人十分近似,附着于其上的牙齒比較完整,雖海德堡人與現代人相近,但個兒比較大。下颌的後部上枝極大而低矮,側面視之,近四方形,兩枝之間的凹窩甚淺。這副下颚的标本名稱為“Mauer1。

之後法國的阿拉戈(Arago)與希臘的佩特拉羅納(Petralona)地區也發現了相同的遺骸,形态學回目錄

海德堡人的平均身高為1.8米,肌肉比現代人發達。

距今200萬年前,直立人(Homoerectus)在非洲出現,這是人與猿之間的分水嶺,直立人階段持續到20萬年前,才開始現代人階段。直立人階段的許多問題仍無定論。一般認為,在120萬年到80萬年前,非洲直立人由于氣候變化等原因而大量遷徙。終于,一些直立人走出非洲,來到歐洲和亞洲,從時間上看,歐洲直立人早于亞洲直立人。這時,直立人遍布在非歐亞三大洲,各地的直立人也開始了獨立進化。70萬年前,海德堡人最早出現,50萬年前亞洲的北京人(PekingMan)出現。

海德堡人是相對比較龐雜的一個類群。一般認為,因氣候等原因,海德堡人分為兩支,一支為歐洲海德堡人,一支為非洲海德堡人。在冰期時被隔離在歐洲的海德堡人,演化成了适應寒冷生活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ensis)。非洲海德堡人,在20萬年前演化出了現代人或稱為智人(Homosapiens)。現代人從非洲走出,尼安德特人由于現代人的到來而滅絕。海德堡人的曆史到此時徹底結束了。

有證據表明,海德堡人能用語言簡單交流,能有群體合作互動。身材高大而強健,能用矛和弓箭,能合作獵殺大型動物。

尼安德特人

健壯結實,身材矮胖并且能很好地适應寒冷天氣的尼安德特人看起來和現代人類明顯不同。但是它卻在一些方面和現代人具有相似之處:他們會将死者埋葬;會照顧生病或者受傷的同伴;而且可能已經具備了語言和音樂的能力。

尼安德特人(拉丁文學名homoneanderthalensis,又譯尼安德塔人)是一種在大約12萬到3萬年前冰河時期本來居住在歐洲及西亞的人種,性格溫馴。根據最新的考古發現,現代人并不是尼安德塔人的一種,就是說,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不同種,尼安德塔人種和智人。現代人從15萬年前在非洲出現,3萬5千年前才到達歐洲,大概在5萬年前離開非洲,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形成種系發生上的平行系群。但剛開始他們并未被辨識出是跟我們屬于不同的人種。對于兩個人種的相似與不同,以及他們可能有過怎樣的接觸(如果有的話),出現激烈的讨論。

尼安德塔一名源自1856年在德國杜塞爾多夫(Dusseldorf)附近,尼安德峽谷上方的一個洞穴裡第一次發現這種人類的遺骨。遺骨的發現立即引起了熱烈争論,争論的焦點是這些遺骨究竟是古人類的遺骨還是僅僅是一種因疾病而變形的現代人的骸骨。

(一)尼安德特人的起源

在法國境内發現的頭蓋骨殘骸就屬于那一時期,但是它們在特征上比起更早期的直立人來說,更具有新的智人的某些特征,早期的直立人從年代上講應該是尼安德塔人的祖先。

但是,尼安德塔人可能是歐洲最後一個(裡斯-玉木Riss-Wurm)間冰期(1.5萬~11.5萬年以前)的産物。在德國、法國、比利時和意大利的許多地方都發現了确定是尼安德塔人的下腭、牙齒和頭蓋骨部分。

(二)尼安德特人的解剖特征

尼安德塔人身高1.5到1.6米左右。顱骨容量為1200到1750cm³。現代人的則為1400-1600cm³。身體的特征為,額頭平扁,(就是說眉弓到發際線的距離比現代人短得多)。下颌角圓滑,下巴并不像現代人那樣前突。骨骼強健,有着耐寒的體格,具體就是肱骨與尺撓骨的比例,以及股骨與胫骨腓骨的比例比現代人大,這是典型的适應寒冷氣候的解剖特征。他們生活在歐洲,膚色應該是淺色的。這一反20世紀初,尼安德塔人黑皮膚,多毛,會使石器的“猿人”形象(更多是動物)。

歐洲最後一個冰期是在大約1萬~7萬年之前,已經發現的最多和最為完整的尼安德塔人骨骼遺骸就是這些時期的。這些遺骸使我們對尼安德塔人的相貌特征和習慣有所了解。尼安德塔人身材短小、敦實和健碩。盡管他們的顱殼長、淺、寬而且後部扁平,但腦容量卻等于或超過現代人。他們的眶上嵴大,牙齒也大,顴骨較小,胸部較寬,四肢粗笨,手和腳也比較大。比起現代人,尼安德塔人走路的方式顯得更不對稱而且橫向。

(三)尼安德特人的生活方式

人們已經在法國北部發現尼安德塔人的藝術作品(在藝術品中發現一颞骨,通過研究發現,它屬于一個尼安德塔人。就藝術品本身,它們的一端被切出一條溝,應該是被人用繩子綁起來的。而現代人的藝術品,則是在其中打洞,并将之用繩串起來)。其營地的遺迹大多是工具。但是尼安德塔人的工具數萬年都沒有改革。因此認為他們的智力比現代人低。他們沒有弓箭,要有特殊的策略去圍捕動物。他們會與熊等動物争奪栖身用的洞穴。尼安德塔人是穴居者,但也偶爾在露天地建造營地。洞穴的入口有時用石塊砌小,岩穴也常常用這種方法加以改善。他們使用火,獵取一些小的和中等大小的動物(如山羊和小鹿),并且吃其它大型食肉動物吃剩下的獵物。他們制造并使用各樣的石制工具和木制長矛。

尼安德塔人單獨或成群地埋葬死者,也照料生病或受傷的人。用作犧牲的動物常常和人的骨骼一起被發現,這表明他們已經開始奉行某種原始的宗教。

(四)尼安德特人的分類

對尼安德特人在分類學上的畫分現仍處于争論之中。最初他們被畫分為單獨的一個門類(即尼安德特人種,學名為H.neanderthalensis),後來,他們又被認為是智人的一個亞種(學名為H.sapiensneanderthalensis),但有些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贊成原先的說法。尼安德塔人在人類進化上的作用仍不十分清楚,在他們分布的一些地區,可能已被并入現代人總體之中,而在另外一些地區則可能已經絕種。

(五)尼安德特人的命運

尼安德塔人的遺迹從中東到英國,再往南延伸到地中海的北端,都有所發現。這些遺迹有骨骸、營地、工具,甚至藝術品。尼安德塔人的遺迹消失的時候,大概正是在現代人進入歐洲的時候。

早期學說認為尼安德特人在智人的入侵下已經絕種;可能是由于氣候突然寒冷起來。尼安德塔人為避寒而躲進山谷,群體之間缺乏聯系,近親交配增多,加上現代人與之的競争,導緻了尼安德塔人的滅亡。

但根據discoverychannel播出的節目表示,尼安德特人未必被智人滅絕,反而可能因為遺傳上居于劣勢,所以都被現代人同化,例如在葡萄牙發現的一具4歲小童的屍骨,其中的解剖顯示了很多尼安德塔人的特征,如提到的肱尺桡骨的比例和下颌骨的形狀。但是他配有裝飾品,下巴的強健構造,而且他生活在尼安德塔人滅絕的3千年後,這說明他是現代人。

因為有證據現實其與智人發生過許多争鬥,這一令人不可思議的結論是根據在萊斯·羅伊斯(LesRois)發現的一塊尼安德特人颚骨化石得出的。據悉,腭骨化石是《人類學雜志》在進行一項研究時于法國西南部的萊斯·羅伊斯發現的。腭骨上的切口與早期人類在石器時代獵殺鹿以及其它動物時留在骨頭上的切口類似。據信,尼安德特人的肉被人類吃掉,牙齒則用來制作項鍊。

(六)其它關于尼人的介紹

出現在歐洲的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後,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名稱因其化石在1856年發現于德國杜塞爾多夫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個山洞中而得名。

尼人分布很廣,西起歐洲的西班牙和法國,東到中亞的烏茲别克斯坦,南到巴勒斯坦,北到北緯53°線。年代最早的距今達20萬年左右,最晚的距今約4萬年。尼人化石常與莫斯特文化共存。狹義的尼安德特人,僅指尼安德特河谷發現的人類化石。尼安德特河谷的尼人化石包括顱骨和部分肢骨,其化石遺存比較豐富,主要有頭蓋骨和體骨等。

根據現有的資料來判斷,尼安德特人骨胳粗大,肌肉發達,但個子不高,男子隻有1.5米至1.56米。由于身體較矮,脊椎的彎曲也不明顯,因此他們很可能是彎着腰走路,跑步時身體略微朝向地面。尼安德特人頭骨的特征是:前額低而傾斜,好像向後溜的樣子,眉峰骨向前突出很多,在眼眶上形成整片的眉脊。尼安德特人的腦部已經非常發達,腦容量約達1230毫升。

尼安德特人使用較為進步的打制石器,過着狩獵和采集的生活。這表明,當時的人類在同大自然界的鬥争中,自身已有了較大的發展。

自從1856年人們第一次發現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以來,尼安德特人一直是一個吸引公衆興趣的謎,對尼安德特人的各種猜測一直不斷。從許多方面來看,尼安德特人都可稱得上是原始人類研究中的恐龍。與恐龍一樣,尼安德特人也是突然之間銷聲匿迹的,它們消亡的原因也一直是學者們争論不休的話題。同時,恐龍和尼安德特人都是大衆文化的寵兒,經常在漫畫中一同出現。

但是,大衆文化對尼安德特人有許多的誤解。尼安德特人往往被看作陳舊過時的化身,被诽謗為因智力不足以應付環境的變遷而導緻滅亡的低等人種。而實際情況是尼安德特人非常成功地面對氣候挑戰的時間至少有20萬年,比延續至今的現代智人還要長12.5萬年到15萬年。

(七)尼安德特人之死

人類曆史上最迷人的奧秘之一,莫過于在歐洲繁榮了成千上萬年的尼安德特人的命運了。3萬多年前,随着冰川蔓延過整個歐洲大陸,尼安德特人便滅絕了。英國劍橋大學地質考古學家特尹爾德-範-安德爾等出版了一本名為《歐洲末次冰川期的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的書,認為尼安德特人之所以走到末路,是因為不能适應在攝取食物方面的變化。

《歐洲末次冰川期的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的内容取自于一項氣候、環境、考古等多學科相結合的7年計劃的全部信息,該項目首次對6萬5千年至2萬年前期間進行了綜合研究,那時候,解剖學上的現代人逐漸占據優勢,而尼安德特人而完全消亡了。

範-安德爾等報告說,歐洲冰河紀并非總是冰。在大約3萬年前的寒冷時期降臨之前,氣候還是相對溫和的。到了2萬年前,半個歐洲都籠罩在冰下。但按照範-安德爾等的說法,尼安德特人的衰敗并非天氣的原因,而是由于賴以生存的、溫順的成群野牛和龐大麋鹿等草食動物的減少。貧瘠土地上的動物變得非常稀少,而且為數不多的野獸不斷遷徙,從而必須奮力追趕才能捕獲獵物。這時候,尼安德特人顯然不能适應攝食環境的變化了。

與尼安德特人消亡處于相同時期的早期現代人“奧瑞那人”,則很好地适應了相同的環境和食物,範-安德爾等對此表示為“非常之驚奇”。範-安德爾等認為,這表明尼安德特人之所以在對環境适應方面失敗,更主要是由于文化方面的原因,而非大腦的解剖學緣由,尼安德特人其實與其它任何人一樣聰明。大約3萬5千年前,當一種處于更晚期文化的“格拉維特人”出現時,他們由于具有了笨重的矛與刀、以及嚴密的家庭組織,因此能夠有效地追趕并捕獲遷徙的野獸,從而得以生還下來。

美國波士頓大學考古學家邱提斯-拉奈爾斯認為,大多數考古學家都假設這一時期的歐洲都一緻地寒冷。而範-安德爾等通過綜合研究既往5千年時間段中,整個歐洲的氣候和人類居住情況,表明尼安德特人在其生命的最後幾千年中因氣候變化而夭折。無論如何,攝取食物方面的變化導緻安德特人滅絕的學說是個新思路,我們不能不對此予以充分的重視。

尼安德特人17萬年前生活在歐洲、中亞和中東等地區。

另據資料介紹,尼安德特人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近親,從20萬年前開始,他們統治着整個歐洲和亞洲西部,但在2.8萬年前,這些古人類卻消失了。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探讨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最新理論認為,導緻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氣候突然變化;現代人的祖先在某些生物特征上全面優于尼安德特人,逐步取代了他們。

大約2.8萬年前,在如今的英屬直布羅陀地區,一小群尼安德特人在遍布岩石的地中海沿岸艱難地生活着——他們很可能是最後一群尼安德特人。在歐洲和西亞的其它地區,尼安德特人早在此前幾千年就已銷聲匿迹,盡管他們在這裡有着20多萬年的輝煌過去。由于氣候相對溫和,動植物資源豐富,伊比利亞半島成為尼安德特人最後的大本營。然而,直布羅陀的尼安德特人未能堅持多久,便迅速走向滅亡,隻留下少量石器和篝火殘馀。

從1856年發現第一具尼安德特人化石以來,科學家就一直為這群早期人類從何而來、在人類譜系上處于何種位置而争論不休。這場争論主要是兩大理論的對峙:一種理論認為,尼安德特人是當今人類的一個古老變種,他們逐步進化或被歐洲現代智人同化為現代人類;另一種理論認為,尼安德特人是一個與現代人類完全不同的物種(H.neanderthalensis),現代人類進入他們的領地後,很快就将他們消滅了。

但過去十年,因為兩個重要發現,這場争論的焦點——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類有過交合還是戰争——發生了轉移。很多科學家希望,通過分析尼安德特人的DNA,他們能發現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類交合的證據,從而弄清楚這兩個群體是否發生過顯着融合。然而這樣的證據至今未曾發現。在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利用改良型年代測定技術發現,4萬多年前,現代人類進入歐洲大陸後,尼安德特人沒有迅速消失,而是繼續存在了近1.5萬年——根本不是“閃電戰”理論設想的那樣,現代人類迅速取代了尼安德特人。

這些發現促使科學家更謹慎地看待其它可能導緻尼安德特人滅絕的因素。各種研究暗示,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可能是各種環境壓力綜合作用的結果。

科學家對尼安德特人的研究遠多于其它古人類,但他們為何會從地球上消失,至今仍是一個謎。

變遷中的世界。科學家已找到一系列能證明尼安德特人如何消失的最新證據,古氣候學研究提供的數據便是其中之一。我們知道,在過去20多萬年裡,尼安德特人經曆過寒冷的冰河期和相對暖和的間冰期。最近幾年,通過分析從格陵蘭、委内瑞拉、意大利等地采集到的海洋沉積物、花粉和原始冰芯中的同位素,科學家精确複原了“氧同位素3期”(oxygenisotopestage3)的氣候變化過程。這段地質時期從6萬年前開始,到2萬年前結束,最初氣候比較暖和,氣溫最低時整個北歐大陸都被冰川複蓋。

氧同位素3期開始時,尼安德特人是生活在歐洲的唯一原始人類,而在該時期結束時,現代人類則成為歐洲的唯一人種。科學家據此推測,可能由于氣溫驟降,尼安德特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或沒有有效的保暖設施,最終從地球上消失。然而,一個重要事實使這一推測難以成立:此前,尼安德特人已經曆過冰河期并存活了下來。

事實上,很多生物學和行為特征都說明,尼安德特人能很好地适應寒冷環境。雖然為了抵禦嚴寒,尼安德特人需要用動物毛皮制作衣服,但他們的桶狀胸和粗壯的四肢都有利于維持體溫。強壯的身軀是尼安德特人适應狩獵方式的結果,因為他們常以埋伏方式獵取獨居的大型哺乳動物,如寒冷時期生活在北歐和中歐地區的長毛犀牛。尼安德特人的其它顯着特征(如突出的眉骨)可能是遺傳漂變形成的中性特征,而不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但同位素數據顯示,氣候變化絕非從暖和到寒冷的穩定過渡。時間越靠近末次盛冰期(lastglacialmaximum,約2萬年前),氣候越不穩定,經常發生激烈而突然改變。生态環境也随之發生極大的變化:森林讓位給一馬平川的草原,麋鹿取代了犀牛……變化之快可以這麼形容: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小時候看到的植物和動物,在他長大後就已消失,并被其它動植物取代。然後,自然環境又可能以同樣的速度變回原來的模樣。

直布羅陀博物館的進化生态學家克裡夫·芬利森(CliveFinlayson)曾經主持發掘過多個直布羅陀地區的洞穴。他推測,正是環境條件的快速變化,逐步将尼安德特人逼入絕境。環境變化得越快,就要求尼安德特人在越短的時間内接受全新的生活方式。當樹林變成了開闊的草原,采用伏擊方式狩獵的獵人就沒有了賴以藏身的樹林,如果要生存下去,他們必須改變狩獵方法。

工具和獵物的變化說明,一些尼安德特人的确适應了不斷變化的世界,但更多的尼安德特人卻在變化中死去,隻留下非常零散的群體。正常情況下,這些古人類很可能重新崛起,因為他們有過類似經曆,隻要環境變化不太頻繁、間隔期不要太短。然而這一次,環境變化太快,尼安德特人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恢複人口數量。芬利森認為,尼安德特人在氣候的反複攻擊下,人數銳減,走向滅絕。

2009年4月,法國地中海大學的弗吉尼亞·法布雷(VirginiaFabre)和同事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ONE)上發表的一項遺傳學研究證實了芬利森的觀點——尼安德特人最終分散為零落的群體。他們進行線粒體DNA分析時發現,尼安德特人可能形成了三個分支,分别生活在西歐、南歐和西亞,人口總數時高時低。

尼安德特人很聰明。其它科學家仍認為,尼安德特人是在現代人類進入歐洲後才完全消失的,這一事實說明,現代人類與尼安德特人的滅絕脫不開幹系,即便他們并沒有直接殺滅這些早期人類。支持該觀點的科學家推測,尼安德特人最後不得不與“初來乍到”的現代人類競争食物,并成為這場競争的失敗者。現代人類為什麼能在競争中獲勝?答案至今是個謎。

現代人類對食物沒那麼挑剔是一種可能。德國圖賓根大學赫維·博謝倫斯(HerveBocherens)進行的骨化學分析等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專吃相對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比如猛犸象和長毛犀牛,但對于早期現代人類而言,很多動植物都是美食。因此,當現代人類進入尼安德特人的領地,并開始捕食大型動物時,尼安德特人就可能遭遇食物短缺,而現代人類則不會為食物問題困擾,因為即使大型動物數量減少,他們還可以食用其它小動物和植物。

美國亞曆桑那州立大學考古學家柯蒂斯·馬利安(CurtisMarean)說:“尼安德特人有自己的穴居生活方式,隻要沒有現代人類的競争,這種方式還是挺不錯的。”現代人類是在熱帶環境下進化出來的,進入完全不同的環境後,他們能迅速想出創新性方法來應對遇到的環境難題。馬利安認為:“最關鍵的不同點在于,尼安德特人的認知能力遠遜于現代人類。”

認為尼安德特人掌握的生存技能偏少的科學家,不止馬利安一人。一個長期存在的觀點認為,現代人類比尼安德特人聰明,不僅因為他們掌握了更高級的工具制造技術和生存策略,還因為他們善于交流,能形成更強大的社會網絡——愚鈍的尼安德特人根本無法與現代人類抗衡。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比我們料想的要聰明得多。科學家以前認為隻有現代人類才有的很多行為,其實尼安德特人也有。英國倫敦自然博物館的古人類學家克裡斯托弗·R·斯特林格(ChristopherB.Stringer)說:“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之間的界限已變得越來越模糊。”

在直布羅陀地區的一些考古點,科學家的最新發現讓兩個人類群體間的界限變得更為模糊。2008年9月,斯特林格和同事發表文章稱,他們在Gorham洞穴以及相鄰的Vanguard洞穴内,發現了尼安德特人捕獵海豚、海豹和采集貝類食物的證據。甚至還有一些未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表明,尼安德特人也吃鳥類和兔子。毫無疑問,這些發現颠複了人們由來已久的認識——隻有現代人懂得開發海洋資源和獵食小型動物。

在德國霍赫勒·菲爾斯(HohleFels)考古點,科學家發現了更多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行為界限模糊的證據。在這裡,科學家不僅挖掘出了36,000~40,000年前生活在洞穴中的尼安德特人使用過的器皿,還發現了33,000~36,000年前,居住在該地區類似氣候與環境條件下的現代人類留下的器物。2008年4月,通過對比兩個人類群體的遺留物,美國肯尼恩學院的古人類學家布魯斯·哈迪(BruceHardy)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古人類學大會上指出,對遺留工具上的磨損紋理和殘留物質的分析表明,霍赫勒·菲爾斯地區的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類的日常活動基本相同,盡管後者擁有的工具種類更多一些。

這些古人的活動包括一些複雜而精巧的手工活,比如用樹脂将尖尖的石頭粘在木制把手上,把尖石頭制作成戳刺或可以抛射的武器,用骨頭和木頭制作日常器具等。哈迪推測,霍赫勒·菲爾斯地區的尼安德特人制作的工具種類沒有後來才居住在這裡的現代人多的原因是,前者不需要過多的工具就能完成工作,“你吃柚子,不需要專門做個勺子吧?”

根據最新發現,通過物質形式來表現象征意義的行為往往代表着語言的出現。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約翰内斯·克勞澤(JohannesKrause)領導的研究團隊也證實了這一點:DNA分析顯示,尼安德特人擁有和現代人一樣的語言基因FOXP2

山頂洞人

簡介

山頂洞人,生活在距今約1.8萬年,在北京人活動過的地區,他們的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他們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龍骨山頂部的洞穴裡發現的,因此考古學家把他們叫做山頂洞人。

石器和骨針

山頂洞人的裝飾品非常豐富﹐有穿孔的獸牙﹑海蚶殼﹑小石珠﹑小石墜﹑鲩魚眼上骨和刻溝的骨管等。穿孔獸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門齒外﹐馀者為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類動物的犬齒﹐均在牙根部位兩面對挖成孔。有的因長期佩帶﹐孔眼已磨光變形。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項飾。穿孔海蚶殼3個﹐在鉸合部以下處磨穿成孔。制作得最精巧的是7顆小石珠﹐原料為白色石灰岩﹐形狀不規則﹐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徑為6.5毫米﹐孔眼由一面鑽成﹐珠表面被染成紅色。它們都散布在頭骨附近﹐可能為頭飾。石墜系用天然的橢圓形黃綠色岩漿岩小礫制成﹐兩面扁平﹐其中一面經人工磨過﹐在中央對鑽成孔。還發現1件鲩魚的眼上骨和4件骨管。前者在邊緣處鑽一小孔﹐局部染成紅色﹔後者用鳥骨制成﹐管體光滑﹐有摩擦痕迹﹐表面有短而深的橫溝﹐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樣﹐顯然是為了接系其他飾物特意刻出來的。

石器

山頂洞人的石器雖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裝飾品制作得十分精美。他們掌握了鑽孔技術﹐不僅會一面直鑽﹐而且能兩面對鑽。在鲩魚的眼上骨和直徑隻有3.3毫米的骨針上鑽出細孔﹐表明技術已相當熟練﹐制造鑽孔工具的技術已達到相當水平。山頂洞人掌握了磨制技術。盡管這種技術僅用于制造裝飾品﹐但卻為以後新石器時代磨制工具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山頂洞人還懂得用赤鐵礦粉末染色的方法﹐這使得裝飾品更加鮮豔美觀。鑽孔﹑磨制和染色技術﹐都是以前時期所沒有的﹐這些新技術的運用顯示出人類生産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内容更加豐富。骨針的出現意味着當時已會縫紉。縫綴起來的獸皮既可搭蓋住所﹐抵禦風寒﹐也可掩護身體。而裝飾品的出現﹐則表明山頂洞人已經有了審美觀念。山頂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說明他們已經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認為屍體上及周圍的赤鐵礦粉象征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質﹐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複活。

發現猿人化石

發現“沂源人”

1981年10月18日,位于北京大學院内南端的一處教授住宅區裡突然來了幾位不速之客,他們手裡提着大小不一的包裹,徑直走進了著名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呂遵谔的家。

這幾位不速之客來自山東,他們是受山東省文化局的委派,來請呂遵谔幫助鑒定不久前在山東省沂源縣境内發現的一批動物化石。

當呂遵谔看到來人拿出的一塊瓢形動物化石時,一下子就被驚住了!憑借自己多年的經驗,他一眼就看出這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很像是一塊人的頭頂骨!況且已經被石化,它的年代肯定也是非常久遠了。

那麼,這塊頭骨化石又是怎樣被發現的呢?

1981年8月,山東省文化局在全省組織進行第二次文物普查,沂源縣被指定要把普查的重點放在古人類遺存上。這是因為沂源縣在1965年的時候,在縣内土門鎮黃崖村北的千人洞發現了部分打制石器和動物化石,還有燒土和灰燼。經鑒定,屬舊石器晚期的古人類遺存,距今有兩三萬年,這在當時是山東惟一的一處舊石器古人類遺存。

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沂源縣,還沒有專門的文物管理部門,文物工作由當時的縣圖書館代管。當時從縣圖書館抽調了4位工作人員組成了文物普查小組,由縣圖書館副館長張文明任組長。

1981年9月16号,普查人員對地處純山區的土門鎮進行了重點走訪和考查,并在一個山洞裡首次發現了動物化石。

當時的普查隊員楊雷隻有18歲,如今擔任沂源縣文物管理所副所長的他,回憶起28年前的那個情景,仍是激動不已。他們當時采了很多動物化石,工具包盛不下了,就用雨衣包。旁邊一個民工說,他們在下邊溝對面修路的時候挖出來的比這裡還要多。

于是一連幾天,在民工所指的土門鎮騎子鞍山下一條新修的公路旁,普查人員進行了仔細搜尋。9月18日下午,在清理被公路切斷的山洞底部浮土時,楊雷被一件異乎尋常的化石給吸引住了。這是一個小瓢似的東西,跟其他的動物化石拌在一起。對面的徐淑彬老師也過來看了一會兒後,突然說了一聲:“是不是頭骨啊?”

幾位年輕人在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後,馬上向館領導作了彙報。

此後,頭骨及部分動物化石被輾轉送到了省會濟南,因當時這裡尚無能力對化石進行鑒定,山東省文化局領導決定,立即将化石送往北京。

呂遵谔仔細詢問了這塊頭骨化石發現的經過,并反複查看,根據頭骨上所呈現出的人字縫,他斷定這是人類的頭頂骨,而且根據它的石化程度和同一地點采集的動物化石判斷,極有可能是猿人的頭骨。

呂遵谔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批屈指可數的舊石器考古專家,作為一名山東人,此時的心情更是難以平靜。

山東省地域遼闊,曆史文化悠久。有着燦爛的古代文明,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使山東人引以為榮。然而,這些都屬于新石器時代,直到此時,山東在舊石器考古和古人類學方面,仍基本處于空白。這次沂源的發現,對山東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突破。然而,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舊石器考古專家,呂遵谔似乎看得更深、更遠。

1981年10月27日,也就是山東派人來京一周之後,呂遵谔便受邀來到了地處沂蒙山區北麓的沂源縣。

在對山東考古人員搜集的零碎骨頭化石進行清理時,呂遵谔又從中發現了古人類的兩塊額骨殘片和幾顆牙齒化石,這無疑又給了人們更大的驚喜。呂遵谔認為,此地有繼續進行發掘的必要。

1982年5月上旬,春暖花開的時節,由山東省文化局和北京大學考古系舊石器時代考古教研室聯合組成的考古隊開進了沂源縣土門鎮騎子鞍山。

這次發掘是在3個地點同時展開,即把頭骨化石發現地作為第一地點,在它的左右兩側不遠處又設了第二和第三地點。

1982年5月21日在清理第三地點浮土中發現一枚人的牙齒化石,随後在發掘第三地點時,從地層中又挖出一枚人的牙齒化石。

發掘進行了近1個月,3個地點的挖掘清理進入了尾聲。至此,從開始發現頭蓋骨,到後來的兩次發掘,共發現一塊人的頭蓋骨殘片,兩塊額骨眶上部殘塊,外加7顆牙齒化石。

呂遵谔從化石的石化程度,從化石出土地點地質剖面的觀察,從同一地點伴生動物化石的對照,呂遵谔斷定,這批人骨化石屬于猿人應是确鑿無疑,它的年代至少應在20萬年以前。

在騎子鞍山猿人遺址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種類不同的動物化石。其中材料比較豐富和重要的種屬有棕熊、三門馬、李氏野豬和腫骨鹿,化石包括牙齒、上下颌骨和大量肢骨殘塊。其中有一種被考古學界稱為标準化石的就是腫骨鹿,這種動物在20萬年前就已經全部滅絕,因此,呂遵谔作出沂源猿人至少應在20萬年以前的判斷,不無道理。

然而,至少20萬年以前的判斷,這隻是它的下限,那麼,有沒有辦法确定出它的真實年代呢?

目前常用的檢測年代的方法大多采用碳14檢測法,但這種方法隻能對距今7萬年以後的物品有效,而對沂源猿人則顯然不行。當時還有一種檢測的辦法叫鈾系法,它可以檢測更遠年代的物品,但它對被檢測物品的要求異常苛刻,它要求被檢測物應處在完全封閉的狀态。

然而沂源猿人頭蓋骨及其牙齒化石在山洞中隻是被浮土複蓋,也就是處于半封閉狀态,山洞被破壞之後基本就處于露天狀态,用鈾系法檢測顯然也不行。

面對用科學方法檢測行不通的現實,呂遵谔隻有采用與國内其他舊石器考古對照的方法,以判斷它的大緻年代。

有着豐富考古經驗的呂遵谔,經過認真考慮,他的目标慢慢鎖定在了周口店北京猿人身上。

呂遵谔為何單單把對照沂源猿人年代的目标鎖定在了周口店“北京人”身上,而不是其他呢?

其實,被呂遵谔首先看中的還是在沂源發現的那個被稱為标準化石的腫骨鹿。

說來也巧,1921年,當時中國政府的礦業顧問、瑞典人安特生在北平周口店發現的第一塊有價值的動物骨骼化石就是腫骨鹿,而他恰恰就是根據這種化石确定了這一區域文化堆積的年代,從而開啟了那個震驚中外的大事件。

呂遵谔介紹說:這種鹿和現在的鹿不一樣,而這種鹿,早也沒有,晚也沒有,就是在“北京人”的時候,即四五十萬年前,隻在這個時候有。像這種動物化石,在考古學上叫标準化石。

除了與沂源猿人伴生的腫骨鹿化石外,其他諸如棕熊、三門馬、李氏野豬等動物化石也均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多有發現,而且外形也很相似,更為重要的是,相似的東西還不僅如此,兩地的堆積物特征和兩處猿人化石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除了兩處猿人化石的相似之外,呂遵谔還發現沂源猿人比北京猿人的牙齒和骨骼要粗大一些,對此,呂遵谔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介紹說:“我就想山東人一般體型比較粗壯,有的叫山東大漢,那我們的祖先‘沂源人’是不是也是因為比較粗大,個子比較高,胸膀比較寬呢?可能和這個有關系。”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呂遵谔果斷地把沂源猿人的年代定位在與北京猿人稍晚一點,即四五十萬年以前的直立人。可以肯定地說,沂源猿人是在山東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也可以說是最早的山東人。

根據學術界的慣例,沂源猿人的稱謂也被正式确定了下來。呂遵谔解釋說,如同北京猿人習慣上也叫“北京人”一樣,沂源猿人也可以叫“沂源人”,兩者可以通用。

在清理沂源猿人化石的過程中,呂遵谔還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

呂遵谔發現其中兩塊眉骨,一個大點兒,一個小點兒;還從發現的沂源猿人7顆牙齒裡面發現了更為奇怪的現象,這7顆牙齒裡竟然有兩顆前臼齒是完全一樣的,這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呂遵谔介紹說,猿人和現代人在牙齒數量上是完全一緻的,即最多不超過32顆,但有可能少一兩顆。在全部牙齒中,每人都有8顆前臼齒,而且它們每一顆都不會重樣,也就是說,在一個牙窩裡,絕對不可能長出兩顆同樣的牙來。

呂遵谔還發現,這兩顆完全一樣的前臼齒,在磨損程度上卻不一樣,有一顆明顯比另外一顆磨損要重。種種迹象表明,已發現的沂源猿人絕對不止一個,它起碼是兩個個體以上。

兩個個體以上,這意味着沂源猿人的群居狀态。而後經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的張裕珠教授對沂源猿人的牙齒進行病理學的研究,認為全部牙齒都很健壯,沒有發現齲齒和其他病竈的存在,這更意味着沂源猿人應該是非常健壯的一個群體。

呂遵谔認為:大概都是成年了,一般現代人成年起碼在二十歲,從他的牙齒磨耗的程度來看,可能有四十多歲。

有資料表明,在直立人生存的時代,也就是20萬年以前,由于生存環境和生存條件的種種限制,他們的壽命普遍很低,最多也就40歲左右。而據呂遵谔研究觀察,沂源猿人兩個個體中的一位就約在40歲,另一位也在20多歲,這說明沂源猿人不僅是健壯的,而且也是長壽的一個群體。

那麼,沂源猿人為什麼會長壽?更為重要的是,為什麼在山東僅僅是沂源發現了猿人遺址?而其他地方沒有呢,還是沒有被發現?

呂遵谔認為:當時不會蓋房子,隻能住在山洞裡面,而形成山洞得有條件,在石灰岩裡面才能形成。

石灰岩在雨水長期作用下極易形成溶洞,而素有“山東屋脊”之稱的沂源山區恰恰又大部分屬于石灰岩。在層層疊疊的大山裡邊,有數不清的大小山洞,這在山東省的其他地方是不多見的,尤其是已經發現的幾處大的溶洞,無論是容量還是容貌,在中國北方都是極為罕見的。

沂源不僅有數不清的山洞,而且還是四條河流的發源地,穿過整個沂蒙山區的沂河就發源在這裡。當地老百姓常哼的一句順口溜:“沂水繞山轉、山洞一串串、房前屋後綠一片。”

順口溜是沂源人對自己家鄉的一種贊美,同時也是沂源生态環境的真實寫照。

根據對沂源出土的第四紀更新時代的動植物化石及現存植物的研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高星博士認為,那時山東地區,應屬于暖溫帶甚至于亞熱帶氣候。可以想象,那時沂源的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如春,有山洞、有河流,有滿山遍野的花草野果,那絕對是一個非常适合人類生存的環境。

上一篇:錫蘭高地紅茶

下一篇:桃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