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

漢語成語
狡兔三窟是出自《戰國策》中的一個成語。《戰國策·齊策四》中馮谖說:“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才免去死亡的危險,你隻有一處安身之所,不能高枕無憂啊!”
    中文名:狡兔三窟 拼音:拼音: jiǎo tù sān kū 近義詞: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反義詞:甕中之鼈、坐以待斃 出處:《戰國策•齊策》 釋義: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狡兔三窟」這句成語,用來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或有多種避禍方法。

解釋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戰國時,馮谖(讀:xuān)對孟嘗君說:“狡兔有三窟才能免于一死。”于是他出謀劃策,為孟嘗君辦了三件大事,鞏固了孟嘗君的地位。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嘗思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何況人乎?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

見柴曰:“汝狡兔三窟,何歸為?”(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九娘》)

近義詞

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範的人交朋友,為了能與他們常讨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他在家裡一共養了三千個客人。由于人實在太多,孟嘗君把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種等級!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魚大肉、出門的時候還有車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隻有吃到魚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隻有蔬菜而已。雖然很多人對此感到不滿意,但是也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畢竟人的才能是有差異的,待遇不同是理所當然的。

後來,有一個朋友給孟嘗君介紹一個叫做馮谖(音:宣)的人,孟嘗君問他的朋友:“這個叫馮谖的人有什麼專長呀?”朋友想了很久說:“好像也沒什麼專長!”孟嘗君聽了之後也沒有說什麼,但還是把他留下了。因為孟嘗君覺得馮谖沒有什麼專長,所以就不怎麼理會他,家裡的傭人看到孟嘗君不理馮谖,以為主人瞧不起馮谖,通通把馮谖當下等的客人招待。

馮谖心裡很不高興,天天發牢騷:“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幹脆離開算了!”孟嘗君知道以後,就把馮谖由下等的客人升為上等的客人,還送給馮谖的媽媽吃的和用的東西。但是,馮谖卻什麼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谖。

有一天,孟嘗君派馮谖到薛地去讨債。馮煖問孟嘗君,收債之後買些什麼東西回來?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什麼就買什麼好了。”馮煖到了薛地,他見欠債者都是貧苦莊戶,立即以孟嘗君名義宣布債款一筆勾銷,将各戶的債務契約燒掉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而心裡充滿感激。孟嘗君見到馮煖後,問他給自己買了什麼,馮煖說:“你财寶馬匹美女應有盡有,我隻替你買了‘仁義’回來。”當孟嘗君知道馮煖以他的名久免除了薛地債務,此即買了仁義之後,又氣又怒,但是已無法挽回,十分無奈。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馮煖為他買的仁義價值所在,連連感謝馮煖。

孟嘗君問馮煖:你為什麼會看得這麼長遠呢?

馮煖說:“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大意是:一隻兔子要有三個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獵人獵殺的危險。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隻有一個洞,是很危險的!萬一齊國的國君對您不滿意要殺您,您連其他躲的地方都沒有呢!所以,您還不能把枕頭墊高,安心地睡覺!孟嘗君一聽:那我該怎麼辦呢?馮谖:這件事就交給我去辦!我會讓您象狡兔一樣,有三個安全的洞藏身!

于是馮谖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麼梁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梁惠王聽了之後立刻派人帶着一千斤黃金、一百輛馬車去請孟嘗君到梁國做相國。可是,梁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谖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梁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梁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裡,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

同時,馮谖又叫孟嘗君在薛地建立宗廟,用來保證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廟建好以後,馮谖就對孟嘗君說:屬于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

成語“狡兔三窟”就是從這個故事而來,字面意思是說狡猾的兔子有多處洞穴,比喻人要多些掩蔽措施和應變辦法,用以保護自己。

上一篇:相敬如賓

下一篇:霧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