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大鼓

澧州大鼓

祭祀樂器
澧州大鼓原名喪鼓,孝鼓,曾名湘北大鼓,流行于湘北大地及湘鄂邊境地區。大鼓之音遍響湘鄂邊境,是荊楚祭祀文化中的一種曲藝形式,因而澧州大鼓又名湘北大鼓。現在澧縣藝人還流傳有“周公治其理,孔子治詩書,莊子治其打喪鼓”的說法,從現有資料來看,起碼有400年以上曆史。
  • 中文名:澧州大鼓
  • 外文名:
  • 别名:
  • 分類:說唱藝術
  • 曆史記載:400年以上曆史
  • 曾名:湘北大鼓
  • 原名:喪鼓、孝鼓
  • 流行地區:湘北大地及湘鄂邊境地區
  • 起源:傳說源自莊子的鼓盆歌

簡介

澧州大鼓是一門說唱藝術,最早為一人一鼓坐在孝堂中演唱,改革開放後走進茶館,演變為二人站立演唱或加樂器伴奏演唱。

道具為一面大鼓,通常為堂鼓,蒙牛皮、木質框架、配鼓棰一副,尾部常系紅布或絲綢,演奏時敲擊鼓面、鼓邊,發出不同音色;部分曲目(如《送歌郎》等)外加銅鑼、銅钹;特定場景下還可增加唢呐、月琴、小三弦等伴奏樂器。

澧州大鼓是澧水流域的一種德孝文化遺存,鼓詞具有鮮明的民間文學的特征,其内容以孝德為主題,融儒道于一體,特色鮮明;韻散相間,節奏随意,表現手法豐富多樣;想象豐富,充滿神話色彩,洋溢着浪漫主義氣息。

大鼓之音遍響湘鄂邊境,是荊楚祭祀文化中的一種曲藝形式,因而澧州大鼓又名湘北大鼓。

2012年,澧州大鼓被列入湖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曆史沿革

起源傳說

關于澧州大鼓的起源,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周孝王母親喜歡聽故事,為表孝心,讨得母親歡心,周孝王便時常陪伴母親左右,還經常邊敲桌子,邊給母親講故事。周孝王孝敬母親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景仰,其事迹與行為逐漸流傳至民間。後來,人們将敲桌子又演化為敲竹筒、敲瓦盆,最終發展成孝鼓,到莊子時已形成了喪鼓。

至今,澧縣藝人中還流傳着這樣的說法:“周公治其禮,孔子治詩書,莊子治其打喪鼓。”大鼓聲聲傳孝心,澧州大鼓承載着中國幾千年的孝德孝義。

傳承發展

清朝嘉慶年間,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蘇金福,因屢試不中而浪迹江湖,結識了不少民間藝人,并愛上了喪鼓藝術。他利用自己的滿腹才華對喪鼓進行改革,規範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闆、數闆等闆式,大大提高了喪鼓的藝術表現力。他後半生緻力于鼓詞創作,先後改編、創作了《白蛇傳》、《半日閻羅》等20多個唱本,為澧州民間藝人奉作範本。

四大流派

湖南澧州大鼓距今有400多年的曆史,至今仍然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是家喻戶曉的一種曲藝形式。經過400多年的發展,澧州大鼓逐漸形成了以"澧州官話"為體系的西調、東腔、南闆、北路四大流派。由于澧州各地區百姓聽書喜好的差别,四大流派在唱腔上各有特點。

1.西調以李啟正(1905—1989)為代表,該派演唱以情節見長,腔闆較為激越流暢,轉腔圓滑詞不受七字句限制,曲式結構較為靈活,音樂溶有少量的地方小調。

2.東腔以金忠孝為代表,唱腔中糅進一些荊河戲、花鼓戲曲調,以“唱”見長,善于抒情。傳達室人有餘振揚、馬麗君等。

3.南闆創始人為蘇金福(1779—1842)該派嚴守祖規,世襲傳統,唱詞結構是七字句,道白以“澧州官話”為主,故又稱“官話派”、“一溝兒流水闆”,它唱腔規範,打擊伴奏嚴謹,音調單純,由于它具有傳統的繼承特點,因而對研究澧縣曲藝音樂的世襲沿革都有重要價值,該派的傳人有郭祖敦、周召學等。

4.北路代表藝人有劉清斌等,該派沒有嚴格的師承關系,它吸收衆家所長,補已之短,其唱腔靈活性較大。

曲藝特色

唱詞句式

澧州大鼓是一種說唱藝術,道貌岸然具為一面大鼓,特殊曲目(如送歌郎)加銅鑼、銅钹。唱詞基本結構為七字句,後來發展為十字句等。除《小送歌郎》的唱詞為三句一組外,其他詞為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一組,多組構成一段。每段要求一韻到底,常用韻11個:天、地、人、和、龍、虎、豹、豺、黃、花、黑。原先為一人一鼓坐在孝堂中演唱,改革開放後走進茶館,并改為二人站立演唱或加樂器伴奏演唱。

唱腔闆式

澧州大鼓唱腔十分豐富,分孝堂專用調及說書正調二部分。孝堂專用部分中的小調較多,并且地方特色較濃,如鳳陽歌、姜女兒調、請神調等,尤以大送歌郎調最具特色,唱詞結構為二人穿插唱七字句和五字句,音樂發聲上為一人本嗓,一人小嗓,旋律悠長,聽後難忘。說書正調部分共有五個闆式即一流、二流、三流、慢闆、數闆。每個闆式又有不少腔,如一流的“平腔”、“硬腔”,二流的“軟腔”、“讨米腔”,三流的“流水腔”、“哈哈腔”、慢闆的“大悲腔”、“大頌腔”,數闆的“垛子腔”、“吟訴腔”、“告苦腔”等。

形式内容

孝鼓、說書和壽鼓,是澧州大鼓的三種演唱形式。

以孝鼓為主,說書主要在茶社演出,壽鼓則是為老年人祝壽時演出。

演唱内容主要分開場小帽、孝堂專用類,壽堂專用類和說正書四類。

開場小帽類似快闆小段,一則向聽衆自我介紹,請聽衆支持他的演唱;二則向東家緻謝,創造良好的演唱氣氛;三則以“打人本”的方法(即“脫口秀”),用風趣、幽默、搞笑的語言調動聽衆的熱情,控制現場秩序。

孝堂專用類,主要展示請神勸亡的過程,同時勸誡世人恪守孝道、勤勞善良、修身養性等優良傳統。

說正書類,講究見好書就打,長短篇不拘,号稱有數千數百本之多,常以唐宋曆史傳奇故事和凡人瑣事為主。

順應時潮,也偶有時下新作,如革命時期的反特故事、反映西藏農奴受難史的《巴山血淚》、計生宣傳類、宣傳新時期人物新風的《閃光的警徽》等,或勸誡子孫學好的,如《我勸兒子離網吧》等。

當今發展

澧州大鼓在澧水流域世代相傳,經久不衰,為澧縣老百姓奪得了榮譽。澧州大鼓曾多次在中央、省、市電視台播放。藝人中有周子房、李金楚被納入中國曲藝家協會,周召學、劉清斌、王方、劉靜等22人加入了湖南省曲藝家協會。澧州大鼓藝人在宣傳黨的各項中心工作,豐富人民群衆的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賽

2006年在臨澧縣,由常德市宣傳部等單位聯合舉辦了湖南省常德市首屆鼓王擂台賽,在澧水流域引起了人們對澧州大鼓的進一步認識和關注。

2008年澧縣舉辦了常德市第二屆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賽。

2010年石門縣舉辦了常德市第三屆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賽。

2012年常德市第四屆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賽于7月27日——28日在津市隆重舉行。

上一篇:杭州飯店

下一篇:永嘉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