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縣

漢源縣

四川省雅安市轄縣
漢源縣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地處攀西陽光之旅門戶地帶,與涼山、甘孜、樂山、眉山兩州兩市交界,曆為通往康藏的交通咽喉,年均日照時數達1450小時,年均氣溫22℃,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常年保持在340天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中國花椒之鄉”“中國甜櫻桃之鄉”“西部花果第一縣”“攀西陽光第一城”等美譽。全縣幅員面積2382平方公裡,轄21個鄉鎮,123個村(社區),總人口33萬,居住着彜、藏、回等25個民族。[1]漢源縣位于大渡河中遊,四川省雅安市西南部,地理坐标東經102°16′—103°00′,北緯29°05′—29°43′。全境東西長71.4千米,南北寬70.1千米。東鄰樂山市金口河區和眉山市洪雅縣,南連涼山彜族自治州的甘洛縣,西靠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縣和雅安市石棉縣,北接雅安市荥經縣,曆為通往雅、康、甯交通咽喉,成昆鐵路、京昆高速、國道108線、省道306線橫穿境内,是川西交通次樞紐。縣城駐富林鎮,距省會成都市210千米,距雅安市81千米。[2]2020年,地區生産總值邁上110億元台階,達110.58億元,同比增長5%,高于全省1.2個百分點,全市排名第二。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增速、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速、服務業增加值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資産投資完成63.66億元、增長13.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9億元、增長11.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達36360元、14749元,增長6.2%、9.2%。[3]
    中文名:漢源縣 外文名:Hanyuan County 别名:笮都 行政區劃代碼:511823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中國四川省雅安市 地理位置:雅安市西南部,大渡河中遊 面積: 下轄地區:21個鄉鎮 政府駐地:富林鎮 電話區号:0835 郵政區碼:6253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茶司馬、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等 機場: 火車站:漢源站 車牌代碼:漢源站 地區生産總值: 人口:285558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面積:2382km² 地區生産總值:110.58億元(2020年)

建制沿革

漢源縣古名笮都,屬蜀國。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國設蜀郡,屬蜀郡管轄。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西南夷,以笮都為旄牛縣置沈犁郡,郡治旄牛。

漢武帝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撤沈犁郡入蜀郡。

東漢延光二年(123年),旄牛縣治遷九襄鎮。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改蜀郡為漢嘉郡,旄牛縣隸之。以後曆代在此設郡、州、縣等。

隋仁壽四年(604年),以漢源之名于今九襄鎮置漢源縣。

元、明為黎州安撫司。

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稱清溪縣。

民國三年(1914年),因清溪縣與貴州省的青溪縣同名同音,複改名漢源縣。

1950年3月,漢源解放,縣城由清溪遷至九襄,屬西康省雅安專區。

1952年10月,縣政府駐地遷富林。

1955年10月,西康省并入四川省,漢源縣屬四川省雅安地區。

2000年12月,雅安撤地設市,漢源縣隸屬四川省雅安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漢源縣全縣幅員面積2382平方千米,轄21個鄉鎮(轄12個鎮,9個鄉,其中5個少數民族鄉),有行政村210個(城鎮社區6個、農村社區16個)。漢源縣縣政府駐地富林鎮。

富林鎮

烏斯河鎮

安樂鎮

大樹鎮

富莊鎮

永利鄉

富泉鎮

小堡鄉

馬烈鄉

富鄉鄉

曬經鄉

九襄鎮

坭美鄉

清溪鎮

河南鄉

唐家鎮

片馬鄉

順河鄉

皇木鎮

前域鎮

轄鄉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漢源縣位于大渡河中遊,四川省雅安市西南部,地理坐标東經102°16′—103°00′,北緯29°05′—29°43′。全境東西長71.4千米,南北寬70.1千米。東鄰樂山市金口河區和眉山市洪雅縣,南連涼山彜族自治州的甘洛縣,西靠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縣和雅安市石棉縣,北接雅安市荥經縣,縣城駐富林鎮,距省會成都市210千米,距雅安市81千米,總面積238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漢源位于大渡河中遊兩岸,為四川盆地與西藏高原之間的攀西河谷地帶。地處橫斷山脈北段東緣,地形以山地為主,西北高東南低,海拔最高點4021米,位于富鄉鄉境内馬鞍山,最低點550米,位于永利鄉境内白熊溝與大渡河彙合處,最大相對高差3471米。東北緣為邛崃山餘脈南支大相嶺,西北緣為邛崃山餘脈飛越嶺,南面為大涼山群峰。大渡河橫穿東西,流沙河縱貫南北,形成了四周高山環繞,中部河谷低平的地勢。

漢源縣地貌以山地為主,複雜多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相對高差懸殊大。

氣候

漢源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暖夏涼,四季分明。高地寒冷,河谷炎熱,雨量偏少且不均,氣候垂直變化大,縣城年平均氣溫17.9度,無霜期300天,日照時數1475.8小時,年活動積溫5844.7度,年均降雨量741.8毫米。

漢源屬川西南山地亞熱帶氣候區,地勢山高谷深起伏較大,從河谷到低山、低山到中山,有亞熱帶、溫帶、亞寒帶之分。氣候的特點是:一是垂直變化顯著;二是降雨量集中;三是河谷地區較幹熱少雨。漢源氣溫受地勢的影響,氣溫垂直差異很大。四季的長短,也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存在較大的差異。漢源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無霜期長。降水量的分布規律是:南部、東南部多,北部、西北部少,中山區多,河谷壩區少。

水文

漢源縣河流屬岷江流域的大渡河水系,大渡河自西向東橫穿縣境南部,因縣境地勢南、北高,兩岸河谷向大渡河對稱傾斜,大渡河在縣内的大小支流,都沿相反的方向注入幹流。流域面積大于5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14條,河溝94條,沖溝1753條。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漢源縣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在598萬千瓦以上。縣境内國家“十五”重點建設項目、西部大開發标志性工程——裝機360萬千瓦的瀑布溝水電站,裝機66萬千瓦的深溪溝水電站相繼建成投産;裝機72萬千瓦的枕頭壩水電站位于縣境東部大渡河上。

礦産資源

漢源縣境内有礦産資源33種,其中金屬礦13種,非金屬礦20種,分别是:金屬礦13種:鉛鋅礦、銅礦、錳、钴、鎳礦、砂金礦、褐鐵礦、钛鐵礦、赤鐵礦、磁鐵礦、銀礦、镉礦、錫石礦;非金屬礦20種:硫鐵礦、煤礦、磷礦、菱鎂礦、石灰石礦、花崗岩、高嶺土、石膏礦、方解石、長石砂岩、水晶礦、冰洲石、石棉礦、瑩石礦、雄黃、辰砂、白雲岩、粘土礦、建材用頁岩、建築用砂石料。

已勘明的鉛鋅礦儲存量552萬噸;石膏礦儲存量1200萬噸;鉀磷礦儲存量10億噸以上;菱鎂礦儲藏量2億噸以上,儲量居西南地區之最,被譽為中國西部的鎂都磷都。

生物資源

漢源縣境内還有銀杏、楠木、香樟、雲杉等珍貴樹種和小熊貓,扭角羚等珍稀動物。

人口民族

2018年,漢源縣全縣總人口33萬,共有漢、彜、藏、回等25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0%。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漢源縣常住人口為285558人。

政治

職位

姓名

漢源縣縣長

鄭朝彬

漢源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覃建生

漢源縣委副書記

岑永傑

截至2021年6月

經濟

綜述

2015年漢源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3.33億元,同比增長7.6%。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12.88億元,同比增長3.9%,拉動經濟增長0.7%;第二産業增加值33.47億元,同比增長8.0%,拉動經濟增長4.5%;第三産業增加值16.97億元,同比增長9.5%,拉動經濟增長2.4%。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9.4%、59.0%、31.6%。人均地區生産總值19686元,增長9.0%。三次産業結構由2014年的20:53.8:26.2調整為20.3:52.9:26.8,第一産業增長0.3%,第二産業下降0.9%,第三産業增長0.6%。

2015年全年,漢源縣實現非公有制增加值34.8億元,同比增長8.1%,占GDP總量的55.0%。2015年漢源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呈上揚趨勢,全年增長1.4%。以上年同期為100的物價指數如下:

2015年全年,漢源縣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56.98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基本建設投資45.28億元,同比增長14.6%;更新改造投資4.5億元,同比增長11.3%;農戶投資6.33億元,同比下降32.6%。分産業:第一産業完成2.22億元,同比下降32.6%。第二産業完成36.7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工業投資36.32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瀑電投資完成29.38億元);第三産業完成18.07億元,同比增長1.0%。本年新增固定資産22.44億元,同比增長144.7%。

201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6.85億元,比2016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5.3億元,同比增長4%;第二産業增加值35.2億元,同比增長7.5%;第三産業增加值26.35億元,同比增長8.8%。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9.8%、54.6%、35.6%。

2018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82.77億元、增長7.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45.54億元、增長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21億元、增長17.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長8.2%、9.3%。

2020年,漢源縣地區生産總值邁上110億元台階,達110.58億元,同比增長5%,高于全省1.2個百分點,全市排名第二。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增速、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速、服務業增加值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資産投資完成63.66億元、增長13.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9億元、增長11.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達36360元、14749元,增長6.2%、9.2%。

第一産業

漢源盛産水稻、小麥、玉米、紅薯、土豆、花生等農作物;“漢源貢椒”、“漢源金花梨”、“漢源黃果柑”、“漢源櫻桃”、“漢源芸豆”等農産品;有梨、蘋、桃、李、櫻桃、桔、橙、桂圓、葡萄等水果;蕃茄、洋蔥、蒜苔、大蒜、豌豆等蔬菜。

2015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104公頃,同比減0.4%;糧食總産量110727噸,同比增長2.3%;農林牧漁業總産值21.986億元,同比增長4.2%。

2015年全年,漢源縣完成造林面積2070公頃。

2015年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2.74萬千瓦,同比增2.9%;拖拉機298輛,同比增加13輛;農用運輸車507輛,同比減少6輛。2015年全年農村用電量6011萬千瓦時,同比下降7.7%;化肥施用量(折純)13900噸,同比下降1.0%。

2020年8月,入選農業農村部“互聯網+”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名單。

第二産業

2015年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為1.11噸标煤/萬元,同比下降2.0%。

2015年漢源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9.3%,工業化率36.4%。漢源縣全縣2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産值80億元,同比增長10.0%;工業銷售産值77億元,增長7.6%,其中:重工業實現産值70億元,同比增長9.6%,輕工業實現産值9.98億元,同比增長13.2%,重輕工業比為7:0:1。分行業看:其中電力生産、供應實現工業産值46.54億元(其中瀑電、深電累計發電1571812萬度,實現産值43億萬元),同比增長2.4%,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58.1%;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業實現工業産值5.15億元,同比增長8.0%;有色金屬采選、冶煉業實現工業産值17.33億元,同比增長27.2%。漢源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1.79億元,同比增長4.1%;實現利稅總額18.2億元,同比下降8.1%;利潤總額10.289億元,同比下降9.7%。産品銷售率96.2%,比2014年下降2.2%。

漢源縣工業園區實現産值33.04億元,同比增長27.6%;實現銷售産值29.80億元,同比增長20.7%;産銷率90.2%。

漢源縣全社會用電量達76223萬度,同比下降6.1%,其中:工業用電量57118萬度,同比下降8.2%。

第三産業

漢源縣2015年年末有營業性車輛4770輛,其中:客車228輛,貨車4242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110萬噸,同比增長8.7%;完成貨物周轉量144389萬噸公裡,同比增長15.8%;全年完成客運量321萬人,同比下降8.5%;完成客運周轉量11464萬人公裡,同比下降12.9%。

2015年全年,漢源縣郵電業務收入達到0.57億元,同比增長7.1%。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1001戶,同比增2.9%,其中:住宅電話用戶30172戶,同比增長3.7%。年末移動電話用戶數273642戶,同比增長9.6%。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41424戶,同比增23.8%。

2015年全年,漢源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49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城鎮零售額22.16億元,增長12.9%;鄉村零售額6.327億元,增長11.2%。分行業看,批發業11.51億元,同比增長13.0%;零售業14.41億元,同比增長11.5%,住宿、餐飲業2.575億元,同比增長16.0%。

漢源縣旅遊業2015年全年共接待國内遊客249.8萬人次,同比增長19.6%,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5億元,增長38.6%。

2015年全年,漢源縣地方公共财政預算收入3.718億元,同比下降5.9%。其中稅收收入32704萬元,同比下降5.9%;公共财政預算支出15.649億元,同比下降9.5%。

2015年漢源縣國稅入庫稅收收入6.535億元,同比下降5.3%。地方收入36912萬元,同比下降9.8%,其中:稅收收入2.003億元,同比下降14.6%。

2015年末漢源縣,全社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2.84億元,同比增長7.8%。全社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5.52億元,同比增長10.0%。金融機構存貸款比為41.8%,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繼續增加。年末城鄉居民儲蓄餘額78.36億元,增長13.6%,人均儲蓄餘額24359元,比上年增加3146元,增長14.8%。

2015年全年,漢源縣共執行招商引資項目15個(不含瀑電),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7億元(含瀑電),同比增長17.8%。

交通運輸

漢源縣交通便利,成昆鐵路、京昆高速、國道108線、省道306線橫穿境内,是川西交通次樞紐。成昆鐵路過境17公裡處,在縣境内長河壩、烏斯河處建有長河壩站和漢源站兩個火車站;成昆鐵路在雅安唯一一個站就設在漢源縣烏斯河鎮,縣内有國道108線、漢烏公路、金烏公路兩條省道以及23條縣道公路,雅西高速于2012年5月1日通車,交通便利。

汽車:成都石羊場長途汽車站有發往漢源新縣城和漢源九鄉鎮長途汽車,車程3個小時左右。

火車:從成都火車北站或南站上車,可乘到昆明、攀枝花、西昌等地的列車直達漢源站,票價40元左右,約4-5小時即可到漢源。

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公路已經通車,漢源設有九襄、漢源北、漢源南三個高速公路出入口,漢源到省會成都交通條件徹底改變,由原來經108國道行駛時間7個多小時縮短至2個半小時左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5年末,漢源縣共有小學69所,教學點36個,在校學生1839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中學12所,在校學生13330人;職業中學1所,在校學生1713人。全部專任教師2657人,每個專任教師平均負擔學生16人。全縣有幼兒園68所,在園幼兒數9623人,教職工數479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5年年末有衛生機構278個,其中:醫院3個。衛生技術人員134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65人,注冊護士677人;病床床位1122張。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2.0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護士2.05人,擁有病床床位3.5張。

科技事業

2015年,漢源縣完成各類專利申請21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省、市科技項目立項9項,到位資金160萬元。5項科技成果被市政府批準為2014年度科技進步突出貢獻成果。

文化事業

2015年末,漢源縣擁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30個,公共圖書1館個,農家書屋210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61.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79.4%,有線電視用戶4.7萬戶。

民生實事

“七人普”工作首戰告捷。實施中醫院醫技綜合保障樓、縣醫院緊急醫療救援、疾病預防控制、鄉鎮公共衛生防治等四大提升工程,城鄉居民醫保參保26.8萬人,參保率98%。富林四小、宜東中心幼兒園落地建設,創新開設“職普融通”班,全年資助困難學生2.7萬人次,發放助學貸款2200萬元。城鎮新增就業2425人,發放穩崗補貼434萬元、創業擔保貸款1750萬元,退役軍人和高校應屆畢業生創業就業平穩。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5.4萬人次,救助特困人員1.3萬人次,發放救助金2700萬元,發放優撫、孤兒、殘疾人、高齡老人生活補貼2600萬元。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達19.3萬人,累計發放養老金7億元,成功創建全省第五輪敬老模範縣。

社會保障

2015年,漢源縣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1元,比2014年增長8.2%。人均消費性支出15366元,增長5.5%,其中:食品消費支出5390元,增長14.8%;衣着消費支出1793元,增長20.3%;居住支出2176元,下降19.6%。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5.1%。

2015年,漢源縣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7元,比上年增收864元,增長10.2%。從收入構成看,其中:工資性收入4137元,增長5.9%;經營淨收入3793元,增長29.3%。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480元,增長11.6%。其中:食品消費支出3901元,增長24.1%;衣着消費支出545元,增長14.7%;居住消費支出1543元,下降14.9%;文化教育娛樂消費支出457元,下降3.7%。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6.0%。

2015年末,漢源縣全縣城鎮單位從業人員8683人。其中:城鎮單位在崗職工7879人。城鎮在崗職工人均貨币工資51419元,增長15.5%。城鎮登記失業率4.0%。

2015年,漢源縣全年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1737人,創業培訓223人;落實再就業政策,城鎮新增就業2538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676人,使用再就業補貼資金1054萬元,其中:社保補貼415萬元,崗位補貼432萬元,培訓補貼204萬元,幫助139名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3戶、310萬元。

2015年,漢源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8036人,其中:城鎮居民445人,農村居民107591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3118人,其中:居民20461人,職工22657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7419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2218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7871人。

2015年,漢源縣城鎮和農村低保工作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47人,發放低保金105萬元;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531人,發放低保金1047萬元。

2015年,漢源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共有258584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7%,全年有40295人次參合農民得到住院醫藥費補償7363萬元。

曆史文化

漢源縣建制于漢武帝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已有二千多年的建制曆史。縣城所在地富林鎮,是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古牦牛道記叙着“南方絲綢之路”的悠悠歲月;太平天國、辛亥革命、萬裡長征,曾在這裡寫下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富林文化”、“清溪文廟”、"九襄石牌坊"古樸深邃;“漢源春色”、"大渡晴波"、"雞冠朝陽"絢麗多姿,景色迷人,文化底蘊豐厚。

文物古迹

古遺址

漢源古遺址有舊石器時代的富林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的獅子山型文化遺址、富林背後山型文化遺址、大樹背後山型文化遺址;秦漢時代的大田二半山冶煉遺址;古文化遺址有黎州古城遺址、王建城遺址、清溪古道遺址、大樹古堡遺址、清溪關遺址、孟獲城遺址、三交城古遺址。

古墓葬

有背後山商周土坑墓、大瑤石棺葬,桃坪戰國、西漢土坑墓群、東漢磚室墓、明甕棺葬。

碑刻

有玉淵銘碑、山橫水遠石刻、劉延摩崖石刻、文昌宮書法碑、花椒免貢碑、三絕墓碑、紅軍長征石刻。

館藏文物

有新時器時代的玉斧、雙耳罐、豆形器;商周時代的單口雙聯罐、繩紋陶釜、青銅兵器;戰國時代三叉格劍、巴蜀短劍、銅钺、銅釜、戈;西漢時代的龍首玉帶鈎、貯錢罐、耳環、陶罐、銅柄鐵劍、銅刀、銅鏡、博山爐、銅釜、銅鍪、五铢銅币、四铢半兩币;唐代的三魯銅鏡、銅佛、銅鏡、乾元通寶;明代的瓷瓶、瓷杯、瓷碗、銅鏡;清代的瓷瓶;革命文物有水壺、菜刀。

古建築

文廟即孔廟:坐落在清溪古城東北隅,是曆代文人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始建于1799年,重建于1870年,是西南地區保護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萬仞宮牆、棂星門、泮池、戟門、鐘樓、大成殿等保存完好。廟内四周,古杉參天,丹桂飄香,庭園幽深。1987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修繕了大成殿,同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保存完整度在全省乃至西南地區都罕見的文廟,既是莘莘學子祭祀孔子的一個主要場所,又是濟濟遊客攬勝的一個美好地方。在地方上被稱之為"南有金鐘、北有文廟"的宗教聖地、旅遊佳境。

風景名勝

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位于雅安漢源縣和樂山金口河區與涼山州甘洛縣接壤部位,總面積93.57平方公裡,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最高峰大瓦山海拔3222米,大峽谷最低出口處海拔僅580米。2001年12月被國土資源部批準命名為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2002年2月在北京正式授牌。峽谷長17千米,最窄處20餘米,最深處2690米,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深860米。峽谷集急流、奇峰、湖泊、典型地質剖面、珍稀動植物、曆史文化古迹和民族風情于一體,是地質景觀、生态旅遊、科考、攀岩、漂流、探險的理想之地。2005年,大渡河峽谷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

轎頂山

轎頂山為大相嶺山脈東段餘脈,呈南北走向,面積75平方千米,頂平而寬闊,四周懸岩絕壁,形如轎頂。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主峰海拔3552米,是遊人避暑勝地。

大樹龍塘山

方圓34平方千米,海拔2231米。山麓金鐘山觀音閣始建于唐代,建昌道過往客商無不到此朝拜,現有觀音閣、大佛殿、玉皇殿等建築。西麓有溶洞3處,内寬外窄,上下3層,形如地下宮殿,岩燕常栖洞内。北坡曬經關相傳為唐僧曬書之所,大石斑駁,遺痕猶存。

佛靜山

佛靜山位于雙溪鄉境内,海拔2617米,山頂建有龍佛寺,據傳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3年)辟支佛誕降于漢水之濱(今富泉鄉蘭家營),乳齒碩體,經年不語,後飛升于雞冠山,覺搖拽不安,複飛此山乃安靜,佛靜之名,是其緣起,漢晉及隋為辟支道場。佛靜山龍佛寺,元明時毀于火,殘存古迹露于荒山林箐之中。

河南站與清溪峽

河南站為“南方絲綢之路”漢源段最後一個驿站,曆來達官貴人、商賈、腳夫均在此住宿。出清溪峽即進入甘洛縣境内。太平天國石達開西征先鋒賴裕新經過此峽,被清軍用滾木擂石打死于峽内深谷,遺恨千古;1935年紅軍長征過漢源,左權、劉亞樓、張愛萍率部經此搶占大樹堡,佯攻富林鎮,掩護主力紅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

河西溶洞

河西溶洞位于河西鄉境内,海拔約1100米,冬暖夏涼。洞分兩進:第一進洞口,高約20米,寬約5米,縱深約30米,呈錐形。洞内空氣流通,平如砥石,四周石筍石柱林立,“金剛力士”、“簪花仙女”栩栩如生;第二進洞口,入口處為直徑約1米的圓形洞口,粟球狀石鐘乳,環繞洞門。從洞口直下,約3米許,又一洞穴,乳石縱橫,滿目玲珑,正中有一鐘乳直立,似觀音持楊枝灑露,又有數處乳石倒懸,滴水成池,叮咚鳴響,稱為“玉盤承露”,又叫“水濺花心”。

花海果鄉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四季風景如畫,春天是花園,夏天是林園,秋天是果園,冬天是莊園,是四川省金花梨生産基地,漢源金花梨曾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80多平方公裡土地上果樹綠化率高達70%以上。陽春三月,各種花競相綻放,桃紅李白,鄉村房舍掩映在萬畝梨花之中,成為四川省最大的人造景觀,享有“梨城三月雪”的盛譽。

地方特産

漢源花椒

曆史悠久,唐代列為貢品,故名“貢椒”。以其色澤丹紅,粒大油重,芳香濃郁、醇麻爽口,暢銷省内外,用鮮椒煉制的花椒油,84年榮獲省優質産品稱号。

漢源金花梨

漢源金花梨又名林檎,屬自然實生後代,果實大或稍大,平均單果重400克左右,最大660克,果實圓或長圓形,縱橫徑8.6×7.3厘米,果皮綠黃色,果點小,中多,萼窪深廣,果心小,可食率88.5%,果肉白色,質地細,石細胞少,松脆、汁多,味濃甜、微香。漢源金花梨先後獲:1984年四川梨資源調查鑒評第一名;1989、1994、1996、1999年在四川省梨子評比中名列白梨系統第一,并獲優質證書;一九九五年榮獲全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四川省已把金花梨列為全省大力發展的優質品種之一。

漢源櫻桃酒

漢牌櫻桃酒,幹白櫻桃酒和櫻桃白蘭地,是四川省名優酒品,屬低度果酒,色澤鮮紅透明,口感純正。

黃果柑

眼下,漢源縣黃果柑陸續成熟上市,果農一年的辛苦也迎來收獲。在黃果柑主産鄉鎮,漫山遍野彌漫着黃果柑的香味,進入采摘期以來,線上線下銷售忙,果農們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從漢源縣黃果柑成熟上市後,鹿碗兒團隊便來到黃果柑主産鄉鎮,通過視頻直播方式,向廣大網友推介漢源黃果柑,直觀走心的介紹,吸引了衆多網友紛紛駐足。不少網友通過直播間下方鍊接,以最實惠的價格點擊購買。

著名人物

曹永,字相如(1894-1925),唐家鄉人。七歲入私墊,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考入成都蠶桑學校。兩年後,适逢小學同學,國民黨員姜德安奉命前往上海,乃随姜東下,受姜啟發和影響,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1925年10月,曹永逝世,終年30歲。生前有《天香山館詩抄》問世。《漢源縣志》錄有他的《拟古迥車駕言邁詩》。

陳宗彥,字邦直(1874-1939),豐厚鄉人,前清文生。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畢業于日本弘文師範,他抱着“人必有益于地方國家,方不虛生”的信念,積極倡導新學。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他參與漢源縣志編纂工作,任副所長,曆時三年,編成八冊十餘萬字的《漢源縣志》稿,惜未付印而散失。

呂瑛,原名永孝,化名李友文、劉丹、劉世傑、李維哲(1918-1949),清溪鄉人,父親呂彥淑以教書及作小職員謀生。1949年1月,呂瑛在去成都途中,被叛徒蒲華輔出賣被捕,押解重慶“中美合作所”。在獄中,受盡酷刑,堅貞不屈,1949年11月27日,被殺害于渣滓洞監獄。年僅31歲。

城市榮譽

2019年9月20日,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榮譽稱号。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确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

2020年12月28日,被授予“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縣(市、區)”稱号。

2021年4月,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創建推評名單。

2021年8月,入選四川省深化政務公開促進基層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先行縣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