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滪堆

滟滪堆

燕窩石
滟滪堆,俗稱燕窩石,古代又名猶豫石。位于白帝城下瞿塘峽口,因航運障礙,于1958年冬炸除,現在這塊巨石存放在重慶的三峽博物館中,供人們參觀。[1]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燕窩石、猶豫石 中文名稱:滟滪堆 地理位置:白帝城下瞿塘峽口 面積:長約30米,寬約20米,高約40米 炸除時間:1958年冬

相關歌謠

在白帝城下瞿塘峽口,有一龐然巨石,兀立江心,砥柱中流。這就是古來船工望而生畏的滟滪堆。船工中流傳着這樣一首民謠: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滟滪大如馬,瞿塘不可下。

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觸。

滟滪大如龜,瞿塘不可窺。

滟滪大如鼈,瞿塘行舟絕。

這首《滟滪歌》,不僅形象地說明了滟滪堆在長江不同水位時的形态,而且成為古代船家舟子的航行守則。

基本内容

滟滪堆,俗稱燕窩石,古代又名猶豫石。北宋《太平寰宇記》上說:“滟滪堆又名猶豫,言舟子取途不決水脈也。”秋冬水枯,它顯露江心,長約30米,寬約20米,高約40米,好似一頭巨獸橫截江流。此時,下水船可順勢而過;上水船則因水位太低,極易觸礁。故有“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之說。夏季洪水暴發,一江怒水直奔滟滪堆,狂瀾騰空而起,渦流千轉百回,形成“滟滪回瀾”的奇觀。這時的滟滪堆已大部浸入水下,行船下水,如箭離弦,分厘之差,就會船沉人亡,故必切切記住:“滟滪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當滟滪堆露出水面部分如牛、袱、龜、鼈一般大小時,那就更需十分警惕了。古代船民為消災避禍,有投牛祭江的風俗。

杜甫在《滟滪堆》中寫道:“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長。沉牛答雲雨,如馬戒舟航。”“沉牛”就是祭江。現在,由于流水的沖刷,白帝城腳下,已經形成一處河灣,成為天然的避風港,短途船隻就在此停泊。

滟滪堆雖為夔門雄姿更添景色,但在航運上畢竟是一大障礙,因此已于1958年冬炸除,“滟滪回瀾”成了曆史的陳迹。“不知滟滪在船底,但覺瞿塘如鏡平。”北宋詩人範成大的“瞿塘如鏡”,在當時隻不過是一種美好的幻想,隻有在社會主義的今天,才能成為現實。

上一篇:永巷

下一篇:族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