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瓜子

海瓜子

雙殼綱贻貝科動物
海瓜子是雙殼綱贻貝科動物。殼較薄,屬于軟體動物贻貝科。[1]貝殼小,略呈三角形,殼長17-24mm,殼高約為9-12mm,殼高略大于殼寬6-8mm。殼薄而透明。殼頂位于近前端背側,至最前端的距離約為餃合部的1/4。腹緣直,中部微向内凹,兩殼極膨脹,殼表面為黃褐色或綠褐色,自殼頂至後緣有棕色或紫褐色放射紋及波狀花紋。殼内面灰白色,具珍珠光澤。生活于鹽度較高的外灣或島嶼的灘塗中,群聚生活,每年8-9月産卵繁殖。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沿海人野生食用貝類之一。分布于太平洋東西兩岸。廣泛分布于中國南北沿海的灘塗上。
    中文名:海瓜子 拉丁學名:Musculus senhousei 别名:凸殼肌蛤 界:動物界 門:軟體動物門 亞門: 綱:雙殼鋼 亞綱:翼形亞綱 目:贻貝目 亞目: 科:贻貝科 亞科: 族: 屬:肌蛤屬 亞屬: 種:尋氏肌蛤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生态形态

貝殼小,略呈三角形,殼長17-24mm,殼高約為9-12mm,殼高略大于殼寬6-8mm。殼薄而透明。殼頂位于近前端背側,至最前端的距離約為餃合部的1/4。腹緣直,中部微向内凹,足絲孔不明顯。後緣圓形。兩殼極膨脹,生長線及放射肋均細而均勻。

殼表面為黃褐色或綠褐色,自殼頂至後緣有棕色或紫褐色放射紋及波狀花紋。有時殼頂的殼皮剝落,露出白色殼質。殼内面灰白色,具珍珠光澤。外套痕及閉殼肌痕均不明顯。鉸合部有一排細密的齒狀突起。足絲褐色,極細軟。

常成片粘連在一起,用足絲附着在泥沙中。生殖腺成熟時雌性呈橙黃色、雄性呈乳白色。外殼薄如蟬翼,輕捏即碎,透過外殼能直接看得清裡面蟲肉的顔色,潮汕人形象的叫它薄殼。貝殼呈長卵形,長僅2厘米,殼極薄而易碎,表面灰白略帶肉紅色,常潛于泥塗中約5至6厘米處。肉肥,盛産于梅季。

生活習性

生活于鹽度較高的外灣或島嶼的灘塗中,群聚生活,常以足絲固定在泥沙上生活。群集,以足絲彼此相連,不易被水流沖走。由于它常群居于泥沙表面,使底栖貝類不能伸出水管正常生活,故對蛤、蚶等經濟貝類的養殖業,有一定危害。

分布範圍

分布于太平洋東西兩岸。廣泛分布于中國南北沿海的灘塗上。北自遼甯,南至北部灣。東至福建東南部、西至廣東省汕尾市陸豐縣之間的海域内,超過這個海域幾乎看不到薄殼的身影。

繁殖方式

每年霜降節氣前後,薄殼首次産卵,稱降栽;小寒節氣後2度産卵,稱寒栽。這兩批卵皆在冷風凍流中産下,任其野生野長,先天不足,長勢不佳,春暖後陸續采起作為對蝦和鴨的飼料,進入夏天才擇優上市。立春節氣後産第3批卵,稱春栽,最優良,放養後于端午節前從淺灘采起,勻放入水深、流暢、海生物多的海域,大暑節氣後便可陸續采起,農曆七八月最肥大。

每年8-9月産卵繁殖。幼苗生長到翌年清明節前後便可移播放養,至8月開始收獲,10月基本收完,一般畝産1.5-2噸,高的可達6噸。養殖薄殼是潮汕首創,是海水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

每年8-9月,薄殼性腺開始成熟并産卵繁殖。生殖腺成熟時雌性呈橙黃色、雄性呈乳白色,并充滿整個外套膜。幼苗生長到翌年清明節前後便可移播放養,至8月開始收獲,10月基本收完。一般畝産1.5-2噸,高的可達6噸。

種群現狀

尋氏肌蛤是海洋及潮灘濕地生态系統的大型底栖動物,也是重要的生物類群,在濕地生态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十分重要,且具有經濟價值。

底栖動物是重要的次級生産者,通過自身的生産過程實現水層和底質的耦合,維持潮灘濕地生态系統功能的完整性。因該物種分布範圍廣,繁殖能力強,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标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視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主要價值

尋氏肌蛤繁殖力強、分布廣、生長快、産量高,因而又是福建閩東閩南對蝦養殖重要的餌料來源。尋氏肌蛤是比較理想的對蝦餌料,特别是夏秋高溫期投喂,水質不易變質。因此進行尋氏肌蛤的人工增殖有着一定的現實意義。

尋氏肌蛤也稱海瓜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還具有調節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海瓜子殼甚薄,體表有粘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鈣等多種營養成份,含有多種營養元素,而且是一種營養價值高的大衆化海産品。

上一篇:地震龍

下一篇:巨型馬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