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拐棗

沙拐棗

雙子葉植物綱蓼科
沙拐棗為蓼科灌木。沙拐棗屬的植物均為固沙造林先鋒樹種。中國西北各省荒漠地帶都有分布,種類較多,約有20餘種,其中多數為小灌木。[1]高50~150厘米。分枝短,開展,老枝灰白色;一年生枝草質,綠色。葉細鱗片狀,長2~4毫米。花2~3朵簇生于葉腋,兩性,粉紅色;花梗細弱,下部有關節;花被5片,卵形;雄蕊12~16,與花被近等長;瘦果橢圓形,頂端銳尖,基部狹窄,連刺毛直徑10毫米,長10~12毫米;肋狀突起不明顯,每一肋狀突起有3行刺毛;刺毛稀疏,刺毛叉狀分枝2~3次,細弱而脆,易折斷。中國西北各省荒漠地帶都有分布,種類較多,約有20餘種,其中多數為小灌木。
  • 中文名:
  • 拉丁學名:Calligonum arborescens Litv.
  • 别名:
  • 界:植物界
  • 亞界:
  • 總門:
  • 門:被子植物門
  • 亞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石竹亞綱(Caryophyllidae)
  • 超目:
  • 目:蓼目
  • 亞目:
  • 科:蓼科
  • 亞科:
  • 族:木蓼族(Atraphaxideae Damm)
  • 亞族:
  • 屬:沙拐棗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甘肅、新疆、内蒙等省區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中文學名:沙拐棗
  • 二名法:Calligonum mongolicum
  • 别稱:頭發草

形态特征

灌木,高25-150厘米。老枝灰白色或淡黃灰色,開展,拐曲;當年生幼枝草質,灰綠色,有關節,節間長0.6-3厘米。葉線形,長2-4毫米。花白色或淡紅色,通常2-3朵,簇生葉腋;花梗細弱,長1-

2毫米,下部有關節;花被片卵圓形,長約2毫米,果時水平伸展。果實(包括刺)寬橢圓形,通常長8-12毫米,寬7-11毫米;瘦果不扭轉、微扭轉或極扭轉,條形、窄橢圓形至寬橢圓形;果肋突起或突起不明顯,溝槽稍寬成狹窄,每肋有刺2-3行;刺等長或長于瘦果之寬,細弱,毛發狀,質脆,易折斷,較密或較稀疏,基部不擴大或稍擴大,中部2-3次2-3分叉。花期5-7月,果期6-8月,在新疆東部,8月出現第二次花果。

本種的特征變異較大。分布于我國東部(内蒙古)者:瘦果寬橢圓形,肋不明顯,不扭轉或微扭轉,每肋通常3行刺;刺稠密,較細,易脆。分布于西部(新疆)者:瘦果窄橢圓形,肋較明顯,不扭轉、微扭轉至扭轉;每肋刺2行,往往較稀疏,少數稍密,基部有時稍擴大。

産于甘肅河西走廊的标本,其瘦果近于内蒙古植株的特征,但刺較稀疏,質較硬,每肋刺2行,肋中部凸起,似乎是刺3行與2行的過渡特征。郝景盛于1934年根據采自内蒙古的标本,建立了Calligonum dielsianum Hao,他指出該新種與本種相近,其主要區别是:果實每肋刺2行;幼枝有腺毛。我們研究了此模式标本和原描述,發現幼枝發黴,不是腺毛;産内蒙古的植株中,某些果實肋也同時具有2行刺,為個體變異,故歸并。

A. Los. 根據Г. Н. Потанип1877年在新疆哈密一帶所采的标本,建立的C. potanini A. Los.,它與本種的區别是:果刺2行;果肋極扭轉。此均為本種的特征,也予以歸并。

生長環境

沙拐棗廣泛分布于幹旱地區中的沙漠和礫質、土質戈壁上。新疆準噶爾盆地、塔裡木盆地,甘肅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烏蘭布和、巴丹吉林、騰格裡沙漠都有生長。是優良的薪炭材,材質堅硬,火力與梭梭柴相近;嫩枝、幼果是駱駝、羊的飼料。沙拐棗内含有單甯酸,是提取單甯的原料。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沙拐棗是旱生喜光的灌木樹種,具有抗幹旱、抗高溫、抗風蝕、抗沙埋、抗鹽堿的能力,生活力強,易于繁殖,生長迅速等特性。

分布情況

産内蒙古中部西部、甘肅西部及新疆東部。生于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沙地、沙礫質荒漠和礫質荒漠的粗沙積聚處,海拔500-1800米。蒙古也有分布。

品種分類

阿拉善沙拐棗Calligonum alaschanicum Losinsk.

喬木狀沙拐棗Calligonum arborescens Litv.

頭狀沙拐棗Calligonum caputmedusae Schrenk

甘肅沙拐棗Calligonum chinense Losinsk.

艾比湖沙拐棗Calligonum ebinuricum N. A. Ivanova ex Soskov

戈壁沙拐棗Calligonum gobicum (Bunge ex Meisn.) Losinsk.

吉木乃沙拐棗Calligonum jeminaicum Z. M. Mao

庫爾勒沙拐棗Calligonum kuerlense Z. M. Mao

小沙拐棗Calligonum pumilum Losinsk.

塔裡木沙拐棗Calligonum roborowskii Losinsk.

三列沙拐棗Calligonum trifarium Z. M. Mao

英吉沙沙拐棗Calligonum yengisaricum Z. M. Mao

柴達木沙拐棗Calligonum zaidamense Losinsk.

生态特性

沙拐棗,多枝叢生小灌木,株高一般1~1.5米,叢幅0.5~2.0米。分布于亞洲中部荒漠地區,主要在荒漠地帶并滲入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化草原。多生于流動沙丘、半流動沙丘或石質地,在砂礫質戈壁,幹河床和山前砂礫質洪積物坡地上也有生長。具有抗風蝕,耐沙埋,耐沙割,抗幹旱,耐貧瘠及枝條茂密,萌蘖力強,根系發達等特性,能适宜于條件極端嚴酷的幹旱荒漠區生長,是沙質荒漠的重要建群種之一,由它所組成的群落是荒漠區典型的沙漠植被。

沙拐棗根系發達,有明顯主根,水平根相當發達,側根很多,根部有根鞘保護。根蘖能力強,沙埋後可生出不定根,所以能适宜在流動沙丘上分布生長。在準噶爾盆地沙區,沙拐棗4月發芽生長,5月開花,花期較短,6月上旬形成幼果,下旬成熟脫落。在吐魯番由于生長季節長,一年兩次結實,第一次在5月初開花,5月底至6月初果熟;第二次于9~10月開花,10月底至11月初果熟。在内蒙古花期6~7月,果期8月。

果翅(刺)變幹,果皮堅硬變木質,是果實成熟的标志,果熟後易脫落,随風飛走,應及時采集。沙拐棗的種子發芽率頗高,為70~75%,種子生命力不易喪失,在幹燥條件下可貯藏兩年以上。但由于種子堅硬,帶有刺毛,發芽遲緩甚至長期不發芽。因此,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可提高出苗率。沙拐棗為多年生強旱生灌木,非常耐幹旱、耐高溫。

沙拐棗是典型的沙生植物,不怕風蝕、沙割和沙埋,風蝕後從其裸露的根系上能長出根蘖苗,生成新植株。它有茂密的枝條,易于積沙,沙埋後反而促進其生長,當沙埋1.5米時,其高度增長1米,同時在沙包頂上形成新的灌叢。沙拐棗多生于疏松、通氣良好的流沙及半流動沙地。育苗時适合于沙壤和較幹燥疏松的沙性土壤。

不宜在粘重土壤或低濕鹽堿地上生長,如地下水位過高(1米上下),苗木長勢差。沙拐棗的根系強大,使它能夠充分利用沙層中有限的水分、養分。莖有白色的表皮,而且光滑,能反射強光。其葉完全退化,由綠色枝進行光合作用。老枝表皮細胞(包括氣孔)面積相當大,為2866.7±661.2平方微米,為花棒(Hedysarumscoparium)的3倍。

氣孔的數目少,每平方毫米為80.2個,隻有花棒的35.5%,因而蒸騰作用弱,節約用水,這些都是它适應幹旱生态環境的旱生形态結構。其次果實具有借風傳播的結構,并有在流沙上萌發的特殊适應性。沙拐棗亦是速生灌木,生長快,枝條茂密,有良好的防風固沙效果,故又是一種先鋒固沙植物。惟其莖幹直立,無葉、根部脆弱,如用作固沙,則須注意與其他植物混種。

主要價值

開花期幹物質中含粗蛋白質6.25%,粗脂肪2.35%,粗纖維28.10%,無氮浸出物58.35%,粗灰分4.95%,鈣1.15%,磷0.10%。适口性中等。夏秋季綿羊、山羊喜食嫩枝葉及果實,冬春采食較差。駱駝一年四季喜食,馬與牛不喜食。為一種先鋒固沙植物。

味苦澀,性微溫。根治小便混濁;全草治皮膚皲裂。①治小便渾濁:沙拐棗根15~30克。水煎服。②治皮膚皲裂;沙拐棗全草,研末,調油膏外塗或煎水外洗。

沙拐棗對沙漠環境的适應還有幾個特點:

一是它基本沒有葉片,葉子縮小成托葉狀包裹在枝條的節間,使枝條節間很短,拐來拐去,使它們有了“拐棗”之名。葉子變形後,光合作用的功能轉交給了當年的新枝,新枝是綠色的,也有葉綠細胞,可以執行同化作用功能,這種綠色新枝也叫“營養枝”或“同化枝”。

二是它的根系很發達,主根可深至3米以下,水平根系分布在淺地表,可伸長至二三十米,也就是一株沙拐棗常領有幾十、幾百平方米的面積,保證了植株的水分供應,在有水分的條件時,水平根上也能萌發出新枝來。

幾種大灌木的沙拐棗都有很強的生長勢,生根、發芽、生長都很快,在沙地水分條件好時,一年就能長高兩三米,當年即能發揮良好的防風固沙能力,而且在大風沙條件下,有“水漲船高”的本領,生長的速度遠超過沙埋的速度,即使沙丘升高七八米,它也能在沙丘頂上傲然屹立,綠枝飄揚,似乎在嘲笑風沙。

因此,人們選用它作為防風固沙的先鋒植物。在新疆吐魯番盆地腹心的流動沙地上,就有幾千畝人工播種形成的沙拐棗林地,成為新疆大面積固沙造林的樣闆,帶動了新疆乃至西北地區的防風治沙。它們依靠一次灌溉成林,捍衛了綠洲甯靜。而沙拐棗林地中,上百萬株沙拐棗,以不同的果實形态、先後的結果期、大量的果實,從4月到6月,在沙漠中形成特殊、美麗的景觀,吸引了大量遊人前往觀賞。人們在贊賞沙拐棗防風固沙能力的同時,也得到了莫大的眼目享受,沙漠的壯美讓人們驚歎和留連!

景觀用途

沙拐棗為防風固沙植物。花、果及老枝均有一定觀賞價值,适宜點綴公園。也可盆栽。全株可入藥。

培育繁殖

播種繁殖

播種地的準備:播種地應選擇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播種時間:可在4月播種,也可在11月初秋播。沙拐棗播種前種子用清水浸泡24小時後播種。我們分别在細砂和黃土中進行播種,在細砂中沙拐棗的出苗率可達到86%以上,在黃土中出苗率低于52%。

扡插繁殖

扡插一般在3~5月進行,剪取15~20厘米長的插穗,将插穗的下切口削成斜面,切口應平滑,先用木棒按5~8厘米株行距插孔,再将插穗插深4~6厘米,按實後澆一次透水,床土可10天澆灌一次并澆透,扡插成活率達80%以上。

栽培試驗表明,喬木狀沙拐棗、密刺沙拐棗、心形沙拐棗、東疆沙拐棗、網狀沙拐棗五個品種的沙拐棗,經過戈壁氣候的嚴酷考驗,成活率達到60%以上。這幾個品種可在戈壁無灌溉條件下正常生長,抗逆性強,适應性廣。用這些抗逆性強的荒漠植被構築鐵路、公路等綠色長廊,不僅适應性強,管護強度低,而且能起到顯着的防風固沙作用。

上一篇:青檸

下一篇:生魚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