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

池州

安徽省轄地級市
池州,簡稱“池”,别名“秋浦”,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長江流域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城市和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11月,全市轄1個區、3個縣,總面積8399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133.1萬人,城鎮化率60.1%。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04.2億元。池州位于中國華東地區,安徽南部,長江下遊南岸,地處東經116°38′—118°05′,北緯29°33′—30°51′之間,北與安慶隔江相望,南接黃山,西南與江西九江為鄰,東和東北分别與蕪湖、銅陵和宣城接壤,是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産九華山的所在地,是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國家綠色生态示範城區、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首批試點城市。池州素有“千載詩人地”之譽,同時還有“中國戲劇活化石”貴池傩戲、“京劇鼻祖”青陽腔和東至花燈等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源遠流長的佛文化、茶文化。曾榮獲國家森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中國最具生态競争力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 中文名:池州
  • 外文名:Chizhou
  • 别名:秋浦、江州、九華府
  • 行政區劃代碼:341700
  • 行政區類别:地級市
  • 所屬地區:中國安徽省
  • 地理位置:華東地區、皖南,長江下遊南岸
  • 面積:8399
  • 下轄地區:貴池區、東至縣、青陽縣、石台縣
  • 政府駐地:貴池區百牙中路1号
  • 電話區号:0566
  • 郵政區碼:2470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九華山、杏花村、升金湖、平天湖、怪潭、蓬萊仙洞、南溪古寨、秀山門博物館、九子岩、東至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牯牛降風景區、醉山野(等)
  • 機場:池州九華山機場
  • 火車站:池州站、東至站(等)
  • 車牌代碼:皖R
  • 地區生産總值:1004.2億元(2021年)
  • 人口數量:133.1萬(截至2021年)
  • 人均生産總值:75191元(2021年)

曆史沿革

夏商王朝時期,市内政區設置無考。周朝按山川物産分天下為九州,池州屬揚州之域。秦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兩級政區制,池州市境大部屬揚州之鄣郡,西南境屬九江郡之鄱陽縣。

西漢時,市境大部初屬鄣郡。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為丹陽郡,今貴池市、青陽縣、石埭縣以及東至縣的大部地區均屬丹陽郡。區境西南部——今東至縣——部分,屬豫章郡鄱陽縣地。

東漢至三國時,池州屬吳國丹陽郡地。丹陽郡屬揚州。

西晉、東晉,池州屬揚州宣城郡、豫章郡地。西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豫章郡改屬江州,池州屬江州豫章郡地。

南朝(宋),先屬揚州宣城太守之域,後屬宣城郡、淮南郡地。南齊,屬南豫州宣城郡地。梁,屬揚州宣城郡地。陳,屬南豫州宣城郡、北江州之地。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郡,以州統縣;隋炀帝大業三年(607年)複改州為郡,以郡統縣。隋代,池州先後屬宣州、宣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貞觀元年(627年)撤,領地還隸宣州,池州屬宣州之地。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原池州地稱秋浦郡。《通典》“秋浦郡”注:“池州分宣州置郡”;清劉世珩《貴池縣沿革表》:“池州為秋浦郡,實唐天寶年間之稱”。唐永泰元年(765年)複立池州,隸屬宣州觀察使,州治從石城遷至魚貴口(今池州專署駐地)。唐元和年間(806—820年),改池州為池陽郡。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劉世珩《貴池縣沿革表》:“池州為池陽郡,宋《輿地廣記》、《太平寰宇記》皆言因唐之舊,不言始于唐何年”,“池陽郡名,必立于永泰、元和之間也。”

五代十國,池州之地先屬楊吳,後屬南唐。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改池州為康化軍。

宋,置池州池陽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陽郡,領縣六”。宋至道三年(997年)池州池陽郡屬江南東路,紹興初年屬江南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池州為池州路,先後隸屬江淮行中書省、江浙行中書省。

明,池州先後為九華府、華陽府、池州府,直隸南京。

清,如明制。池州府先後隸屬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

民國時期,民國3年(1914年),池州府裁撤,原池州府屬縣劃入蕪湖道。民國17年廢蕪湖道,各縣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1932年)至38年,設立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貴池縣,直隸安徽省。

1949年5月,池州專區成立,隸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專署駐貴池縣。

1952年2月至1965年5月,撤銷池州專區,轄區各縣分别劃入安慶專區、徽州專區、蕪湖專區。

1965年5月至1980年1月,複設池州專區,直屬安徽省。

1980年1月至1988年8月,撤銷池州專區,轄區各縣并入安慶專區、宣城專區、徽州專區。

1988年8月,複設池州地區,隸屬安徽省。

2000年6月撤地建市,轄貴池區、東至縣、青陽縣、石台縣。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池州市下轄1個市轄區(貴池區)、3個縣(東至縣、石台縣、青陽縣)。

區劃

面積(km²)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街道

居委會

村委會

貴池區

2534.23

池陽街道

247100

11

9

0

53

159

東至縣

3256.90

堯渡鎮

247200

-

12

3

17

234

石台縣

1406.92

仁裡鎮

245100

-

6

2

5

79

青陽縣

1203.69

蓉城鎮

242800

-

9

4

12

116

行政區劃

區劃

下轄地區

1

貴池區

池陽街道、秋浦街道、江口街道、裡山街道、馬衙街道、墩上街道、梅龍街道、秋江街道、杏花村街道、清風街道、清溪街道、牛頭山鎮、梅街鎮、殷彙鎮、涓橋鎮、烏沙鎮、唐田鎮、梅村鎮、牌樓鎮、棠溪鎮

2

東至縣

堯渡鎮、東流鎮、大渡口鎮、勝利鎮、張溪鎮、洋湖鎮、葛公鎮、香隅鎮、官港鎮、昭潭鎮、龍泉鎮、泥溪鎮、花園鄉、木塔鄉、青山鄉

3

石台縣

仁裡鎮、七都鎮、仙寓鎮、丁香鎮、小河鎮、橫渡鎮、大演鄉、矶灘鄉

4

青陽縣

蓉城鎮、楊田鎮、廟前鎮、朱備鎮、木鎮鎮、新河鎮、陵陽鎮、丁橋鎮、杜村鄉、喬木鄉、酉華鄉

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池州位于安徽省南部,地處東經116°38′至108°05′,北緯29°33′至30°51′。東接銅陵,南鄰黃山,北與安慶隔江相望,西望廬山,與江西九江、景德鎮、上饒市毗鄰。總面積839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池州東南部以九華山、牯牛降為主體構成南部山區骨架,是皖南山區的組成部分,中部為崗沖相間的丘陵區,西北部沿江地帶為洲圩區,地勢低平,河湖交錯。

池州大地構造上位于揚子地台東北部,根據地層、構造、岩漿活動的差異,可分别歸屬于三個次級構造單元,即東至縣南部為江南台隆;貴池區和青陽縣以北為下揚子台坳;中部為皖南浙台坳。在地殼運動影響下形成一系列褶皺與斷裂,地層發育齊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池州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漿活動強烈,導緻一系列基底斷裂發生,頻繁的岩漿侵入活動,形成了以構造岩漿岩帶為主幹的成岩成礦系列。

氣候條件

氣候溫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屬暖濕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5°C,年均降水量1400--2200mm,年均日照率45%,年均無霜期220天,最長286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池州市域地形為東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階梯分布,江河湖水面348.4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4%。長江流經池州145km,岸線長162km,上起江西省彭澤縣接壤的東至縣牛矶,下訖銅陵市交界的青通河口。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條河流,長江水系有堯渡河、黃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大通河、九華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陽河、喇叭河;鄱陽湖水系有龍泉河。流域面積在500平方公裡以上的有七條河流,河長618km,其中秋浦河為境内流域中最長的一條河,流域面積3019平方公裡,河長149km。池州市地表水資源豐富,池州市水資源總量為103.05億立方米,占安徽省水資源總量的11%,人均水資源量7506.60立方米,分别是安徽省和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和2倍。

礦産資源

至2008年,池州市礦産資源比較豐富,種類多。已發現礦種有40多種,有探明儲量的礦産32種。礦山有300多處。主要礦種有鉛、鋅、銅、錳、銀、金、硫鐵、钼、鎢、石灰石、白雲石、方解石、花崗岩等。

生物資源

池州地處亞熱濕潤氣候,亞熱帶典型植物群落類型在這裡都很齊全,且生長發育得很好,是常綠闊葉林向落葉林過渡地帶,常綠樹與落葉樹混生,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等,還有一些栽培的亞熱帶經濟林木。池州市境内有高等種子植物153科676屬1557種(含種及其以下等級,其中野生1430種,栽培127種),其中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有26種。

截止到2005年,池州市有林地面積達681.9萬畝,活立木蓄積量達2163萬立方米,竹林42萬畝,蓄積量10942萬株,森林覆蓋率57%。在有林地中,用材林446.1萬畝,經濟林9.3萬畝,薪炭林1.7萬畝,防護林193.3萬畝,特種用途林31.5萬畝。杉類面積143萬畝,蓄積704萬立方米;松類面積143萬畝,蓄積591萬立方米;闊葉類面積343萬畝,蓄積830萬立方米。池州市區劃界定國家公益林160萬畝,并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補助資金試點。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牯牛降、升金湖),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貴池老山和十八索),縣級自然保護區1個,總面積110萬畝,占國土面積的8.8%,九華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東至天台山省級森林公園2處,面積5萬畝。

池州是安徽重點林區,蘊藏着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是安徽省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區。境内有水生、陸生脊椎動物556種,占安徽省種類的88%,其中獸類83種,鳥類285種。兩栖爬行類78種,魚類11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9種,占安徽省的77%。

土地資源

池州市土地資源類型多樣,土地利用現狀分類中的8個一級類型都有,46個二級類型中該市有40個,土地資源總面積839173.00公頃,其中農用地729148.00公頃,建設用地53378.00公頃,未利用地56647.00公頃。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池州市常住人口為1342764人。

政治

官員

職務

姓名

1

市委書記

方正

2

市長

朱浩東

3

市委副書記

朱浩東、田昕

4

常務副市長

張傑華

5

市委常委

史孺牛、張勇、張傑華、方能斌、廖強、馬勝利、

宋懷金

6

副市長

張傑華、方能斌、馬家利、李軍、何剛、

曹霞(女)、胡軍保

7

市政府秘書長

盛國星

8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金慶豐

9

市人大副主任

朱鴻、程國清、李用林、王家瑩(女)、紀良才

10

市人大秘書長

王枞紅

11

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張夏林

12

市政協副主席

賈瑄、張士平、劉會秋、丁志友、趙恩來、吳明楣、

程平

13

市政協秘書長

王春生

池州市主要領導(截至2021年4月)

經濟

綜述

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全市生産總值100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94.2億元,增長7.6%;第二産業增加值462.2億元,增長11.1%;第三産業增加值447.8億元,增長9.9%。

2020年,池州市全年生産總值868.9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88.3億元,增長1.2%;第二産業增加值382.8億元,增長6.2%;第三産業增加值397.8億元,增長2.0%。

2019年,池州市全年地區生産總值83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9%。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83.9億元,增長3.3%;第二産業增加值367.3億元,增長9.7%,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303.5億元,增長10.4%;第三産業增加值380.5億元,增長7.1%。三次産業結構比例由上年的9.9:44.2:45.9調整為10.1:44.2:45.7,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36.5%。人均GDP為56217元(折合8150美元),比上年增加4631元。

2019年,池州市财政收入112.6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6億元,下降1.4%。全部财政收入中,稅收收入91.0億元,增長11.6%。其中,增值稅48.9億元,增長12.9%;企業所得稅15.1億元,增長23.6%;個人所得稅2.4億元,下降14.7%;消費稅3.1億元,增長36.6%。财政支出164.5億元,增長6.5%。從重點支出項目看,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7.9%,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長30.2%,教育支出增長7.5%。全年33項民生工程資金到位41.9億元。

2019年,池州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86元,比上年增長9.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47元,增長9.3%。人均消費支出20594元,增長10.0%。其中,食品煙酒支出增長10.1%,衣着支出增長4.0%,居住支出增長10.2%,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7.7%,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長11.2%,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15.1%,醫療保健支出增長11.0%。城鎮常住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3.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99元,增長9.5%。人均消費支出13268元,增長8.0%。其中,食品煙酒支出增長8.5%,衣着支出增長6.1%,居住支出增長8.7%,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3.5%,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長7.9%,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12.5%,醫療保健支出增長2.0%。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0%。

2021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0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2%。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94.2億元,增長7.6%;第二産業增加值462.2億元,增長11.1%;第三産業增加值447.8億元,增長9.9%。三次産業結構比例為9.4:46:44.6,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38.3%。預計全年全員勞動生産率152379元/人,比上年增加22926元/人。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産總值75191元(折合11655美元),比上年增加11527元。

第一産業

2019年,池州市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17.6千公頃,比上年下降0.3%;油料種植面積30.6千公頃,增長3.1%;棉花種植面積4.2千公頃,下降30.1%;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9.6千公頃,增長2.9%。全年糧食産量64.8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油料産量7.5萬噸,增長6.1%;棉花産量0.4萬噸,下降37.3%;蔬菜及食用菌産量26.7萬噸,增長4.3%;茶葉産量1.2萬噸,增長7.3%。全年肉類總産量8.8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禽蛋産量4.0萬噸,增長7.3%;水産品産量13.8萬噸,增長3.0%。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40.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0%;農用拖拉機3.23萬台,比上年減少0.55萬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5.4萬噸,下降4.7%;農村用電量4.0億千瓦時,與上年基本持平。

2020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18.6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9%;油料種植面積27.6千公頃,下降9.8%;棉花種植面積3.7千公頃,下降11.7%;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0.2千公頃,增長5.9%。

2020全年糧食産量63.3萬噸,比上年下降2.4%;油料産量6.9萬噸,下降7.4%;棉花産量0.3萬噸,下降23.5%;蔬菜及食用菌産量28.3萬噸,增長6%;茶葉産量1.3萬噸,增長4.3%;肉類總産量8萬噸,比上年下降4.8%;禽蛋産量5.2萬噸,增長6.4%;水産品産量13.9萬噸,增長0.4%。

2020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41.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2%;農用拖拉機3.1萬台,比上年減少0.1萬台。

第二産業

2019年末,池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5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0%,其中國有企業增長8.7%,股份制企業增長11.6%。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14.7%,制造業增長11.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中,34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19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0.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9.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7.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6.6%,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52.9%,非金屬礦采選業增長22.8%,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長4.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8.8%,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4.4%。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增長32.5%,電子信息産業産值增長30.2%。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主要産品産量中,銅合金、石灰石、粗鋼、水泥、硫酸分别增長47.4%、2.2%、7.7%、6.9%、4.0%,合成氨、鉛分别下降3.1%、4.8%。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4億元。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9個行業利潤總額超億元,合計利潤51.8億元,占全部工業利潤的91.8%。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64.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9%。年末資質内建築企業198個,比上年末增加34個。全年資質内建築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6.9億元,比上年下降11.2%;主營業務成本77.3億元,下降9.5%;實現利潤3.6億元,下降34.5%。

第三産業

2019年,池州市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8%。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17.1億元,增長10.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5.9億元,增長11.0%。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240億元,增長10.6%;餐飲收入43億元,增長11.8%。全年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103.8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吃、穿、用類商品零售額分别增長9.0%、14.3%、8.5%,糧油類增長9.3%,肉禽蛋類增長14.2%,服裝類增長15.6%,日用品類增長7.4%,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3.0%,中西藥品類增長13.6%,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1.5%,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5.1%,汽車類下降1.6%。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4.0億元,比上年增長12.4%。

全年進出口總額8.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出口2.1億美元,下降1.1%;進口6.3億美元,增長14.5%。從主要商品看,銅精礦進口4.2億美元,增長27.3%;鉛精礦進口0.7億美元,增長197.5%;化工産品進出口0.5億美元,下降28.1%;機電産品進出口0.6億美元,增長0.6%;高新技術産品進出口0.3億美元,增長5.5%。全市進出口超千萬美元企業10家,實現進出口6.5億美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77.4%。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截至2019年末,池州市共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84個、床位11104張。其中社會福利院2個、床位80張,特困人員供養機構65個、床位8515張,養老公寓等各類養老機構17個、床位2509張。

自2021年12月3日起,依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标準的通知》,池州市區的月最低工資标準為1430(元/月)。

科技事業

截至2019年末,池州市高新技術企業113戶。全年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和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長17.2%、19.6%。全年申請專利2971件,其中發明637件;授權專利1844件,其中發明70件。全年登記科技成果526項,增長289.6%。全年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13.7億元,增長199.6%;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4.6億元,增長463.4%。新增省級企業技術研發機構10個,文香信息智慧黑闆獲2019世界制造業大會創新産品金獎。

文化事業

截至2019年末,池州市共有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5個,國有博物館4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53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7項。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88%,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83%。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末,池州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43個,其中醫院37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84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1個、其他衛生機構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衛生院5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4個,村衛生室613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3個,衛生監督所(中心)6個。全市衛生技術人員821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073人,注冊護士3566人。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7862張,其中醫院6550張、衛生院1083張。

體育事業

2019年,池州市成功舉辦2019池州國際馬拉松、國際體育舞蹈邀請賽。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成功舉辦“健康中國行”主題宣傳暨慶祝第11個“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展示活動、2019年青少年“未來之星”陽光體育大會等110項群衆賽事活動,參與人數42萬餘人。

城市建設

2021年2月,入選交通運輸部ETC智慧停車試點城市名單。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池州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學校3所,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29989人,成人在校學生3371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7所,在校學生11253人。普通中學98所,在校學生77976人。其中,高中在校學生32119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8.7%;初中在校學生數45857人,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學189所,在校學生82233人,小學入學率100%。

池州市境内省級示範中學:池州市第一中學、池州市第六中學、池州市第八中學、東至縣第二中學、東至縣第三中學、青陽中學、石台中學。

學校名稱

主管單位

學校類型

池州學院

安徽省教育廳

綜合性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省教育廳

工科

安徽衛生健康職業學院

安徽省教育廳

衛生類

池州高等院校一覽

院校名稱

建校時間

備注

池州廣播電視大學

1997年

成人教育

成人院校

交通運輸

總體概況

2019年,池州市全年旅客運輸量1236萬人,比上年下降14.1%;貨物運輸量11718萬噸,增長9.8%。旅客運輸周轉量(不包括鐵路)94661萬人公裡,下降17.5%;貨物運輸周轉量(不包括鐵路)3349085萬噸公裡,增長16.8%。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9751萬噸,增長45.0%,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9.1萬噸,增長14.1%。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8138标準箱(TEU),增長5.8%。全年九華山機場旅客吞吐量52.4萬人次,同比增長16.3%;貨郵吞吐量934噸,增長11.7%。

公路

國道G318、高速G3、高速G50以及S325、S222、S321、S327、S103、S219、S229、S221等國省幹線貫穿境内,

至2013年,池州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國省道幹線為主骨架,以縣鄉公路為經絡的公路網絡。相繼建成了京台高速、滬渝高速、安東高速、濟廣高速池州段,實現了與長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以及武漢都市圈、鄱陽湖經濟圈、合肥經濟圈等主要城市高速聯網。

鐵路

鐵道線路:甯安高鐵、銅九鐵路

銅九鐵路已開通。甯安高鐵全長257公裡,投資估算257億元,其線路始于南京南站,向西經闆橋、江甯區進入馬鞍山市,再經當塗縣進入蕪湖,由蕪湖樞紐引出,沿長江南岸經過銅陵市、池州市,跨長江後止于安慶市。全線設11個車站,分别為南京南、江甯西、馬鞍山東、當塗東、蕪湖、弋江、繁昌西、銅陵、池州和安慶,預留鐘鳴北、晏塘兩個車站。

航空

池州九華山機場位于池州市貴池區梅龍鎮,距池州市區、銅陵市區、九華山風景區柯村基地均約為20公裡,北距長江約3公裡。池州九華山機場為國家“十一五”期間規劃新建的民用機場建設項目,總投資為6.09億元,占地3200畝,飛行區規劃等級為4C,現已建成,2013年7月29日已通航,現已開辟至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廈門航線,池州周邊分别還有合肥、安慶、黃山、南京民航機場。

航運

至2013年,池州市水運主要由長江和“六河一湖”(青通河、七星河、九華河、秋浦河、白陽河、堯渡河、升金湖)。長江流經池州境内160公裡,航道達國家一級。池州港屬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岸線長24.5公裡,現有3000噸級泊位17個,5000噸級泊位11個。池州港泥洲港區常年可停靠5000噸級船舶,年設計綜合通過能力461萬噸。池州港是800裡皖江外籍遊輪、國内大型遊輪進入“兩山一湖”地區的定點停靠碼頭。

曆史文化

詩詞

“相逢橋上無非客,行盡江南都是詩”(薩都剌《重過九華山》),池州素有“千載詩人地”的美譽。唐代大詩人李白三上九華、五遊秋浦,寫下了數十首贊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詩篇;晚唐詩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時寫下的《清明》詩,被後人稱作千古絕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聲中外;陶淵明、白居易、蘇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嶽飛、朱熹、陸遊、李清照等許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間,留下了數千首詩作。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就是梁昭明太子蕭統奉命召集翰林學士,在池編輯并刻版印刷的。

宗教

以地藏精神為内核的九華山佛教文化個性突出,地域性強。作為國際性佛教道場,九華山既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又是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

地藏信仰是九華山佛文化形成之源,“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信仰從古印度傳到中國,從佛經中菩薩到真人金地藏,在九華山這塊淨土上弘揚,最終形成了理念高尚、個性突出和系統完整的九華山佛教文化。

曲藝

池州是中國傩戲之鄉,被譽為“戲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戲、“徽池雅調”青陽腔名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稱為“中國戲曲的百科全書”。石台目連戲和黃梅戲姐妹腔的文南詞名列省級文化遺産。池州還是安徽地方戲曲黃梅戲的重要流行區,有着廣泛的群衆基礎。

民俗

“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獨特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的交融彙聚,形成了池州風格迥異的民俗文化。東至花燈、九華山廟會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貴池羅城民歌、石台唱曲、平安草龍燈、雞公調、福主廟會、酉華唱經鑼鼓列入省級文化遺産。

風景名勝

簡況

截至2019年,池州市全年共接待國内外遊客704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2%,其中入境遊客120.1萬人次,增長6.3%。旅遊總收入776.5億元,增長12.2%,其中外彙收入6.7億美元。年末全市共有A級及以上旅遊景點(區)39個,其中5A景區1個,4A景區17個,3A景區18個。九華山風景區共接待國内外遊客1131.2萬人次,增長4.5%;旅遊總收入137.3億元,增長5.0%。

池州境内以九華山為中心,分布着大小旅遊區300多個,其中有4處國家級旅遊品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區、國際性佛教道場、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華山;被譽為華東“動植物基因庫”的國家級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牯牛降;被譽為“中國鶴湖”的國家級濕地珍禽自然保護區——升金湖;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九子岩。還有首批4個國家級工農業旅遊示範點;以及平天湖國家級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和杏花村等人文景觀,是理想的休閑勝地。

主要景點

九華山: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九華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寺廟百座,僧尼千人,是著名的國際性佛教道場。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因此而得名。方圓100公裡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體由花崗石組成,山形峭拔淩空,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保留着乾隆禦賜筆金匾“東南第一山”。

牯牛降:國家4A級風景區。池州境内被稱為“華東動植物基因庫”的國家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牯牛降,素有“第二黃山”之稱。

大王洞:國家4A級風景區。大王洞坐落在池州西南的牌樓鎮,規模宏大,其洞内常年恒溫,适宜夏季避暑。

九華天池:國家4A級風景區。九華天池位于池州市馬衙境内,景觀奇特,被譽為江南的“阿裡山”。

九子岩:國家4A級風景區。九子岩景區位于安徽省青陽縣西南部位,是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打景區。九子岩景區山嶽風光優美,其雄可敵黃山、其險可比華山、其秀可望黃山。

杏花村:國家4A級風景區。杏花村是池州最具特色的曆史文化名村。古時曾有“十裡煙村一色紅”,“村酒村花兩共幽”的佳境記載。曾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春遊池州杏花村,寫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怪潭:國家4A級風景區。怪潭景區以漂流、古釣台、三埭石、怪潭、水上樂園而得名,周邊山清水秀,環境清幽,山水相依。怪潭漂流全程約4公裡,有沖浪滑道兩處,激流險灘五道,水繞山轉,山貫水行。

齊山—平天湖:國家4A級風景區。由齊山風景名勝區、平天湖景區、平天湖南部濕地公園三大景區組成,集山、水、濕地于一體,以“奇山奇水、奇崖奇石、奇洞奇俠”而著稱。

九天仙寓:國家4A級風景區。九天仙寓景區地處東至、石台、祁門三縣交界處,最高峰海拔1376米,坐落在東至縣境内。仙寓山主峰海拔1376米,是皖南第四高峰,曾出現過“七仙女下凡”的奇特天象。仙寓山既有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又有原始自然的生态環境,更有古老濃厚的文化底蘊,被稱為“仙人居住的地方”。

魚龍洞:國家4A級風景區。魚龍洞坐落于石台縣東部六都鄉魚龍村境内,洞口如張開的鳄魚嘴,一泓碧水淙淙而出,終年不涸。該洞全長5000餘米,有清澈的地下河貫穿始終,初極窄,複開闊,氣勢磅礴,宏偉觀。

蓮峰雲海:國家4A級風景區。蓮峰雲海景區坐落在九華山蓮花峰,它位于九華山後山是九華山脈第一峰,因其峰上下常年雲霧缭繞,景色壯觀而得名。又由于蓮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寶中的筆架,所以又稱“筆架山”。

南溪古寨:南溪古寨位于安徽省東至縣花園裡鄉南溪村境内的一個深山峽谷。大山深處生活着800多戶神秘的匈奴部落族後裔,已有1100多年曆史。南溪古寨長期保持着相對封閉的與世隔絕狀态,完好地保存了村落的原始狀态。

秋浦河:美麗的秋浦河被譽為“流淌着詩的河”。詩仙李白于唐天寶八載至上元二年(749-761)間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優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為秋浦仙境之魂。

蓬萊仙洞:蓬萊仙洞坐落于安徽池州市石台縣貢溪鄉杜村境内,全長3000餘米,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層結構,造型奇特,曲折回環,氣勢恢宏,佳景遍布。

升金湖:被譽為“中國鶴湖”的亞洲重要濕地自然保護區——升金湖,湖水清澈如鏡。升金湖中水禽資源尤為突出,有禽鳥103種,是中國主要的鶴類越冬地之一,亦有“中國鶴湖”之稱。

2017年9月,安徽省池州市入圍榜“2017最美中國榜”目的地城市榜。

著名人物

名人

杜荀鶴

金喬覺

周馥

許世英

杜子建

大左

費冠卿

李芃

張喬

姚依林

許曆農

黃觀

梁紅玉

名人

榮譽稱号

全國雙擁模範城

池州是革命老區,素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池州軍分區高度重視雙擁工作,全市黨政軍民按照創建雙擁模範城(縣)要求,緊緊圍繞國防和經濟建設,建立健全雙擁組織機構,強化雙擁意識和國防觀念,豐富雙擁工作内涵,創新富有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雙擁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機制、新載體,雙擁工作特色鮮明、重點突出、成效顯著,雙擁工作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全市呈現“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和諧局面,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駐池部隊的現代化建設。

2003年,池州市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這是撤地建市以來我市榮獲的第一張國家級名片;2007年,順利實現了全國雙擁模範城“兩連冠”。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中國第一個生态經濟示範區

1988年池州地區複建以來,地委、行署根據區情特點,在對國内外發展戰略深入研究、池州地區發展出路不斷探索的基礎上,超前定位“以青山清水為本、走生态經濟之路”的發展方針,把建設生态經濟示範區作為發展方向上的高起點定位、發展方式上的戰略性轉變、發展時空上的跨世紀工程來着力實施。1996年12月,池州被國家環保局批準為全國“國家生态經濟示範區”試點地區;1999年12月,被國家環保總局正式批準為國家級生态經濟示範區。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池州市情的最大特點是生态環境好、旅遊資源豐富、境内處處山清水秀。“十一五”以來,我市按照“加快建設以九華山為龍頭、主城區為中心、各縣區為支撐的大旅遊格局”發展思路,全面實施“大九華、大旅遊、大産業”發展戰略,加快以九華山為龍頭的旅遊開發。2006年10月,我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獲高分通過,2007年初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命名。

2021年10月,入選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國家級園林城市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是提升生活質量、打造宜居城市的現實要求。為充分彰顯池州“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特色風貌,塑造池州“一城山水滿城詩”的城市意境,促進池州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十一五”期間我市啟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于2010年2月4日正式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池州市是安徽省1996年公布的第二批安徽省曆史文化名城。

2019年8月,被評為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2019年8月28日,池州市入選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名單。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稱号。

2020年8月,入選“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1年10月,入選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上一篇:獨立遊戲

下一篇:魂鬥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