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灘

江灘

自然景觀
武漢江灘為漢口江灘、武昌江灘、漢陽江灘、青山江灘(部分與武昌江灘重合)的總稱。其中漢口江灘設施最為齊全名氣也最大。
  • 中文名:江灘
  • 外文名:River beach
  • 用途:
  • 分類:
  • 地理位置:武昌等
  • 漢口面積:160萬平方米
  • 武昌全長:6200米

武昌江灘

武昌江灘現在已建成四期:武昌江灘一,二,三期西南起于武船,東北止于秦園路。從新生路到中山路,至大成路,再到紫陽路,4萬平方米蔥郁的綠帶,給冬日的江面帶來許多生氣。“梭子景燈”、“紡車雕塑”、“武昌古城門”等景觀,令這個用新型材質鋪裝而成的休閑遊園有了文氣。“芳草青青樹成蔭,小徑綿綿曲折行,江風陣陣送涼意,隔岸萬家燈火明。”

漢口江灘

漢口江灘位于長江武漢市區西北岸,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龍王廟景點相連,與江漢路步行街相接,與黃鶴樓景區相望,與長江百舸争流相映,構成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這是一位詩人對武漢江灘美景的贊頌。在武漢三鎮的水景中,武漢江灘可謂是這座濱江城市中一道最美麗的風景。三三兩兩的市民或遊人悠閑地走在綠樹繁花之中,穿行于鵝卵石鋪就的小徑,享受着忙碌生活中難得的閑适。

漢陽江灘

漢陽江灘(僅建成一期):起于晴川閣,止于建港船廠,全長1424米,占地9萬平方米。 漢陽江灘泳池也是漢陽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遊樂項目最豐富的頂級泳池。曾獲得13個世界遊泳冠軍的“蝶泳王”劉黎敏也加盟了泳池的管理。

青山江灘

青山江灘起于羅家港,止于武豐閘,長7.5公裡,分為生态草溪景觀區、體育運動景觀區、都市時尚景觀區、工業遺迹景觀區、市民廣場景觀區、青山記憶景觀區等七大景觀區。一期工程位于羅家港至建設一路,全長約2公裡,2015年6月1日對開園,二期位于建設一路至武豐閘,全長約5.5公裡,于2017年6月1日開園,先期開放2.1公裡建設一路至建設五路段。

鄂州江灘

中國湖北省鄂州市江灘,位于鄂州鄂城區沿江大道号。鄂州江灘東臨鳳凰路,西依寒溪路。南靠沿江大道,北望長江。江灘是鄂州人流最多的景區之一,江灘用藝術的形式。濃縮和展示了鄂州數千年的文化層面,是前無古人的傑作。是繼承和拓展鄂州市城市群,塑雕的典範之一。

江灘名稱:鄂州江灘江灘位置: 鄂城區沿江大道

江灘造價:3億(人民币)江灘外名: EZhou Marshland

江灘區域:湖北省鄂州市江灘郵編: 436000

江灘面積:4.6萬平方米江灘别名: 觀音閣公園

江灘景點:江灘廣場 觀音閣 孫權廣場 蟠龍廣場

簡介

湖北省鄂州江灘臨江而建,投資3億萬元。占地面積4.6萬平方米,分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大景觀區。以觀音閣為中心,形成景觀軸線。充分展現了吳都,曆史文化特色和現代園林特色。

曆史

一個城市的發展建設,離不開其曆史發展的軌迹和厚重的文化積澱。曆史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城市建設離不開曆史文化。我市北部的江灘公園,其主題風格當是用龍蟠鳳集,以武而昌的三國文化為基調而規劃。

規模

鄂州江灘西部景觀區以,入口廣場為核心景觀。廣場中央是7米的盤龍柱造型,隐喻着“三國鼎立”;中部景觀區以中心水景廣場,為核心景觀;包括龍蟠曉渡、蟠龍石、清石小溪、解劍亭、休閑健身區以及踏水區;東部景觀區主要由曆史文化長廊、階梯廣場和銅鏡牆組成。其中,高3米、長119米的曆史文化長廊以明清古城牆為基礎。臨江而列,以浮雕為形式。講述三國故事,表現了當年孫權以武而昌、龍蟠鳳集兩個主題。再現了吳王建都操練軍隊,搜羅人才,發展經濟的場景。

設計

江灘設計有三級平台,向遊人開放的為一級平台,另兩級還在建設中。江灘公園内含有十分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除仿漢式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巨石假山、雕欄石砌、石制露刻花窗外;西部景觀區入口廣場中央,有譬喻象征魏、蜀、吳三國"三足鼎立"的石刻柱造型;中部景觀區,還有以古武昌(今鄂州)三國文史為題材的巨石陣浮雕群、包括龍蟠曉渡、蟠龍石、清石小溪、解劍亭等;東部景觀區主要由大型鄂州曆史文化浮雕長廊、階梯廣場等組成。園内遍栽竹木花草,名木盆景式造型,盡顯天然之姿。沿着石闆和鵝卵石鋪砌的道路徐行,步移景異曲徑通幽,美輪美奂,美不勝收。

休閑

蟠龍廣場是用寬闊的圓形石闆鋪砌成,還有休閑健身器械等場地。這些場所無論早晚,不分男女老幼。最是人群湧動,打羽毛球、器械健身、兒童娛樂等十分熱鬧。江灘公園自開放以來,每天是車水馬龍,遊人如潮。而時逢雙休日,以及早晚則為市民遊園娛樂的高峰期。每天晚飯後,人們是三五成群,結伴而行,而有的家庭則幾乎是傾巢而出。

據保守估計,古城牆上和江灘遊園内的遊人,每天有近萬人次到此一遊。由于城市建設規劃的,逐步實施完成。使鄂州城區北部的很多居民,步行即可到達江灘公園進行文化娛樂休閑活動。市民們的休閑健身,自娛自樂活動。終于有了一方樂土,他們盡情的放歌起舞。怡然自得地漫遊觀瞻,合家歡聚休憩暢享天倫之樂。

景點

觀音閣伫立于鄂州市小東門外大堤俯瞰長江,可見一巨型礁石屹立江心。其勢蜿蜒如龍,此即“龍蟠矶”。相傳孫權定都武昌(今鄂州)之前,有黃龍蟠卧矶上。積日方去,因而又名“蟠龍石”。蟠龍石翹首西望,周身罩着一層氤氲煙氣,猶如蜃景。而更為奇妙的是,一船形古閣突兀在龍首之上。淩空虛懸,橫江而峙,這便是令人歎為觀止的鄂州觀音閣。萬裡長江,險稱天塹。上起巴蜀,下至吳淞。唯鄂州觀音閣雄踞矶頭,宛如中流砥柱。氣勢磅礴,故又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閣”。

意義

鄂州市是著名的江南古鎮,随着改革開放的進程。30年來,古老的鄂州發生了翻天複地的巨大變化。特别是近幾年來的城市建設,更是煥發了青春。沿江大道的修建,明清古城牆的修複、回龍亭遊園小區的綠化建設。以及正在建設中的親水平台蟠龍江灘,使鄂州市北部靓麗了起來。廣大市民的出行有了極大的便利,休閑遊樂有了更多更好的場所。人們經過親身體會,深刻地感受到我們生活的城市家園。之所以越來越美,這是與城市規劃和園林建設分不開的。城市園林建設,其功不可沒。同時,充分體現了鄂州市委、市政府及其領導,為改變鄂州人民生活環境做出的貢獻。

前世

長江浩浩,漢江蜿蜒。喧鬧三鎮,因了兩江千年流淌,而變得靈秀,變得多姿多彩。在過去的江灘整治工程中,隻注重了防洪作用,而忽略了環境功能,使江灘資源長期處于閑置狀态,成為了藏污納垢之處。曾幾何時,人們乘船遊覽武漢三鎮,一邊感歎上天對武漢人的眷愛,一邊卻惋惜江灘刺目的荒蕪。

今生

伴随着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需求的多樣化,産生了許多新的旅遊活動,江灘濕地旅遊便是衆多旅遊活動中的一種類型。

2001年漢口長江江灘開始蘇醒,僅僅幾年時間,一座芳草萋萋,綠樹成蔭,集休閑娛樂防洪于一體的大型江灘公園出現在世人面前,成了武漢旅遊新名片,随後漢江江灘,青山江灘,武昌江灘相繼開建。武昌江灘四期全面建成向市民開放,武漢兩江四岸的江灘公園成為江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江灘總體格局為“三區三帶”。

三區:觀光遊覽區、中心廣場區和休閑活動區。三帶:濱江特色帶、遊憩林陰帶、堤防觀景帶。

沿江大道與江灘車道之間為堤防觀景帶,車道與濱江步道之間為遊憩林陰帶,濱江步道以南為濱江特色帶。

另外,橫向的濱江步道、林陰步道、堤上觀景廊貫穿整個江灘。

濱江特色帶:高台觀景、平台觀江和梯台戲水為一體的大型濱江親水空間。濱江步道貫穿其中,沿途設置梅花燈和荷葉坐椅。n江灘護坡:采用毛石料,表面刻有浮雕和紋飾,設2種護坡浮雕———叙事浮雕,展示武漢濱水城市發展史;長江古生物化石、水生生物等浮雕,體現武漢自遠古雲夢澤、盤龍城至中世紀春秋漢唐,至近現代繁榮依水而興的展縮景。

遊憩林陰帶:總長1200米,寬3-8米,采用藍色系列的地磚進行鋪飾,間隔局部地段有地燈裝飾,形成藍色彩帶。各類綠化用地10萬平方米,共占28.8平方米總用地的70%,綠化覆蓋率達90%,使漢口江灘成為漢口濱江地區最大規模的集中綠地。n堤防景觀帶:重點進行堤上觀景廊道設計,形成集垂直綠化、觀景廊道、休閑服務、緩坡綠化景觀為一體的景觀帶。

堤上觀景廊:采用緩坡式戗台與防洪牆銜接,頂部設木質步道,在上面既可以觀街景,又可觀江景。木質步道局部安排休閑茶座,底層設零售、公共衛生等服務設施,總建築面積達2000平方米,形成觀景、觀江和服務的最佳場所。此外,防洪牆和機動車道之間布置寬12米的緩坡綠化景觀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