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溝

水洞溝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水洞溝是我國最早發掘的舊時代文化遺址,是三萬年前遠古人類的繁衍生息之地,水洞溝的發現打破了西方國家認為中國沒有舊石器的錯誤論斷,開啟了中國舊石器時代研究的新篇章,也拉開了甯夏曆史的帷幕。[1]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曆史見證,被國家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
  • 中文名:水洞溝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銀川市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景區(距銀川市19公裡,距銀川河東機場11公裡)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4月1日-10月31日08:00-18:00(最晚入園17: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08:00-17:00(最晚入園17:00)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7.8平方公裡
  • 著名景點:張三小店、水洞溝村
  • 票價:60元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景區等級:AAAAA級
  • 類别:旅遊景點
  • 所在地:甯夏銀川市

地理位置

甯夏水洞溝旅遊區位于甯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靈武市臨河鎮,西距銀川市19公裡,南距靈武市30公裡,距河東機場11公裡,地處銀川河東旅遊帶的核心部位,北與内蒙古鄂爾多斯市相接,是連接甯蒙旅遊的紐帶,占地面積7.8平方公裡。n

地形地貌

水洞溝地處鄂爾多斯台地南緣,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這裡充滿了雄渾、奇特的荒谷神韻,經曆了千萬年的風沙雕蝕,這裡集中了魔鬼城、卧駝嶺、摩天崖、斷雲谷、柽柳溝等二十多處土林奇絕景觀,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曠古玄遠之歎。

遺址内容

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鬥的曆史見證,蘊藏着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三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唯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80多年來,經過六次考古發掘,在水洞溝出土了三萬多件石器和67件古動物化石。其中構成水洞溝文化基礎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術,可以和歐洲、西亞、北非的莫斯特、奧瑞納時期人類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

。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婁哇石核,與歐洲相當古老的奧瑞納文化的形狀接近。對這種地區相隔遙遠,文化雷同的現象,外國著名考古專家認為是人類“大距離遷徙的同化影響”。水洞溝遺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闡述區域性石器技術傳統的成因、遠古文化的發掘和變異,以及晚更新人類在東北亞的遷移,擴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對三萬多年前東西文化的比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上世紀20年代起,這個地方在考古學界就已赫赫有名了,裴文中、賈蘭坡、劉東生等名氣很大的考古學家,都曾是這兒的常客。它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經過大規模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在長達近90年的漫漫歲月中,從這兒出土了3萬多件古人打制并使用過的石器,還有不少古動物化石。有關考古人員至今憶起當年的發掘過程,仍然眉飛色舞:那些文物開始不用挖,地面随處都是,隻用撿。一層層揭開這部厚重的“曆史書”,史前人類遺留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雕刻器等一個挨着一個,最密集的地方,1平方米排列着300多個标本。考古人員曾用這類石制工具,模仿先民的樣子,剝皮切肉砸骨并在石闆上烹煮,結果體驗到了與先民同樣的快樂。

雖然前後經曆過5次成規模的考古發掘,可享受到其中快樂的人,加起來不過數百。全世界考古學界也早已分享到水洞溝發現的樂趣,但這也不過是一個“象牙塔”中的“小衆”。于是,水洞溝在普通民衆心目中,長期以來幾乎沒有像樣的位置,它像是大漠中的掩藏的一顆寶石,靜靜地等待着鑒識者的到來。

2007年甯夏考古研究所對紅山堡東北角和甕城進行了考古調查、發掘。紅山堡内從發掘時保留的剖面,能清楚的看到當時守軍堡寨的房屋基址、用火痕迹、動物遺骸,另外還出土了石磨盤、行軍鍋、旗墩、缸等物品。這些物品充分說明了當時在紅山堡的守軍的後勤也是在自給。

水洞溝地區又是我國北方明代古長城、烽燧、城堡、溝塹、墩台等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保護區内,蜿蜒東去的長城、高台聳立的墩堠、古樸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溝塹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遙想當年“甲士擁矛馳戰壘,将軍拔劍逐胡兵”的壯烈場面。

這兩年多的開發建設使水洞溝旅遊區已經成為一個集旅遊觀光、科學考察、休閑娛樂、軍事探密為一體的旅遊區。随着水洞溝遺址博物館、甯夏長城博物館2009年開館,水洞溝景區又将增添新的亮點。

水洞溝旅遊區将成為甯夏最具文化底蘊、最具潛力、最具吸引力的高品質的旅遊景區。

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曆史見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被國家列為全國文物保護的100處大遺址之一、“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

主要景觀

蘆花谷

水洞溝旅遊區有三公裡長的蘆花谷,蘆花谷内蘆葦搖曳生姿,走在其間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葦蕩叢中,此刻心情一片甯靜。湖泊面積近30萬平方米,其中鴛鴦湖上修有原生态木橋4座,涼亭兩處,湖面上,蘆葦叢中百鳥翔集。碧綠的湖水、清脆的鳥鳴、唯美的畫面,是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紅山湖内綠波蕩漾,遊船往來,水岸長城,難得一見,在遊船上觀賞雄偉的古長城,别有一番情趣。當你還沒有從土林景觀的童話世界中走出的時候,下船登上碼頭,又掉入了一個世外桃源内,那就是景區内的沙棗灣。沙棗灣裡沙棗樹叢生,六七月份沙棗花開的時候,那一陣陣的清香又讓你流連忘返。

明朝長城

水洞溝遺址旅遊區内明代軍事立體防禦體系區是由明長城、藏兵洞、邊溝、大峽谷、紅山堡、甕城等共同構成的。

旅遊區的明長城為土夯長城,是甯夏境内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明長城西至入黃河巨龍的長城小龍頭稱為兩龍交彙處,東至鹽池境内。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景區地貌盡收眼底。據史書記載,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一舉奪回河套地區以及今甘肅以南大片土地,沿河“築四十四縣城”,于今長城北築渾壞障,是否于此築長城,曆來有争論。

但2005年3月25日,《銀川晚報》所載周興華先生《大麥地史前“岩畫維納斯”的由來與黑山峽長城的始築年代》一文中,引陳正祥教授在《中國文化地理》中說:“秦代長城的最西一段,大緻是從今天靈武,金積、中衛、靖邊(系靖遠之誤)經過蘭州迄臨洮。”又引黃麟書先生《邊塞研究》中說:“秦長城位置所在……以今地言之,起自甘肅省岷縣城(臨洮)西20裡……入甯夏省,經中甯(舊時中甯、中衛系一縣)縣城之北,金積、靈武、陶樂三縣城之西……”文章最後又引《漢書.匈奴傳》載:“楊雄:以秦始皇之疆,蒙恬之威,帶甲四十餘萬,然不敢窺西河,乃築長城以界之。”如果是這樣,秦于靈武築長城,與今之長城遺址有無關系,或有着怎樣的關系,不得而知,尚待研究。

史書記載

據史書載: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五月,突厥進犯并州,六月北周發山東諸民于今靈武北修長城。這次所修長城,究竟是否就是秦長城?與今所存長城遺址有無關系?迄今為止,仍是未解之謎。但據《隋書》載:“開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命崔仲方征發民俠于朔方(隋代的朔方為今陝西橫山縣)、靈州(今靈武)築長城、東至黃河,西距綏州(今陝西綏德),南至勃出嶺(今陝西綏德東南),綿亘七百裡。”其中“東至黃河”是指起自于今橫城向東。

第二年(公無586年),隋文帝又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沿長城朔方以東之險要處構築城堡數十處。據專家們從今存長城取樣分析,其上部和内部築城方法不同,上部為明代所築長城,内裡即隋長城遺址。這就是說明長城是沿着隋長城的遺址複築的,隻是到了今鹽池縣境内,才有一段長城離開了隋長城遺址新築。所以《鹽池縣志》載:“今縣城北頭道邊外側,時隐時現有一道長城,從上紅溝梁起向東至陝西省定邊縣鹽場堡較為清楚,即隋代長城。這段長城約20公裡,為黃土夯築,基寬9米,殘高1米3米不等,傾圮十分嚴重。”這段長城遺址,為今靈武境内長城原是隋築長城,提供了實物依據。

到了明代,為了防止鞑靼和瓦剌貴族的南侵,在200多年間,幾乎沒有停止過修築長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派大将軍徐達修築居庸關等處長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修築山海關等處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12700餘裡,在甯夏境内分布為北長城,西長城,東長城。

紅山湖

水洞溝遺址旅遊區内還保留着一段水岸長城。穿過約3公裡的蘆花谷,就到了水洞溝遺址旅遊區面積最大的一個天然湖泊——紅山湖。在這一片獨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觀裡,出現水域面積1.8平方公裡的湖泊實屬罕見,可更為難得的是:看到崖對岸的明長城巍然屹立!大家都知道,我國的長城在修建的時候都是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但沒有一處的長城在面積約7.8平方公裡的地方能體現出依山傍水、借助高15-18米的大峽谷和獨特的藏兵洞、守軍的城堡構成的立體軍事防禦體系。這也是水洞溝遺址旅遊區的一大獨特的亮點。

大峽谷

從水洞溝到紅山堡之間,有長約4公裡的峽谷,本是大自然的“傑作”,但明代時,這又成了長城“深溝高壘”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峽谷兩岸經常年的風雨剝蝕,谷内怪壁峭立,溝壑縱橫,深厚的黃土經長期的雨水沖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經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象。有的像僧人登高遠眺,似在期待來者;有的宛如一對戀人,相親相依;有的如夫妻相敬,雙方對拜;也有的如怪獅猛獸,雄踞怒吼。總之林林總總,各具形态,給人以無盡的遐想。你足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聯想為你認為的形象。

藏兵洞

現在看到懸崖上的一個個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謂藏兵洞,是紅山堡守軍由地上轉入地下,隐蔽軍隊,保護自己,待機出擊,或在空曠處設伏兵的地道。這在全國是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立體軍事防禦體系。在我國的長城防禦體系中,有長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全國還沒有,這裡是獨一處。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藏兵洞是我國最早的地道戰遺址和原型。如果說抗戰時期,八路軍和遊擊隊的地道戰能讓敵人膽戰心驚,聞風喪膽,那麼可以想象500多年前明代的邊塞守軍也是以同樣的智慧和勇敢将侵略者擋在了長城之外。過去,由于沒有開發,根本沒有進洞遊覽的條件。

人們隻知道“藏兵洞”道路曲折,像迷宮一般,再加上洞頂坍塌,多處被土掩蓋,洞内設有陷阱,可能還有蛇蠍盤踞,所以人們輕易不敢進洞走遠。洞内到底是何情景,無人能說得清。這樣,“藏兵洞”就成為一個十分神秘,人們望而生畏的去處。如今,完全可以放心進去一飽眼福,但大家一定要跟着我,按照指示牌所指引的路線走,防止迷路,走不出來。大家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哦!藏兵洞蜿蜒曲折于懸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連,洞中分叉頗多,左盤右旋,久久不見盡頭,确如迷宮,一般對洞内情況不熟的,很難走出去。

洞中除洞道外,左右辟有土屋,可以住人,大約是專供領兵長官住的。洞内還設有糧食儲藏室,有水井、竈房等,隻要儲藏夠一定的食物,在相應的一段時間内,洞内所藏将士不出洞,照樣可以生存。因藏兵洞高出溝底10多米,可以是不怕水淹的。多年來,即便發山洪,藏兵洞都不曾為水淹過。對于古人的智慧,真是歎為觀止。

紅山堡

從大峽谷進入藏兵洞,出了洞口,就來到了紅山堡。據說藏兵洞有三條通道可以進入紅山堡,這隻是其中的一個洞口,其餘的兩口洞口還沒有找到,可見當年在這個立體防禦體系中,上下連通,來往是多麼的便捷。

紅山堡是因位于紅山地區而得名。據史書記載,古時在夕陽的照射下,這裡山巒一片鮮紅,因命為“紅山”後訛傳為“橫山”,“紅山堡”舊時也就一名“橫山堡”。它是明代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個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總制陝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纮秦築,距今已有500多年。“紅山堡”本屬靈州千戶所轄,其為正方形,邊長均為300米,設東門一道,有甕城,門向南開。牆高8米,底寬7米,頂厚4米,是按照明代長城沿線70裡一城,30裡一堡的防禦體制設置的。它東至清水營50裡,西至橫城20裡。

初時,駐堡将士僅為“一百二員”,就是說戍守将士隻有102人。到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年),瓦剌毛裡孩、阿羅書、學羅忽三部漸強,入居河套。自成化元年(1465年)瓦剌三部不斷寇掠陝西、甯夏。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于時屬靈州的紅鹽池大敗孛忽羅等部,迫使他們“渡河北去”。但鞑靼部漸強,小王子部又率衆入居河套,經常侵擾邊塞“殺傷以萬計”使生産遭受嚴重破壞。這時,紅山堡等長城沿線防守任務更重。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戶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總制三邊(陝西、甯夏、固原)的秦纮,委派甯夏都指使史镛擴建紅山堡,南北長約380米,東西長約320米;甕城長30米,寬20米。堡内住軍251名,設守堡官員一名,操守官一名。城堡中,還可以看到原有的房屋基址。如按明代兵制,每5人分住一間營房,紅山堡應有50多間房屋。在城堡西北台地處,能見到大量殘破磚瓦和建築構件殘片堆積。這裡可能是守堡官員的住所,在沒遭到破壞前,可能是一座檔次較高的恢宏建築。

最初設置紅山堡等城障時,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加強長城線上的防守(這在介紹藏兵洞時已談過);二是“防秋”。所謂“防秋”古已有之,到了明代,鞑靼、瓦剌貴族仍然遵循突厥等遊牧民族貴族的古例,就是往往于秋天馬肥草盛之際,大舉興兵南侵,這時農耕還正值秋收季節。為此,從隋唐至明,每到這時就要調集大軍戍邊,以保護百姓秋收,因稱之為“防秋”。但在客觀上,其作用并不僅如此。如自嘉靖十年(1531年),王瓊築“頭道邊”,實施“深溝高壘”後,使長城内的“甯鹽大道”和陝北有屏障保護的交通大道相銜接,從而成為商運往來的“黃金商道”。另一方面,又在橫山至清水營各城障設立驿站,其中紅山驿設驿馬18匹,原有驿站3名,新添至7名,往靈州南下關中的驿道,比過去延長了120裡,是甯夏鎮軍事供應及軍機文書傳遞、官員往來的必經之道,這就和“甯鹽大道”共同構成了在軍事保護下的兩大主要交通線。另一重要作用,就是長城内外各族人民出入清水營“馬市”及“牛羊小市”進行商品交易和商貿往來,紅山堡是重要通道之一。

甕城

甕城大部已經被沙塵掩埋,此次發掘,甕城給了一個極大的驚喜!在對甕城進行保護性的清理發掘時,發現了一個小廟宇式的遺址,地面由明代大青磚鋪成,面積較小,四周散落許多殘破的厚瓷片,内有兩具屍骨,屍骨造型奇特,不像是正常死亡時的姿态。據專家考證,這座小廟是在紅山堡駐紮的守軍用來祭祀或是保佑打仗勝利的,毀于乾隆三年大地震,從四周散落的瓷片來看,在當時應該是防火用的大水缸,房屋倒塌時全部砸碎了,而這兩人也是在大地震時未能及時撤出而被砸死在裡面,一具屍體的頭部還有瓦片殘留在裡面,而另一具屍骨的肋骨部也有瓦片殘留。

考古發掘

由于水洞溝遺址中曾經出土了大量具有歐洲莫斯特、奧瑞納文化特征的石器,與西方出土的石器技術風格極為相似,有學者便據此提出了水洞溝文化“西來說”。同樣的,水洞溝某些地點和地表存在大量具有我國北方小石器傳統的石制品,又與其同期或稍晚的華北細石器文化存在某種關聯,這兩種類型的文化又支持了“本土起源說”。

大量的考古發現表明:水洞溝在三四萬年前具有豐富的水源和動植物資源,也具有比較優越的生産、生活條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據此推測,大約在4萬年前,有一群原來生活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的先民受冰期嚴寒的逼迫,輾轉來到水洞溝繁衍生息,并利用已經掌握的技術,就地取材制作了大量鋒利的石器。

發掘曆史

1919年,比利時傳教士肯特在途經水洞溝時,落腳在“張三小店”。偶然間,肯特在水洞溝斷崖上發現了一具犀牛頭骨化石和一件經過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不久,他在天津遇到法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并把自己在甯夏的發現告訴了他。1923年6月,桑志華和著名學者德日進在結束對甘肅部分地區的考察之後來到水洞溝。他們信步走到斷崖邊,發現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動物化石。不久,一場曆時十二天的考察發掘就此展開,他們總共發掘出了300多公斤的石制品和動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狀器等舊石器。

1960年夏季,中蘇古生物聯合考察隊開進水洞溝,對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

1963年,被稱為“中國舊石器考古學之父”的裴文中親自帶隊,又進行了第三次發掘。

1980年甯夏博物館、甯夏地質局聯合考古隊對水洞溝的考古發掘,則是第四次。

2003年至2007年,數十位專家學者滿懷希望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考古發掘。這次,是由甯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組隊。這次考古,參加人數最多、曆時最長、發掘範圍最大,收獲也最豐碩。這次,不僅調動了GPS定位儀、全站儀、攝像機等先進設備,而且邀請了地質學、年代學、古人類學、古環境學的專家到現場研讨、授課,其考古成果也格外引人注目。

2014年6月10日至7月10日,甯夏水洞溝遺址舉行第四屆文化旅遊節以及第六次考古發掘。來自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甯夏考古所的專家,對水洞溝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在水洞溝發現的90年間,史前考古大家裴文中、賈蘭坡,中科院院士劉東生等知名專家都曾前來發掘或考察,美國、韓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專家也都曾遠道而來。

上一篇:北京厚澤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下一篇:甯波教育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