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

比丘

佛教用語
比丘是佛教語。梵文bhikkhu,意譯乞士、董士、破煩惱、除馑、淨命,中國将此字音譯作比丘、苾刍等。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稱和尚。比丘的稱呼原指印度婆羅門教的修行者,佛教以後襲用這個名稱。
    中文名:比丘 外文名:梵bhiksu 定義: 佛教名稱:和尚、乞士 象征: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 所屬:佛教

解釋

比丘為佛教用語,為梵語Bhiksu的音譯。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女子稱為比丘尼。沙彌是比丘的接班人,式叉摩娜(學法女)是比丘尼的接班人。

《大智度論·卷三》列舉了比丘的五種意譯:乞士、破煩惱、出家人、淨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見的意譯。

隋·吉藏《法華義疏·卷一》說:“比丘名為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

《金剛經》載:“(佛)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以上從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為佛教出家“五衆”之一。

在印度,比丘或沙門的生活型态是︰須遵守一定的戒律,護持三衣一缽,乞食自活,住于阿蘭若處,少欲知足,離諸世俗煩惱,精進修道,以期證得涅槃。

記載

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永甯寺》:“時有三比丘赴火而死。”

南朝·梁·沉約《述僧設會論》:“佛率比丘入城乞食,威儀舉止,動目應心。”

元·張憲《酬海藏主紙扇歌》:“終焉不得志,屏棄妻子祝發為比丘。”

明·徐渭《九流》詩:“九流渭也落何流?戴發星星一比丘。”

清·和邦額《夜譚随錄·藕花》:“遂髠缁為比丘,雲遊不知所終。”

胡适《西遊記考證》七:“于彼山中,有一比丘名功德雲。”

主要種類

關于比丘的種類,《十誦律·卷一》及《俱舍論·卷十五》認為有四種。

1、名字(名想)比丘:僅有其名,而行為不如其實者。 

2、自言(自稱)比丘:用白四羯磨受具足戒者,或指剃除須發,披着袈裟,自言我是比丘之賊住比丘。 

3、為乞(乞丐)比丘:從他乞食故名,如婆羅門從他乞時,亦言我是比丘,是名為乞比丘。 

4、破煩惱(破惑)比丘:能知見、斷諸漏結縛煩惱、拔盡根本的比丘。 

此外,《大寶積經·卷一》載有阿蘭若、乞食、畜糞掃衣、樹下、冢間、露處等六種比丘;《四分律·卷一》舉出名字、相似、自稱、善來、乞求、着割截衣、破結使等七種比丘。 

上一篇:藥王菩薩

下一篇:菩提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