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公辦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工程大,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為主,覆蓋工、理、管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湖北省國内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于1972年6月始建,坐落于湖北省武漢市。其前身是湖北化工石油學院。該校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武昌和流芳兩個校區,共占地約130.8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92.6萬平方米,固定資産17.4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4億元,圖書館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300餘萬冊;有在職教職工2038人,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226人;全日制在校生21789人,其中研究生3339人(全日制研究生2911人),普通本科生18878人,留學生25人;設有17個二級學院、64個本科專業,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中文名:武漢工程大學 外文名: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簡稱:工程大(WIT)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學校類别:理工類 學校特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1)n 主管部門:湖北省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程幼金n 本科專業:64個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别7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7個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n 院系設置:化工與制藥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17個二級學院 校訓:格物明理、緻知笃行 校歌:《超越每一天》 地址:流芳校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206号n 院校代碼:10490 主要獎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2014) 黨委書記:程幼金 全國綜合排名:126名(2019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曆史沿革

1972年4月20日,湖北省化工石油學院籌建領導小組成立;6月25日,湖北省政府同意以湖北省工業學校為基礎,組建湖北化工石油學院。n

1974年,學校校址遷移至伏虎山麓、南湖北畔(現武昌卓刀泉路366号)。n

1977年,招收首批四年制本科生。n

1980年3月31日,教育部批準湖北化工石油學院更名為武漢化工學院,改由化學工業部和湖北省雙重領導,以化學工業部為主。n

1998年,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的合格評價;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列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同年7月3日,學院由原化工部主管改為中央與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n

2000年,湖北省化學工業研究設計院整體進入學院。n

2002年11月19日,流芳校區一期工程破土動工。n

2003年9月11日,流芳校區正式啟用。n

2004年2月份,學校被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n

2006年2月,經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同年,學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n

2011年9月,入選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n

2012年,學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n

2013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确定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n

2018年1月,入選湖北省國内一流學科建設高校。3月,入選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2020年10月16日,入選國家知識産權局、教育部“2020年度國家知識産權試點高校名單”。

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平台類别

平台名錄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武漢工程大學成果轉化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磷資源開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台

湖北省化工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台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新型反應器與綠色化學工藝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等離子體化學與新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智能機器人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化工裝備強化與本質安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湖北省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人才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生态環境設計研究中心

企業與環境協調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研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微波等離子體應用技術研究工程中心

湖北省道路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智能焊接裝備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湖北省有機胺肟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磷酸及衍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甾體化合物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磷礦采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磷資源高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甾體激素中間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化工材料助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武漢工程大學技術轉移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研發推廣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研發推廣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專用化學品研發推廣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化工産品檢測研發推廣中心

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

催化劑及其它化工産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

混凝土外加劑研究開發中心

湖北省校企共建印刷技術及設備研發中心

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中低品位磷礦資源開發利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乙烯工程下遊産品開發及過程強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磷化工廢棄物循環利用及磷鉀伴生礦綜合利用協同創新平台

化工新材料協同創新平台

湖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單位

武漢工程大學化工技術研究院(武漢化院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省級技術中心(基地)

湖北省精細化工中試基地

湖北省化工行業技術中心

湖北省化學工業生産力促進中心

湖北省化工科技情報查新中心

湖北省化工清潔生産中心

湖北省化工節能監測評價中心

湖北省磷化工産業技術研究院

湖北省資源化工産品清潔技術的開發技術創新基地

湖北知識産權戰略實施協作基地

武漢市綠色化工生産力促進中心

武漢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武漢市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武漢市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校級科研平台

武漢工程大學研究設計院

武漢工程大學測試中心

武漢工程大學納米材料與新型陶瓷研究中心

武漢工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武漢工程大學光電子系統技術研究所

武漢工程大學節能材料與膜技術研究所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部委級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台,有62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技術中心(基地);設有湖北省石油産品暨化學試劑質量監督檢驗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是湖北省科技廳化學化工查新檢索定點單位;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建武漢化工新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n

科研成果

項目名稱

獲獎級别

年度

構造強磁共振系統的關鍵技術與成像方法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7

路面激光視覺複合測量方法與計量标準裝備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8

強激光場原子分子關聯電子動力學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6

低品位難處理膠磷礦高效綠色利用關鍵技術與工程示範

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16

钴钼耐硫變換催化劑制備及應用

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6

甾體激素中間體關鍵技術集成及轉化

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6

甾體激素中間體關鍵技術集成及轉化

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6

半水媒法生産高粘工業級羧甲基纖維素工藝

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016

乙醇胺生産新技術的應用推廣

湖北省科學技術成果推廣獎二等獎

2016

2008年至2019年4月,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338項,其中“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等國家級項目335項,省部、市級項目1588項;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市級科技獎勵153項,機器人足球隊獲10餘項世界機器人足球大賽冠軍;

獲專利授權1690餘項;教職工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EI、ISTP、SSCI、CSSCI、新華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檢索收錄4020餘篇。2015-2017年,學校科研入帳經費共計3.5億元。n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9年4月,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300餘萬冊。n

截至2017年底,學校擁有圖書館2個,擁有紙質1501459冊,當年新增33277冊,生均紙質圖書63.17冊;有電子圖書1419814冊,數據庫41個。

學術期刊n

《化學與生物工程》是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武漢工程大學、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湖北省化學研究院、湖北省化學工業研究設計院等單位共同主辦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報道化學化工、生物化工、生物工程、醫藥化工、生态化工、化工環保等領域科技成果與技術進展,設有綜述專論、科學研究、開發應用、分析檢測等欄目,被評為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化學化工文摘》等收錄。n

《武漢工程大學學報》是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武漢工程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科學技術類學術刊物,主要刊載化學工程、化工工藝、化工新材料、化工機械與智能制造、環境工程、機電工程、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土木工程等方面的新成果、新進展,被被美國《化學文摘》、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等收錄,被評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n

學術交流

截至2019年4月,學校先後與英國樸茨茅斯大學、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美國杜克大學、佛羅裡達理工學院、密蘇裡大學哥倫比亞分校,法國上法蘭西理工大學、蘭斯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昆士蘭科技大學,愛爾蘭唐道克理工學院,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魁北克大學三河城分校,韓國國民大學,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沙巴藝術學院,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泰國暹羅大學,南非金山大學等40餘所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展開了一系列合作辦學、學生交換、師資互訪、共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每年有百餘名世界上的科學家及中國以外專家、學者應邀來校講學、訪問;

每年派出專業教師及管理人員出國訪學進修、攻讀學位、合作交流調研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了解學科發展前沿信息進行科研合作等;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包括中外合作辦學、中外國際交流班、雙學位、本碩連讀等。

學校具備招收留學生資格,已招收來自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津巴布韋、加納,埃塞俄比亞、喀麥隆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就讀于學校的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工商管理等專業;與南京工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中國國内高校長期開展校際互換生工作。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成立有130餘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地方政府參加的董事會、38個校友分會以及武漢工程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與武漢市洪山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黃陂區、宜昌、十堰、黃岡、荊門等市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設有“企業佳助學金”、“人福藥業獎學金”等社會獎助學金19項。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承辦了電氣與自動化控制國際學術會議、中國科協年會重化工與湖北石化産業結構調整及湖北磷化工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武漢論壇之化工論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學部冶金與礦業領域在研項目交流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化學工程青年科學家學科發展前沿研讨會、全國稀土資源、材料和環境學術研讨會、第五屆全國微波化學會議、全國制藥工程專業研讨會、全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建設研讨會、第六屆中日化工學術研讨會、湖北省第二屆楚天學者論壇、生态設計國際學術會議、國際磷資源開發學術研讨會、全國高校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教學與科研校際交流會等學術會議。n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所屬院系

專業名稱

化工與制藥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制藥工程

四年

能源化學工程

四年

藥物制劑

四年

環境生态與生物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

生物工程

四年

生物技術

四年

食品科學與工程

四年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四年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四年

工程力學

四年

機器人工程

四年

機械工程

四年

電氣信息學院

通信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

四年

自動化

四年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四年

電子信息工程

四年

信息工程

四年

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

城鄉規劃

建築學

五年

土木工程

四年

工程管理

四年

興發礦業學院

采礦工程

礦物加工工程

四年

安全工程

四年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四年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四年

材料物理

四年

材料化學

四年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四年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

公共事業管理

四年

行政管理

四年

電子商務

四年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四年

會計學

四年

财務管理

四年

市場營銷

四年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四年

軟件工程

四年

物聯網工程

四年

數字媒體技術

四年

智能科學與技術

四年

法商學院

法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四年

經濟學

四年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應用化學

環境工程

四年

光電信息與能源工程學院(數理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四年

能源與動力工程(中外合作)

四年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四年

外語學院

英語

漢語國際教育

四年

藝術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

産品設計

四年

環境設計

四年

視覺傳達設計

四年

動畫

四年

廣告學

四年

繼續教育學院

--------

國際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E+”國家人才培養改革試驗區

英語+會計學

英語+法學

四年

英語+市場營銷

四年

英語+化學工程與工藝

四年

英語+材料化學

四年

英語+軟件工程

四年

學科建設

一級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二級學科名稱

化學工程與技術

081701

化學工程

化學工藝

化工與制藥學院

生物化工

化工與制藥學院

應用化學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工業催化

化工與制藥學院

工業工程

管理學院

2018自設

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與化學

材料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一級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二級學科名稱

法學

------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

------

040106

高等教育學

外國語言文學

------

------

化學

------

------

工業微生物

2012自設

制藥化學

2012自設

機械工程

------

------

光學工程

------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土木工程

------

------

0814Z1

工程管理

2014自設

化學工程與技術

------

------

應用微生物

2011自設

制藥工程

2011自設

礦業工程

------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

軟件工程

------

------

藥學

------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藝術管理

2014自設

體育管理

2015自設

工商管理

------

------

公共管理

------

------

體育經濟與管理

2018自設

設計管理

2018自設

設計學

------

------

專業學位代碼

專業學位類别

領域名稱

0852

工程

動力工程

材料工程

2010

機械工程

2010

控制工程

2010

計算機技術

2010

建築與土木工程

2010

化學工程

2005

礦業工程

2009

環境工程

2010

生物工程

2010

1251

工商管理

------

1351

藝術

廣播電視

美術

2014

藝術設計

2014

0551

翻譯

英語筆譯

日語筆譯

2014

法語筆譯

2014

口譯

2014

0351

法律

------

1253

會計

------

0251

金融

------

一級學科名稱

評估結果

位次百分位

化學工程與技術

B+

10%~20%

馬克思主義理論

C+

40%~50%

材料科學與工程

C+

40%~50%

化學

C-

60%~70%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C-

60%~7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C-

60%~70%

截至2020年5月,學校化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進入數量位居省屬高校第一。

師資力量

登記

團隊名稱

負責人

國家級

制藥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張珩

反應工程課程教學團隊

吳元欣

2009年

省級

制藥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張珩

物理教學團隊

吳鋒

2009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團隊

吳元欣

2008年

環境與化工清潔生産實驗教學中心教學團隊

王存文

2010年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喻九陽

2010年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在職教職工2038人,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226人,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稱243人,副高級職稱46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人數占教師總數的57.59%,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教師人數分别占教師總數的93.72%和51.63%。教師中,中國工程院“雙聘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高端人才引領計劃入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2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3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74人,湖北省教學名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津貼的專家29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8人,湖北省特聘崗位專家59人,湖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6人,“工大學者計劃”特聘崗位人員34人。n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陸培祥、姚槐應、池汝安n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姚槐應n

全國優秀教師:鄢國平n

湖北省教學名師:潘志權、吳鋒、丁一剛n

教學建設

項目

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

制藥工程

2008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2009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2010

應用化學

2010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

化學工程與工藝

國家級精品課程

制藥工藝設計

化學反應工程

2010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環境與化工清潔生産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

有機化學及實驗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E+”雙專業一體化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

化學反應工程

制藥工藝設計

2013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

誰來給中國“加油”——中國石油安全的困境與出路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創業基礎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武漢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2011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

制藥工程

2011

礦物加工工程

2011

軟件工程

2013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大化工”工程化實踐教學中心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藥物制劑過程裝備與工程設計

2014

建築設備安裝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

2014

省級精品課程

化工原理

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

2003

大學物理

2003

物理化學

2004

計算機應用基礎

2004

線性代數

2005

高等數學

2006

大學體育

2006

高分子化學與高分子物理

2006

經濟數學

2007

制藥工藝設計

2007

電路

2008

大學物理實驗

2008

基礎化學

2008

化學反應工程

2009

文字創意設計

2009

管理信息系統

2009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2009

人工智能

2010

藥物制劑設備與車間工藝設計

2010

大學英語

2010

水污染控制工程

2010

材料科學基礎

2011

民法學

2011

壓力容器及過程設備

2011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2011

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大學生創業基礎

省級品牌專業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化學工程與工藝

2004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2005

制藥工程

2006

環境工程

2007

應用化學

2007

測控技術與儀器

2008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2009

土木工程

2010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2007

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2007

電子信息與控制實驗教學中心

2008

資源與環境實驗教學中心

2009

工程實踐與創新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0

省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

化工與環境類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化學反應工程

制藥工藝設計

2013

壓力容器及過程設備

2014

西方經濟學(微觀)

2014

化工原理

2015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2015

水污染控制工程

2015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從石油到iPhone4

管理信息化與現代生活

2013

誰來給中國“加油”——中國石油安全的困境與出路

2014

生命要素與醫藥工業

2014

機器人足球中的人工智能方法

2015

湖北高校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

宜化集團實習實訓基地

武漢人福醫藥實習實訓基地

2014

武鋼集團大冶鐵礦

2016

湖北高校省級實習實訓基地

人福醫藥集團實踐教學與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大冶鐵礦實習實訓基地

2015

上海第九城市實習實訓基地

2015

湖北三峽新型建材股份公司

2016

省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劃項目

化學工程與工藝

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制藥工程

材料物理

2010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2011

化學工程與工藝

2012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2012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2013

智能科學與技術

2014

測控技術與儀器

2014

工業設計

2015

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2013

會計學

2014

采礦工程

2014

應用化學

2015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2015

省高校改革試點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7

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大化工”工程化實踐教學中心

智能系統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2015

省荊楚卓越計劃

自動化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2016

材料化學

2017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018

漢語國際教育

2018

法學

2018

會計學

2018

獲獎時間

獲獎等級

項目名稱

2014年

國家級二等獎

“E+”雙專業一體化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2013年

省一等獎

“E+”雙專業一體化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2013年

省一等獎

面向需求,校企協同,構建并實施以工程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2013年

省一等獎

制藥工程師素質培養的創新研究與改革實踐

2013年

省一等獎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線性代數數字化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2013年

省二等獎

基于多校間同類專業合作聯盟的教學質量共同提高的研究與實踐

2013年

省二等獎

高校政法類課程研究型教學中師生互動模式研究

2013年

省二等獎

機械制圖與設計課群信息鍊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2013年

省二等獎

創新型計算機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體系建構與典型教學實踐

2013年

省二等獎

面向工程能力培養的“CSEI”四位一體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2013年

省二等獎

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競争力評價與預測研究

2013年

省三等獎

基于工程背景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2013年

省三等獎

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數學素質的内涵與教學實踐研究

2013年

省三等獎

依托優勢學科培養材料物理專業特色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2013年

省三等獎

複合型人才培養目标下的《大學體育》課程改革與實踐

2009年

省一等獎

化工類專業“三實一創”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2009年

省一等獎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資源整合與利用研究

2009年

省一等獎

制藥工程專業工程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2009年

省二等獎

中國環境監察本科專業的創建與人才培養實踐

2009年

省二等獎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實踐創新教學模式改革及資源建設

2009年

省二等獎

反應工程課程體系及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及實踐

2009年

省三等獎

數學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概率統計》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2009年

省三等獎

材料類創新性應用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2009年

省三等獎

高校專業課模塊式教學改革研究

2009年

省三等獎

高校“課外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

2009年

省三等獎

地方多科性大學經濟管理類專業柔性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005年

省一等獎

制藥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研究

2005年

省二等獎

畢業實踐教學環節中産學研合作教育——宜化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005年

省二等獎

工科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2005年

省二等獎

面向21世紀工科物理教學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讨

2005年

省二等獎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及實踐

2005年

省二等獎

應用圖形計算器輔助數學教學的研究

2005年

省三等獎

基礎化學實驗的CAI設計

2005年

省三等獎

城市規劃專業理論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2001年

省一等獎

工科線性代數課程教學内容現代化教學方法綜合改革研究

1997年

省二等獎

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現代教學方法與手段研究

1997年

省三等獎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加強材料力學實驗開發

1993年

省二等獎

化工類物理化學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

1993年

省二等獎

組織學生研制實驗裝置,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學生成績

截至2019年4月,在産值1億元以上的80餘家湖北省的化工、醫藥單位中近70%的企業主要負責人是武漢工程大學的畢業生;

五年來,學校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得國際獎項8項、國家級獎218項、省部級獎項570項,獲得世界杯機器人足球大賽冠軍、國際設計大賽“紅點之星”設計概念獎至尊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業實踐大賽冠軍、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全國瑞薩超級MCU模型車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過程裝備實踐與創新大賽一等獎、“西門子杯”中國智能挑戰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制藥工程設計競賽一等獎等獎項;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保持在93%以上,本科生考研率在25%以上。n

資質證書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化工、石化、醫藥行業(化工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化工、醫藥、石化行業(化工工程)咨詢甲級資質,特種設備設計(壓力容器)設計資格,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乙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級資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乙級資質,建築工程丙級資質,檢測計量認證資質,節能檢測資質,湖北省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設計施工資質等。n

文化傳統

形象标識

校徽

學校徽志是雙圓套圓形徽标,中間以字母“W”和漢字“工”為設計元素,經藝術變形構成搏擊長空的黃鶴,也象征着長江、漢水;右下方有“1972”字樣,代表學校建校時間;外環上方是中文校名,下方是英譯校名。

學校徽章為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n

校旗

學校校旗為紅色長方形旗幟,中央印有校名,左上角配以學校徽志。n

精神文化

校訓n

格物明理、緻知笃行n

“格物緻知”語出《禮記·大學》:“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意為探究事物原理而獲得智慧和知識。

“明理”即為明人倫,曉事理,是“格物緻知”的目的和延伸。

“笃行”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為學”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階段,意謂堅持不懈,踏踏實實地實踐。n

整體含義:

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勤奮學習、積極進取的偉大志向,繼承“團結、嚴謹、勤奮、求實”的校風和“奮進、踏實、刻苦、活潑”的學風,發揚“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校園精神,堅持“質量立校、科技強校、人才興校、突出特色、協調發展”的辦學思路,以嚴謹的治學态度、科學的實踐精神,獲取知識和智慧,明人倫,曉事理,學用結合,知行合一,為學校持續穩定發展、為國家文明富強不斷作出創造性貢獻。

校歌

《超越每一天》

作曲、編曲:鄒毅、彭龍

作詞:吳元欣、佟文西

夢的翅膀飛進光谷天空,雄楚流芳挂滿科技的彩虹。

每一天都是超越自己的日子,團結嚴謹,我們熱血相湧。

一次次耕耘,一次次播種,一次次拼搏,一次次成功。

化工名校是塑造英材的搖籃,讓開放注新風, 讓傳統鑄英雄。

育人為本純潔師生心靈,學研并進激勵求索的沖動。

每一天都是寫滿希望的日子,勤奮求實,我們心手交融。

一次次挑戰,一次次先行,一次次創新,一次次繁榮。

工程大學是追求特色的沃土,為永恒圓好夢, 為明天建奇功。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程幼金

校長、黨委副書記

王存文

黨委副書記

鄭丹鳳

紀委書記

徐慢

副校長

張彥铎

張文學

方文海

正校級幹部

葉芃

副校級幹部

李世榮

塗方劍

曆任領導

職務名稱

姓名

任職時間

書記

宮雨屏

1972.09-1974.12

書記

李康德

1978.11-1983.12

書記

亓國治

1983.09-1987.08

書記

呂福利

1987.08-1991.02

書記(代)

陳古聖

1991.02-1992.09

書記

蔣子铎

1992.09-1995.12

書記

何定雄

1995.12-2006.12

書記

吳元欣

2007.06-2016.11

職務名稱

姓名

任職時間

院長

孟占勇

1978.11-1983.09

院長(代)

陳古聖

1983.09-1985.12

院長

陳古聖

1985.12-1993.10

院長(兼)

蔣子铎

1993.10-1995.12

院長

蔣子铎

1995.12-1997.02

院長

鐘康年

1997.02-2002.12

院長

吳元欣

2002.12-2006.12

校長

吳元欣

2006.12-2007.06

校長

李傑

2007.06-2013.06

學校榮譽

截至2019年4月,學校先後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新聞宣傳先進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紅旗團委、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理論學習先進單位、湖北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學校、湖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湖北省創先争優先進高校、湖北省兩訪兩創先進高校、湖北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高校、湖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勝單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檔案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博士服務團工作先進高校、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強高校、湖北省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湖北省就業湖北先進高校、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先進高校、湖北省綠化紅旗單位、湖北省生态園林式學校等榮譽稱号。n

開設專業

重點專業

省部重點(1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國家品牌(3個)

化學工程與工藝

制藥工程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n

本科專業

藝術學(4個)

産品設計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動畫

文學(1個)

英語

工學(1個)

工業設計

文學(1個)

廣告學n

專科專業

其它(5個)

藝術設計類(中外合作辦學)

環保類(中外合作辦學)

電子信息類(中外合作辦學)

計算機類(中外合作辦學)

材料類(中外合作辦學)n

上一篇:大連财經學院

下一篇:首都科技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