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成立于1983年5月5日,在當時開新中國法學研究生教育之先河,是中國培養高層次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建院25年來,已培養各類研究生近萬名,新中國第一批法學碩士、第一批法學博士皆首出我院,1987年,新中國第一屆法學博士研究生(3人)在本院畢業。目前在校研究生總數為483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為712人。我校法學研究生教育規模居全國第一,在校法學研究生總數為4355人。
    中文名: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創建時間:1983年 所屬地區:北京市 學校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西土城路25号 目标:多科性、研究型、開放性、特色鮮明的世界知名法科強校

院校概述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學科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曆史學、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和“111計劃”(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于國家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正緻力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現有海澱區學院路和昌平區府學路兩個校區。

學院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門類的研究生院,地處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中心區,北臨久負盛名的“燕京八大景”之一——“薊門煙樹”,東沿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小月河、野松林。水波蕩漾,松濤起伏,底蘊深厚,人文荟萃。

學院規模

經過多年的改革、建設與發展,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正逐步成為擁有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哲學、曆史學、教育學、醫學等多學科的、開放型的研究生教育基地。目前,我院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後流動站。法學學科整體優勢突出,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國家級重點學科,15個法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覆蓋的專業有法理學、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學、軍事法學、法律經濟學、人權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知識産權法學、環境與資源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國際法學、比較法學等。

師資力量

研究生院師資力量雄厚,名師輩出。已故名家有錢端升、王鐵崖、費青、嚴景耀、龔祥瑞、樓邦彥、汪暄等;現仍活躍在教學科研一線的名師有江平、陳光中、張晉藩、李德順、王名揚、潘漢典等。現全校有博士生導師138名,碩士生導師458名,開設課程300多門。除指導研究生外,研究生院的導師還積極參與國家重點研究項目和立法活動,為我國的法治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科建設

1、學校學科實力:

學校現已擁有2個全國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訴訟法學研究院、法律史學研究院;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證據科學研究院;1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院;2個博士後流動站及27個博士點、68 個碩士點、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本科專業;10個校級科研機構。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有權自主設置本科專業、自主選拔錄取本科生和文體特長生。中國政法大學學位點設置,已涉及7大學科門類,涵蓋人文社會科學的全部學科門類領域。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管理學。法學教師所從事的教學、研究領域涵蓋了法學的所有二級學科。

2、學校科研機構:

訴訟法學研究院、法律史學研究院、證據科學研究院、法治政府研究院、比較法研究所、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和經濟學研究中心 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所、法學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歐盟法研究中心、國土資源法律中心、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知識産權研究中心、俄羅斯法律研究中心、法律應用研究中心、中國證據科學網、法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公共決策研究中心

3、學校專業設置:

學校設有法學、偵查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工商管理、經濟學、國際商務、英語、德語、新聞學、漢語言文學、哲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等18個本科專業,擁有6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系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法學還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4、學校學術交流:

學校現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所知名大學建立了多層次的合作交流關系,每年通過多種合作交流項目派出數百名師生赴境外學習交流。随着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實施,學校培養國際型法律人才的格局、規模已經初步形成。

辦學目标

放眼未來,我們豪情萬丈,中國政法大學的辦學目标是:用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把學校建設成為多科性、研究型、開放性、特色鮮明的世界知名法科強校。

為此,學校确立了“學術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治校理念。2007年,學校制定了《中國政法大學“十一五”規劃和2022年遠景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确了學校未來近期和中期發展的方向和路徑,确定了“三步走”的總體發展戰略:

第一步(2002-2009年):完成“四大任務”、實現“四大轉變”。“四大任務”是:凝練先進的辦

學理念并導入學校的各項事業中,據此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和文化;穩步拓展學科體系,優化多科性學科布局;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整體提高師資素質;規劃校園建設,根本改善辦學條件。“四大轉變”是:實現從單科性辦學向多科性辦學轉變;從教學研究型大學向研究型大學轉變;對教師評價從以教學為主或以科研為主向教學與科研并重轉變;從學校集中辦學模式向校院兩級管理模式轉變。

第二步(2010-2016年):全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鞏固“四大中心”地位。以全力建設學術大師群體、教學名師群體和學術創新團隊為保障,實現在校研究生與本科生招生比例大緻持平,努力探索傑出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進一步鞏固法大作為中國法學教育中心、法學研究中心、法學圖書資料信息中心和國家立法與決策咨詢服務中心的地位。

第三步(2017-2022年):完成“5111工程”,實現“315”國際化計劃。用6年時間全面完成“5111工程”任務,在此基礎上,實現國際化辦學的三個“15%”的指标:外國留學生數量占全校學生的15%;15%以上的教師有海外學曆;15%的教師有國際合作的科研課題。

大樓雖少而大師雲集,命運多舛而精神不改;校園雖小而理想遠大,條件艱苦而人才輩出。50多年風雨曆程,法大人與中國法治建設同行,雖曆經坎坷,而矢志不移;小而美的校園承載起不渝的法大精神,特而強的學科建設因應着時代的要求,法大人立志将自己的努力融入推動政治進步、法制昌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偉大曆史進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力量。在建設法科強校的道路上振興中國政法大學,把學校建設成多科性、研究型、開放性,特色鮮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建設成中國法學教育中心、法學研究中心、法學圖書資料信息中心及國家立法與決策咨詢服務中心和國際法律文化交流中心。

地理位置和乘車信息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澱區西土城路25号(郵政編碼:100088)

乘車信息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周邊共有薊門橋西、薊門橋南(單面站)、薊門橋(單面站)等3個公交車站,另有城鐵大鐘寺站和地鐵西土城站2個地鐵站(此兩個地鐵站距離學校步行大緻需要10分鐘,公交車大緻需1站)。 

薊門橋西公交車站位于學校北門外的北三環上,公交線路包括:(主路)300路,302路,601路,731路,特8路,967快;(輔路)80路,87路,88路,123路,323快,361路,367路,422路,425路,604路(自東向西方向),617路,658路,695路,718路,967路,運通101路,運通201路。

薊門橋南公交車站(單面站)位于學校東門外,公交線路包括:16路,21路,80路,84路,304路,375路,387路,392路,438路,490路,498路,562路,604路,632路,693路,運通103路。

薊門橋公交車站(單面站)位于學校東門外(需要穿過2個地下通道或薊門橋上,步行大約8分鐘),公交線路包括:21路,80路,84路,304路,323快,375路,392路,438路,490路,498路,562路,604路,617路,632路,658路,693路,運通103路。

城鐵大鐘寺站位于學校西側約500米,該站位于城鐵13号線上。

地鐵西土城站位于學校北側約1000米,該站位于地鐵10号線上。

上一篇:渭南

下一篇:新蔡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