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

棕榈油

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
棕榈油是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産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籽油并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擁有超過五千年的食用曆史。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榈油進口國,棕榈油消費量每年約為600萬噸,占市場總量的20%。
  • 中文名:棕榈油
  • 外文名:Palm oil
  • 别名:棕油、棕皮油
  • 定 義:熱帶木本植物油
  • 用 途: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
  • 出産區:東南亞和非洲
  • 拼 音:zōng lǘ yóu

需求情況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世界油脂總産量中的比例超過30%。油棕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及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油棕的商業性生産可保持25年!

受全球棕榈油種植面積擴張以及成熟棕榈油面積提高等因素影響,2012年全球棕榈油産量繼續增加,或創下曆史新高。

2012年年底,國内棕榈油現貨市場回暖,主要是“兩節”需求啟動刺激終端貿易商加快采購。但與此同時,國内棕榈油進口到港速度加快,遠超需求增加量;棕榈油進口成本下滑,遠期預期更低。

主要産地

棕榈油又稱棕油、棕皮油,由油棕果中果皮提取的油脂,為不幹性油。油棕果原産于非洲西海岸,20世紀70年代東南亞各國開始大量種植,到80年代東南亞的油棕面積和産量都已超過非洲。20世紀20年代我國曾從馬來西亞引種海南島,後來台灣、雲南、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區均有種植,但産量不多。20世紀70年代以來,棕榈油産量是各種植物油脂中增長最快的,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要食用油脂,在國際植物油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國由于受氣候等自然條件限制,生産發展緩慢,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大量進口,進口量占世界棕榈油貿易量的15%以上。

油棕是世界上生産效率最高的産油植物。在馬來西亞,目前每公頃油棕最多可生産大約5噸的油脂,每公頃油棕所生産的油脂比同面積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馬來西亞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頃平均産量是4.5噸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種,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豬油和牛油等。由于棕榈油與各種油脂的相互關系,棕榈油的價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價格的遊走而浮動,同時,棕榈油價格的波動幅度也很大。

油棕樹最早源自西非。工業棕榈油是紅色的,從棕榈樹皮提取,而棕榈仁油是白色的,從裡面的内核提取。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生産過程是複雜的。主要經過以下幾個工序:除菌、提煉、漂白、除臭。

最後,我們送去存儲之前得到了棕榈油和棕榈仁油。

棕榈樹的種植始于19世紀初,那時英國工業革命創造對蠟燭制造和機械用潤滑劑對棕榈油的需求。

剛開始棕榈油由西非農民供應,緊接着1848年荷蘭殖民者把棕榈油種植帶到爪哇。1910年英格蘭的殖民者威廉森米德爾頓和銀行家亨利美在馬來西亞創辦了森達美公司,種植棕榈樹生産棕榈油。

棕榈油是世界用量領先油脂大豆油的主要競争對手,其他競争對手包括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棉籽油,棕榈仁油和橄榄油。然而,2004年以來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總用量首次超過了世界上主要的食用油豆油。

中國是全球食用油消費第一大國,每年食用油的消費總量高達2500多萬噸。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我為主、立足國内、确保産能、适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近一步引發了社會對糧油産品的關注。

提取工藝

人們通過水煮、碾碎、榨取的過程,可以從棕榈果肉中獲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時在碾碎的過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離出來,再經過碾碎和去掉外殼,剩下的果仁經過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油棕果實中含兩種不同的油脂,從果肉中獲得棕榈油;從棕榈種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這兩種油中前者更為重要。以上所有的這些産品,均被有效的應用于食品、化工、農業等領域。可以說棕榈是一種很好的經濟類植物。

經過上述初級階段的榨取之後,毛棕榈油和毛棕榈仁油被送到精煉廠精煉,經過去除遊離脂肪酸、天然色素、氣味後,成為色拉級的油脂-精煉棕榈油(RBD PO)及棕榈油色拉油(RBD PKO)。經過精煉的棕榈油在液态下接近于無色透明,在固态下近白色。此外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棕榈油還可以經過進一步的分餾、處理,形成棕榈油酸(PFAD)、棕榈液油(簡稱OLEAN)、棕榈硬脂(簡稱STEARINE或ST)。油棕果實裡含有較多的解脂酶,所以對收獲的果實必須及時進行加工或殺酵處理,棕榈毛油容易自行水解而生成較多的遊離脂肪酸,酸值增長很快,因此要及時精煉或分提。

棕榈油中富含胡蘿蔔素(0.05%-0.2%),呈深橙紅色,這種色素不能通過堿煉有效地除去,通過氧化可将油色脫至一般淺黃色。在陽光和空氣作用下,棕榈油也會逐漸脫色。棕榈油略帶甜味,具有令人愉快的紫羅蘭香味。常溫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遊離脂肪酸的含量。國際市場上把遊離脂肪酸含量較低的棕榈油叫做軟油,把遊離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棕榈油叫硬油。

營養成分

棕榈油含均衡的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酯。50%的飽和脂肪酸,4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10%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人體對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過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樣,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膽固醇。

作為一種飽和度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經被推測有可能會增加人體血清中膽固醇含量。但經過許多專家進一步的實驗論證,發現食用棕榈油不但不會增加血清中的膽固醇,反而有降低膽固醇的趨勢,原因是大量研究數據顯示,不同的飽和脂肪酸對血脂的影響是不同的,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膽固醇提高的物質在棕榈油中含量微乎其微(1%)。

特點

棕榈油在常溫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遊離脂肪酸的含量。市場上常把低酸值的棕榈油叫做軟油,高酸值的油則叫做硬油。

1.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穩定性較好,不容易發生氧化變質,煙點高,故用作油炸食品很合适。

2.可将棕榈油進行分提,使固體脂肪與液體脂肪分開。其中固體脂可用來代替昂貴的可可脂作人造奶油和起酥油;液體油脂用作涼拌或烹饪用油,其味清淡爽口。大量未經分提的棕桐油用于制皂工業。用棕榈油生産的肥皂能起耐久的泡沫和具有較強的去污能力。

3.棕榈油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500—700ppm)和維生素E(500—800ppm)。為了進一步提高棕榈油的營養價值,研究提高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工作已在積極進行,國外在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新鮮的棕榈仁油呈乳白色或微黃色,有如固體的稠度,具有令人喜愛的核挑香味。棕榈仁油在貯藏時容易氧化分解,氣味變得辛辣。

主要用途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廣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業。它被當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來使用。像其它食用油一樣,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進健康。棕榈油是脂肪裡的一種重要成分,屬性溫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從棕榈油的組合成分看來,它的高固體性質甘油含量讓食品避免氫化而保持平穩,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熱的氣候成為糕點和面包廠産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幾種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業所喜愛。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産國,這兩個國家的棕榈油産量占全球産量的80%以上。

58度棕榈油:

質量指标:比重:(60℃/20℃水)0.882,皂化值mgKOH/g:193,透明度:80℃澄清透明,氣味、滋味:棕榈油固有氣味、口感良好,色澤(羅維朋比色槽133.4mm):Y30、R3.0,水分及揮發物%:0.04,雜質%:0.043,熔點℃:57.6,遊離脂肪酸(以棕榈酸計)0.25%,酸值mgKOH/g:0.40,不皂化物%:1.0,過氧化值meq/kg:5.26,碘值(韋氏法):40gI/100g。脂肪含量%:≥99%,成分中棕榈酸(C16:0)占67.056%,硬脂酸(C18:0)占4.905%,油酸(C18:1)占17.116%,亞油酸(C18:2)占3.942%。質量符合GB15680-2009标準要求,可廣泛面向化工行業,可作為生産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潤滑劑、造紙助劑,工藝蠟燭,氫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産原料。

52度棕榈油:

質量指标::(1)比重:(70℃/25℃水)0.875(2)硬價,gI/100g:51(3)皂化價,mgKOH/g:189(4)透明氣味、口感良好(6)色澤(羅維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揮發物%:.07(8)雜質%:0.09(9)熔點℃:52(10)酸價,mgKOH/g:0.40(11)不皂化物%:1.0(12)過氧化值,meq/kg:10,碘價(韋氏法):40gI/100g。

44度棕榈油:

質量指标:(1)比重:(60℃/25℃水)0.880(2)硬價,gI/100g:53(3)皂化價,mgKOH/g:187(4)透明度:55℃澄清透明(5)氣味、滋味:氣06(8)雜質%:0.05(9)熔點℃:44(10)酸價,mgKOH/g:0.28(11)不皂化物%:1.0(12)過氧化值,meq/kg:10。

33度棕榈油

質量指标:(1)比重:(50℃/25℃水)0.893(2)硬價,gI/100g:54(3)皂化價,mgKOH/g:184(4)透明度:45℃澄清透明(5)氣味、滋味:氣味、04(8)雜質%:0.04(9)熔點℃:33(10)酸價,mgKOH/g:0.18(11)不皂化物。

24度棕榈油:

質量指标:(1)比重:(40℃/25℃水)0.902(2)碘值gI/100g:56(3)皂化值,mgKOH/g:180(4)透明度:35℃澄清透明(5)氣味、滋味:氣味、口感良好(6)色澤(羅維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揮發物%:0.03(8)雜質%:0.03(9)熔點℃:24(10)酸值mgKOH/g:0.16(11)不皂化物%:1.0(12)過氧化值,meq/kg:10 。符合國家食品新标準要求,可廣泛面用于食品行業。

變身生物航煤

中國民用航空局2014年2月12日向中國石化頒發了我國首個生物航煤技術标準規定項目批準書,标志着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生物航煤産品獲得了商業化應用的“門票”。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産的航空煤油。此次獲得适航批準的1号生物航煤以棕榈油和餐飲廢油為原料。

保管方式

在棕榈油裡,酸的形成是由于棕榈果實中脂肪酶或脂肪酸過氧化氫酶兩者中任何一種水解所導緻。在未破損的果實中,遊離脂肪酸是很低的,但一旦細胞破損,果實脂肪酶活化,在初期遊離脂肪酸會急劇上升;而後,遊離脂肪酸上升減緩,直到脂肪酶活性鈍化才停止。棕榈油中遊離脂肪酸的含量水平,實際上取決于這樣三個因素:果實的不成熟程度(過于成熟的果實卻易損傷);果穗預處理(殺酵)達到的程度;以及收獲和脂肪酶鈍化之間遲延的時間。

在制油時輔以除去鐵質,這樣可以間接控制氧化作用。同時注意對促使油脂氧化的一切環境條件加以控制。輸送機、提升機定期進行清理;防止由種植地帶來的泥土和破碎物對油造成污染。切勿采用銅、黃銅、青銅的配件,防止銅和油的接觸。其原因是銅是一種強氧化劑。在不妨害取油的前提下,盡可能保持較低的溫度。同時,盡量使油少暴露在空氣中。

在貯藏期間,在工廠真空幹燥工段後面可裝冷凍機,使油在進入儲罐之前,溫度降到45-50℃。油裝進罐後,對罐内充入惰性氣體(二氧化碳、氮氣)。也可以在油中加入些抗氧化劑,鈍化微量金屬,以消除油脂貯藏過程中的氧化作用。另外,采用大容器儲油時,氧化作用亦能控制,也減少裝卸時油的飛濺。

在運輸和卸貨時的注意事項:第一,罐的塗料采用環氧樹脂,在裝油前要對罐的清潔進行檢查。第二,用惰性氣體噴布和覆蓋。第三,油的裝載不外濺。第四,船運期間油溫保持在32-40℃。裝貨前加熱油使其溫度上升,速率每24小時不超過5℃。第五,油的裝船溫度不超過55℃。第六,脫臭棕榈油運到終點時,在那裡裝入塗有環氧樹脂的油罐中并充入氮氣。

生産貿易

全球油料市場主要被大豆、棕榈油、葵花籽和油菜籽四種作物所主導。2005年,全球油脂生産已經達到了1.39億噸,比上一年增加了900萬噸,上個世紀70年代末全球油脂需求量約為5100萬噸,到已經增長了近2倍。在油脂中,植物油占到了整個油脂總量的82%,其餘由黃油、豬油、牛脂和魚油等構成。盡管近些年來油脂産量總體在不斷增加,但是動物油脂的産量基本上維持不變,油脂産量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植物油脂,在所有植物油中,棕榈油近十年的增長最為顯著。

生産情況

棕榈油産量在近幾年出現了快速增長,産量增長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積的增加和産量的提高。1989年以前,全球的棕榈油産量不足1000萬噸,而在1997年以前,産量也隻是小幅增長,從1000萬噸向2000萬噸小步邁進。1998年開始,全球的棕榈油産量随着東南亞棕榈油産量的快速提升而實現了飛躍性增長,截至到2006年,全球的棕榈油産量已經超過3500萬噸,相當于50年代産量的7倍。食用棕榈油和棕榈油工業用途的擴展推動了棕榈油産量的迅猛提升,相對其他油類産品低廉的價格、世界及部分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掀起了一個又一個棕榈油用量的高峰,從而推動了東南亞棕榈種植業的蓬勃發展。2015/2016年,棕榈油總産量為65.5百萬噸;占到全球油脂總産量的35%,居第一位;其次是大豆油,總産量為53.82百萬噸;占29%;再次是菜籽油;總産量為26.5百萬噸;占到全球油脂總産量的14%。

世界上有約20個國家生産棕榈油,主要生産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尼日利亞,這三個國家的總産量占世界棕榈油總産量的88%。

生産國家

東南亞國家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或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但雨水豐富,适于規模化種植油棕,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全球兩大棕榈油生産國。過去十多年來,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棕榈油産量出現了持續穩定的增長,這兩個東南亞國家生産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總産量的86%以上。

1.馬來西亞棕榈油生産情況

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産國,其棕榈油産量将近世界總産的45%。馬來西亞棕榈樹的種植面積約占全國耕地的1/3,達250萬公頃。1985年馬來西亞的棕榈油産量基本上在500萬噸左右徘徊,在2005年,馬來西亞棕榈油産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520萬噸,産量在二十年的時間裡增長為原來的三倍,主要原因是收割面積大幅提高,2006年,馬來西亞棕榈油産量也維持在1500萬噸左右。

2.印度尼西亞棕榈油生産情況

2005年印度尼西亞的棕榈油産量占全球棕榈油總産量的41%。随着馬來西亞适于棕榈樹生長的農業耕地越來越少,棕榈油産量的增長已經轉移到了印度尼西亞。在過去十多年中,印度尼西亞棕榈油産量也增長為近原來的三倍。1997年,馬來西亞棕榈油的産量比印度尼西亞的産量高出了360萬噸,但是這種差距在逐漸縮小,至2006年,印度尼西亞的棕榈油産量已經超過了馬來西亞。由于氣候影響,馬來西亞棕榈油單産下降,而印度尼西亞棕榈樹進入旺産期,單産提升,并進一步擴張種植園,總體上來看,印度尼西亞棕榈油産量更具增長潛力。

貿易狀況

在世界油脂貿易領域,棕榈油通常引導着大豆油,在出口市場上處于領導地位。在上個世紀60年代,棕榈油在世界油脂貿易中并不突出,當時的主要貿易油脂為大豆油和動物油脂。到了1993年,情況發生很大變化,棕榈油貿易量占全球油脂貿易量比重從1970年的10%增長到1977年的20%,1985年達到了30%水平。1997年,世界棕榈油的總産量為1741萬噸,而出口量達到了1134.6萬噸。截止到2006年,棕榈油貿易量占世界油脂貿易總量的比重超過50%。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主要的棕榈油生産和出口國,其棕榈油總産的90%被用來出口,馬來西亞出口的棕榈油隻有很少量屬于未經提煉的毛棕榈油。1985年以前,馬來西亞幾乎控制着整個棕榈油的出口市場。1986年,馬來西亞毛棕榈油的生産量為454萬噸,占同年世界棕榈油産量的60%,出口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出口量的68%。1996年,馬來西亞棕榈油的産量為886萬噸,占世界總産量的53%,出口量為732.5萬噸,占世界總出口量的64%。随着近幾年印度尼西亞棕榈油出口份額的不斷增加,馬來西亞棕榈油的出口量下降到了占全球一半份額左右。2005年全球棕榈油總出口量達到了2630萬噸,其中馬來西亞棕榈油出口達到1345萬噸,占49%,印度尼西亞棕榈油出口為1030萬噸,占39%。

世界棕榈油出口市場的88%份額被這兩個主産大國牢牢控制着。此外,尼日利亞、象牙海岸、巴布亞新幾内亞、新加坡、哥倫比亞等其它國家和地區也生産、出口一定數量的棕榈油。

消費狀況

近些年來,動物油脂消耗量在全球油脂中的比重大幅下降,從80年代末的24%下降到17%,而受到世界人口增長和人均消費增長的驅動,植物油脂的消耗卻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長。地域性的油脂消耗比例是向發達國家傾斜的,世界上75%人口聚集在亞洲和非洲地區,但占世界人口少數的歐洲和美洲卻消耗掉40%的油脂總量。随着經濟發展,發展中國家的油脂增長潛力要高于發達國家。

2001年,全球棕榈油消費量為2400萬噸,自1995年以來,棕榈油消費出現急劇增長,到了2005年,全球棕榈油的消費量達到了3300多萬噸,5年的消費增幅達到38%。總體上,棕榈油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亞洲國家,歐盟也提高了棕榈油進口量,以抵消因生物燃料行業的需求提高而造成的菜籽油供應缺口。棕榈油主要消費國有印度、歐盟25國、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這些國家占到消費總量的60%。作為一個主要的消費國,我國占全球棕榈油消費總量的14%,印度占11%。近幾年,我國棕榈油消費增幅最為明顯,2001年我國國内棕榈油消費量剛剛超過200萬噸,到2005年消費量翻了一倍多,達到了436萬噸。

價格走勢

近20年來,國際棕榈油價格波動比較大,與大豆油等植物油的價格走勢相近。馬來西亞毛棕榈油期貨價格的最低價格出現在1986年,當時全球油籽豐産,尤其是美國大豆豐收,導緻了包括豆油在内的所有植物油價格受到壓制,棕榈油價格出現階段性低點。随着全球出現了幾次惡劣的氣候,包括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等現象,影響了全球植物油的産量,棕榈油出現了幾次規模較大的上漲行情,包括1988年,1994年,價格上漲基本上都是從800RM(馬币)/噸以下上漲到1400-1600RM/噸。在1999年,由于持續遭遇災害天氣,油籽減産,植物油供應緊張,而需求卻出現了空前的增長,産量的擴張難以跟随需求的增長,導緻棕榈油價格達到曆史性高點2600RM/噸,至2007年4月末,馬來西亞大馬交易所棕榈油價格在2200 RM/噸左右。

中國市場

中國棕榈油現貨市場中貿易企業衆多,流通環節發達。廣州、張家港、天津是棕榈油的主要進口地,并由此向周邊地區輻射。棕榈油有食用和化工兩個方面的用途,消費企業衆多。

加工流通

中國棕榈油主要依靠進口,華北(天津周邊地區及山東)、華東(張家港、泰興、甯波等上海周邊地區)、華南(黃埔、深圳及廈門等廣州周邊地區)是我國棕榈油的主要進口、加工、銷售地區,棕榈油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的92%,其中華北地區占24%,華東地區占34%,華南地區占34%。從進口港來看,天津港、張家港和黃埔港進口量占全國總進口量的67%,此外,青島、深圳、廈門的棕榈油進口量也比較大,均占全國總進口量的5%左右。

國内有棕榈油加工(精煉、分提、調和)企業上千家,主要的棕榈油加工企業如益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天津龍威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等基本分布在主要進口港的周邊地區,根據2006年的海關進出口數據,當年開展棕榈油進口的大型油脂企業有50多家,進口量約占總進口量的60%,開展直接進口的油脂企業通常将大部分棕榈油精煉、分提後再進入貿易領域,小部分通過中間商進入流通領域。

國内有棕榈油貿易企業近萬家,其中大型貿易企業直接從國外進口,進入國内後再通過大量的中小分銷商進行分銷。2006年,開展棕榈油進口的貿易企業有80多家,進口量約占總進口量的34%。這些貿易企業一般都沒有專門的儲存倉庫,通常租用油脂企業或倉儲企業的儲罐。

天津、上海和廣州周邊地區不但是我國棕榈油的主要進口、貿易集散地,而且大型的棕榈油加工企業也主要集中在這些地區,擁有足夠的棕榈油加工、儲存能力。

1. 天津周邊地區。天津周邊地區棕榈油進口量、加工及庫存能力都很充足,各主要油脂企業共有約4500噸/天的加工能力、近40萬噸的罐容。該地區棕榈油的銷售區域為京、津、河北大部分、河南北部、山東東部、山西大部分、内蒙、東北部分、甘肅、陝西。棕榈油加工企業為獲得較低的物流成本,基本上都建在港口附近,大型船舶停靠方便,向外運輸主要通過鐵路和公路,條件便利,是國内棕榈油的一個重要集散地。

2. 上海周邊地區。上海周邊地區各主要油脂企業共有約2500噸/天的精煉能力、近60萬噸的罐容,其中加工企業的罐容約20萬噸,倉庫的罐容約40萬噸。該地區棕榈油的銷售區域為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慶、四川及河南、陝西部分地區。該地區棕榈油加工企業都選擇臨港工業發展模式,主要分布在張家港、泰興、甯波等地區,各港口大多可以停靠3至5萬噸的貨輪。其中向河南和陝西的銷售主要通過鐵路,向其他省份的銷售主要依托長江水道,通過水運的方式完成,具有很好的棕榈油集散功能。

3. 廣州周邊地區。廣州周邊地區棕榈油産能和罐容也很充足,各主要油脂企業共有約3000噸/天的精煉能力、40多萬噸的罐容,這些罐容基本上都分布在加工企業。該地區棕榈油的銷售區域為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四川、雲南、貴州。棕榈油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廣州-東莞-深圳沿珠江入海口一帶,各港口大多可以停靠3至5萬噸的貨輪。其中廣東、福建等省的棕榈油銷售以水運為主,并對湖南南部、廣西東部有一定的輻射力,向其餘地區的銷售以鐵路和公路運輸為主,棕榈油集散功能較強。

消費情況

棕榈油既可以用于食用消費,也可以用于工業消費,來自貿易商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棕榈油的消費以食用為主,其中24度精煉棕榈油為主要品種,占據的市場份額在60%以上。

1.我國植物油的消費結構

如果以各油品的消費量來衡量其市場份額,以2001年為分水嶺,其前與其後植物油的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2001年以前,各品種植物油在消費總量中所占的份額變化并不顯著,2001年市場份額從大到小依次為: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棕榈油、棉籽油、小品種油。2001年以後,豆油、棕榈油消費份額明顯增長,而菜籽油、花生油與棉籽油的消費份額出現降低,到2013/2014年,市場份額從大到小,依次為: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其他油脂,棉籽油。棕榈油食用量一直持續增長,2006/2007年,棕榈油食用量已達到400萬噸,2013/2014年,棕榈油食用量已達到470萬噸。

2.棕榈油的工業消費

由于我國對44度以上棕榈油并不實行配額管理,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近幾年44度以上棕榈油的進口,棕榈油的工業消費量也相應出現迅速增加。2002年棕榈油工業消費為35萬噸,2004年則達到了120萬噸,2002-2004年工業消費量平均年增長42萬噸。預計2005年我國棕榈油的工業消費量為140萬噸,較2004年增加20萬噸。

3.棕榈油的消費企業情況

從消費企業來看,目前國内有成規模的各類棕榈油消費企業上千家,如果算上小型企業,數量超過5000家,主要分布在餐飲、食品加工和化工領域,代表性企業有方便面生産企業如統一食品集團、頂新集團等,化工企業如廣州寶潔有限公司、納愛斯益陽有限公司等。大部分消費企業通常不自己直接進口,主要靠中間商供貨。2006年直接進口的消費企業約有30家,進口量約占總進口量的2%。據不完全統計,總體上來看,進口棕榈油用于商業流通的比例約為80%,直接進入終端消費、來料加工貿易、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的比例約為20%。

4.我國棕榈油消費的季節性

由于棕榈油的熔點比較高,因此其消費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夏季消費量比較大,冬季較小。消費的季節性直接表現為進口量的季節性,從2004-2006年的情況看,1、2月份的進口量比較小,大約在16-29萬噸左右,6-9月份進口量較大,2004年8月份、2005年6月、2006年8月分别為當年進口量最大的月份,分别達到41萬噸、50萬噸和67萬噸。

認識誤區

棕榈油是一類脂肪酸的混合物,熔點為40度的棕榈油 (注:指要達40度才能熔化成液體的棕榈油),隻能用于做肥皂和化妝品;熔點為24度的,可以用來炸方便面和做糕點;熔點為12度的可以作為食用植物油。但現在市場最容易獲得的是熔點為24度的棕榈油。

通常,消費者往往認為棕榈油與椰子油相似,也含較高的月桂酸和肉豆蔻酸。這種誤解導緻許多人認為食用棕榈油是“不健康的”。因此給予棕榈油一個“壞印象”。其實棕榈油裡面的主要成分是軟脂酸(即十六烷酸),這種短鍊的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影響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

棕榈油與健康

CAC:棕榈油是17種擁有CAC領導下的FAO和WHO标的植物油中的一種。

食品:棕榈油作為食品已有超過五千年的曆史了。

飽和脂肪酸:棕榈油是由蒸煮和壓榨的方法,從棕榈果的果肉裡制取的。因為它不含大量的癸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飽和脂肪酸組分的含量較低,它與棕榈仁油和椰子油有明顯的區别。

不飽和脂肪酸:棕榈油含有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均衡,大約有44%的棕榈酸,5%的硬脂酸(兩種均為飽和酸),40%的油酸(不飽和酸),10%的亞油酸和0.4%的α-亞麻酸(兩種都是多不飽和酸)。

膽固醇:像其它植物油一樣,棕榈油不含膽固醇。

烹調油:如今,棕榈油作為烹調油、人造奶油和起酥油在全世界範圍内應用, 同時也被加入到調和油裡和各種食品裡。

反式脂肪酸:對于大多數食品來說,棕榈油不需要氫化,因此不會産生反式脂肪酸。

維生素A源:精煉棕榈油含有豐富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應用于食品中具有維生素E的功能活性。紅棕榈油含有豐富類胡蘿蔔素,可以作為具有維生素A源功能來應用。

環狀聚合物:棕榈油不需要氫化就是很好的煎炸油。它不像例如大豆油、玉米油和向日葵油這樣不飽和油脂,它不易氧化,而且能抵抗極性組分和環狀聚合物的形成。

食用油:棕榈油像其它普通的食用油一樣是熱量的來源,也很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在歐洲、美國和亞洲,新近的許多研究證實,當用棕榈油替代飲食習慣中的大部分其它油脂時,血液中的總膽固醇沒有明顯上升。

高密度膽固醇:在上述的研究中,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膽固醇是明顯增加的或不變的。在血漿中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主要風險指标,當棕榈油作為主要膳食油脂時,該指标明顯減低。

改善膽固醇:棕榈油已被證實,在當今的飲食推薦中成為必不可少的組分,使在飽和、不飽和及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達到一個均衡的比例。當人們的飲食有這樣均衡的脂肪酸比例時,就會改善膽固醇的總體比率。

胡蘿蔔素:棕榈油中含有的其它組分:類胡蘿蔔素、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具有包括抗氧化性、抗癌和降低膽固醇等對健康有益的特性。另外,棕榈油中類胡蘿蔔素具有維生素A源的生物活性。

生成産品

棕榈液油:棕榈液油是通過控制溫度使棕榈油結晶後,從中分提出來的液體部分。棕榈液油是世界油脂貿易中的主要油脂。就拿2004年來說,馬來西亞一國就出口了610萬噸的棕榈液油,而向日葵油世界貿易2004年總出口量為270萬噸。棕榈液油的物理性質不同于棕榈油。在溫暖的天氣裡,它完全呈液體狀态,且甘油酯的組成範圍較窄,能和任何的植物油較好地調和。馬來西亞生産的兩種主要的級别的棕榈液油是:标準棕榈液油和二次分提(超級)棕榈液油。二次分提棕榈液油濁點較低。作為散裝而大量生産的仍是标準棕榈液油。

針對棕榈油而言,液體油的特性是經過大量測試和認真研究,形成了馬來西亞棕榈液油标準MS:816:1991。

棕榈硬脂:棕榈硬脂是在棕榈油冷凍結晶後分提出來的固體部分。因此是棕榈液油的副産品。雖然分提出的硬脂量較少(硬脂與液體的比例大約為25:75)。然而在國際貿易中卻占有主要的地位。2003年的國際貿易中,僅馬來西亞一國就出口了148萬噸的棕榈硬脂。棕榈硬脂和棕榈油的物理特性有很大的區别。它的熔點和碘值範圍比較寬泛。但是,硬脂的特性範圍是可以縮小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供應商可以根據确定的滑動溶點和碘值指标來提供低硬度、中硬度和高硬度的棕榈硬脂。對于起酥油、糕點用人造奶油和印度人造酥油等産品來說,棕榈硬脂是很好的天然原料。在動物飼料和油化産品中,棕榈硬脂也是最好的選擇。也可以部分代替牛羊脂用于肥皂中。

特性:有關棕榈硬脂的化學和物理特性,由原馬來西亞棕榈油研究院經過大量的測定已被确定,并形成了馬來西亞标準MS815:1991

棕榈仁油:是從棕榈果仁中制取的,它的組分與棕榈油有很大的差别。它的組分和特性與椰子油非常相似。未經精煉的毛油呈微黃色的,可以簡單地通過精煉獲得亮色的棕榈仁油,既适合應用于食品方面也适合應用于非食品方面。棕榈仁油的脂肪酸組分熔點範圍在25.9-28.0之間,碘值為16.2-19.2。脂肪酸組成範圍是C6-C20。脂肪酸類型以月桂酸為主,大約占總組分的46%-51%。甘油三酯的組分主要的甘油三酯是C36和C38,其它低于10%。環境溫度在28℃以下,棕榈仁油呈半固體狀态。在較低的溫度下,固體含量較高,但溫度提高到30℃時,固體含量會迅速下降。具有陡峭的固體含量曲線的油非常适合糖果業的應用。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棕榈油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900 千卡

脂肪

100 g

飽和脂肪酸

41.5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11.6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42.4 g

1 mg

8 mg

0.01 mg

3.1 mg

0.08 mg

維生素A

18 μg

維生素E

15.24 mg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