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

漢語漢字
末(拼音:mò)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春秋金文,本義指樹梢,古字形在“木”字上端加指示符号,指明樹梢的位置。末由樹梢引申泛指事物的頂端或尾部。又引申指不重要的、細微的,又引申為細微的碎末,再引申為終了。由樹梢、尾部引申指時間上在末尾、後面。末也指傳統戲曲中扮演中年男子的角色。
  • 中文名:末
  • 拼音:mò
  • 繁體:末
  • 部首:一、木
  • 五筆:GS或GSI
  • 倉颉:DJ
  • 鄭碼:AFVV
  • 字級:一級(編号:0193)
  • 平水韻:入聲·七曷
  • 名稱:末
  • 英文:final,ast,end;insignificant
  • 筆畫:5
  • 部首筆劃:4
  • 四角号碼:50900
  • 部外筆畫:1
  • 統一碼:U 672B
  • 造字法:指事字
  • 結構:獨體字,獨體結構
  • 異體字:?

字源演變

指事字。“末”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礎上,将指事符号一小點或一橫加其上而成。金文作圖1、圖2,其中的“木”就是樹,上部一點或橫指出其意義,義為樹梢,與“本”相對。戰國竹簡文字(圖3)和小篆(圖4)的形體基于金文,将金文筆畫變得更加規整劃一,指事符号變為一橫。隸書的“末”字,形體筆畫更加平直。

樹梢在樹的頂部,故借喻為事物的頂端。人的四肢對于軀幹而言,又像是梢部了,故末又代指人的四肢。《管子·内業》:“飽不疾動,氣不通于四末。”四末,就是四肢。

樹梢在樹的頂部,是樹在生長過程中的最終部分,故喻指終了、末尾、最後、偏遠以及衰敗、年老等意義。如秋末、年末、二十世紀末;末年、末路。

樹梢沒有樹根重要。末與本相對,末就是次要的了。次要的、非根本事物稱為末。如成語“舍本逐末”。

末字由次要的、非根本的又引申為弱小、淺薄、碎屑、細粉之類的意義。《世說新語·汰侈》:“豆至難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此“末”指粉末。此外還有藥末、茶葉末之類。

末很小,所以末字舊時也常用作自謙之詞。如南朝梁江淹《從建平王遊紀南城》:“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荊。”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末mòㄇㄛˋ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

最後,終了:~了(liǎo)。~尾。~日。~代。窮途~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業。~技。舍本逐~。

碎屑:~子。碎~。

傳統戲劇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歪~。~本(以男角主唱的雜劇)。

詳細釋義

末mò

〈名〉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點,指明樹木末梢所在處。本義:樹梢)

同本義[tipoftree]

末,木上曰末。——《說文》

不揣其本,而齊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傳•哀公十一年》

又如:末大(樹木枝端粗大。喻部屬勢力強大);末大必折(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幹。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後)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laststage;theend]

元首末要。——《周書•武順》

風淫末疾。——《左傳•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非特其末見而已。

強弩之末。——《資治通鑒》

左手執卷末。——明·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末大不掉(猶尾大不掉。比喻部屬勢力強大,難以駕馭);末歲(歲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

古代稱農為本,反本為末,即工商業[industryandcommerce]

末技遊食之民。——漢·賈誼《論積貯疏》。注:(末伎。古指工商業不值得重視的技能,遊食,不勞而食)

又如:末民(古稱從事工商業的人);末産(手工業、商業);末作(古代指工商業);末利(古代指工商業);末生(末業。指工商業)

傳統戲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actorforamid-agedmanasinclassicopera]

雜劇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劇說》

末期;晚年[end;laststage]

武王末受命。——《禮記•中庸》

申末酉初。——《廣東軍務記》

崇祯末。——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末尾三梢(收場,結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他三月末回來;末限(最後期限);末垂(最後的時日)

細的粉末[powder;dust]

絲末。——《荀子•禮論》

又如:茶葉末;粉筆末;面色末;藥末

蓋在車轼上遮蔽風塵的帷席[curtain]

寝兕、持虎、蛟韅、絲末、彌龍,所以養威也。——《荀子•禮論》

詞性變化

◎末mò

〈形〉

卑微[humble]

志末也。——《後漢書•象上傳》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賤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職位);末皂(卑賤的隸役);末品(卑官)

低級[lower]

末流。——《後漢書•班彪傳》。注:「猶下流也。」

又如:末弁(低級武官);末列(右下位。多用作謙詞);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習俗,低下的習俗)

微不足道[insignificant]

末之蔔也。——《禮記•檀弓》。注:「微也。」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為);末用(無足輕重之物);末務(小事,無關緊要的事);末務(小事,無關緊要的事)

細,小[small]

淺智之所争,則末矣。——《呂氏春秋•精喻》

又如:末務(小事,無關緊要的事);末操(小節);末排(水的支流或下遊)

膚淺[superficial]

末學膚受。——張衡《東京賦》

又如:末學(淺薄的學者;膚淺無本之學);末議(謙稱自己的議論或意見);末說(膚淺無本之說)

非根本,次要[nonessential]。如:末務(非根本的事。世俗瑣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術)

〈動〉

通「瀎」。抹拭[erase;blotout]

三數叔魚之惡,不為末減。——《左傳•昭公十四年》[1]

釋義

1.不是根本的、重要的事物,跟“本”相對:本末倒置|細枝末節|舍本逐末。

2.事物的盡頭;結尾:末尾|春末|周末。

3.碎屑:粉末|鋸末|藥末。

4.傳統戲曲裡的一種角色,該行當多為中年以上的男性。實際“末”行專司引戲的職能,如打頭出場者,反其義而稱為“末”。京劇歸入老生一類,原為京劇五大行生旦淨末醜當之一,現已與生合并。

公(袁可立)于末坐抗聲曰:“特相公不肯耳!”——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①人體部位名。四肢或四肢末梢。《靈樞·雜病》:“痿厥為四末束悗。”《靈樞·九針十二原》:“治之者反取四末。”

②标病或标部。《靈樞·寒熱》:“鼠瘘之本,皆在于髒,其末上出于頸腋之間。”《靈樞·邪客》:“必先明知十二經脈之本末”。

③針尖。《靈樞·九針論》:“故為之治針,必以大其頭而銳其末。”

④中草藥的枝葉。《素問·移精變氣論》:“治以草蘇草荄之枝,本末為助。”

⑤粉末。如細末、粗末等。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莫撥切(mò)

木上曰末。從木,一在其上。

說文解字注

粜垍頭條木上曰末,從木,從丄。此篆各本作末。解雲:“從木,一在其上。”今依《六書故》所引唐本正。莫撥切,十五部。《六書故》曰:“?(末),木之竆也。因之為?殺、?減、略?。又與蔑、莫、無聲義皆通。”記曰:“?之蔔也。語曰:吾?如之何,?由也已。”

廣韻

莫撥切,入末明‖末聲月1部(mò)

末,木上也。無也。弱也。遠也。端也。亦姓,《姓苑》雲:“本姓秣氏,後去禾。”又虜三字姓,《後燕錄》襄城公末那樓雷。莫撥切。二十七。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末·康熙筆畫:5·部外筆畫:1

《唐韻》《集韻》莫撥切《韻會》莫曷切《正韻》莫葛切,瞞入聲。《說文》木上曰末。從木,一在其上,謂木杪也。《禮·曲禮》獻杖者執。末《玉篇》端也,顚也,盡也。《廣韻》無也,弱也,遠也。

又終也。《書·立政》我則末惟成德之彥。

又勿也。《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

又薄也。《左傳·昭十四年》三數叔魚之惡,不為末減。

又四肢曰末。《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

又商賈曰末。《史記·秦琅邪頌》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又太末,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會稽郡。

又且末,國名。見《前漢·西域傳》。

又山名。《山海經》末山多赤金。

又姓。《統譜》秣陵之後改為末氏。

又《集韻》《正韻》莫狄切,音覓。《荀子·禮論篇》絲末。《注》與幦同。

又葉莫結切,音蔑。《屈原·九歌》桂櫂兮蘭枻,冰兮積雪。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又葉沒各切,音莫。《蘇轍·偶作詩》重門閉不開,鳴鳥相呼樂。晨晖轉簾影,微風響秋末。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wɑt

王力系統

m

uat

董同龢系統

m

uɑt

周法高系統

m

wat

李方桂系統

m

at

西漢

東漢

uat

uat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曷末

wɑt

北魏後期北齊

曷末

wɑt

齊梁陳北周隋

曷末

wɑt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m

uɑt

拟音/王力系統

m

uɑt

拟音/董同龢系統

m

uɑt

拟音/周法高系統

m

uɑt

拟音/李方桂系統

m

uât

拟音/陳新雄系統

m

uɑt

韻書集成

韻書名稱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入聲

十三末

合口呼

一等

次濁

莫撥切

muɑt

集韻

入聲

十三末

合口呼

一等

次濁

莫葛切

muɑt

禮部韻略

入聲

莫葛切

增韻

入聲

莫葛切

入聲

莫狄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去聲

蕭豪

開口呼

次濁

mɑu

入聲作去聲

歌戈

開口呼

次濁

muɔ

洪武正韻

入聲

三曷

次濁

莫葛切

mot

入聲

七陌

次濁

莫狄切

miək

分韻撮要

陽入

第二十七官管貫括

上一篇:暴斃

下一篇:搔首弄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