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路簿

更路簿

記錄南海航行路線知識的經書簿冊
更路簿,又稱《南海更路經》,是海南民間以文字或口頭相傳的南海航行路線知識。更路簿詳細記錄西南中沙群島的島礁名稱、準确位置和航行針位(航向)、更數(距離)和島礁特征,是千百年來海南漁民在南海航行的經驗總結和集體智慧結晶。
  • 書名:
  • 别名:
  • 作者:
  • 類别:
  • 原作品:
  • 譯者:
  • 出版社:
  • 頁數:
  • 定價:
  • 開本:
  • 裝幀:
  • ISBN:
  • 英文名:更路簿
  • 類型:經書簿冊
  • 别稱:《南海更路經》
  • 成書時間:約康熙未年
  • 所含内容:南海航行路線知識等

簡介

《南海更路經》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以手抄本形式傳下來的,俗稱《南海更路簿》,也就是我們本文中多次提到的《更路簿》;一類是口頭傳承下來的,俗稱“更路傳”。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目錄。

《更路簿》是中國人民明清以來開發南海諸島的又一有力證明。現存的《更路簿》約成書于康熙末年,最早可以追溯至明代。清代《更路簿》記載了中國海南島漁民所習用的南沙群島各個島、礁、沙條。

《南海更路經》又有《南海水路經》、《南海定時經針位》、《西南沙更簿》、《順風得利》、《注明東、北海更路簿》、《去西、南沙的水路簿》等名稱。

如今瓊海漁民出海時雖已不再使用,但很多人家都将其作為祖傳之寶供奉。《更路簿》中記載的地名是由海南漁民命名并沿用至今,具有濃厚的海南方言特征,例如以“峙”代替島和嶼,以“沙”或“線”指暗礁等,充分證明海南居民開發建設西沙、南沙的悠久曆史,是證明南沙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有力證據;《更路簿》中所記載的航行範圍不同于一般的航海針經書,側重在西沙和南沙海域,書中所記載的航線、島礁地貌和海況以及海浪、潮汐、風向、風暴等水文和氣象信息,對研究中國航海史、南海開發史都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内容

《更路簿》就是海南漁民的航海指南。《更路簿》中的“更”是中國古代計算航程的單位。“更者,每一日夜分為12更,以焚香柱數為度,以木片投海中,人從船隻而行,驗風之迅緩,定更數多寡,可知航行至某山某界。”當前學術界對一更到底是多少航行距離,看法不一,有認為是100裡,也有認為是60裡,還有人認為是10海裡(37.04裡)。

但多數專家認為,一更為10海裡比較靠譜,因為一般無動力小漁船隻能跑這麼多路,如果風太大,漁船不敢出海。在沒有精密航海儀器測量距離的情況下,海南古代漁民發明了以“更”定距離,雖然隻是個約數,但這在數百上千年前,則是個了不起的大發明。在目前已知的海南漁民《更路簿》中,共收錄南海諸島由漁民命名的地方98處,其中西沙群島有22處,南沙群島有76處。在1984年中國地名委員會公布的《南海諸島标準地名表》的287個标準地名中,采用古代漁民《更路簿》上的地名就達44處。

漁民們在長期航海和捕魚作業中,将島嶼和島礁作了不同的标識,島有島名,礁有礁号,還根據島嶼和礁盤的大小與形狀分别起了名字。如稱西沙群島的永興島為把注、東島為把興、珊瑚島為老粗、琛航島為三腳、中建島為半路,南沙群島的太平島為黃山馬、南威島為鳥仔嶼等。每個島嶼的名稱都有一定的含義,做到易記和易識。除島嶼外,《更路簿》還将南海海域諸多礁盤做了記錄,以圈(筐)、門(孔)、嶼(峙)、線、郎、塘分别将礁盤、暗礁、暗沙、暗灘作了标識。

《更路簿》還對南海海域的海況作了生動的描述,如12個月中的水情記載:“正月流水,初一卯時流東,未時退,初二、初三卯時尾流東,申時退……”“自大潭門出用乾巽十五更改”意思是:從瓊海潭門港去西沙,由乾(西北)向巽(東南),航行150海裡就到了。《更路簿》中所講的流水即是潮汐(漲潮退潮)。《更路簿》都以羅盤定方位,先以“子卯午酉”定東南西北,又以八卦中的“乾坤艮巽”定西北、西南、東北、東南。以子午線分南北,以卯酉線分東西。

南海海域礁盤衆多,不光有水面上礁石,還有許多水下暗礁,風大浪急時,漁船就有觸礁的危險。古代海南漁民為了防止觸礁,還将漁船航行路線進行了詳細描繪,有東頭線、西頭線、南頭線、榆亞暗沙線等南海航行線路。在制作《更路簿》的同時,有些漁民還制作航海圖。

在海南省博物館,一幅1935年繪制的南沙群島地理略圖,而制作這幅航海圖的人就是一名叫符宏光的老漁民。海南漁民因長期在南海裡勞作,對南海諸島了然于胸,1909年,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軍艦巡視南海諸島時,特别招募海南瓊海漁民以《更路簿》兼做引水。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收複南海諸島時,瓊海漁民還充當海上航行向導,依次登上南沙、西沙群島。

意義

《更路簿》内容豐富,包括關于南海自然、地理、地名、氣象、曆史、造船、航海技術等大量文化信息,需要曆史、法律、經濟、文化等多學科多領域不同視角的立體性解讀,采用書籍、圖片、影視、資源庫、網絡等,綜合多種媒介手段,将各種成果形式面向國際社會廣泛傳播,增強海南文化軟實力。

南海自古以來被海南漁民稱為祖宗海,沿海漁民世代以海為田,以船為家,在南海諸島上辛勤耕耘,無數出征南海的漁民先輩以生命為代價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燦爛輝煌的海洋文化。先輩們在島上植樹、造田、建屋、築廟,不僅留下了豐厚的海洋曆史文化遺産,也成為千百年來守望南海、經營南海的曆史見證。漁民用實踐經驗書寫的《更路簿》被學界稱為新世紀的“顯學”,成為南海諸島屬于中國領土的重要史證。

上一篇:烤箱烤雞翅

下一篇:炖肘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