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

春節習俗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曆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内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着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内容或細節上的差異。我國過年曆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如買年貨、掃塵、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遊神、押舟、廟會、遊鑼鼓、遊标旗、上燈酒、賞花燈等。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載着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蘊。
    中文名:春節習俗 外文名:The Spring Festival. 别名: 節日時間:農曆正月初一 節日類型: 流行地區: 節日起源: 節日活動: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 節日飲食: 節日意義: 設定地點: 設立機構: 設定時間: 英文名:The Spring Festival 時間:春節 習俗:貼春聯、放炮、守歲、發紅包等

年前習俗

年末廿三/廿四

忙年

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間稱為“小年”,從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了。小年并非專指一個日子,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竈等。在清朝之前,民間傳統的小年祭竈日是臘月二十四。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竈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民間百姓相效仿,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着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老傳統。

掃塵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是年前除舊布新習俗之一。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闾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這一習俗寄托着人們辟邪除災、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祈求與願望。

祭竈神

農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竈,是日入夜後要把竈台刷幹淨,把舊的竈君取下燒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等。祭竈這一民俗活動可追溯到先秦時期,但在最開始的時候祭竈的日子并不是在小年日。鄭玄注《禮記·記法》說:“(竈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傳說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除夕,這幾天都是竈神回宮的日子。除夕當天,則要重新請竈神下降,百姓都會先貼上竈王爺的神像然後再開始準備除夕的年夜飯。據我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竈,謂竈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

地方習俗:江蘇蘇州鄉賢宋朝詩人範成大有《祭竈詞》傳世,生動描寫了宋時蘇州人家送竈的習俗,其詩曰:“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少留戀,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竈君喜。婢子争鬥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複雲,乞取利市歸來分。”據老蘇州人回憶,送竈最重要的除了“糖元寶”外,還有另外一些供品,如竈神紙馬、竈簾、竈錠等。

年末廿五

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個别地區有這樣的傳說:竈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竈王所奏的那樣,于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接玉皇

民間傳說竈神上天後,天帝玉皇于農曆十二月廿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争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将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蔔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趕亂歲

送竈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衆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于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閑暇娛樂好時機。

年末廿六

關于臘月二十六,民間還流傳着“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故此稱為“年肉”。

在部分地方鄉村,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年味已漸濃了起來。過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較窮苦,而且家裡的人又都比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條件稍微好點的,也不過是能吃上點窩窩頭與野菜什麼的,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家裡的勞力們紛紛開始殺豬,沒有養豬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回家,因此,臘月二十六炖豬肉也被稱為“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年末廿七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俗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二十七,洗疚疾”。

年末廿八

北方一些地方有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廣東有一句俗語“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說在農曆十二月廿八日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裡打掃衛生,貼年紅(揮春),迎接新年。

歲除

除舊迎新

“歲”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挨年近晚、歲窮月盡”,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此期間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自古就有貼年紅、祭祖、團圓飯、守歲等習俗,經久不息。除夕是除舊布新、阖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并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祭祖大節。

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除舊布新、迎接新年。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清掃庭舍、張燈結彩,迎祖宗回家過年,并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着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拜神祭祖

除夕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之一,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們會擺上菜肴、倒上美酒,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此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祭祀祖先,不僅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永遠的主題。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

貼年紅

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福字、橫批、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貼年紅是中華傳統過年習俗,它反映了人民大衆的風俗和信仰,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并寄予着人們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門神: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挂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将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春聯:即對聯,亦名“門對”、“聯對”、“桃符”等。一說春聯來源于桃符;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年畫:春節挂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

窗花: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吊錢:貼吊錢的曆史由來已久,因名稱中帶有“錢”字,把它們挂在門前檐下,預示着新的一年中财源會滾滾而來。

倒“福”字:每逢新春佳節,有的地方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倒"福"字。春節貼倒"福"字,取其諧音“福到了”,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橫批:橫批是指同對聯相配的橫幅,一般僅用于少數有此必要的楹聯。所謂“橫”,指的是橫寫的書寫方式;“批”,含有揭示、評論之意,指的是對整副對聯的主題内容起補充、概括、提高作用。

年夜飯

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飯源于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餘)、蚝豉(寓好市)、發菜(寓發财)、腐竹(寓富足)、蓮藕(寓聰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壓歲錢

壓歲錢(在廣東叫做“俾利是”),春節習俗之一。壓歲錢是由長輩派發給晚輩的,年晚飯後長輩要将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派發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守歲

守歲,又稱照虛耗、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全家團聚,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财富充實。古時南北風俗各異,有的地方守歲習俗主要為熬年夜,即通宵守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節期習俗

正月初一

從正月初一開始便進入迎接新禧、祭祀神靈、祈求豐年主題。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煙花照天、辭舊歲、迎新年等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達于高潮。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送舊迎新。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正月初一拜歲,迎新歲。早上各家焚香緻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道賀新年,繼而同族親友互緻祝賀。多地方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習俗。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拜歲

拜歲,是古老的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奉祀齋菜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為上古紀元星名,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歲以六十甲子的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兇禍福。如《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拜歲是曆史最悠久的過年傳統風俗,這古俗如今在廣東,尤其在吳川一帶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歲神、接福,這一傳統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開門爆竹”一說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齋菜拜祭太歲神,早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早吃完,往後便可以大魚大肉。

聚财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财,而把“掃帚星”引來,招緻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許多地方還保存這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幹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初二

開年(開齋日)

照傳統說法,除夕辭舊,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齋,初二解除齋解等禁忌,是嶄新的開始,俗稱“開年”。開年習俗是要吃"開年飯"。這餐飯一般備發菜、生菜、魚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現代人也有将開年飯擺到酒樓吃。一些郊區農村還保留着“放生”的習俗,買活鯉魚,用紅紙蓋上魚眼,拜神之後到河塘放生。

姑爺節

正月初二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嶽父家、嶽母拜年。這天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利是包,分給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飯。潮汕人将初二姑爺回嶽父母家吃飯稱為“食日晝”,就是吃午飯的意思,姑爺和女兒必須在晚飯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區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會住下并吃晚飯)。

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間走訪親朋好友互賀新年的一種方式,拜年是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們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财、恭喜、過年好等話。拜年的意義所在是親朋好友之間走訪聯絡感情、互賀新年,表達對親朋好友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正月初三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挂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赤口

古時在中國南方民間,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财進寶,萬事如意。古時在香港,人們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則不吉,故此,“小年朝”例應祀祖祭神。

小年朝

年初三又稱“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習俗。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争執,親朋好友之間不可互相走動拜訪,還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小年朝:古載,初三日,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

正月初四

羊日

《歲占》中說: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着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在老皇曆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竈神回民間的日子。

正月初五

南方部分地區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間傳說,财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财。

春節美食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争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敬财神。初五日俗傳是财神誕辰,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戶神、竈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隻要能夠得到财神顯靈,便可發财緻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正月初四24點後),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财神表示歡迎。接過财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财的希望,但願财神爺能把金銀财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路頭神

五路神又稱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四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據說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至于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并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别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财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财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後,主人和夥計依次向财神禮拜,拜後将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财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将招财進寶。

正月初六

送窮鬼

農曆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窮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漢代東方朔《歲占》收錄的古俗認為,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中國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娲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挹肥

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于是這一天做一大掃除,并祭拜廁所神明,将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幹淨。所以稱為“挹肥”(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故已無此俗)。

開市大吉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于除夕的境況。正月初六,在舊時是大小商家“開市”的日子,門闆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正月初七

人日

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娲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在文字記載上,漢朝開始便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镂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

踏碛

在西南地區,人們會結伴郊遊。《荊州圖經記》:(奉節)夔府人重諸葛武侯,以人日傾城出八陣碛上,謂之“踏碛遊”,婦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于钗頭,以為一歲之瑞。

正月初八

開工日、谷日、年例、遊神賽會

年初八是開工日,派發開工利是,是廣東老闆過年後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亦有寫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紅大紫。“利市”一詞古已有之,早在《易經》中便有記載,帶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諺考》亦提及“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個利市”的說法,由此可見,利市亦有好運的意義。

根據《易雜注》所載:“營商利市,營達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年例

年例,古老傳統賀歲方式之一。年例文化源遠流長,有曆史,乏記載。所謂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是指每年定期(主要集中在新年期間)舉辦的群體大型祭祀活動。年例禮俗以敬神、遊神、擺宗台(做醮亦稱擺醮)、祭禮為核心,并伴以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和宴請親朋好友,而開展的群體性祭祀活動;主旨是酬謝天地神祖恩德,驅邪祛疫,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

順星、谷日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衆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黃昏後,以北鬥為目标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将滅,将神碼、香根與芝麻稭、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傳說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陰則年歉,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谷豐收。

正月初九

九皇會

古時全國許多地方,如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均于農曆九月一日至九日連續九天盛行禮鬥之俗,謂之九皇會。北鬥九皇由北鬥七星和左輔、右弼構成。《玉匣記》說: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鬥九星隆世之辰,世人齋戒,此日勝常日,有無量功德。九皇信仰的影響很大,這種崇拜在民間逐漸演變為禮鬥之俗。據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廣東地區于九月九日,多建九皇會以禮鬥;在雲南,禮鬥已為滇俗,九月朔至九日舉辦,最為虔誠;浙江杭州的禮鬥日期則在六月朔至初六,禮俗大抵一樣。

天公生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正月初十

開燈、燈酒宴

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區有開燈的習俗,設開燈酒宴。該日,男孩之父必購八角紙燈一盞,懸挂在祠堂或廟堂正中央,以求讓祖先認識自己的子孫而加以蔭佑,或請神明進行保護。燈酒會的習俗包括開燈、投燈、飲燈酒等一系列習俗活動。

石不動

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緻敬。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在山東郓城等地有擡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将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由十個小夥子或十個小姑娘輪流擡着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石頭生日:在這天是石頭的生日,所有石制品都不可使用。

賀老鼠嫁女

舊時民間俗信。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将面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湖南甯遠則以十七日為“老鼠嫁女”這一日忌開啟箱櫃,怕驚動老鼠。還有的地區于老鼠娶婦日很早就上床睡覺,也不為驚擾老鼠,俗謂你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

正月十一

子婿日

民歌中有“十一請子婿”的說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嶽父們在這一天宴請子婿。相傳,這是因為初九慶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還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這天用來請子婿吃飯,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費了。

正月十二

十二搭燈棚、做齋頭、做醮、标炮

正月十二,搭燈棚,做醮,做齋頭,标炮。“做齋頭”禮儀複雜,當天早上要從廟裡請神回家,并安坐大堂之上,供奉糖果香火;“做齋頭”機會難得,是榮耀之事,因為人們普遍認“做齋頭”可得到神的厚愛,會帶來好運,來年會發财勝手,心想事成,因而都隆重而為之;“做齋頭”一般都擺齋頭酒。

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雲:“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三

舞獅、飄色、遊神、廟會

正月十三、十四,舞獅、飄色、遊神、廟會。也有傳說正月十三是“燈頭生日”,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竈下點燈,稱為“點竈燈”,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

正月十四

試花燈、遊神、廟會、送蛴蟆

這一天的中國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農曆正月十四,四川蓬溪縣有“送蛴蟆”傳統民俗活動,參與活動的人員不僅能吃到正宗農家“壩壩宴”,還能手持竹制燈籠登山,燃放煙花并“送蛴蟆”,迎接農曆新年的好運和良好祝願。

正月十五

賞燈、遊神、遊燈、押舟、放煙花

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燈節,習俗活動主要有賞燈、遊燈、押舟、放煙花、鬧元宵等。元宵節的節俗非常有特色,賞燈與放煙花也是元宵主要習俗之一。因曆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燈會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比如唐《兩京新記》雲:“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

廟會

逛廟會是傳統民俗活動之一。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并稱中國兩大廟會。涵蓋木偶荟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内容。

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湯圓,“湯圓”亦稱“元宵”。湯圓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湯圓也寓意團團圓圓。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還要幾個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裡包括踩高跷、跳鐘馗、花車等等。

漢族習俗

北方地區

天津

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蒜”。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過了年三十兒,這老例兒開始越來越多。從吃到日常舉止,都要遵循着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傳統。天津有句俗話叫“沒過十五都算年”,一直到正月十五,這年算到了另一個高潮。

天津還有春節貼吊錢兒的習俗,吊錢兒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棱上,作為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隻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損壞,否則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闆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

山東

舊時進入農曆臘月,人們即籌劃準備過年物品,農曆臘月二十三為辭竈日,濟南地區會大量蒸饅頭、粘糕、棗糕、包子,及制作酥菜、熟肉、炸貨等菜肴,農村有做豆腐、攤煎餅、制茶湯面等習俗。除夕日大門及院内貼吉祥詞句的春聯,室内貼年畫,竈間貼新竈王像,門兩側貼門神像,濟南地區多貼秦瓊和尉遲敬德畫像作門神。年初一要出門互相拜年,年初二出嫁的閨女和女婿攜帶禮品回娘家。

淄博除夕淩晨就開始鳴放鞭炮,黎明前全家吃水餃,餃子多素餡。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意在有餘頭。正月初七被稱作人日。舊時淄博的居民這一天要吃各種野菜做的小豆腐。在東營,臘月三十,人們灑掃庭院,貯滿水缸,備足柴草,挂家譜,擺香案。下午家家戶戶包餃子。傍晚餃子出鍋後,全家人放鞭炮,吃餃子。

山西

山西個别地方保留了年三十兒的晚飯上不能說話的規矩。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稭,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

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意在有餘頭。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兩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過後,就忙着準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竈王,二十四日為大掃除之日,俗稱“胡打掃日”。山西人在臘八節從這天以後,年事準備工作達到高潮。

過去太原有一段民謠:“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紮,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

陝西

陝西人一進臘月,就忙和起來了:推上碾子壓糕面,趕上毛驢磨豆腐,蒸黃馍馍,做黃酒,擀雜面,炸油糕,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準備好。在這裡還有這樣一種習俗,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棗牌牌”。在這裡,還可以看到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挂在孩子的脖子上,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每年增加一個,一直到十二歲為止。

秧歌拜年是陝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春節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挨門逐戶拜年,在這裡俗稱“沿門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廟、敬神,祈禱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然後到各家各戶拜年。秧歌隊每到一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如“進了大門擡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谷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河南

河南把除夕慣稱大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要在二十八貼春聯。全家人吃過年餃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三十晚上熬一宿,年夜飯過後,一家人圍坐一起,吃糖果、嗑瓜子、唠唠親朋、拉拉家常,子女依次給長輩叩頭辭歲,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全家人徹夜不眠,謂之“守歲”、“熬年”。初五為破五節,民間認為初五是年後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之所以稱“破五”,意為從此可以破除過年期間的禁忌。是日早起吃餃子、放鞭炮之習相沿不變。五裡不同俗,十裡改規矩,河南平頂山、許昌、南陽、寶豐一帶一般中午放鞭炮,不過破五不準吃面條或面稀飯,吃饅頭不準剩。

正月十五豫南一帶,有“偷個燈頭兒,生個孫猴兒”的風俗,點燈盞時,鄰家子女可悄悄将燈油燃盡的“面燈”拿走,俗稱“偷燈盞”。有的地方自家所點燈盞,當晚不收,讓其盡油而燃,次日再加油點燃,稱“續燈”。一般至正月十七方“收燈”,“面燈”或“燈馍”要收起打發“要飯的”,稱“舍神果”。

河北

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淩晨12點時,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歡同樂,初二請姑爺、姑娘回門、初三會親家,初四會朋友。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跷、玩獅子、晝夜盡歡。

東北

在農村臘八之後人們開始殺豬宰雞,把豬肉切成塊,放在大缸中送到倉房裡凍起來,以備節日期間食用。過年時,将酸菜、肥肉和血腸放在大鍋裡炖,這便是人們常說的“殺豬菜”。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餃子中包上硬币或者花生、果仁,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裡福氣多多。在東北,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挂紅燈籠,尤其是在大年三十晚上,燈籠要保持徹夜通明,意味着益壽延年。高跷和秧歌這一傳統項目向來都是東北人的摯愛,一到過年會有高跷和秧歌表演。

甘肅

在甘肅,新年舞社火是甘肅各地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同時也是一種載歌載舞、體裁多樣、種類繁多的綜合表演藝術,多在農曆正月進行表演。民間社火表演中,以曆史上的豪傑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間傳說中的各種人物為角色。為了塑造人物形象,藝人在化妝時,從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出發,以豐富的想象,運用各種色彩,彩繪出各種臉譜,逐漸形成别具一格的臉譜藝術。正月打秋千,進入農曆正月,臨夏山村的大樹間,一架架秋千架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遊戲。就這樣,歡樂的人們飛在秋千上,天天飛、夜夜飛,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南方地區

福建

春節期間,福建民間有祈福祭祀習俗,人們會在院落、居室、竈房、倉房、畜棚也會貼滿不同體裁形式的年紅。年紅寄托着家人美好期盼,亦可将宅院裝飾一新,烘托出節日氣氛。老福州過春節主要分為四個階段:歲末廿四到除夕,祭竈迎春祭祖守歲;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拜年訪友讨壓歲錢;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八,觀燈迎神鬧元宵;正月廿九這天送拗九粥,春節結束。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門拜年之前,必須先祭天,竹篾飯是必備的祭品。

福建閩南農村的過年習俗有着自己的特色。在農村,農戶房多門多,房門兩側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的意思。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并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财。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

新年迎神是福州鄉村正月裡舉行的一種習俗活動。農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遊神的時間,成為鄉村“做年”(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遊神常以村為單位,有時數村聯合,用敞篷大轎擡着當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百姓夾道觀看、迎接,場面熱烈。十五元宵夜,遊神迎神活動達到高潮。等到所有的神祗都入廟安坐後,廟前焰火四起,鑼鼓震耳,“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一直到深夜。

老福州人“做年”,主要有四種說法:其一,初一、初二、初三;其二,農曆十二月初一“筅堂”開始,到“二月二”龍擡頭(頭牙),這兩個多月都在“年”的概念裡,即“年暝兜”;其三,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一直到正月二十九(拗九節)都算過年,曆時45天;其四,農曆十二月廿四祭竈到正月廿九拗九節。

江蘇

江蘇民間,在春節期間,除了貼年紅、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如:蘇州人除夕在飯内放進熟荸荠,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榄,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财。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畫像懸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江甯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南通最特别的年俗應該算“放燒火”了,每年正月十五,南通人都會“放燒火”,俗稱“照毛蟲”、“炸麻蟲”,也稱“照田财”。是希望除盡害蟲,盼望來年豐收。在南京,“家家走橋,人人看燈”是過年的一大習俗。

按照江蘇的春節習俗,大年初二,即使掃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門,而是堆在屋角邊,一直要到正月半,稱為"聚财"。大年初二祭财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财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财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浙江

浙江的過年習俗,小年,一般要大掃除,辦年貨,送竈君上天;有些地方在這一天祭祖,過年拉開序幕。大年三十除夕夜,貼對聯,放鞭炮、煙花,吃年夜飯,守歲,祭天地菩薩。家人團聚吃年夜飯,飯菜要豐盛,要有魚,取“年年有餘”之意;不能全吃完,要留飯于初一吃,取“吃剩有餘”之意。守歲一直到晚上12點,新歲到來,煙花慶祝。

正月初一,過大年,首先是“開門炮”。初一淩晨,家家戶戶争先恐後打“開門炮”,一般認為,越早越好。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其次,穿新衣,祭祖拜神。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竈神、檐頭神、白虎爺、井神、土地神、财神),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業興旺。最後是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輩給長輩拜年。從初二起,鄰裡和親友之間,往來拜年。按舊習,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初一不拜年的習俗在浙江部分地區還保留。

過年吃東西,都講究一個“讨口彩”,而其中年糕是最不可少的,以前台州三門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有搗年糕的習俗。“謝年”是古老風俗的一種,感謝上天保佑一家人又平安度過了一年,并祈求來年能風調雨順的一種形式。在紹興,送竈神之後,除夕之前,每戶人家總要選擇一個祝福的吉日,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的大祭典。

廣東

廣東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沿承着原汁原味的過年習俗。按照“老廣們”的舊習俗,從年廿四的掃塵日開始入“年關”,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夜止,将近一個月的時間稱為“過年”,即現在所說的“春節期間”。如果從預備“年貨”開始計算,大約從年尾十五六便進入年關大忙,購置新家具、新用品,添制新衣,購買與制作過年食品以及掃屋、貼年紅(揮春)等。大年初一,拜祭太歲神及天地衆神,迎禧接福。年初二,開年日,拜祭神靈祖先,吃開年飯,然後開始走親串友拜年。開年後至元宵節期間大部分村莊和鄉鎮均有舞獅、舞龍、敬神、遊神、飄色、做大戲、遊标旗、遊大鑼鼓、武術表演、球賽等傳統節儀與娛樂活動,各種民間活動一直延續半個多月。遊神,又稱營神、遊老爺,即是将神像從廟裡請出來在社區裡巡視,具有淨土驅邪、保境平安、祈求豐登的民俗意義。每年春節期間,按時間順序,各村鎮輪流舉行民間遊神活動,場面熱鬧非凡,祈禱來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壓邪攘災,萬事吉祥。

廣東過年習俗活動中體現出敬天法祖、重商務實、講究意頭等信仰信念。而具體因各大區域的風土人情則又各有差異。如:廣府地區的春節習俗具有濃厚的商業氣息,其中以廣州及周邊地區表現最為明顯,廣府邊緣地區如粵西一帶則保留了較多與敬神、遊神、驅傩、舞獅、飄色、做大戲等相關的傳統;客家地區保留了較多客家特色文化的傳統習俗,如除夕沐浴、照虛耗、送窮、鞭春、立春祭、人日吃七樣菜等;潮汕地區大抵延續了古俗,表現出高度的統一性,如臘月廿四日送神朝天,除夕夜圍爐,元日以齋祀先、親友拜正,正月初四迎神下天,立春前一日迎春,正月初五後有鄉人傩以‘禳災’,各地皆有迎神演戲等賽會,遊神賽會、遊标旗、遊大鑼鼓等,上元夜則有婦女行橋度厄、秋千戲、插松竹枝等活動。

海南

在海南人看來,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願望,人為地做出來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為前面均加上一個“做”字,如做清明、做親家(即結婚)。“過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除夕晚上,室室點燈,家室有燈,夜以繼日,一連數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罷;俗稱“發燈”,取“添丁發财”之意。初一淩晨,無論老少都得起床吃“齋飯”(即為清淨潔白以懷念祖先)。“齋飯”吃的東西還須有吉祥寓意,其中必有清炒茄子(茄子,海南話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菜(“芹”與“勤”諧音,祈望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勤勞勞)、長粉絲(寓意過日子細水長流)、黃黃的像金元寶狀的豆腐幹(寓意招财進寶)。

四川

四川過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是做一大桌年夜飯。初一早上吃湯圓。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戶”(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面條、酒、葉子煙(煙葉)等這樣的禮品。媳婦、姑爺回娘家,在農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晚上(城市中)逛燈會。白天場(廟會)茶館非常熱鬧,有許多川劇、評書等表演。

湖北

在湖北沙市、荊州一帶,新一年吃第一餐有個奇特的風俗,那就是吃荷包蛋,這意味着新的一年裡,家人都能“實實在在,吉祥如意”。“殺年豬是十堰人過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從“進九”開始。十堰民歌《十二月》裡唱道:“臘月廿十臘,家家把豬殺。砍上肉一吊,拎到姐的家。”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在湖北,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有民謠雲:“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髒迹;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

少數民族習俗

藏族習俗

藏族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豔麗服裝,戴着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樂,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彜族習俗

彜族根據彜曆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彜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用松針鋪地,表示免災消禍。還有的地區,在節日裡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們将一碗水和前一天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到來的這一年裡雨水充足。

壯族習俗

除夕,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衆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頓還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争着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布依族習俗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争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羌族習俗

羌年節于每年農曆十月初一舉行慶典,一般為3-5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十月初十。按民間習俗,過羌年時還願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咂灑、跳莎朗,直到盡歡而散。整個活動儀式由“許”主持,咂酒則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壇。節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

侗族習俗

侗族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衆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隻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衆,伴随着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白族習俗

雲南白族人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裡裝上火藥,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抛繡球”活動。

土家族習俗

春節期間,土家族人民要舉行隆重的擺手舞會。擺手舞會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舞蹈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樸實,情調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傣族習俗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谷雨開始那天定為“潑水節”。在三四天的節日裡,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陳年舊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習俗

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擺上豐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

僳僳族習俗

僳僳族稱年節為“盍什”,他們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雲南怒江地區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喂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勞動。

基諾族習俗

春節到來,聚居于雲南西雙版納的基諾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揚頭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鳴鑼,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響,男女青年圍成一圈徒手跳舞。

高山族習俗

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裡身着豔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并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背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

傳統過年習俗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春節,狹義上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廣義上是指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春節又稱過年,在曆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春節期間均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為主要賀歲内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春節是敦親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活動依循祖上規矩,進貢上香,叩拜行禮,莊重肅穆,一絲不苟。拜神祭祖習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内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春節習俗活動甚多,貼年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因風土人情的不同,細微處又各有其特色。就廣東而言,可分為粵中(珠三角)、粵西、粵北、粵東(潮汕、客家)幾大地域,各具人情風韻。廣東有一句俗語“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說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裡打掃衛生,除舊布新,貼年紅(揮春),迎接新年。年末的除夕,祭祖、吃年飯、守歲和逛花市是老廣辭舊迎新的幾件大事。

新年初一,不少鄉鎮農村從淩晨就開始迎春接福、拜祭太歲以衆神,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達于高潮。大年初二是開年日,做魚肉碗菜祭奉神靈祖先,然後吃開年飯;年初二這天也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從年初二開始走親訪友拜年,拜年當然少不了代表着心意的禮包,禮包除了要有代表紅紅火火的紅色元素以外,寓意大吉大利的大桔和利利是是好意頭。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于除夕的境況。初七是人日,一般不外出拜年。年初八是開工日,派發開工利是,是廣東老闆過年後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紅大紫。年初八前走親訪友拜年基本完畢,從年初八起(有的地方從年初二開始)便陸續舉行隆重的群體大型祭祝祈年活動,期間伴以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禮俗内容主要是迎神、遊神、祭禮,主旨是酬謝天地神祖恩德,淨土驅邪、保境平安,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節慶活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或十九才結束。(潮汕稱“遊神賽會”、“營老爺”,粵西稱“遊老爺”、“遊菩薩”、“年例”,福州稱“迎神”)一系列的節日慶典活動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願。春節民俗的形成與定型,是中華民族曆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相關文化

歌謠

北京:“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隻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山東:臘八粥,熬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煤鼠(應該是糜黍,見北京篇“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白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姐姐拉着弟弟扭一扭

陝西:二十三、祭竈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隻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兒捏餃兒,初一撅着屁股亂作揖兒!

東北: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餃子。

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煮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帶你滿街走。

詩詞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随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複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年歲

“年歲”的概念,來自上古曆法。“歲”即“攝提”,是原始幹支,又名“太歲”。太歲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阏,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這套歲紀攝提影響深遠,後世用于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鑒》就以這套幹支術語紀元)。在傳承發展中後世把這套攝提紀術語簡化為一個字的幹支名。歲紀攝提(原始幹支名)與簡化後的幹支在《爾雅》與《史記》等著作中均有對照關系的記載。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鬥轉星移定歲時,鬥柄順時針旋轉一圈,謂之一歲(攝提)。北鬥星循環旋轉,鬥柄回寅,乾元啟運,時回新春。天維建元,是從寅開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複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複始”。北鬥星的鬥柄從指向正東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為起始,然後順時針方向旋轉,循環往複;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複還寅位,終而複始,新的一個輪回由此開啟。在傳統的農耕社會,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在曆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曆法不同而歲首節慶日期不同,但是其節慶框架以及許多民俗沿承了下來。

春晚

春節聯歡晚會,簡稱“春晚”,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每年農曆除夕晚上為慶祝農曆新年舉辦的綜藝性文藝晚會。1983年,央視舉辦春節聯歡晚會應該說是一個偶然事件。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開創了電視綜藝節目的先河,且引發了中國電視傳媒表達内容、表達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變革。随後,全國大大小小的地方電視。台頻頻效法并力求創新。央視春晚涵蓋小品、歌曲、歌舞、雜技、魔術、戲曲、相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把現場觀衆和電視機前的觀衆帶入到狂歡之中,打造“普天同慶,盛世歡歌”的節日景象。晚會于每年除夕晚20:00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國防軍事頻道、少兒頻道、農業農村頻道等現場直播。

上一篇:進化論

下一篇: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