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皮

吹牛皮

漢語詞語
“吹牛皮”是我國民間常用的一個俗語,今義是指“說大話,誇口”。[1]
    中文名:吹牛皮 外文名:boast 釋義:說大話,誇口 德文:prahlen 法文:se vanter

基本含義

解釋:1.用來比喻不自量力或信口開河說大話,言過其實。2.閑聊天。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七章:“煤礦工人連不識字的女人都難找下,竟然有省報的女記者愛你小子?吹牛皮哩!”

示例:我平生最大的愛好就是~。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介紹

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在鐵路尚未開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黃河上遊地區,皮筏一直是生活在該地區人們的一種重要的運輸工具。

皮筏子的做法大緻如下:在屠宰時,先設法剝下羊或牛的整張毛皮,然後用鹽水将整張毛皮脫毛,再以植物油塗抹其四肢和脖頸處,并将其浸水、暴曬,使之變得松軟後用細繩将其縫紮成袋狀,隻留一小孔,待吹足氣後将小孔封緊,然後再以木闆條将數個皮袋串綁起來,皮筏即告做成。而在古代,人們沒有打氣筒和氣泵之類的東西,要想給皮筏充氣,辦法隻有一個——用嘴吹。

羊皮袋體積小,可以用嘴直接吹起。但即便是羊皮袋,一般也隻有體格非常健壯、肺活量很大的人才能吹得起。而牛皮袋子由于體積過大,直接用嘴是吹不起來的。因此,在黃河上遊一帶,如果有人說他能吹起牛皮袋子,就會被人們認為是在說大話;而那裡的居民在不耐煩别人的誇口言行時,也往往會對其說:“你有本事就到黃河邊上去吹牛皮好了!”久而久之,“吹牛皮”就逐漸成了“誇口、說大話”的代名詞,并逐漸流傳開來。

起源曆史

宋朝有一個人,叫楊璞,很愛吹牛,自稱是東野遺民。宋真宗求賢,人家就把他舉薦了上去。他什麼也不會,在皇帝面前把屁給憋了出來也沒有作出詩來。宋真宗看他為難,可憐他年紀大,讓他第二天交一首詩。

楊璞一晚上沒睡着,輾轉反側,餓死很多跳蚤,天亮時想起了從家裡出來時老婆子的臨别贈言,第二天,他就把老婆子的臨别贈言獻了上去:更休落魄貪酒杯,亦莫猖狂亂詠詩。今日捉将宮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宋真宗看完他的詩後,感到好笑,問是誰寫的。他交待說是出門時老婆子的話。宋真宗說:看在你老婆的份上,這次放過你這個吹牛大王,要不真要了你的老頭皮。

心理原因

從心理學上來說,吹牛與說大話是一種心理需求,它可以讓我們快速地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認同,同時也可以增強我們的自信心,緩解我們内心的焦慮。

喜歡吹牛的朋友,喜歡誇大自己的能力和身份,在心理上達到理想自我的境界,也是出于顯示自我、獲得别人關注的目的。

而借助大話提高自信、降低内心的恐懼和焦慮的典範,當屬二戰期間美國的麥克阿瑟将軍。有一次,德國空軍一顆炸彈在他附近爆炸,警衛問他為什麼不趕快躲開。他說:“希特勒永遠造不出來能将麥克阿瑟炸掉的炸彈。”這種大話也被稱為“正常的大話”,它能讓人獲得心理博弈優勢,在刻意“蔑視”對手的同時,降低了焦慮情緒。

但是如果吹牛過于離譜,那麼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心理疾病,躁狂症與妄想會讓人變得亢奮、不知疲倦、自我評價過高。這種不正常很容易識别,如果吹噓得很離譜或完全不符邏輯,就該帶他們去精神心理科檢查與診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