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陵景區

明顯陵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顯陵位于鐘祥市城東北7.5公裡的純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祐杬、母親章聖皇太後的合葬墓。1988年元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産名錄》。[1]
  • 中文名:明顯陵景區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鐘祥市城東北7.5公裡的純德山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
  • 所屬人:朱祐杬、母親章聖皇太後
  • 地 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列入保護:《世界遺産名錄》
  • 類 别:合葬墓

發展曆史

在明代帝陵中,前後兩個寶城的建置可謂絕無僅有。顯陵前後兩個寶城的形成與其主人的身份的變化緊密相關。前寶城建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朱祐杬死後按藩王規制建興獻王墳時建造的。後寶城建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是朱祐杬被追尊為皇帝後與其妻合葬時修建的新宮。兩寶城之間用很長的平台連接稱為"瑤台",整體呈啞鈴形狀。同時,由于皇權的加強,宗法禮制的完善,在新舊地宮間,型制發生重大變化。新地宮,即後寶城,平面從前七陵,即長、獻、景、裕、茂、泰、康,采用的長圓形變為正圓形,這是後期永、昭、定、慶、德五陵寶城變為圓形的轉折點,是顯陵在明陵中承上啟下的重要标志。

作為獨立的陵區,顯陵在陵區周圍建有高6米,寬1.8米,長3500米,呈"淨瓶"形狀的外羅城,與陵宮區圍牆相對,分别稱為外羅城和内羅城。顯陵的建築仿天壽山七陵之制,而此七陵隻有陵宮區圍牆,每座陵寝并無單獨的外羅城,隻是在天壽山陵區周圍建有防衛森嚴的城牆陵是明代帝陵中唯一整體保留神路龍鱗道具體做法的陵寝。中間鋪築石闆謂之"龍脊",兩側以鵝卵石填充,謂之"龍鱗",外邊再以牙子石收束,總稱為"龍鱗道",全長1360米。這種做法既滿足陵寝建築的功能需求,又經濟可行,充分顯示了古人的智慧。

顯陵是明代帝陵中唯一整體保留神路龍鱗道具體做法的陵寝。中間鋪築石闆謂之"龍脊",兩側以鵝卵石填充,謂之"龍鱗",外邊再以牙子石收束,總稱為"龍鱗道",全長1360米。這種做法既滿足陵寝建築的功能需求,又經濟可行,充分顯示了古人的智慧。 琉璃影壁 棱恩門兩側的琉璃影壁,呈八字形,為明代帝陵中的孤例。從現存牆體看,為琉璃仿木形式,上部為瓦檐,檐下是琉璃仿木構件,下部為須彌座,花心正面為瓊花圖案,背面為雙龍圖案,其做工非常精美。 顯陵之後,世宗在為自己修建永陵的時候,在陵宮區圍牆之外,加建了外羅城一道,并為後世的定陵所仿效,形成了獨特的帝陵制度。因此,可以說顯陵的外羅城是永陵、定陵外羅城的先聲,這也是顯陵的重要特點。

顯陵的碑亭遠遠多于天壽山各陵兩座碑亭的數量。從敕封純德山碑算起,已經發現或有文獻記載的還有山曲碑、睿功聖德碑、紀瑞文碑、純德山祭告文碑、加上尊谥記文碑、禦賜祭文碑和禦賜谥冊志文碑、明樓碑等九通之多,除建于棱恩殿内的加上尊谥記文碑外,皆建有碑亭(樓),遠非明代其它各陵可比。

靖皇帝在顯陵多建碑亭的目的,從碑的名目就可大體識别出來。除山曲碑主要記載陵區土地和建築數量等管理内容外,皆為嘉靖皇帝本人和臣下(如嚴嵩)為朱祐杬歌功頌德之作,無非是出于私親的目的為那位從未臨禦的興獻皇帝正名。

九曲禦河 全長近2000米,磚石結構,是顯陵陵區的排水設施。雖然明代各陵都非常重視陵區的排水、洩洪,開挖或利用天然河流形成禦溝,然而顯陵的九曲河以其排水體系之完善、體現風水理論之完美,與前七陵形成顯著的區别,成為顯陵文物的重要特色。

明塘是風水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原意為陵區内剖開闊空地,靠近核心--"穴"的為内明塘,不宜太寬闊,可"藏風聚氣";靠近外圍的,為外明塘,要寬闊而忌狹窄,以為長久發展之計。

顯陵在規劃布局中,于明堂的位置設計了兩個大水池,内明塘位于棱恩門前的廣場中心,正圓形,直徑33米。外明塘位于新紅門西側的軸線上,呈橢圓形,東西長120米,南北寬90米。内、外明塘的建置為天壽山各陵所無,同進也是現在已知明代陵寝中的孤例。

新、舊紅門 紅門是帝陵建制的主體建築之一,是進入陵區的第一道門,一般帝陵隻有一道紅門,即大紅門,而顯陵出于風水理論的考慮和修建外羅城的需要,建有兩道紅門,這在明陵中别具一格。舊紅門,即大紅門,建于嘉靖六年,新紅門建于嘉靖十九年,實為外羅城城門,由于外明塘的修建,新紅門與舊紅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形成了顯陵又一重要特色。

地理環境

顯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曆時四十年建成。顯陵圍陵面積183.13公頃,整個陵園雙城封建,外羅城周長3600米,紅牆黃瓦,金碧輝煌,蜿蜒起伏于山巒疊障之中。陵園由30餘處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組成,依山間台地漸次布列有純德山碑、敕渝碑、外明塘、下馬碑、新紅門、舊紅門、禦碑樓、望柱、石像生、棂星門、九曲禦河、内明塘、棱恩門、陵寝門、雙柱門、方城、明樓、前後寶城等,疏密有間,錯落有緻,尊卑有序,建築掩映于山環水抱之中,相互映襯,如同"天設地造",是建築藝術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天才傑作。 顯陵是明嘉靖初期重大曆史事件"大禮儀"的産物,規劃布局和建築手法獨特,在明代帝陵規制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其陵寝建築中金瓶形的外羅城、九曲回環的禦河、龍鱗神道、瓊花雙龍琉璃影壁和内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僅見的孤例,尤其是"一陵兩冢"的陵寝結構為曆代帝王陵墓絕無僅有,由瑤台相連而成啞鈴狀的兩座隐密的地下玄宮神秘莫測,一直為世人稱奇。 明顯陵原始建築和環境風貌保存完好,建築規模宏大,陵寝結構獨特,文化内涵豐厚,堪稱中國帝陵的璀璨明珠。

主要景點

新、舊紅門

上一篇:海口人民公園

下一篇:珠海梅溪牌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